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零售商論
“大人,時代變了”,這句帶有降維式打擊的話術,同樣也適用于今天的有贊。
短視頻賽道如火如荼,電商業務隨風起舞,讓長期依附在微信生態下的有贊,看到了有“第二春天”的可能。
只不過,在隨風而動,因勢利倒的短視頻跑道上,難免被平臺鉗制住雙腳。
8月11日,港股上市的SaaS服務商中國有贊,發布了2021年上半年財報,報告顯示,中國有贊上半年收入為8億元,同比下滑2.5%,虧損4.495億,相比于去年同期虧損的2.4億,虧損幅度翻倍。
有贊首席財務官俞韜在業績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們觀察到快手在嘗試發展自己的電商交易閉環,因此,我們來自快手產生的交易額在持續收縮”。
一言以蔽之,快手開始自建電商業務,影響有贊SaaS服務,導致其業績下滑。
但如果僅僅把結果歸因于快手鎖了通道,似乎有些片面,要知道,在過去的五年里,中國有贊一直在虧損泥潭中掙扎,每年錄得1億~5億的虧損。
作為一家電商SaaS服務龍頭,這樣的成績不禁讓人思考,依附在巨頭下的生意到底好做嗎?從微信生態到快手短視頻,有贊搭建的SaaS服務究竟價值幾何?
面對業務持續虧損、股價跌跌不休,有贊似乎急需下一個增長故事,挽大廈于將傾。
作為SaaS電商服務龍頭的有贊,起家于微信生態,為微信池商家提供電商SaaS服務,簡單來說就是幫中小商家快速建立電商商城等服務。
憑借著微信在公眾號、小程序端發力,聚合了一眾商家入駐,有贊也吃到了微信生態的第一波紅利,一路高歌猛進,2018年,有贊借中國創新支付外殼,完成港交所創業板上市。
隨著微信流量見頂,有贊開始探索新的增長曲線,此時,短視頻賽道聚集了大量的中小型商家,給了有贊新的發力點。
2018年中旬,有贊幫助快手提供“短視頻電商導購”解決方案,成為快手最重要的SaaS供應商。
吃到快手流量紅利的有贊,迅速在短視頻平臺“扎根”生長,而快手也成為有贊最大的客戶來源地。
據券商浦銀國際、光大證券的研報數據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到2020年第一季度,來自快手平臺的GMV占中國有贊總GMV的40%。
不過,隨著快手小店對生態的政策收緊,這部分業務也在急劇萎縮。
今年一季度,來自快手的GMV同比下滑約40%,目前占中國有贊總GMV占比已降至20%。
2020年,快手就開始著手組建自己的供應鏈體系,從去年6月,快手推廣“快手聯盟”,商家可享受平臺多項補貼政策,如完成商家號拓新任務,可以獲得平臺的現金獎勵;開拓商家入駐快手小店,最高可以獲得平臺銷售額最高4%的分成。
一系列動作下來,無疑是切分了有贊的蛋糕,作為第三方服務商,有贊的地位也被挑戰,受此影響,此前賴以支撐的服務商費用持續下滑。
據有贊半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營收下滑、虧損持續。其上半年營收為8.03億元,同比下滑2.5%。經營虧損4..49億元,同比擴大87.3%,期內虧損3.70億元,同比擴大60.9%。
有贊CEO白鴉曾在內部全員郵件中提到:三年投入,第四年微利,第五年開始賺回過往所有投入,第六年躺賺。
但是,高光時刻許下的美好愿景,還沒照進現實。
事實上,自2018年借殼上市以來,有贊已連續虧損三年。據財報數據顯示,從2018年到2020年,有贊分別虧損7.26億元、9.16億元、5.46億元。加上今年上半年虧損4.49億,三年半時間累計虧損約為26億元。
按理來說,作為SaaS服務商的有贊,盈利模式不成問題,但有贊在銷售側的開支卻居高不下。
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有贊毛利為4.87億元,銷售開支為達到4.38億元,兩項幾乎持平。而2021年兩者分別為4.81億元和3.39億元。
毛利已成定量,而銷售開支還在進一步擴大,反應到執行層面,有兩個緣由,一方面,有贊營收大頭來源于訂閱解決方案費用,需要給直營和代理商銷售員分利,分攤了利潤;
另一方面,快手政策收緊,推出自家SaaS服務系統,更精準服務商家,致使有贊客戶流失。
筆者認為,有贊盈利模式單一,僅僅作為SaaS服務商,即便是趕上短視頻風口,也只是服務于商家,不能真正意義上享受到短視頻流量紅利。
對平臺的依賴性過高,加上在銷售側分級銷售,層層路徑依賴,有贊利潤空間有限。
過去幾年,有贊的關鍵詞離不開“微信”、“私域流量”等標簽,依托微信11億的用戶優勢,早期的有贊,充分享用了微信私域流量紅利。
在微信生態內構造了一個類似淘寶的電商系統,區別于中心化平臺玩法,以SaaS部署模式向商戶提供微商城系統以及移動電商解決方案。
不過,對于這樣的標簽,有贊也開始有意弱化。
2020 年 6 月,有贊收購電商播購物平臺 " 愛逛 ",想通過自建電商體系,通過有贊客銷售返傭模式,連接主播與商家兩端,進行商品推廣和銷售。
此外,除了深耕快手、微信兩大平臺外,有贊不再局限于固有的城池,開始接入更多元的流量平臺,比如小紅書、虎牙、斗魚、陌陌等。
但受到快手自建電商體系影響,有贊在客戶續約方面,短時間內仍遭遇重創。
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有贊新增付費商家數量達到19054個,相比去年同期的32359個,增速幾乎腰斬。
在增長受阻,續費用戶流失的情況下,有贊選擇了另一條思路。今年,有贊發布K100戰略合作計劃,針對 KA 大客戶,基于有贊云 PaaS 平臺定制能力,提供全渠道數字化系統方案、私域運營咨詢服務、私域運營規劃和落地服務。
據財報顯示,2021 年上半年,有贊的 ACV(平均合同金額)達到 1.28 萬元,同比增長 8%。ACV 的增長,意味著有更多商家購買有贊高階版本 SaaS 產品。
提高客單價做大KA客戶,被看作是有贊在有意“篩選”客戶,現階段,圈層運營確實更適合有贊發展。
原有陣地(微信、快手)無法形成增量,新平臺(小紅書、斗魚虎牙)進場較晚,有贊在SaaS服務上,仍面臨客戶層級割裂、標簽化、盈利難等問題。
一方面,在保持原有業務的基礎上,仍需向盈利面靠齊;另一方面,面對跌跌不休的股價,有贊需要不斷“踩點”其它業務線,擴張服務邊界。
作為SaaS服務商,有贊若不能自救,就只能淪為附庸者。
有贊開拓小紅書、虎牙、斗魚等平臺商戶,不僅僅是為了擺脫原有標簽,更是在強化SaaS服務話語權,可以看作是穩定基本盤的舉措。
在2021年上半年,有贊的研發支出為3億元,同比增長44%,發布了企業微信助手、導購助手、CRM等重要產品和解決方案,以全域營銷、導購分銷、會員運營為三大增長板塊,為客戶帶來增長價值。
巨頭下場分食的焦慮,傳導到有贊上,只能通過優化自身產品能力、提供更多增值服務,以維系現有大客戶資源。
如今, SaaS服務賽道上,并不缺搶跑者,除了微盟等老對手,微信也陸續上線了小商店等功能,更是借助視頻號出圈效應,推出直播任務,捆綁住大品牌客戶,進一步蠶食有贊原有市場。
白鴉去年在內部全員郵件稱,有贊服務的商家 GMV 即將超過千億,有贊將從一個 SaaS 為主的解決方案公司,變成為客戶運營數據的智能服務公司。
但從現階段來看,有贊的重點業務仍聚焦在各平臺的商戶上,數據服務這項“技能”,有贊似乎還沒有解鎖。
對于有贊而言,如果僅僅是作為工具屬性,依附各大流量平臺,賺取商戶技術、運維、服務費,顯然難以撐起這千億市值。
今年二月中旬,中國有贊股價觸及歷史新高,達到4.5港元,此后便急轉直下。截至財報發布時,有贊的市值已經跌去七成以上,總市值也從700多億,跌到約150億。
距離白鴉放言全面超越全球最大SaaS產品商Shopify,已經過去了三年,如今來看,有贊的SaaS生意,似乎并不理想。
畢竟,離夢想照進現實,還有一段距離。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