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熔財經,作者 | 陳壹
有贊要深度對標目前全球最大的交易SaaS類產品Shopify,將在產品技術、GMV、收入全面超過Shopify。
據媒體報道,2017年3月1日,中國有贊創始人&CEO白鴉曾在內部郵件如是說。那是有贊成立的第五個年頭,據稱有贊微商城在這一年實現持續盈利。
按照白鴉的設想,SaaS業務在中國基本可總結成:三年投入,第四年微利,第五年開始賺回所有過往所有投入,第六年躺賺。
不過,夢想與現實,向來有差距。
今年是有贊成立的第9年,距離白鴉的“第六年躺賺”已過去3年,但有贊躺賺的日子,還遠未到來。而與Shopify的距離,似乎依然不小。
8月11日晚,中國有贊(下稱有贊)發布了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業績報告。
據半年報顯示,有贊2021年上半年營收下滑,虧損依然。
具體來看,其上半年營收為8.03億元,同比下滑2.5%。經營虧損4..49億元,同比擴大87.3%。期內虧損3.70億元,同比擴大60.9%。
可見,成立九年的有贊非但未能躺賺,反而陷入持續虧損的泥淖。
事實上,自2018年借殼上市以來,有贊已連續虧損三年。在去年因疫情助推零售線上化,有贊的虧損,一度有所收窄。但隨著今年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后,其并未能延續虧損收窄的勢頭,相反有擴大的趨勢。
據財報數據顯示,從2018年到2020年,有贊分別虧損7.26億元、9.16億元、5.46億元。加上今年上半年虧損的4.49億,三年半時間累計虧損約為26億元。
目前有贊的收入分為訂閱解決方案、商家解決方案和其它三大塊。造成上半年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商家解決方案收入大幅下滑。
據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商家解決方案收入為2.89億元,同比下滑了15.2%。而其最主要的訂閱解決方案收入為5.08億元,反而同比增長了6.8%。同時,其它收入方面也有所下滑。
造成商家解決方案收入下滑的原因之一是交易費用減少。財報指出,有贊已于2021年2月終止其交易服務(即將支付業務剝離上市主體),且其后不會產生交易費收入。
不過,有贊的交易費毛利率一直不高,且不斷下滑,算是拖后腿的那種。2018年中國有贊交易費毛利率還有5.1%,到2019年就變成了1.0%,在2020年前三季度甚至入不敷出,發生了0.9%的毛損率。因此,將其剝離,對有贊來說也是無奈之舉,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而訂閱解決方案收入增加主要源于客單價增長。
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有贊新增付費商家數量達到19054個,相比去年同期的32359個,增速幾乎腰斬。不過,其存量付費商家ACV(平均合同金額)達到12811元,同比增長了8%。這跟有贊拓展了有贊連鎖、有贊美業、有贊教育等更高級的行業解決方案有關,也意味著有贊的大客化有了一定的進展。
營收下滑、虧損加劇之外,有贊財報也有幾大亮點。
一方面有贊上半年全站GMV達到481億,同比增長4%。尤其是新零售業務增長強勁——來自門店SaaS產品的GMV增長翻倍,占比總GMV的25%。
另一方面,周期內單個商家平均銷售額超過55萬,同比增長超19%。
此外,其整體毛利和毛利率也略有上漲,兩者分別同比增長1.2%和2.3%。毛利率提升到60.7%。
事實上,造成有贊虧損的罪魁禍首是高昂的銷售開支。
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有贊毛利為4.87億元,銷售開支為4.38億元,兩者幾乎持平。而2021年兩者分別為4.81億元和3.39億元。可見,相比去年同期數據來看,銷售開支和毛利之間的差距在不斷逼近。
銷售開支居高不下。一方面跟有贊銷售模式有關,其訂閱解決方案訂單需要給直營(直銷)和代理(代理商)銷售員提升,分攤了利潤。另一方面,也跟SaaS服務的中小商家流失率高有關。
總的來看,有贊的2021年半年報雖然不乏亮點,但也存在不少隱憂,從而引發了市場擔憂。這從財報發布次日,8月12日有贊股價下跌15.25%也能看出。
就在有贊發布半年報的不久前,北京時間7月28日,有贊對標的Shopify Inc.(SHOP)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務業績。
財報數據顯示,SHOP第二季度總收入為11.194億美元(約合72.4308人民幣,同比增長57%;凈利潤為8.791億美元,同比增長2342%。對比來看,有贊第二季度的總收入為3.96億人民幣,同比下滑14.3%;凈虧損約為2億人民幣,同比擴大一倍多。
因此,單從第二季度來看,Shopify已經實現盈利,且其收入幾乎是有贊的近20倍,尤其是Shopify的增長速度非常嚇人。
拋開技術不好對比,收入之外,在有贊想要對標的另一指標GMV方面,兩者差距仍然很大。
2021上半年,Shopify的GMV為422億美元(約合2730.551人民幣),比2020年第二季度增加121億美元,同比增長40%。而有贊全站上半年兩個季度的GMV為481億元。前者第二季度GMV,幾乎是后者半年總和的近6倍。
可見,單從各項財務數據和發展趨勢來看,有贊與Shopify依然存在明顯差距,市值方面亦然。截至8月12日收盤,有贊的市值為172.60億元,而同期Shopify市值為1853.40億美元,差距明顯。當然,差距的另一面就是空間,這也意味著無論從營收規模、收益、還是市值方面來看,有贊的天花板還有很高。
客觀來說,用有贊去對標行業全球最頭部的玩家,差距肯定是有的,而這也跟諸多因素相關。
一方面,Shopify的成長比有贊要早很多。早在2006年Shopify就正式發布了,有贊誕生比其晚了近6年。同時,Shopify同樣也曾經歷了多年不盈利的狀態。
另一方面,就數字化程度而言,當下的中國企業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而這也是有贊的機會。
目前來看,尚未盈利可能并非最大痛點,這可以通過規模擴大攤薄成本、技術和服務優化提升用戶粘性等進行拉近。相反,在核心商業模式上出現的差異,更值得警惕。
目前Shopify和有贊的收入均主要來自對商家收取的SaaS訂閱費,以及基于平臺GMV收取的傭金。也就是有贊的訂閱解決方案和商家解決方案,但在核心驅動力上又有略有不同,其中有贊以訂閱解決方案收入為主,而Shopify以商家解決方案收入為主。
2021年二季度Shopify訂閱解決方案收入為3.342億美元,在總收入中占比僅為29.8%。而有贊二季度的訂閱解決方案收入在總收入中占比超65.4%。
兩者驅動不同意味著什么呢?那就是相比而言有贊會更依賴商家數量,如果不考慮訂閱價格提高,只有更多的商家數量,才能帶來更多的訂閱收入。當然,大客化也是一個方向。但問題是,現在有贊的訂閱套餐實際上要Shopify高不少,且還有微盟這樣的強勁對手,如何提升進一步想象空間,值得有贊思考。
而以商家解決方案為主要收入的Shopify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商家把GMV做高,對應的收入就會提高。而商家GMV的提升,也會進一步增加商家粘性,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這也是Shopify商家流失率要比有贊低的原因。
此外,由于支付環境不一樣。支付帶來的收益在Shopify是正的,這是其一個重要收入來源,而有贊已經將這部分剝離了。
最重要的是,盡管現在有贊在與微博、抖音等不同平臺合作,但微信生態仍然是有贊的基本盤,這也意味著后續發展,可能會受到大平臺影響。
如此前傳出阿里和微信要互相開放生態時,有贊和微盟的股價下跌,就是這種影響的一個例子。而從長遠來看,阿里和騰訊互相開放可能是大趨勢,這也是贊來需要重點思考的另一個問題。
當下通過對更多垂直細分賽道的深挖、在新零售等電商平臺沒有優勢的領域開拓,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之一。
總的來說,中國的SaaS行業發展潛力依然巨大,而電商SaaS也是這個賽道跑得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作為電商SaaS行業的頭部企業,有贊和微盟仍然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盡管當下擺在有贊面前的問題依然不少,目前有贊與Shopify之間,也還隔著無數個微盟。但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