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文丨犀牛娛樂,作者丨胖部,編輯丨樸芳
在過去一年里,中視頻賽道格外熱鬧。
此前西瓜視頻公布了“中視頻伙伴計劃”的成績,6月上線至今,6300位作者實現了粉絲翻倍,12.5萬人實現收益提現,3628位作者月入過萬。而西瓜視頻正是“中視頻”概念的提出者。
早在去年6月,西瓜視頻就通過一系列扶持措施推動這類“橫屏”內容。當時關注的焦點是西瓜視頻與B站的“雙雄”紛爭,但轉眼間,如今中視頻賽道上,不但云集了視頻領域的愛優騰、抖快等長短平臺,也有百度、知乎、小紅書、網易等互聯網頭部玩家。
這是否代表各家對中視頻賽道未來的認可?一定程度上是,用戶的消費偏好將從“惹眼”到“干貨”的判斷是符合內容升級規律的,但另一方面,這未嘗不是互聯網行業尤其是視頻行業進入存量時代后的某種焦慮,在目前市場紅利瓜分殆盡之后,試圖以新的產品邏輯打開行業切入點。
但從目前來看,這條新賽道并沒有形成與長、短視頻分庭抗禮的市場號召力,也沒有一家大廠殺出重圍成為絕對贏家。
首先對“中視頻”做一厘清,提出以1-30分鐘時長來規范內容賽道的概念,應該說是西瓜視頻基于以新概念打造新賽道的意圖。但這種在體裁和信息承載方面介于長、短視頻之間的中間態,無論冠以B站的PUGV或者百度的泛知識視頻等何種稱謂,都已經是視頻領域成規模的存在。
這類內容獲得熱度,可以追溯到2019年B站上羅翔、敖廠長、半佛仙人等UP主獲得了巨大的站內流量并初步出圈。去年6月,B站專門建立了“知識區”對其進行了梳理。
就在這個時間點,初步提出“橫屏視頻”概念的西瓜視頻高調下場,一系列從B站重金挖人的操作,一度爭取了巫師財經、敖廠長等頭部創作者,在中視頻領域看似形成了與B站分庭抗禮的“雙雄”格局。
彼時令行業感興趣的或許是,從2020年開始市值飆升的“中概股明星”B站似乎出現了一位有力競爭者,西瓜視頻能否通過建立內容生產力形成社區,進而對B站的部分生態產生強競爭甚至替代關系?
沒等結果出來,更多互聯網巨頭已經擠滿了賽道。
短視頻玩家向上兼容的動作從2019年已經開始,快手早前于2019年7月已經向部分用戶開放了5-10分鐘的視頻錄制時長;同年8月,抖音也宣布逐步開放15分鐘的視頻發布時長。
知乎、百度、網易等互聯網平臺緊隨其后。去年5月,知乎宣布拿出10萬現金和億級流量激勵視頻創作者,并于10月初推出視頻專區,主打3到5分鐘的中視頻;去年6月百度旗下的好看視頻宣布發力知識視頻,一年內拿出1000億流量扶持優質視頻內容分發。
同樣完成占坑的還有微博、微信、小紅書等主流社交平臺,分別發布視頻號計劃,時長也普遍放寬到15-30分鐘。
而愛優騰等長視頻平臺則以更加貼合業務的路線進入長視頻領域。
騰訊視頻今年推出了VIP開放平臺,將中視頻分為劇情類和非劇情類,劇情類包含微劇和微動漫,非劇情類包括微綜藝,微記錄,音樂MV,對談和脫口秀。
其對中視頻生態業務的理解是:“既可以成為長視頻創作者們的新增長引擎,也可以成為短視頻創作者們的上升通道。”
愛奇藝也于11月的Q3財報會上明確隨刻APP的定位為視頻興趣社區,并宣布中視頻是愛奇藝明年的戰略重點之一。
在圍繞1-30分鐘時長的中視頻賽道上,幾乎看得到目前國內互聯網的主要玩家。排除部分平臺或許意在占坑或者存在客觀需求,許多平臺更看重在視頻領域一條全新賽道帶來的機會。但在賽道形成的差不多一年后,終點依然渺茫。
時隔一年,西瓜視頻曾重金挖來的中視頻創作者們,表現并不盡如人意。敖廠長在B站單條視頻播放量穩定在百萬級,而在西瓜視頻播放高的可達500萬,少的卻不足十萬;巫師財經“搬家”后更新頻率大降,每月僅僅產出一條視頻,播放量也從千萬級跌至數十萬。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西瓜視頻主打經典影視、農人美食等內容,形成的用戶圈層更為成熟,30歲以上的用戶有近六成,而這部分用戶產生粘性和消費的難度都比較大,也很難形成創作者的私域流量。
另一方面,西瓜視頻對字節內部流量有較大依賴,與抖音和今日頭條用戶重合度較高,其分發邏輯也更類似抖音,是以用戶觀看而非社區生態為分發邏輯,這或許也與中視頻內容的擴散邏輯存在差異。
但這也不是西瓜視頻一家的問題。下場中視頻的平臺,一些似乎已經不再將其作為戰略目標進行發力,另一些如百度、知乎、快手、B站等雖然還在投入真金白銀吸引大V下場,并舉辦各類推廣活動,但平臺用戶增長和創作者生態都缺乏決定性成果,一些頭部創作者們粉絲數量僅有幾十萬,視頻播放量甚至停留在四位數。
僅僅一年,中視頻賽道已經招致了一些質疑。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有‘中視頻’這個提法,難道是比短視頻長,比長視頻短嗎?”去年11月B站CEO陳睿在Q3財報會上稱,視頻長度不是用戶選擇內容的關鍵要素,用戶本質上消費的是內容好的、自己喜歡的視頻,而并不是所謂的“短”或“長”。這成為對于中視頻價值論最直接的打擊。
具體問題,一是主打信息量的中視頻內容是否具有實際價值。當主流受眾習慣了快節奏的短視頻消費,在所謂“塊狀時間”里要吸引用戶看一段中視頻而非多刷幾條短視頻,似乎很難形成常態化消費。要搶奪用戶時間,首先短視頻就是中視頻的關鍵阻礙。
尤其是知識類內容,似乎回到了“知識付費”賽道曾經的問題,短短十幾分鐘的專業介紹并不足以幫助用戶建立起體系化認知,在觀看時能獲得信息滿足,但實際收獲又似乎沒有。具有傳播度的內容,還是通過短平快的娛樂化方式講述,更多在滿足用戶在已知領域的認同和獵奇。
二來,商業變現路徑方面,創作者產生營收主要集中在廣告、賣課、直播帶貨等,對創作者與用戶的強粘性有較高的要求,而這部分粘性的取得更多還是來自短視頻和直播。專注中視頻的創作者大部分依賴平臺補貼,這種生態顯然不算健康。
而目前大部分創作者都選擇在多個平臺上傳內容。各家在無法限制創作獨家內容的情況下,也就很難取得內容優勢,吸引用戶在平臺為內容消費。用戶流散、大部分網絡受眾未形成使用習慣,堵在賽道上的各家平臺還在尋找突圍的希望。
在線視頻,所有互聯網巨頭都不愿錯過的流量和營收金礦。
根據CNNIC數據,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9.27億,較2020年3月增長7633萬,占網民整體的93.7%。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8.73億,占網民整體的88.3%。
這一方面能證明在線視頻領域聚集的巨大勢能,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視頻行業已從尋找增量的上半場邁入存量爭奪的下半場,無論長、短視頻都存在增長天花板的問題,平臺、內容創作者、從業人員不得不在內卷的行業競爭中找尋新的定位和增長秘鑰。
中視頻能吸引視頻平臺和更多互聯網巨頭下場的原因就在于此,這條賽道代表著視頻領域的增長機會。
B站近兩年的用戶增長速度,似乎成為這類內容價值的注腳。最新數據顯示,B站日活用戶近日已突破6500萬,用戶使用時長穩定在80分鐘以上。這似乎也為中視頻賽道增添了想象力。
對于視頻平臺來說,無論抖快B還是愛優騰,目前正在進入平臺邊界逐漸模糊的階段,立足于已經建立的優勢開始相互滲透和試探。
抖音和快手早已開始布局中長視頻業務,前者去年以來與今日頭條、西瓜視頻上線了《囧媽》等電影,并積累了上千部影劇的版權庫;后者于今年3月內測了名為今視頻的應用軟件,劍指中長視頻業務。愛優騰等長視頻平臺則分別上線了短視頻應用或內容,騰訊PCG今年4月將騰訊視頻和騰訊微視整合為在線視頻BU,進一步推動長短內容的聯動效率。
當聚合長短視頻業務成為各平臺的普遍動作,一條全新的賽道不但代表著平臺內部生長的機遇,更有可能成為視頻領域賽馬結果的決定性力量,并探索更豐富的內容結構和營收空間。
而對于百度、知乎、微博等互聯網平臺,中視頻強調的內容信息量與其業務的共洽,成為其視頻化計劃的一個切入點,為平臺流量和變現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這不僅是基于為市場講故事的考慮,中視頻的頭部虛位,也讓各家在瓜分殆盡的視頻領域看到了一個缺口。
最終的結果是,各家在一條未知結果的概念賽道上迎來大堵車,巨大的付出在邊際效益遞減的大環境下也沒能換來預期的結果。在這背后,互聯網巨頭們對市場紅利見頂階段的迷茫和恐懼,還在慢慢發酵。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