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 20 年里,我去了中國的 18 座城市。這讓我真正的沉浸在中國的文化當中——中國是一個真正可以為科技企業提供豐厚增長機遇的國家,能使我們快速開發多個產品。在供應商的快速響應下,我們之間也能夠基于這種合作關系快速完成創新。這些年以來,我們設計出了多套產品系統,這讓我們能夠去滿足客戶們最為瘋狂的需求念頭,讓快速開展業務成為一種實際可能···”
作為一家總部位于英國倫敦的地產科技公司,這是 unifi.id 創始人 Paul Sheedy 來到中國后的最大感慨。這家以物聯網技術起家的企業目前已經將其業務遍布全球多個國家,并在中國設立了一個業務中心以期為公司尋找到下一個增長點。
Paul Sheedy 向記者指出,自 unifi.id 成立以來,這家公司便一直在中國發展業務。它的大部分專利知識產權是于中國開發建立,并且也在不斷同中國的制造商進行整體硬件系統層面的合作。而這使得他對 “去中國市場進一步發展” 的念頭變得愈發強烈,對其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再加上 “中國經濟飛速增長產生的巨大市場前景和對 unifi.id 的技術領域——城市智能化技術的高效關注”,在 Paul Sheedy 看來,中國已然成為了 unifi.id 的頭號目標市場。
無獨有偶。在 unifi.id 之外,越來越多的倫敦初創企業開始對中國市場產生濃厚興趣,選擇在中國設立分部或者將中國作為重點市場拓展目標。電動汽車技術方案提供商 Spark EV 告訴記者,中國政府在電動汽車領域出臺的促進政策使中國在電動汽車部署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由此創造出了大量的客戶需求和無與倫比的市場規模,而這為 Spark EV 未來 10 年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增長機會。 于此,在去年 8 月,該公司在上海設立了一家辦事處,并隨后完成了與一家電動汽車&摩托車 OEM 的合作項目。Spark EV 表示,將會在未來幾年內繼續在中國市場強化其品牌和聲譽,后續將打造一支重點技術團隊以在 2025 年之前為其中國客戶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
除此之外,移動支付初創公司 KogoPAY 也表示,中國在金融科技方面非常先進,“是一個做研發的好地方,可以學習到更多的應用技術,并且利于市場的開辟”。目前,KogoPAY 正考慮在 2023 年之前進入中國市場,開設在中國地區的辦事處。
可以看到,對海外初創公司來說,在如何讓企業得到更好發展的這個核心問題上,“走出國門” 越來越成為它們進行戰略規劃時的一大影響因素。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在移動互聯網進程中所取得的發展優勢也在不斷吸引著這些企業對這里投向更多的關注。當然,不僅僅是海外初創公司,對國內企業而言,近年來,出海布局的勢頭同樣變得愈發火熱,海內外之間的 “互取長短,互相選擇” 也正在隨之成為一種主流趨勢。
以倫敦地區的汽車市場為例。這里的市場成熟度和用戶需求量均處于歐洲地區前列,從政府政策支持到相關產業鏈的發展與合作,倫敦在這一領域積累了大量的發展優勢。作為結果之一,早在 2012 年,比亞迪便在倫敦設立了分公司。以此為起點,至 2015 年,比亞迪與英國著名巴士制造商 Alexander Dennis 達成了針對于英國大巴市場的戰略合作。截至目前,比亞迪聯袂合作伙伴 ADL 為英國市場推出包括單層和雙層兩類 10 余款長度的全系列純電動大巴,累計銷量超過 1000 臺,市場占有率 60% 以上,其中倫敦市場達到 80%,排名第一。
另一方面,在 2019 年底,經過深入的全球市場調研分析后,汽車之家選擇率先以英國、德國兩個國家作為切入市場,啟動了其海外業務。次年 4 月,汽車之家推出了一站式線上汽車平臺 “YesAuto” 并在倫敦設立了相關辦事處,以為海外用戶提供便捷的看車、選車服務,為經銷商、主機廠、第三方金融機構等 B 端客戶提供全面營銷方案和技術賦能。截至 2021 年 4 月,根據汽車之家提供的數據,YesAuto 在上線一年后平臺月活用戶達 400 萬 MAU,直逼當地第二梯隊的主流平臺。
當然,這些出色的成績并不是能夠輕易一蹴而就。無論是對上述企業還是身處企業出海浪潮中的其他企業而言,在海外市場扎根立足并非易事。在這個過程中,是否能夠準確把握當地的本地化需求及正確定位自身的差異化優勢往往會成為這個過程中的關鍵所在。
倫敦發展促進署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趙冰冰女士強調,在推動中國企業到倫敦發展、投資的多年歷程中,她發現中國企業對倫敦/英國營商環境的了解通常并不是足夠充分,會存在 “不完整” 或 “有偏差的” 印象。此外,“除了企業所在的行業信息,中國企業也需要了解大商業的關注重點,并將其融合到發展計劃中,比如對 ‘可持續’ 發展的考慮,對 ‘包容性’ 商業的考慮??沙掷m已是各行各業的大戰略,不管企業本身在哪個領域,都需要有認識和準備。否則,這些缺失不僅會成為企業發展的阻礙,甚至可能會讓企業喪失一些商機?!?/p>
趙冰冰表示,就這些問題,倫敦發展促進署(London & Partners)可以為有興趣進入倫敦的中國企業提供可信任的 “一站式” 服務,幫助它們更好的了解倫敦的發展優勢以及在進入倫敦后得到更好的發展。
她進一步指出,對于有計劃去海外發展,但還沒有選定目的地的中國企業,而倫敦在企業所在行業有明顯優勢時,倫敦發展促進署會主動接觸企業提供相關行業背景、發展前景、倫敦和其他國際城市營商要素的對比等信息。同時也會邀請企業參加相關行業的商業活動或商業參訪,希望企業能考慮把倫敦作為海外拓展的目的地?!氨热纾罱鼈惗刂攸c在推廣 AI 和數據科技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我們團隊就會主動尋找并聯系國內在這個領域有海外發展計劃或優勢的中國企業,請他們參與我們的線上研討會,了解倫敦能對他們的海外發展戰略提供哪些助力?!?/p>
對于已準備布局倫敦的中國企業,倫敦發展促進署則會提供落地倫敦時可能會面臨的與實際問題相關的信息或為其對接專業服務提供伙伴。比如公司注冊、稅務、法務、銀行開戶、人員招聘、辦公室安排等等方面?!拔覀冎谱髁艘槐尽秱惗赝顿Y指南》,包括了在倫敦設立需要考慮的主要流程,一般都會推薦我們服務的企業把它作為一個 ‘檢查清單’。針對企業的實際問題和服務,我們會推薦與倫敦發展促進署有長期合作的專業服務合作伙伴,全方位幫助企業順利落地。 針對中國企業,我們合作的專業服務伙伴不少都配備了有中國背景的工作人員以方便交流和溝通。倫敦發展促進署自身和眾多合作機構與行業協會也都會組織各種活動,邀請受服務的中國企業參加,幫助他們拓展人脈,從而使其快速融入倫敦的商業生態圈?!?/p>
“在企業落地倫敦后,我們還會持續關注企業的發展,并提供后續支持。我們會為企業定期提供行業信息、活動邀請,并且也可以為企業的市場品牌推廣提供助力。我們在國內以及倫敦的團隊也開始幫助一些在倫敦成立的中小型科技企業(包括在倫敦成立的中國企業)進行國際化發展——以倫敦為中心拓展歐洲、美洲以及亞洲市場。目前已有近千家企業從中受益。這也是倫敦發展促進署的兩個加速計劃:企業成長計劃以及倫敦市長國際商業計劃。”
根據倫敦發展促進署提供的數據,目前,倫敦發展促進署的中國團隊已經幫助超過 350 家中國公司在倫敦落地。而隨著中英企業生態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深入密切,這一數字也有望在后續時期進入一個更高的水平。
現階段,中國企業的出海發展正在進入一個相對成熟的時期。如趙冰冰所看到,之前中國會強調 ‘引進技術’,把國外的先進技術引進到國內來。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已經到了可以出口技術(比如電子商務、數據整合、智慧城市、智能出行等方面的消費科技技術)、幫助海外提升產業發展的階段,把焦點移回到倫敦,同樣可以發現中國企業來倫敦不止是關注倫敦英國或歐洲的市場,而是越來越意識到倫敦是很多中國公司建立國際品牌和影響力的門戶,希望借助倫敦讓全世界看到自己。
“為此,在幫助我們合作的企業成長,為倫敦創造具有韌性、可持續性和包容性的經濟增長目標中,我們也希望建立倫敦的品牌,讓我們自己講述倫敦的故事,以及,更重要的方面——支持每一個想成為倫敦代言人的參與者出色地講述出自身的故事?!?/p>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區塊鏈安全公司 CertiK 完成 8800 萬美元 B3 輪融資,估值達 20 億美元》的文章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理想汽車回應裁員傳聞:不實消息》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蘋果將 47 億美元綠色債券用于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技術引領未來,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展示電動汽車概念》的文章
2021-12-23 動點科技發布了 《高田生物完成過億元 B 輪融,晨壹投資領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