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產業家,作者 | 皮爺
小到社區團購,大到電商消費,再到芯片、工業,在新的商業排位賽中,人們正在重新認識供應鏈的價值。
湖南自古就是一座奇地。三面環山,朝北而上,橫跨長江、珠江兩大水系,西連云貴高原,東與江漢平原接壤,“無湘不成軍”的口號由此而來。
這種與眾不同的風格也在互聯網上被屢屢應驗,前有張小龍姚勁波,后有快手宿華,如今湖南的標簽落在了另一個迅速崛起的企業頭上,它就是興盛優選。
《商業觀察家》在2020年曾做過一個調查,在湖南,興盛優選是絕對的老大,一些具有卡車產權的企業幾乎全員加入興盛優選的供應鏈體系,發家線下的它甚至搶下了很多拼多多的用戶。
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1月,興盛優選每天單量穩定維持在800萬單。
興盛優選的前身叫芙蓉興盛,其核心模式是把湖南省內多個大經銷商聚合在一起,搭建完整且具備協同效應的供應鏈,進而變相完成M2C的交易環節。
不只興盛優選。在過去的近10個月的時間里,以社區團購為外在形式的新一輪線下搶位賽已然在如火如荼的開展,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美團買菜、十薈團,如果再加上之前進軍生鮮電商的每日優鮮、盒馬生鮮,不難看出,幾乎全部互聯網玩家都已經下水。
社區團購的本質,就是通過對既有供應鏈的優化,合理規劃好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協同,面向生產、倉儲、配送、銷售、定價等每個細分化環節,進而完成新一輪的基于線下賣場的降本增效。換言之,誰擅長供應鏈,誰就能在這個風口上先下一城。
如果向更大的視角延伸,不僅社區團購,諸多商業形態的最終局都會落到供應鏈之上,如當下大火的直播電商,再如淘寶、京東的貨架電商,甚至是華米ov、乃至蘋果的手機營收數字,都與供應鏈息息相關。
去年7月,Gartner公布了2020年全球供應鏈TOP25完整榜單,星巴克、寶馬、思科、阿里巴巴等均在榜,遍布工業、互聯網、通信、消費等多個行業。
21世紀初,經濟學家帕拉格·康納在《超級版圖:全球供應鏈,超級城市與新商業文明的崛起》中寫道:“在21世紀,供應鏈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組織力量,誰統治了供應鏈,誰就統治了世界?!?/p>
又是一天零點,薇婭終于結束了今天的直播。
但她的工作還遠沒有完成,在接下來的6個小時里,她和她的團隊要接連完成幾項工作:復盤當天的數據和表現,同時完成明天的直播選品。
用許知遠在《十三邀》里的話總結就是,薇婭是“一個人=一家公司營業額”。在薇婭身后,一個龐大的團隊被收整到一家名為“謙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企業,團隊被細化到選品、銷售、物流處理等等環節。
站上舞臺的顯然不止薇婭,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李佳琦、辛巴、羅永浩等等一眾網紅主播帶動了整個直播電商行業的發展,使電商真正在貨架電商的形式之外,尋求到一種更近距離的電商模式。
直播電商代表著一種新型的供應鏈模式。
不論是薇婭謙尋、還是李佳琦的美ONE,都不難窺得他們的核心路徑:即利用自己已掌握的流量與規模優勢,成為集具主播孵化、選品營銷、直播基地、供應鏈甚至工廠生產能力的超級MCN,進而從單個企業輻射到整個行業的大型服務商。
換言之,直播電商的最大價值在于給予供應鏈一個新的定義。即和傳統的F2C2B的模式相比,直播電商企業把上游的生產環節做精細化(面向生產者),做近距離(面向消費者),最終通過主播出口統一輸出。
拋開主播的影響,供應鏈才是決定一家直播電商公司的命脈。比如去年9月,在燕窩事件之前,辛巴就曾一度成立了專門的供應鏈公司,專門面向直播供應鏈內的選品、采購等等。
關于固有供應鏈的概念,馮氏集團的榮譽董事長馮國經博士曾有過這樣一個定義,“供應鏈就是從客戶需求開始,把從產品設計到零售全過程都囊括進來。”
拆解來看就是工業鏈、分銷鏈。通過原材料、零件制造、成品生產、品牌企業、代理商、零售商、終端消費者7個步驟最終完成閉環。
如今,直播電商給予了供應鏈新的解讀。即主播以及團隊把分銷鏈的前3個環節全部濃縮到一個直播窗口之中,也就是新的供應鏈是“原材料—零件制造—成品生產—品牌企業/主播—終端消費者”。
互聯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替零售商。但選品、標準以及后續的配送物流仍是MCN的必備功課之一。
而如果說直播電商完成的是供應鏈分銷的前半段,那么社區團購完成的就是分銷鏈和工業鏈的中間部分。以興盛優選為例,其核心模式是直接和產品產地對接,通過配送給區域的實體小店,進而間接完成M2C的閉環。
相較于直播電商在“黑匣子”內的選品難題,社區團購更考驗的是供應鏈的配送環節,即在新的供應鏈條“原材料—零件制造—成品生產—倉庫——小店—終端消費者”中,對社區團購的考驗點在于上游產品和中間的物流配送體系。
也就是說,在新的供應鏈關系中,社區團購更相當于是一個考驗上游和連接環節的生意。以生鮮電商為例,幾乎所有的社區團購玩家都必須要有自己的恒溫倉,即以此來存儲生鮮進而降低損耗成本。
因此,社區團購的制勝關鍵本質也是供應鏈的較量。相較于直播電商供應鏈里對商品標準的側重,它更考察的是入場玩家有沒有足夠的上游運送和倉儲的能力。唯有踏入這個門檻,才能保障上層門店的規?;采w。
不論是直播電商,還是社區團購,供應鏈的內部環節隨著科技新形態的出現,在被不斷優化調整,關于供應鏈的一些新考校正在被放置在愈發明顯的入場位置。
在今年618期間,京東對外公布了一組數字,“31.2天”。這個數字代表的價值是京東可以用31.2天的時間把全部倉庫的貨售完并換新。
據了解,在全球零售業以運營效率著稱的Costco,庫存周轉天數在30天左右,相較于京東,Costco的sku僅在幾千個。
實際上,在過往十年的互聯網商業世界內,但凡切入交易并且獲得成功的企業,都已經磨練出了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如京東,如淘寶,如小米,如華為等等。
眾所周知的是蘋果的供應鏈供應商遍布全球,近200多家供應商分散在各個領域,國內比較知名的有立訊精密、京東方等等企業,這種強大的供應鏈保證了蘋果在每次新品發售之前的0誤差。
但國內很少關注的是,華為同樣擁有如此勢能。根據統計數據顯示,華為如今已經累計擁有超過2000家供應商,在華為公布的92家核心供應商名單上,美國廠商33家,日本廠商11家,臺灣10家。
這種基于全球的供應鏈采買構成了企業產品的高質量和標準化,并為華為、蘋果等企業持續帶來著強有力的支撐。
在手機廠商中,小米也是一個足夠值得觀察的供應鏈對象。2013年小米橫空出世,以一款“紅米”機型成功完成手機市場教育,但當時外界對其機型詬病頗多,有一個不太雅觀的外號為“組裝機”。
具體來說,小米就是通過手機的各個部分拆分,通過代工廠的形式完成各自任務,最終完成手機組裝。在當時各家都建自營廠的情況下,小米的這種形式一度被質疑。
但小米在供應鏈的一個非常強的特點在于其快速動態的模式,即把銷售前置。在過去小米的發售中,往往都能看到雷軍的個人營銷,這種模式為通過預售的C2B來完成前期的資金鏈積累,進而根據市場反饋迅速調整供應鏈,進而降低需求不確定帶來的影響。
盡管如今的小米在努力擺脫“輕運營”的標簽,但一直到現在,在小米身上仍然能看到這種“動態供應鏈”的影子。
如果把電商作為過去十年商品交易的最大出口,那么供應鏈則是被量化到每個品類,即基于單個品類,如手機等的獨特供應鏈形態,也更被具象到平臺和個體之間,如京東的倉儲模式(京東本質是一個超級大零售商)。
在這種形態之上,供應鏈被重新定義。
即基于單品的從生產、渠道、銷售的供應鏈模式已然和基于平臺的C2B/C2M、生產、制造、銷售融為一體。供應鏈把電商推到臺前,電商賦予了供應鏈新想象。
而決定最終勝負的則成了對供應鏈的管理。不論是電商平臺基于銷售前置的智能銷售預測,還是單個品類對于自身供應鏈的強管控,都在成為決定某個電商平臺的強大要素。
在薇婭成為直播女王之前,和老公曾壓上房子開過一個淘寶店,但最終因為生意“太好”導致訂單累計,無法生產,最終損失慘重。
同樣的是鴻星爾克,在最近的“理性消費”自重,官方人員正式發博勸阻大家不要再繼續購買,原因是工廠承擔不起這樣的大單量。
供應鏈,越來越成為決定一家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電商時代,這個命題被無限放大。
2020年尾聲,麥當勞大手筆拿出15億元,宣布與肉類、面包、物流和包裝行業的四大供應商泰森、賓堡、新夏暉、紫丹在湖北孝感建立麥當勞湖北供應鏈智慧產業園。
該供應鏈智慧產業園預計在2023年落成,占地面積超30萬平方米,覆蓋食品生產、環保包裝、冷鏈配送全產業鏈,預計年產值近15億元。
有業內人士分析,麥當勞此番對供應鏈的投資是為了進一步滲透中國中西部地區。
Thomas Insights也曾對2020年供應鏈企業做過一個盤點,其中排名前幾的都是當下著名的幾大巨頭。
見賢思齊。對蘋果、百事可樂、麥當勞而言,供應鏈的真正意義不僅在于從生產到渠道到銷售的流暢性,更在與對每個環節的監管和保證質量。長久以往、日復一日的對供應鏈的把控最終保證了百年的品牌自信。
對國內而言,若是要建立這種自信,兩個必須要精進的高地是:產業供應鏈的自研和供應鏈的標準化。在當下,直播、短視頻、電商平臺等一系列供應鏈前置入口正在被廣泛應用到供應鏈上,但對于供應鏈的中間環節,即倉儲物流以及配送、標準等更需要國內企業的努力,尤其是在生活領域,如衣食住行。
而對于華為、手機廠商再或者其它高尖端領域而言,供應鏈有更高的要求,則是自研,基于產業上游核心環節的自研和自控,唯有如此,才能保證產品不被“卡脖子”。
在2015年,小米正面臨多事之秋。而在外部,一個重大的影響也隨之襲來——重要供應商三星突然宣布不再給小米供應屏幕。就因為此,小米Note 2整整延遲了近1年的時間。
所以之后才有了雷軍宣布“親自下場做供應鏈”的動作,如今小米也是在默默研發芯片,以求不蹈當年覆轍。
實際上,無數的信號都在顯示,各行各業的供應鏈正在被逐漸智能化、自主化。比如在農業領域,騰訊推出的安心平臺是加速農業供應鏈的迅速成型和強標準化,進而實現農業供應鏈的升級迭代。
互聯網后時代,從廣義的角度來說,供應鏈顯然正在成為主旋律。不僅農業,在工業、醫療、教育、零售、紡織等等領域,生產、銷售的關系正在被重新規范,新的供應鏈則是帶來更強大的社會生產力。
未來什么樣的供應鏈是有價值的供應鏈?在之前《42章經》組織的活動上,興資本執行董事周家樂曾給出過他的投資標的建議,“所有商業競爭都是不同供應鏈體系的競爭;使傳統的工業化大量生產能服務于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打造“靈活高效的供應鏈生態”;回歸商業邏輯,Benchmark 龍頭企業,關注它們的動向?!?/p>
一個全新的、被不斷重塑的供應鏈大時代已經來臨。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