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原黨組成員、秘書長張景安在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高級研修班開班典禮儀式暨新聞發布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今天世界的競爭比起以往競爭更為激烈,高科技之戰基本拉響。
張景安強調,現在人工智能大國大起,智能化制造是將來的核心競爭力。在今天這種競爭下,再加上美國的發難,中國發展高新技術領域,高新技術新興產業和培養領軍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張景安從孵化器、創客、歸雁經濟、獨角獸、石墨烯、人工智能六個“異軍突起”的角度,講述了我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他強調,今天中國的六個異軍突起,將是中國開拓創新的未來。
在講述高新技術產業等新興產業時,張景安強調,千萬不要忘記傳統產業和制造業、實體產業。“一定要把制造業做好,制造加上創造,什么人間奇跡都能出現。”
同時,他還指出在抓高技術產業時,領軍人才的重要性。
張景安提出,現在高技術領軍人才,思想很重要。表面上是一個產業的競爭,但實際上是背后的制度、理念、文化的競爭,看是不是有凝聚力,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有感召力。
近年來,我國創新創業風起云涌,創新氛圍濃厚,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有這么好的創新氛圍,張景安將其歸納為三點。第一,黨中央國務院都非常重視創新發展。第二,各地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第三,有資金,有投資人,能讓很多身無分文、胸懷天下的創業者,把自己的夢想,把自己的技術變成了一個產業,
最后張景安提出,在創新創造的今天,我們也要抓知識產權保護。要制定一個適合今天創新中國的制度、措施、文化,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就一定能夠成為創新的中國,一定能實現中國夢。

科技部原黨組成員、秘書長張景安在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高級研修班開班典禮儀式暨新聞發布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今天世界的競爭比起以往競爭更為激烈,高科技之戰基本拉響。
張景安指出,當今世界已進入“碳時代”,隨著顛覆式創新不斷地出現,各行各業都要進行數字化轉型,如果你不轉型,就有可能被淘汰。
有人說,上個一百年是硅的時代,下個一百年是碳的時代。張景安以華為碳材料研發解釋說:“二十年前,我跟任正非在硅谷參加了一個材料相關的大會。任正非說:‘目前芯片已經到達極限,它不可復制且存在污染,已經屬于傳統產業了。現在全世界都在研究代替芯片的東西,也就是未來的碳材料。’當時華為正在研究碳材料,成立了一個碳材料散熱專項研究團隊。散熱在工業產品里面非常重要,比如說我們的手機,如果溫度高兩三度將會引起爆炸。但是華為的團隊經過二十年的材料研究,散熱溫度已經達到世界最低,低出同期蘋果的好幾度,不易爆炸。”
張景安強調,現在人工智能大國大起。所以智能化制造,將來是有核心競爭力的。在今天這樣一種競爭下,再加上美國向我們進行發難。我們中國發展高新技術領域,高新技術新興產業和培養領軍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在講述高新技術產業等新興產業時,張景安強調,千萬不要忘記傳統產業和制造業、實體產業。
張景安表示,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制造取得巨大的發展,這是我們值得驕傲的地方。盡管我們中國制造是低端過剩、高端不足。但是,為了讓中國制造走遍全世界,我們付出了很多,也是因為中國制造,全世界畏懼我們。我們今天不放棄中國制造,扎扎實實在中國制造上做中國創造,中國制造插上中國創造的翅膀,任何陷阱我們都掉不下去,如果動了中國制造,勢必會掉進陷阱。
“就全世界來說,真正的高技術產業在美國,占比也超不過百分之十。所以,如果做制造,建議把制造的產品做到最新技術,把產品做好。我現在發現,我們接觸很多的企業本來做產品做得很好,但要做高科技的話,它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一般一百個企業中,有九十個失敗,成功率很小。最終導致制造沒做好,新產業也沒做好。所以,做制造的人需要用最先進的技術、最先進的材料、最先進的理念、最先進的文化把制造做好。”張景安為在場的企業家解釋說。
張景安表示,美國最怕的就是我們中國制造2025(國家行動綱領),生動講述了美國失去制造業后的產業發展狀況。“美國在大概十七八年以前,想構建美國創造、中國制造,結果發現流水線外包出去以后,科學家失去了流水線仿佛紙上談兵。當時在做一項關于微電子革命的新技術,我以為能成功,結果沒有。就是因為他的實際產業沒了,制造端好多都在亞洲,距離較遠,還受時差影響,你這邊出現問題打電話,他在睡覺。所以,他就把一部分后端的組裝研發帶到中國,當時因為這個研發,引進很多技術到中國,所以美國雜志發表評論,美國的制造走了,研發也走了。”張景安說。
張景安談美國重振制造業時,再次強調制造業、實體產業的重要性,“美國大概十年以前開始重振制造業,想把制造端從中國搬回去,喬布斯說:‘在中國,成都幾十萬人,河南幾十萬人,深圳幾十萬人,平均的工資只有一兩千元,在美國則要幾千美元,再加上電費等等,成本費用增加。更大的問題是中國有配套,中國有成千上萬的小企業,一個螺絲幾分錢配套,在美國一個螺絲幾塊錢,成本過高,根本行不通。’喬布斯把這個一說,美國一看不行,要重振制造業。”
“重振制造業就是要顛覆,當時美國計劃二十年后將我們中國的LED全部顛覆掉,連發光材料都是他的,到今天也沒看見他的發光材料出來。當時曹健林(科技部原副部長)專門找到LED協會,退下來以后專門負責,我們幾個人每人負責一個,不能讓他顛覆,我們迎接他的顛覆。美國還想利用他的頁巖氣,利用他的3D打印等等,重振制造業來顛覆我們。后來我們請求一起看他的3D打印,現在也沒有發現他顛覆了我們。” 張景安談到。
張景安還指出,美國大學的高科技、基礎研究比我們強,我們千萬不能粗心大意。“我們這場貿易戰中,要像華為一樣這么爭氣,我們一定要把制造業做好,制造加上創造,什么人間奇跡都能出現。”
張景安回憶多年以前,在火炬中心抓高技術產業時,宋健(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系統工程專家)就指出了領軍人才的重要性。
當時他訪問了一個老革命。老革命說,早期總理向錢老介紹我們的十二個專項,包括核高基、大飛機等,錢老聽完以后說,這些都很好,我同意。但是關鍵是領軍人才,我們缺領軍人才,現在學校是一般的人才,我說的不是一般人才,是能夠有重大創新的人才。
“我別的不懂,解放戰爭打仗時期,那邊是蔣介石的精兵強將、美國新式武器,我的部隊都是剛擴編的農民,有的還沒到一個月,還有一些是國民黨不要的、起義的,這樣的一支部隊。但是我們有毛澤東思想,有我們的幾個元帥就把他打敗了。”老革命說。
對此,張景安提出,現在高技術領軍人才,思想很重要。表面上是一個產業的競爭,但實際上背后是你的制度、你的理念、你的文化怎么樣,那是一種爭奪,看你是不是有凝聚力,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有感召力。
張景安感慨道:“后來我發現,戰爭年代我們有新的思想做指導,有領軍人才,那今天我們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指導,我們領軍人才更加重要。所以今天抓領軍人才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從過去到現在都是非常重要的,也希望我們的領軍人才能夠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凝聚起來。”
張景安講述多年以前與蘭德公司羅文教授的合作時,提到:“蘭德公司總裁羅文教授曾任美國國防部常務副部長、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我曾經跟他聯系,他說,‘你們要抓高科技,高科技未來肯定光輝燦爛。’當時我也不知道,我們現在高科技一年能增加一萬億,我跟他接觸的時候,我們高新區才交七千萬的稅,現在我們交一萬七千億,光交稅就翻了兩萬多倍,這歸功于新興產業中大量的民營企業。”
張景安說,羅文教授表示其十分佩服中國,在羅文教授任美國國防部常務副部長期間,研究了對中國的戰略,聽說中國是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毛澤東主席一揮手,六億人都去拼命,沒有一個要錢的,這讓他感覺很害怕。
“今天我們需要采用積極的先進思想,來扎扎實實把我們企業、制造業做好,把新興產業做好,這樣我們才能引領未來,才能實現中國夢。”張景安強調到。
在談到我國民營企業發展時,張景安表示,近來,我們國家的創新創業風起云涌,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有我們這么好的創新氛圍,具體來講創新氛圍可歸納為三點。
第一,黨中央國務院都非常的重視創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來我們孵化器親自講話,總理親自帶著副總理到火炬中心局級單位去視察。幾十年來搞邊緣化、搞創新、搞孵化器,做了幾十年,今天中國的創新創業氣氛確實非常好。
第二,各地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原來是少量的地方夢想成真,現在好多地方都可以夢想成真。
第三,我們有資金,也有投資人。很多身無分文、胸懷天下的創業者,在這種大好的形勢下,在新的時代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把自己的技術變成了一個產業,為中華民族騰飛、創新做出了貢獻,尤其許多技術都具有核心競爭力,這非常振奮人心。
“這就是今天的中國,創新的中國。希望更多這樣的人頂起共和國的脊梁,支撐起我們的共和國,中國夢一定能實現。”張景安激動地說。
此外,張景安從六個“異軍突起”的角度,講述了我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第一,孵化器。張景安回憶我國最初引進孵化器情景時談到:“三十年以前,聯合國的拉卡卡(聯合國科技促進發展基金主任、企業孵化器專家)到中國來推動孵化器,宋健院士親自接見,他建議我們中國可以做企業孵化器,我們稱作創業創新中心。我們開始在全國做創業創新中心,吸引一批青年創業,幫助他們、教他們怎樣辦企業,協助他們找客戶、找資金、完善技術。到現在有五千多個孵化器,總理會親自視察。”
張景安指出,盡管有幾千個孵化器,但基本是通過赴美參觀學習,進行效仿。始終是大量的創業,沒有實際上的創新。但是前幾年開始情況大變,不僅是北京和深圳,現在連二線城市的孵化器里都有基因識別、無人機、生物疫苗等等,今天隨便一個地方,都有相當多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在引領世界,這就是今天創新的中國。
張景安表示,現在我們孵化器是一千萬人在奮斗,大多數都是身無分文、胸懷天下的年輕人,他們如果要有更好的事跡、故事、新思想指導,那我們就無敵于天下。
第二,創客。張景安談到早期國外評價中國創客時說:“幾年前,英國經濟學人報道了中國的創客,說中國出現了一批創客,可能會風起云涌至全國,而且創客必將能夠改變中國山寨形象,使山寨變為創新。沒想到在經濟學人這個世界上非常有權威的雜志上發表后,國外開始瘋狂刊登相關內容,我們部里把情況寫成簡報給總理,總理進行了批復。克強總理在達沃斯上講話,講到草根創業,萬眾創新。沒想到忽然一下就有幾千個創客風起云涌,新的業態、新的東西,真像人家說的那樣,創客改變了我們的山寨形象。”
第三,歸雁經濟。張景安談到早期參加世界扶貧大會時的情景說到:“我在大概三十年以前,和高鴻賓(國務院扶貧辦原副主任)一起參加世界扶貧大會,外國攻擊我們,形容我們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并指出了這個差異化的鴻溝。說幾十年以后,你的農村趕不上歐洲農村,你的城市在前進,但是農村你們沒有辦法。但是,在大概三五年以前開始發生改變,一批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回鄉把最先進的農村電商帶到了農村,后來發現這種現象很多,他們將世界上先進的新材料、最先進的技術帶回家鄉,同時一批鄉鎮企業在小城鎮崛起。這樣一下把鴻溝消滅了,所以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歸雁經濟’。”
張景安感概道,中國人不論飛多高、飛多遠,家鄉永遠在心中,是我們生長的根。歸雁經濟異軍突起,這個是非常真的了不起。
第四,獨角獸異軍突起。高成長的企業在幾年之內做到十億美元的企業叫獨角獸,幾年之內能做到一百億美元的企業叫超級獨角獸。“當時獨角獸創始人創立獨角獸是為了做投資,沒想到的是,全世界因為沒有評價國家創新環境等相關參考指標,使得現在很多國家用獨角獸評估標準結果來做評價。”張景安說。
同時,張景安指出,前兩年獨角獸評選的時候,硅谷是一百多家,中國一百多家,第三名英國高成長的企業只有十家,而我們北京有八十家,杭州是十八家,深圳十八家,在上海我們大概超過十家,有很多高成長的企業。“所以,現在國外都到中國來,最近我們長城所(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評選結果顯示,我們現在一年能達到二百二十家,這就是一個創新的中國。”張景安感慨道。
張景安提到與羅文教授(蘭德公司總裁)分析我國高新區與硅谷有哪些差距時,羅文教授指出兩大差距。一是,我國的創新技術演變企業太慢;二是,我國的小企業變大企業成長太慢。
張景安表示,今天的中國成長飛快,成為超級獨角獸的企業達到一百億美元的,基本需要三年多的的時間。而且我們的數量已直達二百多,這就是今天中國的高成長。
第五,石墨烯異軍突起。張景安就石墨烯發展說到,任正非曾提出,石墨烯可能會改變人類對材料的認知,這是一種萬能材料,但是人類想要開發是相當難的。
習近平總書記四次考察石墨烯,尤其在曼徹斯特大學發表重要講話時說,中國跟英國進行石墨烯合作,一定能夠開辟新的未來。
張景安表示,這幾年我們的石墨烯迅速崛起,現在有兩百多家企業、幾十個團隊,所有大學都在研究。現在全世界的石墨烯是六萬三千六百三十個專利,我們國家有三萬四千四百四十七個,只專利就占世界的百分之五十四,文章也連續幾年第一,還由一百多家企業成立了石墨烯協會,石墨烯的發展非常迅速,中國的石墨烯如今已走在前列。
張景安指出,中國的高技術企業中,很多領軍人才存在一個問題,中國的高科技技術產業即新興產業,初期非常艱難,艱難爬坡,突然一下子理論突破了,理論突破以后就開始炒作,媒體也炒作,股票市場、金融市場也炒,瞬間泡沫化,很快就破裂了,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下的比上的還快。這個時候大浪淘沙就算少量的了,再艱難地爬坡,慢慢一步一步走,我們好多就是這么過來的。
“石墨烯材料是碳材料的一種,碳材料有很多種,石墨烯是一個碳原子的二維晶體,這個非常的復雜,而且它是屬于納米級的,頭發絲的十萬分之一,根本就沒法看見,放在背包里根本不知道,這種高科技的檢測尤其重要,這個檢測也很難。”張景安說。
但是,張景安強調,回想硅的時代,我們走了很多不平凡的道路,我想碳的時代,我們中國的石墨烯,中國一定能走在前頭,絕不會落后。
第六,人工智能。張景安指出,中國信息化的發展提供了大量數據,為人工智能開辟了廣闊前景。信息化必然是智能化,智能化可以改變“互聯網+”的結構與效率,從而實現發展。
“像我們現在人工智能的語音識別、人臉識別、圖像識別,理論研究美國比我們強,但是產業化我們人工智能比他們強。因為現在評出的幾個都是中國的,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能夠把幾十種文字迅速切換,賣的非常好。”張景安談到。
張景安稱,我們現在做人臉識別的獨角獸企業有十幾家,人工智能包括人臉識別、語音識別、圖像識別。這次創業大賽中,我們還創新出味道傳輸。
張景安指出,中國的園區一開始是大雜燴,慢慢就是集群,自動集群才能有競爭力,集群上中下游通過互動創新,才能把價格降下來,人才才能集中。張景安回憶園區建設時說到:“我們曾經被人家攻擊我們園區,說你那個園區什么都有,你那叫園區嗎?這就是大雜燴。我說,我們是中國特色多元化,逐步形成專業化,所以現在我們基本形成了若干專業化園區。像深圳的通訊設備,我們在中關村、武漢的光谷,都做起來了。”
張景安強調,今天中國的六個異軍突起,將是中國開拓創新的未來。更重要的是,我們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有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在新興產業方面也會做得更好。
張景安提出,在創新創造的今天,我們也要抓知識產權保護。
張景安表示,現在有一個新的思想,新的創意,需要幾個人一起互動創新。這和搬磚頭不一樣,一個人五塊兒磚頭,一塊兒一塊錢,這個創意你說一句,他說一句,側重在怎么分你的股份,這樣沒有奉獻精神,沒有團隊精神,這樣高科技是不能發展的。
所以我們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奉獻精神、團隊精神、理想精神,愛祖國、愛人民、愛家庭這種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有底線,我們要講誠信,要尊重知識產權。
張景安稱,我們過去抓知識產權,很多人反對,因為這是保護外國的。今天我們創新的中國,那就真正是在保護自己了。這并不意味著外國我們就不保護,我們一定要制定一個適合我們今天創新中國的制度、措施、文化,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們一定能夠成為創新的中國,一定能實現中國夢。
(張景安:長安街讀書會主講人、科技部原黨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