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熔財經,作者 | 陳小江
互聯網行業易出巨頭,但互聯網家裝是個例外。
作為少數幾個擁有萬億市場規模的消費細分賽道之一,家裝行業跟汽車、餐飲、休閑食品、家電個等行業不同,屬于典型的“大行業小企業”。發展至今,尚未能如其它行業一樣,誕生千億市值的上市公司。
人們不是沒想過借助互聯網來造“互聯網家裝巨頭”。
早在2015年,互聯網家裝就掀起第一波熱潮,那一年也被稱為“(消費)互聯網家裝元年”。據艾瑞咨詢統計,當年互聯網家裝行業融資事件達到123起,是2011-2019年中最多的一年。
但在百萬人才、數十億資本爭相涌入萬億家裝市場后,其結局并不理想——互聯網家裝賽道未能如愿跑出巨頭。相反,眾多玩家企業陷入燒錢、虧損泥淖,最終走向倒閉。
2021年,互聯網家裝再次掀起第二波熱潮。
自今年3月份以來,幾乎每月都能有巨頭入局或加碼家裝業務的消息。蘇寧、國美、百度、字節跳動、貝殼等紛紛出手。2021年也被業內人士稱為“(產業)互聯網家裝元年”。
新起點,也帶來了新希望。據Fastdata此前發布的《2020年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報告》稱,互聯網家裝行業或將乘勢爆發,誕生“千億市值巨頭”。那么,這一次互聯網家裝企業的千億市值夢能圓嗎?
圓夢千億市值,對互聯網家裝企業來說,難度不小。
當下,互聯網家裝企業的頭部玩家,還是從2015年第一波互聯網家裝熱中跑出來的那幾家——齊家網、土巴兔、酷家樂。
三家企業中,齊家網早在2018年已經成功登陸港股,成為“互聯網家裝第一股”。而土巴兔和酷家樂目前正在籌備上市,前者擬在創業板上市,后者擬于納斯達克掛牌。
而不管是已上市的齊家網,還是籌備上市的另外兩家企業,其市值或估值尚在數十億到百億之間,與“千億市值”的夢想仍然差距甚遠。那么坐擁萬億市場規模的家裝行業,頭部企業為何難圓千億市值夢,甚至上市也并不容易。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家裝市場規模很大,但在“互聯網家裝”跟“家裝”市場之間,還隔了一個“互聯網”。由于家裝業作為互聯網最難啃的骨頭,滲透率有限,導致當下互聯網家裝市場,并非如想象中那么大。
據灼識咨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藍皮書》(下稱藍皮書)顯示,2020年中國家裝市場總規模已達到2.6萬億元,市場規模確實誘人。且過去五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5%,未來五年更是有望達到9.0%,增長不錯。
(來源:灼識咨詢)
但與此時,該藍皮書還指出2020年中國互聯網家裝整體市場規模為567.1億元,預計到2025約達到1400億元。與高達2.6萬億的家裝市場相比,互聯網家裝的線上滲透率仍然相當有限,這是互聯網家裝企業市值起不來的重要原因。
(來源:灼識咨詢)
造成互聯網家裝線上滲透低的原因有幾個:
首先,家裝是剛需,但也低頻,很多人終其一生可能也就只會裝修一套房,且裝修費用不低。這就導致很多人裝修并無經驗,更信任身邊熟人推薦。
經??吹降囊粋€場景是,很多小區的業主在裝修時,由于戶型一致,往往會去鄰居家“抄作業”,從設計到裝修師傅,很多都是鄰居推薦+現場觀摩完成。
其次,裝修施工最終要通過線下完成。以看似可以線上完成的設計為例,不管線上設計如何完美,最終也要配合線下量房完成,更不用說具體施工了。
這就意味著,在消費互聯網時代,平臺能做的事相對有限,很多時候只能充當引流、裝修材料交易等工具,非常依賴區域的線下裝修公司和工人。地域屬性、線下屬性強是滲透率低的另一個原因,這比生鮮電商還要頭疼。
最后,互聯網改造最擅長做的事情是標準化產品。以農產品為例,要實現線上大規模交易,最開始要做的就是非標的農產品變成標準的商品,但家裝服務的個性化、非標準化屬性特別重。而無法將服務標準化,就難以發揮互聯網無限滲透的優勢。
綜上可知,在消費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家裝企業很難快速完成滲透來做大做強。
盡管難,但改變仍在發生。
2021年之所以被認為是另一個“互聯網家裝元年”,一方面是疫情倒逼選擇互聯網家裝的用戶變多,疊加新一代消費者習慣線上消費,讓互聯家裝的用戶滲透加速。另一方面是數字化大潮下,整個家裝產業各環節數字化程度變高,讓家裝服務更容易量化和可控,推進了服務標準化進程。
這兩個因素很關鍵。因為讓互聯網家裝企業千億市值夢醒“窒息”的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盲盒”般的服務體驗。
有過裝修的人都知道,裝修堪稱是抽“盲盒”。設計圖和效果圖是一回事,具體到裝修過程中又是另一回事。
一方面跟具體施工的工人水平高低有關,比如泥工貼瓷磚,水平不同的泥工貼出來的瓷磚平整度和美觀度差距很大,而且對材料的浪費也不一樣。
另一方面則可能會有不少“增項”。如裝修過程中發現之前確定的材料不夠滿意,要換好材料要加錢。另外由于裝修過程非常繁瑣,很多細節可能往往裝修后居住一段時間才能發現,如房屋滲水、墻壁脫落等,但這個時候交易往往早已完成,讓消費者有苦難言。
第二、“黑盒”般的流程管控。
房屋裝修涉及“水電油泥木”等不同工種,又牽涉到設計師與裝修師傅之間的溝通、以及眾多品類的裝修材料。最重要的是,裝修是一項工期較長的活,一般裝修差不多要2-3個月。
這對普通工薪階層來說,很難對整個裝修流程進行把控。甚至誕生專門用來監工的“監理”業務。但即使是監理,也很難說實時對場地施工進行監督,這就裝修流程管控像一個“黑盒”一樣,你或許能夠看到裝修后的樣子如何,但在裝修過程中有沒有偷工減料,有沒有敷衍了事,并不可知。
第三、同質化嚴重導致的價格內卷。
無論是借助2015年第一波互聯網家裝潮發展起來的互聯網家裝企業,還是新浪潮下涌入的互聯網家裝巨頭。除去企業部分自營業務外,平臺仍以整合線下家裝企業、做供需匹配為主。
這也意味著,你在不同平臺選擇的裝修公司,很可能最終施工執行的是同一家裝修企業,服務也大同小異,這就導致行業服務同質化嚴重,同質化背后就是價格的嚴重內卷。這是裝修企業經常爆出低價誘導用戶先簽約,后續又出現各種增項的行業亂象。
這種價格內卷還會影響到施工質量。一般來說,在裝修行業手藝好的師傅要價會相對較高,但師傅工價是裝修公司成本的一個大頭,這就導致一些裝修公司會選擇工價較低的師傅,從而或明或暗地影響裝修質量。而裝修公司,由于缺乏足夠數據評估,也很難對師傅進行分級管理。
但是,隨著產業物聯網的發展,借助互聯網家裝平臺,一方面會讓裝修流程和服務等透明化大大增加,從而會提升用戶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會家裝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有數據支撐的基礎。這也是互聯網家裝企業迎來二波熱潮的原因。
互聯網家裝當然是個好故事。
這個行業擁有眾多讓人充滿想象空間的屬性:如行業市場規模夠大,尚未絕有對的巨頭企業誕生、剛需、高客單價,縱向橫向延伸空間廣等等。
但要想讓好故事變成好生意,需要解決上面提到的一系列問題。如讓裝修服務標準化、裝修質量可控、裝修流程可視、擺脫價格戰構建差異化競爭力等等。
而SaaS服務或許就是其中的關鍵,而產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發展,又能讓家裝SaaS的潛能被激發,形成良性循環。
一方面,讓流程“黑盒”,變成“透明盒”。
隨著產業互聯網發展,借助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能讓家裝產業上下游及各個裝修流程數字化程度變高,可連接性增強,從而讓流程“黑盒”變成“透明盒”,提升服務的標準化程度。而SaaS系統給家裝企業在各環節的“增效”也會變強。
以齊家網為例,通過AI人臉識別、數字化倉配等新技術,以及訂單管理、工地管理、客服管理、員工管理和財務管理等模塊,就能讓家裝全流程變得可視化,工人的工作變得可量化和可追蹤。從而提升家裝企業的流程把控力,降低管理成本。從監理管工人,變成系統管工人,會變得更精確和客觀。
另一方面,讓互聯網家裝平臺的網路效應加速。
借助SaaS系統將家裝產業鏈各環節搬上線之后,變得可視和可追蹤后,其服務標準化程度也相應提升。而互聯網平臺的網絡效應,在標準化服務上就能大展身手。
像齊家網、土巴兔、酷家樂這類互聯網家裝平臺。不僅在過去幾年沉淀了大量的家裝用戶消費數據,還是海量建材廠商和中小家裝企業的連接樞紐。通過對大數據的挖掘,更好地匹配供需。提升建材廠商的周轉,降低庫存壓力。同時,平臺集采又能讓中小裝修企業拿到質量有保障,價格更低的產品,從而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兩者疊加,也讓家裝SaaS服務駛入“快車道”。我們通過已經上市的齊家網財報數據也能感受到。
據齊屹科技2021年Q1財報顯示,一季度未經審核的SaaS及延伸服務業務收入約為1.35億元人民幣,相比2020年同期增加約75%。
而SaaS服務的發展,又帶動了平臺付費用戶的增長。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齊屹科技今年第一季度新付費商戶數、年度活躍付費商戶數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42%和40%。
可見,在產業互聯網時代,通過SaaS服務,助推中小家裝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互聯網家裝企業將迎來“第二春”。
客觀來說,對當下的互聯網家裝企業來說,千億市值仍然有點遙遠。但隨著產業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對家裝行業的滲透在顯著加速。
而從長期來看,家裝行業要進化,要進行降本增效、提升服務體驗,借助互聯網平臺是必然選擇,這跟以往其它行業一樣。如今,在家裝萬億市場規模,和產業互聯網改造萬物的大趨勢下,千億市值的互聯網家裝企業,或許離我們不遠了,就看誰能跑得更快!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