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云網北京】8月6日報道
今日起,聯想創投正式推出一檔科技訪談類欄目《夢想有多遠》。我們把鏡頭對準了聯想創投投資的頂尖科技企業和科學家,它們中有市值超千億美金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有“天才少年”帶領的AI芯片獨角獸企業,有高智商人才濟濟一堂的隱私計算“國家隊”企業……我們踏入工廠、深入實驗室、參訪場館,甚至駕駛在川西高原,帶你沉浸式體驗智慧駕駛、智慧醫療、AI大數據等行業最“接地氣”的場景,與CEO深度對話,挖掘科技企業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一同探索走向科技照亮的夢想之路。
第一期節目的主角企業——輕舟智航,致力于打造適應城市復雜交通環境的“老司機”,將無人駕駛帶進現實。人類關于出行的夢想有多遠?自動駕駛的科技來實現!
擁堵、事故、污染,生活在都市的人,每天幾乎都在被這些交通問題所困擾。那20年后,這些煩惱還會存在嗎?20年后,我們的后代可能不需要考駕照?
看似不可實現的腦洞與想象,現實中已經被一些科學家、創業者規劃進了夢想版圖?!秹粝胗卸噙h》第一站,乘坐輕舟智航的無人小巴,駛進自動駕駛的世界。
關于自動駕駛,我們充滿了好奇與疑惑。它的技術原理是什么?如何規避駕駛過程中的倫理道德問題?真的能保證安全嗎?為何有頭有臉的聰明人都在造車?造車熱背后的終局又在哪里?這一切,我們在輕舟智航找到了答案。
這是一家典型的技術驅動型的自動駕駛公司,創始團隊出身于自動駕駛鼻祖級企業Waymo,團隊中超過70%以上為碩博。創始人于騫在清華與自動駕駛結緣,和美團CEO王興是大學同學,亦在谷歌、Waymo擔任過關鍵技術崗位。
相對于現在的智能汽車“造車熱”,輕舟智航定位為無人駕駛巴士。通過打造“微循環+軌道交通”,來讓自動駕駛走進你我的生活中。比如漫步在蘇州街頭,你可能會看到一輛造型呆萌的公交車,車上沒有司機,路上沒有急剎車,行駛過程平穩到足以讓女生拿出鏡子化妝……
關于自動駕駛更多的神秘科技,坐上無人小巴,一起來探索吧~
《夢想有多遠》第1期節目中,聯想創投CMO陳蜀杰與輕舟智航創始人于騫的對話,精華內容文字版本如下:
陳蜀杰:聽說你從清華到后來在Waymo 工作的過程中,已經和自動駕駛結下了不解之緣?
于騫:我的本碩都是清華計算機系,當時在清華人工智能重點實驗室,做移動機器人相關工作。2000年那會真是自動駕駛的史前時代,我們改裝了一輛7座商務車,用到粒式攝像頭、激光雷達這些傳感器,每次做實驗之前都要做很多數據采集等麻煩的準備工作。
其實機器人專業在那時就有很多應用,包括低速、高速應用。整個Robotic行業在那個時間點已經建立得非常好,包括感知、運動規劃相關算法。但是和那個時間點相比,現在算法算力、數據有大幅提升,我覺得人類夢想中的自動駕駛已經是非常接近實現的狀態。
人類夢想中的自動駕駛已經是非常接近實現的狀態。
陳蜀杰:當年在Waymo的經歷對你有什么影響?
于騫:Waymo是2016年年底才成立的。在這之前我對計算機視覺有很大興趣,就去美國南加州大學讀的博士,也是從事計算機視覺相關工作。從那個時間點開始,我就一直從事計算機視覺領域,后來加入谷歌,再加入Waymo,都是在相關領域。所以我對行業技術的演進是非常清楚的,一步一步走到現在,每一個大的歷史節點都很清楚。
陳蜀杰:計算機視覺就好像自動駕駛的眼睛一樣,不管是工業領域還是自動駕駛領域,機器人要想智能,首先它要先看見,才能去加工信息。
于騫:我在清華讀書的時候,計算機視覺其實還不是一個特別火的專業,但現在非?;稹F鋵嵥?AI高度相關。一些更底層的研究發現,哺乳動物很多視覺能力跟大腦發展是在進化期間就形成了,這種靈長類動物對臉的特征不需要習得,它剛出生就會有這種能力,它只是在大腦的進化中形成進化優勢。
陳蜀杰:后來是什么Trigger了你,要回國做自動駕駛?
于騫:首先我很早就進入這個行業。對自動駕駛有特殊的情結。另外,我看到中國在創新技術方面的發展非??欤蠹液茉敢饨邮苄率挛?。所以我相信自動駕駛作為會對社會產生根本變化的科技,在中國的普及會非常迅速?,F在也印證了我的判斷。
中國很多地方不僅僅是彎道超車,而是換道超車。大家對新事物的接受、國家的投入、整個基礎設施的改變都非??欤矣X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時間點,所以選擇回國創業。
陳蜀杰:你剛回國的時候,恰好是自動駕駛的低谷期,當時的心境是怎樣的?
于騫:自動駕駛是一個非常長、非常大的賽道,大的方向要選對,方向對了不怕路遠,方向要對是第一。
我有一個形容:你要去一個地方,不可能等都是綠燈再出發,肯定是更早出發會更好。方向一旦確定了,那就不用怕有什么艱難險阻,越早出來越好。這跟我們聯想創投有關系,之前我在硅谷,賀總(賀志強)去硅谷訪問時,我們很深入地聊過,對我回國創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方向對了,不怕路遠。
陳蜀杰:其實資本對你們還是有很多助力,現在做自動駕駛需要花很多錢。
于騫:自動駕駛行業不僅僅是自動駕駛本身,它對整個產業的上下游有很大拉動作用,包括像傳感器計算、數據、云計算等基礎設施,有時候我們客戶也說自動駕駛是AI之母。
如果萬物互聯的時代真的到來,車作為把人、貨和環境相連接的重要載體,它首先要實現很多數字化的過程,變得更加智能,這是一個戰略制高點。所以有很多資本、巨頭都在這個方向上不遺余力地投入。
可以預想到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很有可能是20年前互聯網興起的時代,起碼像10年前移動互聯網興起的時代。未來是一個圍繞著車和新的通訊方式、計算能力、傳感器能力、社會資源的時代,有很大想象空間,車是一個很大的平臺。
很多人形容:一臺行駛中的高級自動駕駛汽車像一個數據中心。它在數據收集處理方面的計算能力接近超級計算機,如果現在的算力倒推回20年前,基本上和一個超算中心差不多。而且算力還在不斷往前提升,整個創業期的能力還在往前提升,現在的技術進步是在加速進行的。
陳蜀杰:萬物互聯的時代,很多頂尖的聰明人在自動駕駛的賽道中奔跑,比如滴滴、百度、小米、我們的成員企業蔚來,聯想也布局了很多。激烈的競爭中,輕舟智航的差異化競爭點在哪里?
于騫:你說得非常好。首先這么大的賽道不可能沒有競爭,這個競爭是無處不在的。現在來講,包括資金、人才競爭,很多巨頭的下場讓競爭力度變得更大了,這是一個挺殘酷的現實。
但是這個賽道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它是一個非常大、非常長的賽道,尤其像高級自動駕駛、全無人的自動駕駛,目前來講還沒有哪一家把它做得特別成熟,大家在一場馬拉松里,有人跑了100米,有人跑到50米,但是離終點還很遠。
對于我們輕舟智航來講,我覺得有兩個破局關鍵,第一個破局關鍵是我們怎么提升效率體系。因為這是一個中長跑甚至馬拉松的跑步,對效率要求非常高,能量利用效率非常高的選手才能最終獲得優勢。怎么能夠保持長期競爭力、實現效率的差別,其實它是有生產力的差別。
陳蜀杰:怎么理解這種“生產力的差別”?
于騫:自動駕駛行業很重技術和研發,我們不是打造一個單點的某一個車,或者某一個單點技術,而是實現一個自動化生產的超級工廠。通過這個超級工廠,把數據和測試場景源源不斷地加工成可以用在車上部署的算法和模型。
而且超級工廠需要非常高效地運轉起來,避免那些無效的測試、無謂的路測,把整個效率提高起來,才能夠充分地迭代、更快實現自動駕駛,這是我們最看重的。有一個形容是說:如果我們要去月球,不靠搭梯子去解決,而要靠飛船。這是完全不一樣的生產方式。
陳蜀杰:運轉這么大的“超級計算機”,怎么達到你說的“效率最佳”?
于騫:對于自動駕駛的研發來講,你可以想象如果整個技術棧是一個冰山的話,你在車上能看到的東西只是冰山一角?!八妗币韵滦枰惶追浅8咝У膮f作方式和生產方式,把工程師的測試數據、測試場景有機結合在一起實現高速運轉,才能解決層出不窮的問題。
冰山以下的部分是真正的長期競爭力,是我們輕舟智航發力的重要部分,也是剛才我說的第一個破局點:打造一個自動化生產超級工廠,實現高效的生產方式。
第二個破局點是我覺得商業化不能光講這5年、10年、10年以后的事,對創業公司來講不現實。我們需要實現一個商業閉環,通過一個商業閉環實現下一個商業閉環,一步一步地往前迭代。而且這條路必須是相通的,我們有時候是在沿路下蛋,不能跑到其他的路上下蛋去,還有一個主線是相通的,主線可以用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方式實現商業閉環。
我們創業之前做了很多深入思考,所以我們選擇的商業化路徑,能在一些限定速度和限定區域更快落地,讓大家能看見摸得著,馬上就可以用這樣的場景。通過數據收集、場景迭代,能實現往前進化的步驟,走向更高級的自動駕駛,我們是比較相信這種漸進主義的。
有可能自動駕駛是一個由難變易的過程?,F在很難,因為很多路上都是人在開車,如果我們發現自動駕駛越來越多,變成大家都在自動駕駛以后,反而簡單,因為人開車變少了。
陳蜀杰:比如一個司機首先是有情緒的,其次他突然看到一個人或者看到一個紅燈,可能會來一個猛剎車,但是在我們無人駕駛的小巴上,一切都非常平靜,我甚至可以在這里很好地化妝。
于騫:自動駕駛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安全問題。因為大部分交通事故90%是人的因素造成,所以我們自動駕駛很大的一個使命,是要使駕駛變得更安全,這是整個行業非常重要的目標。
陳蜀杰:剛才聊了很多自動駕駛的內容,說到你個人我也很好奇,你是白羊座,白羊座的人比較有passion、有熱情、愿意去挑戰。越難的事情,自己越有興趣征服。
于騫:我不是星座專家,但我確實覺得自動駕駛行業需要耐心,它不是一兩年能夠解決戰斗的,它需要有一定的持久力、保持一定耐心,然后等待一定時間才能實現。
目前來講,我們還是在技術的積累期,還沒有達到Critical point,到臨界點以后,可能會有一個大的爆發。我覺得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很快就會接近。
陳蜀杰:很多公司好像都在等待破局的這一刻,這么多聰明人在努力做這件事,感覺是接近于實現的。
于騫:對,我們一個理念就是這件事能實現。但目前來講,我覺得還差那么一步,希望我們的公司能跨過這一步,進入到數據越多、效果越好的狀態,應該離得不遠。
陳蜀杰:剛才你說“不斷去迭代”,但實際落地才能帶來真實數據,否則實驗室數據的可用性沒有那么大。
于騫:對,賽道是很長的,現在還屬于早期階段,很大程度是效率體系的競爭,看誰能夠把效率運用達到極致,能夠真的實現數據越多、效果越好、完全的數據驅動,然后才能進入特別快的爆發期。
為什么現在AI有大幅提升?其實不光是有AI的深度學習出現,更多是數據的量大了,處理能力也到了,然后算法跟上,這幾個要素疊加在一起,實現了AI的大爆發。之前從2012年開始差不多就是AI期的爆發,我覺得自動駕駛也快進入到這個階段。
陳蜀杰:了解。我看到現在蘇州已經有運行的輕舟無人駕駛巴士,其他城市也開始運營這樣的巴士路線,未來你們的城市覆蓋計劃是什么?
于騫:我們今年大概會有100臺的車隊規模,主要還是小規模驗證;預計到2023年可能進入小規模量產,2025年進入大規模量產。從一個技術變成產品再變成商品,讓大家接受還是需要一個過程。比如路面上的車有1/10具有高級自動駕駛能力,可能這是大規模量產。
為什么輕舟以微循環小巴作為切入點?中國的人口基數很大、人口密度很高,國家是有一種高瞻遠矚的目標,就是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來解決大部分人的出行問題。所以政府在基礎設施、公共交通上的投入是不遺余力的,它帶動的不僅僅是交通本身,它帶動整個城市化、整個基礎設施、整個國民經濟的提升。
微循環巴士解決的是短途出行問題。如果把高鐵和地鐵比喻成城市間和城市內“主動脈”式的交通方式,微循環小巴就是“毛細血管”式的出行方式,量也可以很大。另外共享單車在城市亂停亂放,會增加城市的管理難度,“微循環+軌道交通”很可能是中國未來常見的出行方式。
起碼要做一家20年的公司
陳蜀杰:其實你的思維已經不是一個科學家的思維,很多時候上升到從宏觀層面思考,思考清楚這些根本上的問題,才能讓你的商業化落地,走在正確的方向上,對吧?
于騫:是的,其實很多科學家作為企業的一把手來創業,很大的一個共通性是創新,大家一定是發現一個問題或者機會,然后去創造價值。創新這方面的一個“創”字,我覺得是共通、共性的。
另外一方面,從科學家到企業家這種轉變來講,如果把科學家比喻成獨奏,企業家可能更多是要做一個指揮家,這可能不完全一樣,但都需要創造,都需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來創造價值。
陳蜀杰:我聽說輕舟有70%以上的員工都是碩博,你在管理高智商人才上,有什么方法論?
于騫:我們很少用管理這個詞,Great people don't need to manage,我不是Manage這些人,是Lead這些人。對非常優秀的人才,我們讓他更多地看到增長,看到增長是對他最大的吸引,這是一方面;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增長,看自己是不是學到新技能,自己的職業生涯、職業路徑是不是變得更好,是不是習得之前沒有的能力。
對優秀的人才來講,讓他看到增長,給他搭建一個好的舞臺,能在這個舞臺上發揮自己的作用,是吸引他們來創業公司最重要的一點。
對優秀的人才來講,讓他看到增長,給他搭建一個好的舞臺,能在這個舞臺上發揮自己的作用,是吸引他們來創業公司最重要的一點。
陳蜀杰:您覺得這些人才有什么共性?
于騫:我覺得很多人做事情是自驅型的,就是靠自己的好奇心去做事,而不是說別人告訴他應該這么做。我雖然是做技術出身,但是很多時候我也不可能親自去指導,是靠他自己的自驅、好奇心來實現目標。
陳蜀杰:作為他們的CEO或者leader,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自己,你會用哪三個詞?
于騫:第一是開放,第二是務實。第三應該是樂觀。
對于創業者來講,樂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詞,創業的道路上大部分是荊棘,鮮花比較少,需要對這個行業有比較強的樂觀精神。長期主義者一定是樂觀的,如果他悲觀,這事就做不了。
開放,在這個行業里,我們一定要進步,用Open mind的思想去想事情。如果沒有開放的mind,就很難去接受一些創新。包括團隊里有不同style的人,你必須用一種比較開放的心態面對他們,接受新的意見、新的觀點、新的創新思想。
務實,我們創業公司如果所有人都只講新的東西,但不能落地產生結果,這還是不行的。我們以開放的心態接受新事物,但最終還是要務實,能落在實處。對結果是不是有幫助,是不是能夠真正解決問題。
陳蜀杰:最后一個問題,你的Vision是什么?
于騫:其實在我們的Slogan里已經說了“Bring autonomous driving into real life”,我們就是希望把自動駕駛帶入現實,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阿里巴巴在1999年成立的時候,說要做一家101年的公司,跨三個世紀的一家公司。我覺得長期主義其實可以體現在這一點上,對于輕舟來講,我們起碼要做一家20年的公司。為什么說“20年”,我們認為20年之內自動駕駛一定可以實現。如果我們作為自動駕駛公司能夠存活20年,我們肯定是一家很了不起的公司,能夠把自動駕駛真的帶到現實中來。
那個時候,我們下一代可能不太需要考駕照了。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俞敏洪流露退隱之意?稱自以為是的努力,已成為新東方發展的障礙》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闊別五年重返網約車!周航掌舵曹操出行》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加速布局芯片!小米入股芯片公司尊湃通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