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文丨小謙
短視頻戰局又迎來新變化。
在短視頻領域,抖音快手一騎絕塵、微視、好看窮追猛打,如今本地生活大佬美團也開始盯上了短視頻的生意。
那么,美團做短視頻到底意欲何為?有抖快珠玉在前,美團短視頻抗打嗎?
根據筆者觀察,美團短視頻的入口位于美團首頁的菜單入口中,用戶進行上下滑動就能觀看,還可以進行點贊,短視頻的內容下方加入了“跳轉到商家界面”。短視頻以種草內容為主,入口目前叫“看視頻賺錢”、“視頻賺”。
在推廣短視頻功能上,美團采用了經典的網賺模式,打出了“看視頻賺錢”的口號。用戶將在其中觀看視頻同時得到一定數量的金幣獎勵,并且用戶在完成對應條件的前提下,可將金幣兌換為現金,還可以提現。
快手、抖音極速版、西瓜視頻、番茄小說等APP都用過“網賺模式”,這種模式作為久經考驗的冷啟動模式效果出色,尤其是在下沉市場找那個,拉新和拉活方面都挺不錯。也可以看到,打出“網賺模式”的美團也是為了進軍下沉市場。
在對短視頻的布局上,美團是非常全面的,除了短視頻內容市場之外,美團還將手伸到了短視頻的生產力場景,面向PC端推出了一款編輯工具“美團皮皮蝦”,可對圖文及短視頻進行編輯。
但這個工具當前僅向商家提供服務,但后期不排除會向C端用戶推出。目前,乘著視頻行業的東風,剪輯市場也發展迅速。騰訊、阿里、快手、抖音都已經推出了各自的編輯工具
從外賣起家的美團,早已占據了國內外賣市場六成以上的份額。但美團卻沒有止步于此,時至今日,美團的手早已伸向了買菜、電商、打車等業務。
那么,短視頻生意為什么能吸引到美團呢?
其一,不得不提短視頻的行業優勢。短視頻如今已成了用戶“殺時間”利器,在用戶時長上,短視頻行業用戶時長同比增長大幅領先于其他行業。2021年6月,短視頻行業的用戶人均日使用時長達90.7分鐘,同比增量為10.2分鐘。
根據《2021年中國網絡短視頻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規模分析》也顯示,2020年我國短視頻用戶月度人均使用時長達42.6小時,相比2018年將近翻番,短視頻用戶粘性持續提升。極光大數據也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短視頻行業用戶時長占比達29.8%,與第二名即時通訊的差距達9.4%。
而這對于美團來說,恰好能夠吸引用戶長時間的使用,彌補自身工具類APP用戶駐留時間短的問題。據QuestMobiled 數據報告顯示,雖然美團APP月活達到3.2億,但多數用戶僅是在點外賣或是購買部分商品使用美團APP,其余時間對美團APP的使用并不多。
另外,在用戶增量方面,短視頻行業也是吸引用戶最多的行業之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9.27億,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8.73億,占整體網民超八成。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在于,短視頻的發展趨勢與美團進軍下沉市場的戰略相吻合。目前,短視頻平臺正在加速挖掘中老年用戶和低線城市下沉市場,且這兩大人群用戶規模不斷擴大。40歲及以上用戶占比由2019年的28.3%增長至2020年的32.8%,而三線城市用戶占比也由2019年的56.7%增長至2020年的57.8%。
由此可見,不管是在獲取用戶增量,增加用戶時長、還是進軍下沉市場上,美團都需要短視頻來鞏固其商業版圖。
其二,是短視頻媒介對本地生活發展的優勢。視頻在帶貨上一直是優于圖文內容的,因為視頻更直觀,杜絕了P圖的可能性,在展示細節和真實方面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這也是為什么直播帶貨發展的如此迅速的原因之一。
而美團也需要短視頻來滿足顧客的多元化購買需求,圖文內容必須加碼視頻內容,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本地生活賽道中脫穎而出。
其三,“抖快”都在入侵本地生活,老對手“阿里”不斷加碼。本地生活領域是一塊香餑餑,已經吸引了不少巨頭入局。
字節跳動旗下的抖音于3月上線“抖音團購”;7月內測“心動外賣”,并且打出了“心動外賣,吃你所愛”的名號。快手早在去年的7月就開始試水本地生活服務,推出“本地生活” 版塊。今年,快手灰度測試同城團購,正式入局本地生活領域。
除了小巨頭“抖快”的入侵之外,老對手阿里也在加碼本地生活賽道。7月初,阿里調整組織架構,將高德、本地生活和飛豬組成生活服務板塊,由俞永福掌舵。此番操作也被認為是全面升級與美團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戰爭”。
一時間,新老玩家一同圍攻“美團”,美團也需要去別的領域試試水。
其四,美團自身主營外賣業務受挫。外賣平臺與騎手之間的矛盾向來是躲不開的話題,而美團作為外賣領域的大佬就更是首當其沖。美團多次因為“騎手”的待遇問題登上平臺。
7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網信辦等多部門印發《關于落實網絡餐飲平臺責任,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對保障外賣送餐員的正當權益提出了全方位要求。
而這對于美團來說,則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指導意見》發布當天,美團股價暴跌13.76%,在其發布的兩天時間里,美團股價更是暴跌28%。美團核心的商業模式就是中間商賺差價,一方面提高對商家的傭金,另一方面壓低對騎手的支出。
在主營業務里,既有“困在算法里的騎手”、又有“被迫二選一的商家”,還有更嚴格的監管環境,這一切都讓美團焦慮。不管是為了穩住資本的信心,還是為了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美團都必須要進軍短視頻。
對于美團來說,一直逃不開的就是用戶先入為主的工具屬性。工具箱APP的特征是用戶一般只會在特定需要的場景下打開,就比如點外賣會打開美團,找路線會打開高德或百度地圖,付款會打開微信或支付寶。
但是與內容型APP相比,用戶使用工具類APP的單次時間和每日使用的整體時間都更短。為此,美團也在從工具性到內容化的路上奮斗很久。
2017年,美團在大眾點評上推出“點評視頻”; 2019年,美團App在首頁為部分商家插入了視頻廣告板塊;這之后,美團內又加入了大眾點評的種草文章,以短視頻和圖文的形式出現。
去年,美團又開啟了直播功能,已知最早的一次直播在今年4月21日進行,主題為KOL帶觀眾逛園林。7月30日美團官方進行了“一千零一夜”的直播,觀看量超過600萬。對于一個新成立的美團直播來說,600萬的觀看量已然不少。
但是,美團想要做短視頻這條路卻不容易,甚至難過抖音、快手做本地生活。這是因為在底層邏輯上,抖快是內容驅動的交易。抖音的團購能做得紅紅火火,靠的就是短視頻的加持,用戶在觀看短視頻時自然而然被種草,簡而言之,用戶的需求是被創造出來的。
而美團卻是從交易開始的內容,一般人們都是有了需求才會打開美團,也并不會因為在美團上消費之后再去觀看內容。網賺雖然能夠幫美團短視頻開始起步,但能堅持多久還是要美團以優質內容去支撐。
而且,短視頻這塊骨頭太難啃了。根據前瞻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抖音短視頻主APP和快手主APP位居中國短視頻領域第一梯隊,兩者活躍用戶規模約占整體的56.7%。而第二梯隊仍有字節旗下的西瓜視頻、抖音火山版。第三梯隊仍有字節的抖音極速版。
在短視頻領域,騰訊、360、百度都曾入局,但至今為止,百度的好看視頻,騰訊的微視仍處于第二梯隊,始終無法改變抖快的兩強格局。
而且,內容生意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快手、字節系不僅有先發優勢,還積累了一定的用戶數量、主播的數量。毫無根基的美團想要從二者手里“搶食”,困難程度可見一斑。
目前美團短視頻所采取的的策略仍然是燒錢的“網賺模式”,這勢必會加大美團的資金壓力。要知道,美團2020年全年利潤僅為43億元。
如今匯集打車、買菜、電商為一體的美團已經越發龐大,但用戶并不缺一個短視頻軟件,美團想要分到短視頻紅利,就應該找到自己的獨特性,踏踏實實做內容。否則只會導致APP功能臃腫和體驗混亂。
人可以“躺平”,但企業不可以。互聯網“內卷”已經常態化。和阿里“赤身肉搏”之后,疲于奔命的美團未來路途依然險阻。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