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兔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沖擊,全球金融市場大幅動蕩,產業鏈中斷,讓全人類組成命運共同體。
日益深化和細化的分工使全球產業鏈上各個國家深度融合,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雖然受到沖擊影響帶來不小挑戰,但隨著中國率先控制疫情,企業復工復產得到穩步推進,國內制造業產業鏈的正常秩序逐漸恢復,中國企業也迎來一波新的機遇。
當下的中國正在逐漸進入工程師紅利時代,中產階層注重消費升級,上升勢頭和空間依舊不減。疫情平穩后,中國制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為46.4%和48.4%,環比明顯回升。
全球500強企業名單是各國經濟實力的一個晴雨表。2021年8月2日,《財富》雜志公布了2021年全球500強企業名單,其中,有143家中國企業入圍,數量遠超美國企業的122家。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運行遭受一定沖擊,2021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企業的營業收入約為31.7萬億美元,比2020年下降5%。同時,所有上榜公司的凈利潤總和為1.6萬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0%,是2009年以來最大跌幅。
疫情的沖擊主要體現在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需求方面,境外市場需求收縮,中國新增出口訂單數量也隨之減少;供求方面,多個國家制造業出現停工停產,美國、歐洲等經濟體紛紛出臺制造業回遷計劃,全球供應鏈恐出現中斷風險。
為應對風險,中國500強企業需積極推動改變全球供應鏈結構以提升安全性,加速全球產業鏈東移。
在全球500強企業名單中,中國企業主要分布于基建、制造、貿易行業。比如,中糧集團、中化集團、物產中大、廈門建發、雪松控股等企業;而美國尚未有貿易行業相關企業登榜。
在大宗商品行業,中國的大宗商品對全球供應鏈的穩定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許多產品對原料的需求和產品的生產都在全球占40%以上。隨著疫情逐步穩定,鋼鐵需求全面恢復反彈,中國再次成為全球鋼材進口第一大國。
2020年,受海外疫情限制,國內某大型國企高端特鋼產品的出口受阻。因此,該企業選擇與雪松控股在歐洲當地的分公司合作。
作為廣州本土成長起來的世界500強企業,雪松控股依托廣州優質的營商環境和特有的區位優勢,有著遍布全球的海外機構和成熟的國際營銷網絡。其旗下“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雪松智鏈更是利用科技的手段實現自動化,減少線下物流環節的風險。
受惠于此,雪松控股不僅解決了該國企的出口難題,還將優質特殊鋼供應服務提供給大眾、奔馳、寶馬、博世等海外客戶,大幅緩解該企業的市場壓力,保障了業務的可持續增長。
可以看出,中國企業分布全球的海外供應鏈網絡,是維護國內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的一道防火屏障,具備向外防護和向內輸血的雙重價值。
全球化布局保障產業鏈安全 科技創新賦能供應鏈升級
需求的復蘇對供應鏈、產業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盡管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世界工廠”的地位難以撼動,但需要注意的是,產業鏈不穩、不強、不安全等問題也不容小覷。
作為連續4年登上全球500強榜單的中國企業,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張勁曾表示,中國企業分布全球的海外供應鏈網絡,是維護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的一道防火屏障,具備向外防護和向內輸血的雙重價值。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則有助于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機會。
在疫情常態化的當下,探索“雙循環”下的產業鏈創新發展,完善相關體制機制,維護產業鏈安全與提升抗風險能力,是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
那么,要如何保障供應安全且立足于國內大循環呢?
綜合開發研究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所長王國文表示,新冠疫情后的世界供應鏈安全與韌性建設成為新挑戰,全球供應鏈阻斷的風險加大。因此必須加快5G、北斗、區塊鏈、AR倉儲應用等顛覆性技術應用,在碳達峰與碳中和背景下,建立低碳物流和綠色供應鏈體系,以增強中國國際物流韌性能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
“雙循環”與“碳中和”政策之間,相輔相成。
以鋼鐵為例,中國在鋼鐵領域采取的供給側改革和碳排放控制措施減少了中國的粗鋼出口,推升了鋼材價格,促進了全球鋼鐵市場的再平衡,并改善了全球鋼鐵行業的碳減排。
基于此,供應鏈企業在擴大對外投資時,需要保持中國產業深度嵌入全球創新網絡,確保中國產業鏈供應鏈持續自主可控。跨國公司是內循環的重要主體,也是促進內外循環的重要力量,應當利用技術來改善效率,實現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
具體操作為加快完善技術創新體系,緊抓新一輪技術革命契機,大力發展新型基礎設施,以全球產業鏈數字化、價值鏈數據化、創新鏈平臺化和供應鏈智能化賦能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升級,提高我國供應鏈的控制權與話語權。
作為中國經濟實力的名片,500強企業首當其沖,深化海外供應鏈和國內產業鏈全面聯動的同時,加大平臺化科技創新,提升產業鏈效率,暢通國內大循環。響應減碳倡議,將可持續的采購、碳中和的采購成為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核心。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