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芊芊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7月29日,恒隆地產(00101.HK)發布了2021年度中期業績報告。
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恒隆地產實現營業收入49.75億港元,同比增長19%;股東應占基本純利為22.00億港元,同比增長11%;營業溢利36.30億港元,上升19.37%。
來源:恒隆地產半年報
公開資料顯示,恒隆地產是恒隆集團的地產業務機構,除了香港多元化的地產業務外,其在1990年代起,于內地主要城市建造、持有及管理商業綜合項目。恒隆地產的主要業務是投資物業以供收租,發展物業以供出售,以及停車場管理與物業管理。
靠物業租賃撐起收入 押注奢侈品消費業績回升
此前,恒隆地產公布的2020年報顯示,2020年恒隆地產錄得營收89.73億港元,同比增長1.37%;股東應占基本純利下跌6%至42.01億港元。尤其是受到疫情的負面影響,物業銷售收入下跌79%至6200萬港元。而物業租賃業務收入因受惠于內地物業組合的可觀增長,錄得4%的增幅。
總的來說,2020年恒隆地產的業績表現并不樂觀。
不過,恒隆地產卻在上半年扭虧為盈,這主要由于其內地市場租賃收入的增長。
從恒隆地產的半年報來看,2021 年上半年及去年同期并無物業銷售收入入賬,所有收入及利潤增長均來自物業租賃業務。
2021年6月,恒隆地產出售了一間位于藍塘道的大宅。本次交易的銷售收入和溢利將于2022
年第一季完成法定轉讓后入賬。因此,報告期內并無錄得任何物業銷售收入。截至2021年
6月30日止,恒隆地產的物業銷售業務錄得2200萬港元的營業虧損,主要來自將于2021年推出的項目所需的前期營銷費用及其他營運開支。
此外,截至2021年6月30日,恒隆地產的整體租賃收入上升19%至49.75億港元。其上半年內地收入有超過80%來自其旗下10座高端與次高端商場,共22.32億港元。
恒隆地產表示,自2021年4月起,云集眾多奢侈品牌的商場租戶銷售額持續大幅攀升,整體租戶銷售額較2020年上半年增加超過一倍,比2020年下半年上升 10%,而商場租賃收入則較去年同期增長38%。
“大本營”香港市場業績受挫 風險尚存
在疫情的持續影響之下,2021上半年恒隆地產在香港市場的表現也不如意。
從撐起主營收的物業租賃業務來看,上半年內地的物業租賃錄得營收32.95億港元,同比增長45%,營業溢利為22.57億港元,同比增長53%;香港的物業租賃錄得營收16.80億港元,同比下滑12%,營業溢利為13.95億港元,同比下降11%。
來源:恒隆地產半年報
具體來看,上半年香港商鋪組合的收入減少14%至9.80億港元。
恒隆地產表示,由于訪港旅客和相關的美容及服裝飾品消費大幅減少,銅鑼灣商鋪組合大受打擊,收入下跌20%。尤其是主要接觸時尚的年輕消費者和旅游行業相關業務的旺角商鋪組合更是大受影響。而位于港島東的康怡廣場及九龍東的淘大商場收入分別下跌7%和9%。
在辦公樓方面,香港辦公樓租賃收入占香港租賃總收入的35%。上半年辦公樓的收入下降 8%至5.84億港元。
雖然恒隆地產提供了租金寬減措施,但銷售業務仍未有多大好轉。尤其是從事美容、健身中心、旅游、時裝批發及教育等業務的租戶,收入均呈現下滑。
住宅及服務式寓所方面,服務式寓所均受出入境限制所影響,導致康蘭居及御峯的平均租出率下跌,收入減少17%至1.16億港元。
盡管在2021上半年,恒隆地產在內地市場收入的增長已經可以抵消香港業績的跌幅,但是在當前疫情尚不穩定的情況下,香港市場業績的持續下降將會對恒隆地產整體業務造成一定影響。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