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 日,上海幾何伙伴智能駕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幾何伙伴”)宣布,已完成總額近 4 億人民幣的 Pre-A 系列輪融資。Pre-A1 輪由經緯中國獨家投資;Pre-A2 輪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領投,百度風投、經緯中國跟投;Pre-A3 輪由天使輪股東矽力杰(芯嵐微)、耀途資本、新余逸何(博潤、博物)追加投資,經緯中國繼續加持,新投資人普華資本跟投。本輪融資主要用于加速量產新一代架構的自動駕駛軟硬件集成系統。
幾何伙伴成立于 2018 年 10 月,基于機器感知和深度學習,采用 “低成本、車規級、高可靠、易量產” 的技術路線,為 L2-L4 級自動駕駛提供 “融合感知+智能決策” 軟硬件集成系統。
具體來說,幾何伙伴用自主研發的 4D 毫米波成像雷達,代替傳統的毫米波雷達,實現動靜態目標的空間信息感知,達到類激光雷達的效果,再加上可見光視覺、紅外成像等多傳感融合,形成全天候全時段的感知模塊;同時,幾何伙伴還自主研發了集 “感知、規劃、決策、控制” 為一體的全棧式自動駕駛系統軟件與整體解決方案,實現 “軟件定義汽車”。
幾何伙伴核心團隊成員來自航天、華為、上汽、大疆、日本電裝等,在自動駕駛和雷達系統領域有多年豐富經驗。
幾何伙伴 CEO 薛旦表示,早在 2017 年前后,北美福特、通用等主機廠就開始研究低成本的感知融合方案。在諸多車載傳感器中,相機可以成像,但成像效果受制于天氣、光照條件和視覺測距精度;傳統毫米波雷達能提供點坐標和速度信息,但無法提供空間信息(動靜態目標的輪廓、行為和形態)。如果毫米波雷達也可以成像、輸出點云信息,就可以和相機形成像素級的融合,在獲得高質量環境感知信息的同時,大大降低成本。
但過去幾年,全球很少有公司在 4D 毫米波成像雷達的研發上有突破性進展。薛旦表示,得益于上汽集團的充分指導和支持,幾何伙伴基于 4D 毫米波成像雷達為主傳感的融合感知方案已經積累大量路測場景和數據,并在上海洋山港自動駕駛集裝箱卡車和重型平板運輸車項目中實現小批量交付。同時,他們正在與主機廠合作 2023 年預售的乘用車車型,處于前裝測試階段。
上汽集團戰略研究和知識信息中心總監馮奇表示,作為上汽集團的戰略合作伙伴之一,幾何伙伴以 4D 毫米波成像雷達為主傳感的多傳感融合感知系統和智能決策系統,非常契合主機廠對安全有效且兼顧成本的感知技術路線的需求,這條 “低成本、車規級、高可靠、易量產” 的自動駕駛技術路線已經在路測中得到了驗證。
幾何伙伴擁有高性能 GPU 計算實驗室和 PB 級數據中心等自動駕駛軟件研發條件,擁有屏蔽暗室、仿真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等硬件研發測試條件,擁有自主開發的自動駕駛平臺車輛,具備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開發、自動駕駛車輛改裝以及封閉路段進行自動駕駛平臺性能測試的能力。目前,幾何伙伴正在籌建 “上海自動駕駛融合感知及智能決策” 工程中心,計劃建成國家級技術創新工程中心;此外,幾何伙伴還承擔了多項國家和省市級科研項目。
注:具體融資金額由投資方或企業方提供,動點科技不做任何背書。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區塊鏈安全公司 CertiK 完成 8800 萬美元 B3 輪融資,估值達 20 億美元》的文章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理想汽車回應裁員傳聞:不實消息》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蘋果將 47 億美元綠色債券用于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技術引領未來,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展示電動汽車概念》的文章
2021-12-23 動點科技發布了 《高田生物完成過億元 B 輪融,晨壹投資領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