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吉屋正在開始全面開放積累四年的線上客戶流量優勢和移動互聯網平臺技術,致力于打造一個房地產領域的“天貓”。截至目前,吉屋平臺月度線上訪客超過千萬,注冊房產經紀人超過60萬,國內主流新房代理商也已全面入駐吉屋開放平臺,業務覆蓋全國80多個城市,擴張之迅速,可見一斑。
“‘互聯網+房地產’這個領域像當年中國的電子商務一樣,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發展節奏,今天,我們正在面臨一個傳統代理模式變遷的時代,摸索到趨勢大動脈才能堅持下去。”日前,在上海召開的吉屋開放平臺商戶沙龍第四季的現場,吉屋聯合創始人兼CEO潘國棟這樣向來自全國各地的房產代理公司伙伴們表達自己的理解。

正如成功的阿里巴巴,早期浸潤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時代潮流中,順應中國零售行業發展的趨勢,準確嗅到了電子商務的市場空間,終究成為了中國今天舉足輕重的互聯網企業。出身阿里的潘國棟對于淘寶和天貓式的發展路徑有著更為透徹的感悟。
而他認為,這樣的趨勢同樣適用于“互聯網+房地產”領域。“走過了傳統房產代理商的第一階段,這幾年快速呈現的房產渠道電商模式,明顯更強調外場渠道的能力。但現在,我們正在進入第三階段——房產網商的時代來臨。”
說起房產網商,潘國棟認為它首先是真正意義上的網商。“網商有一個核心的評判標準,企業必須有且善于利用自身互聯網的能力去獲取企業的最大經營價值。”
在房地產領域,無論是線上拓客,還是線下渠道管理,都可以借助移動互聯網的力量,吉屋便是通過這種力量,成功創新了線上客源、線下渠道以及金融資源的連接模式,率先完成了真正意義上房產交易的O2O閉環。
潘國棟坦言,一家傳統的房產代理公司要能夠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房產網商,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不過,他堅信,未來房產網商里蘊含著一個房地產的新藍海,借此拉開與普通房產代理機構的差距,這樣的時代正在來臨。
在大趨勢的引領下,如何幫助合作伙伴們釋放能量呢?潘國棟喜歡拿實際案例說話,以吉屋某項目為例,超量級的流量入口引入大量客戶,如何快速服務響應轉化成交,是運營首要考慮的問題。
“你的團隊是不是具備線上運營的能力,足夠的服務響應能力,組織架構里是否有足夠的保障,這都是你的團隊在這場戰役中取勝的因素。”潘國棟認為這個新戰場處在“線上的B2C”,每一個工作環節都需要足夠的用心。吉屋線上B2C產品將像天貓幫助平臺上的商戶一樣,幫助傳統房產代理公司真正領悟互聯網的價值,掌握運用互聯網運營和服務購房客戶的能力,幫助合作伙伴贏得更多客戶,提高利潤空間。
據了解,吉屋正在加速拓展合作區域,流量交易金融一體化的大平臺充滿無限的可能性,未來或將引入更多房產交易鏈的第三方合作。
對于未來,如何繼續在房產這個重度垂直的領域持續深耕,如何引領中國數萬的中小代理公司和地產開發企業銷售模式轉型升級,如何幫助購房客戶打造更好的購房體驗,如何通過金融創新形成壁壘阻止潛在的競爭者……潘國棟創業四年來一直始終充滿信心,這些問題正在吉屋的一路發展中逐一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