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減”政策的助推之下,STEAM教育,這一曾經被認為小眾卻又極度重要的領域,終于迎來了行業的青睞。
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文件正式落地。這份被稱之為“雙減”的文件,對當前K12學科類校外教育培訓行業提出了多項治理要求。
“雙減”文件落地之后,輿論反響熱烈。行業內也有積極的變化存在。一些主營K12學科的教育培訓公司,正在擁抱變化,采取相應的措施,謀求核心業務轉型。
其中,猿輔導集團正式將內部孵化運營了一年多的STEAM科學教育產品——“南瓜科學”推向了公眾視野。
這是其首個結合AI互動內容+動手探究的產品。產品的定位是,從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生活常識出發,以答疑解惑、滿足好奇心,來驅動培養青少年人群的科學素質培養。
STEAM教育在西方已經普及幾十年。其中,STEAM分別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數學(Mathematics)。
STEAM教育最初由STEM教育演化而來,在上個世紀90年代,由美國的一次跨領域科學教育會議提出。而后期在發展的過程中,在原本的“STEM”框架中,加入藝術(Art)的要素,衍生成了STEAM教育,被當前教育學界更多人所認可。
作為一種教育理念,STEAM教育并不是上述五種學科簡單地組合。將知識按學科進行劃分,并不反映我們生活世界的真實性和趣味性。況且,現實生活中,成功的高科技產品,也是有多重因素合力而成。
舉個例子,以手機為代表的電子產品,除了需要底層的技術驅動之外,還需要擁有外在的設計的美感,才能擁有更為長久的生命力。
跨知識領域是STEAM教育最重要的核心特征。有別于傳統的單學科、重書本知識的教育方式,STEAM教育注重實踐,重視學科交叉與融合,鼓勵孩子在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領域的綜合素養的發展,從而提升其全球競爭力。
美國是最早從國家層面重視STEAM教育發展的國家。其聯邦政府采取了多重措施,提升STEM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比如說,2013年5月,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發布了《聯邦政府STEM教育五年戰略計劃》。五年計劃中,宣布美國政府將投入了超過10億美金,用于STEM教育推廣和教師培訓等工作。2020年,美國聯邦政府機構共設立STEM教育項目174個,預算共計36.8億美元。2019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為125個和32.03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對于STEM教育撥款的逐年攀升,足以說明,STEM教育在全美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為了進一步儲備高科技人才,提升全民科學素養,我國也非常看重STEAM教育的發展。
2017年8月,國務院頒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2018年1月,在教育部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 年版)》中,增加了資料與計算等必修課,還加入了數據結構、人工智能、開源硬件設計等 AI 相關的選修課程。
今年6月26日,國務院印發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提出,科學素質是國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提升科學素質,對于公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于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和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由此可見,STAEM教育的重要性,已經不局限于教育系本身,而是與科技創新、經濟繁榮、勞動力培訓等廣泛聯系起來,成為各國加強國家競爭力的重點領域。
盡管STEAM教育已經被教育學界認可,且被提及到重要的戰略地位,但是,當前我國STEAM教育市場仍處于待挖掘的狀態,市場分散,集中度低。
鈦媒體觀察到,當前市面上主營STEAM教育的品牌,多以線下機構為主,無論是課程內容,還是授課方式,都較為傳統。且多以機器人教育、編程教育為主。但是,科學素養的培養,并不能與機器人教育和編程教育直接劃等號。
這些現實狀況都表明,STEAM教育是一塊亟待開墾的土壤,后續發展潛力巨大。
STEAM教育的線上化和家庭教育場景,成為一種可預見的新的藍海市場。
此次猿輔導集團正式對外推出的首個STEAM教育產品南瓜科學,由猿輔導、斑馬原研發團隊共同打造,已經試運行一年。
南瓜科學負責人馬斌告訴鈦媒體,南瓜科學用戶增速持續增長,絕大多數為種子用戶轉介紹。他表示,南瓜科學收獲了諸多學員和家長的好評,主要是得益于科學分級的教研體系,激發樂趣的產品體驗,以及個性化專屬的用戶服務。
這也是南瓜科學得以快速發展的三大引擎。其打造的科學引導式探究流程,囊括了科學繪本、實驗探究、生活拓展、科學電臺、專屬問答等環節,鼓勵孩子提出問題、主動思考、自主探究、拓展應用,激發孩子對科學探究的興趣與熱情。
在研發過程中,南瓜科學認為產品最大的特色,是“回歸生活常識”。
馬斌稱,在產品孵化初期,他們在內部對有孩子的員工進行調研,發現小孩平均每天會提出許多問題,每個問題在成年人來看,都是理所當然的常識,但是大多數家長卻不知道從何解答,甚至反問小孩“你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為什么?”
基于家庭教育中的這些痛點,南瓜科學教研團隊試圖以“保護每一個孩子的好奇心”為理念,從生活中常見的科學現象切入,搭建了一套教研體系。這套體系包含了分級進階體系,融合了STEAM教育理念,與生活場景緊密結合,滿足不同兒童不同階段成長的需要。
在產品設計上,南瓜科學主打場景化科學探究,通過AI互動和自主研發的科學盒子,打造出沉浸式的學習體驗。
其中,一個頗為巧妙的細節設計的是,其植入了深度AI智能語音產品,孩子們可根據自身學習情況,以語音互動的形式來調整科學研究節奏。
南瓜科學產品團隊的人告訴鈦媒體,這樣的運用并不是為了AI而AI,而是在打磨產品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在演示內容需要暫停的時候,語音可以解放正在忙于實驗的雙手。
對于家長而言,實驗報告和配套的科學盒子,可以在保障孩子科學探究過程安全的同時,也以可視化數據的形式保障了孩子的學習效果。
另外,南瓜科學還為每個孩子提供個性化的專屬科學服務。無論學習過程中,還是日常生活里,只要孩子提出問題,都會得到解答。同時,科學服務也包括對家長科學教育意識的提升與指導,推動家庭協同育人。
除南瓜科學外,猿輔導還在探索包括猿編程、斑馬在內的一系列素質教育產品。
猿輔導此次向素質教育加速迭變,對外發布STEAM產品南瓜科學,既是其向素質教育領域轉型的全新探索,亦是其對科普供給側改革號召的響應。他們希望以此為基點,成為國家培育具備科學素養的未來創新型人才大方向上的一種有益的補充。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