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火石產業大腦,作者 | 胡泊洋、廖義桃
今年五月,國家醫保局會同國家衛健委出臺《關于建立完善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雙通道”管理機制的指導意見》,首次從國家層面將定點零售藥店納入談判藥品的供應保障范圍,并施行與醫療機構統一的支付政策。該政策的出臺對專業藥房發展具有較大促進作用。
美國專業藥房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發展較早,隨著患者需求以及政策變化而不斷演化,目前已形成相對成熟的體系,市場規模穩定增長;而我國的專業藥房起步于21世紀初,目前尚處于發展初期。
中美醫藥市場環境、政策等不同,導致二者專業藥房發展的差異,其中又帶給我們怎樣的思考?
專業藥房,又稱DTP(Direct to Patient )藥房。所謂專業藥房模式,即藥店獲得制藥企業產品經銷權,患者在醫院獲得處方后從藥店直接購買藥品并獲得專業指導與服務的模式。
區別于以出售OTC藥品為主的傳統零售藥店,專業藥房主要銷售高毛利專業藥物、新特藥、自費藥等,并配備執業藥師提供專業指導意見及服務,是零售藥店的進階模式。
專業藥房完整串聯了藥品供給端(制藥企業),處方端(醫院)以及需求端(患者),并結合藥品配送物流端(流通企業),成為藥品流通過程中的最核心角色。
圖1:專業藥房在藥品流通過程中的角色? 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與其他零售藥店相比,專業藥房憑借其專業性優勢,經營品種主要以抗腫瘤、抗病毒、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方面的新特藥為主,專注領域集中,強調通過專業化服務獲得患者長期粘性。
表1:零售藥店業態分類對比
美國的專業藥房是為患者提供藥品銷售服務、藥事咨詢服務等全方位藥學服務的連鎖藥房。
美國專業藥房提供包括處方藥的配送、各種形式的臨床醫學服務以及管理協調保險公司對患者的藥品報銷,幫助患者更高效合理地使用處方藥,從而在控費的同時保證療效。
其中,為患者提供臨床藥學服務包含合理用藥指導、建立患者檔案、慢性病管理等,這些舉措在提升醫療服務可及性的同時,也提高了客戶對醫療保險的忠誠度。為此,保險機構需要向藥房支付“藥事服務費”。
20世紀80年代,由于住院費用昂貴,美國許多需要長期用藥的患者選擇院外用藥治療,導致院外臨床藥學服務的需求增長,促使專業藥房開始發展。90年代,出于控費的目的,商業保險公司開始與專業藥房合作,通過控制高價處方藥的用量來減少支出,從而推動了專業藥房的快速發展。
2007年FDA出臺了新法案,要求藥品生產企業必須完成專利藥的風險評估和緩解策略項目(REMS),保證患者能夠安全使用可能存在嚴重副作用的藥物。由于專業藥房掌握大量的用藥數據,于是藥品生產企業開始與其合作,眾多醫藥流通企業、醫藥福利管理公司(PBM)開始布局專業藥房。
2012年以后美國專業藥房銷售規模持續保持較高增長率。Drug Channels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專業藥房的市場總量達到了1382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專業藥物的收入將達到5720億美元,占到藥房總收入的47%。
行業集中度高是美國專業藥房的主要特征。
由于美國藥品的主要付費方為商業保險機構和PBM機構,導致美國藥品無論是流通還是零售的集中度都遠遠高于其他國家。目前排名前六的企業已經占據專業藥房市場的63%。
圖2:美國專業藥房市場分布? 來源:IQVIA
在美國,專業藥房提供藥事服務、庫存管理、用藥數據信息搜集以及患者和醫保報銷協調服務,可以幫助制藥企業、商業保險、患者、醫療機構提高效率。
圖3:美國專業藥房運營模式
制藥企業:
專業藥房通過嚴密監控患者用藥量,幫助藥企進行存貨管理;通過提供一致準確的數據,幫助藥企完成REMS;通過提供全程藥事服務,保證上市初期的專利藥獲得成功;通過提供報銷管理服務,幫助藥企與保險公司制定合適的報銷路徑。
患者:
專業藥房向患者提供全程的藥事服務,提高患者依從性和品牌認可度;通過嚴密監控患者用藥量,制定治療計劃,降低個人支出;通過提供報銷管理服務,幫助患者制定最優報銷策略。
商業保險公司:
專業藥房通過嚴密監控患者用藥量,幫助商業保險公司控制支出;通過協調管理藥品報銷,幫助商業保險制定合理的報銷機制;同時,減少醫院直接采購的加價行為。
醫生:
專業藥房通過嚴密監控患者用藥量,輔助醫生治療,提高患者滿意度;通過制定患者治療計劃,減少患者就診次數,節省醫生時間;通過提供專業藥,降低醫療機構自行采購的存儲和報銷拖延風險。
我國的專業藥房起步于2002年,由康德樂中國(Cardinal)將美國專業藥房的專業藥事服務模式引入我國。隨著醫改的不斷推進,我國專業藥房憑借專業的藥事服務能力在醫療市場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據統計,目前全國專業藥房已達1400多家,銷售規模從2015年的80億元提高到了2019年的150億元,翻了近一倍,5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5%,遠高于同期藥店整體6.2%的增速。目前,國大藥房、妙手醫生、九步大藥房和德信行醫保全新大藥房等專業藥房的數量最多,分別有306家、200家、185家和150家。
目前我國專業藥房建設主要有三種模式:
第一種是傳統醫藥商業企業和連鎖藥店布局專業藥房。傳統醫藥商業企業和連鎖藥店憑借良好的自身發展和產品資源基礎,在渠道和價格政策方面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例如國大藥房、大森林等。
第二種是和醫院具有良好合作基礎的企業,通過開設院邊店的方式發展專業藥房。這類藥房通過提高服務水平增加患者粘性,成為專業藥房的主要力量,例如妙手醫生旗下的圓心大藥房。
第三種是互聯網企業建設的專業藥房。這類藥房依托互聯網工具,并強調專業化、協同化,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總體來看,無論哪種模式的專業藥房,都在有效利用上游渠道資源的同時,通過不斷提高專業服務能力來抓住醫生和患者的心,從而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2.政策加持,推動我國專業藥房發展鼓勵處方藥外流的政策對我國專業藥房發展推動作用較大。
近年來國家通過一系列政策導流量,建基礎,接入口,促進了專業藥房的繁榮發展。
表2:近年來我國鼓勵處方藥外流的政策
與美國專業藥房相比,我國專業藥房在規模和集中度上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間。但是,應該注意到中美專業藥房的不同很大程度上由付費方的不同決定的。
在美國,商業保險機構及其控制和影響的PBMs是主要的付費方。
隨著大型商保公司控制了超過70%的市場份額,處方集中流向與其合作的PBM再進入到零售藥店;同時,PBM自己介入處方藥零售,成為繼藥店之外最主要的處方藥零售渠道。以上是造成美國專業藥房集中度較高的主要原因。
而我國,對藥品銷售渠道影響最大的仍然是醫保政策,藥品的處方權仍然掌握在醫生手中,醫保之外的處方影響因素仍然有限。
因此,大量容易與醫療機構及醫生建立聯系的院邊店仍然是發展的主流,無論是醫藥商業巨頭還是互聯網醫療機構,在切入專業藥房時都會重點考慮院邊店的布局。這導致中國專業藥房仍然會經歷相當長的一段自由競爭階段,集中度短時間內無法快速提升。
各類專業藥房不僅僅要提升供應鏈能力,還需要著重在患者粘性、醫生服務等多方面持續發力才有可能在競爭中勝出。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