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哈出行旗下的兩輪換電業務品牌完成數億元融資,依托在共享兩輪、電動車以及四輪等出行領域的布局,哈出行新老業務協同發展,背后強大的流量入口及平臺生態價值愈發凸顯。
近日,小哈換電完成數億元融資,投資方包括大灣區基金、磐谷資本、博儒資本、慕華資本等。小哈換電表示,將把資金用在繼續投入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迭代,進一步夯實基礎能源網絡建設力,加快城市市場拓展。隨著電動自行車新國標落地實施,未來兩輪新能源市場換電行業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公開資料顯示,小哈換電作為國內首家兩輪電動車換電柜CQC認證企業,是專業移動出行平臺哈出行旗下的兩輪換電業務品牌。2019年6月,哈出行聯合寧德時代(300750,股吧)、螞蟻金服共同出資10億進軍“兩輪出行換電服務”領域,哈聯合創始人、CEO楊磊兼任合資公司CEO。去年11月,哈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宣布,旗下換電業務正式品牌升級成為“小哈換電”。
兩輪車電分離進程加速 小哈換電獲數億融資加持
現階段,電動車電池市場魚龍混雜,充電不安全、充電難、易被盜……社會痛點長期存在。今年以來,從國家到地方均出臺明確政策嚴管兩輪電動車違規充電行為。今年5月1日起,上海立法禁止電動自行車在樓道充電等行為,情節嚴重最高罰5萬元。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防火監督處處長張雪松表示“本地條件有限小區,建議安裝充/換電柜”。8月1日起,國家應急管理部公布《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其中提到:在高層民用建筑的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拒不改正的非經營性個人,最高可處以1000元罰款。
除了倡導“以換代充”的兩輪換電服務迎來政策周期,電動兩輪車的需求也在持續攀升。據方正證券(601901,股吧)研報顯示,2019年,我國電動兩輪車保有量約為3億輛,預計在2019年年到2024年,將有2.1億存量換車需求。
在政策的利好以及強大的市場需求背景下,“車電分離”的兩輪換電模式將迎來市場新機遇,有望成為未來城市像水電煤一樣的民生“新基建”。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以來,全國范圍內截至目前已誕生大小超過20家運營企業,運營范圍涵蓋一二三線城市,服務對象目前主要為共享電動車企業、城市商業配送(外賣、快遞等)和家用電動車車主。盡管電動車賽道看似擁擠,但手握資金、技術等真正核心資源的領跑者其實屈指可數。
分析認為,面對千億級市場規模下政策的紅利、電動兩輪換電需求的攀升,哈出行未來存巨大增量發展空間。一方面,通過小哈換電,哈已進一步從兩輪出行領域衍生突破,逐步貼上城市基礎能源服務商標簽。另一方面,依托哈出行在共享助力車、家用電動車領域的深入布局,電動兩輪相關業務的換電需求,對小哈換電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存量市場。隨著政策、技術和消費升級進一步驅動,市場“頭部玩家”將先發駛入千億新藍海。
截至2021年4月底,小哈換電已在全國超200座城市落地,每天百萬級體量的智能鋰電池借助智能大數據算法科學布局的換電網絡在全城流動,據悉,小哈換電全國兩輪基礎能源網絡已累計安全運行17000多個小時。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哈出行依托共享兩輪進行服務延伸,逐步開放自有換電服務能力,同時,面向全社會建設城市兩輪基礎能源網絡,為用戶提供綠色、便捷、智能、安全的全場景服務體驗。此后,哈專門推出家用電動車獨立品牌,繼續深耕兩輪車市場,以車為產品換電協同服務模式,不斷完善本地出行生活市場服務。
哈電動車投建超級工廠年產300萬輛 供應渠道雙提速
隨著小哈換電完成數億元融資,哈的生態護城河正在擴建,以共享兩輪、電動車和小哈換電為核心業務閉環驅動的行業壁壘已然形成,而哈的多維突破遠不止于此。
近日,哈電動車在天津投建“兩輪電動車超級工廠”,該工廠滿產年產能將達300萬輛,產值將達60億元。隨著哈自建核心零部件供應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哈自動化及供應鏈水平也將實現質的飛越。
哈電動車建廠布局產能背后,是哈出行在兩輪出行領域一直持續深耕發力。今年4月7日,哈出行首創適用于兩輪電動車產品的VVSMART超連網車機系統,同時推出了首批搭載這一系統的兩輪電動車三大車型哈A80、哈B80和哈A86。
此外,基于自身強大的技術優勢應用軟件操作系統,哈出行不斷連接用戶出行生態,擴展品牌服務場景,依靠技術壁壘、強大的數據驅動和精細化運營能力,實現新老業務協同發展多維突破。螞蟻集團副總裁楊鵬表示,哈依靠卓越的執行力以及對行業的洞察,不斷創造新的增長飛輪。
江瀚認為,哈出行新老業務線協同發展,實際上會產生1+1>2的影響力,一方面,哈出行通過各業務線協同發展增加自身品牌影響力;另外一方面,通過自身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業務價值,為市場提供更多的想象和預期。
哈從共享兩輪向出行業態加深進行全場景延伸,已然形成一整套清晰的商業邏輯,且該商業邏輯路徑已被業內證明且十分清晰。共享單車為哈帶來高體量、高增長且高活躍度用戶群,從“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服務向本地生活服務進行延伸,哈出行的生態護城河未來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哈電動車在100個城市有1400家加盟店獨家售賣哈電動車。據接近哈電動車人士表示,哈在第二季度拓店已超600家,累計總門店數量遠超2000家。
哈平臺生態價值最大化 “品牌效應+流量變現”正循環
哈出行擴建生態護城河背后,離不開自身強大品牌效應和內核驅動力。在品牌效應方面,隨著哈新老業務協同和滲透能力進一步提升,哈品牌效應價值進一步釋放。
在用戶留存率及使用普遍率上,哈出行均保持了較高轉化。艾瑞在2020年11月進行的一項調查中顯示,哈出行是最受歡迎的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共享品牌,在所有主要市場參與者中使用普及率最高。高用戶留存和轉化,讓哈出行品牌效應及入口流量價值實現正向循環,并加速新業務“熱啟動”。
舉例而言,哈出行順風車業務自2019年上線兩年時間不到,其交易額已實現翻倍增長,成為哈出行的另一個核心引擎驅動,已從2019年29.3億元上漲至2020年69.7億元,占總交易額比也從38%上升至54%。
2020年第四季度,哈順風車的交易額約為23億元,與前一季度的21.2億元相比增長9%;順風車行業另一玩家嘀嗒順風車同期交易額為23.8億元,與前一季度的23.9億元環比略有下降。從2020年第四季度的交易額來看,雙方規模已非常接近,且哈漲幅更高。按照上述業務發展趨勢,行業人士預測,哈大概率在2021年成為順風車行業最大規模玩家。
與此同時,哈于2020年底上線哈打車業務,進一步豐富公司的移動出行生態。經查詢發現,哈打車已在廣東廣州、中山、珠海、惠州、茂名、湛江、陽江、河源、汕尾等城市上線。相比很多同行,哈打車對乘客采取更實惠的價格,尤其是中長里程,而特價車更是便宜。可以說,哈出行從兩輪到四輪業務,不斷實現全場景服務模式的深度拓展。
億歐分析師王瑞認為,從社會價值看,兩輪共享出行是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的重要補充,是發展智慧城市的重要工具,也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手段;從商業價值看,共享兩輪更重要的是基于騎行流量與線上線下連接的更多業務想象空間。基于此,未來哈出行將以兩輪共享出行為杠桿,撬動本地生活服務這一更大的業務盤子。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