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BT財經,作者丨夢蕭
西班牙有個女性快時尚品牌ZARA,其創始人奧特加一度問鼎過世界首富。中國也有個“ZARA”子不語,他們商業模式幾乎相同,都是以經營女性快時尚為業,不同的是作為跨境電商子不語的體量還很小。
近日,子不語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港股IPO。子不語創始人華丙如是個創業不久的年輕人,在福布斯排行榜上甚至找不到他的名字。
這不是子不語第一次醞釀上市,早在4年前的2017年,子不語曾啟動上市計劃,最終該計劃因不確定因素擱淺,如今再次發起沖擊,能給資本講出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今年33歲的華丙如,2009年開始在淘寶上賣女裝,那時候他才剛21歲,還是安徽巢湖學院一名大二學生,他的宿舍就是辦公場所。
天生對女性服飾的敏感嗅覺,讓華丙如的淘寶店生意異常紅火,僅僅2年的時間,通過代發廣東、福建生產的衣服和鞋子迅速起家,他新開的淘寶店沖進了女裝三甲,這讓他始料不及,開始只是想賺點生活費的他,卻通過賣高仿的“山寨產品”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當身邊同學都在為畢業找工作而忙碌發愁的時候,他幾乎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
因為沒有生活壓力,2011年華丙如在畢業后和同學一起來到杭州創業,成立子不語貿易有限公司。華丙如沒想到的是這只是一個開端,女裝生意還有巨大的開發空間,于是還是做他的老本行,在淘寶上銷售山寨女裝。
憑借前幾年經營淘寶店鋪的經驗,加上華丙如善于營銷,在一年左右的時間里,華丙如經營的店鋪在天貓女裝商家中脫穎而出,擠進了淘寶周交易量排名前十。
慢慢發展起來的華丙如深知,依靠從廣東和福建代發的那些山寨高仿,只能是一時權宜之計,無法長期穩定下去,于是華丙如開始尋求轉型,子不語逐漸從市場拿貨轉變為自主設計、工廠代工。那個時候處于女性快時尚發展的迅猛期,子不語女性品牌依靠款式和價格,迅速創出了一片天地。
華丙如雖然年紀輕輕,卻在商海征戰多年,他在電商紅利逐漸式微,流量引入成本越來越貴的時候,開始考慮如何降低運營成本。
在轉型初見成效后,華丙如謀劃了新方向。他看到的是國內女裝電商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看到是不斷攀升的成本,華丙如靈機一動,想搞一個子不語的國際版淘寶的速賣通試一下,不曾想,中國電商發展如火如荼,而國外電商很多還是剛起步階段,子不語的國際版淘寶半個月竟然真的收到了幾個訂單。
嘗到甜頭的華丙如根據熱賣產品進行開發后,海外訂單量和銷售額逐步提升,華丙如開始將重心轉移到跨界電商,并于2014年在亞馬遜成立了第一家子不語網點,當年銷售額就突破了1億元人民幣。
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的子不語年銷售額已經近19億元,這也給了華丙如上市的底氣。
和國內服裝品牌有實體店有線上渠道的銷售模式不同,子不語目前僅依靠線上渠道,且嚴重依賴亞馬遜、Wish、eBay及全球速賣通等第三方電商平臺,盡管子不語集團也有自營網站。但這個網站直到2018年才成立,也就是第一次計劃上市失敗后才成立的。
根據子不語的招股書披露,亞馬遜等第三方電商平臺是子不語的主要收入來源,以2020年的營收為例,第三方的收入占比為79.3%,而他的自營網站占比僅為19.1%。
同時子不語招股書披露了過去三年子不語的營收數據,從2018至2020年,子不語的營收分別為13.18億元、14.29億元、18.9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001萬元、8110萬元、1.14億元,這對一家銷售女性快時尚服裝為主的公司來說難能可貴。
早在數年前,華丙如就將銷售重心轉移到了海外市場,美國、德國、法國及日本這四個主要國家的銷售額幾乎占據他們總營收的八成,并成為北美市場中所有中國跨境電商的GMV第一名。
招股書顯示2020年時子不語72.6%的收入來自于北美洲、20%的收入來自于歐洲、3%來自于亞洲。美國逐漸成為子不語的最大市場,在美國市場的收入比例從2018年的50.3%一路飆升至2020年的69%,雖然發展喜人,卻也有市場過于單一的隱憂,畢竟國際環境因素成為最大的隱憂,誰也無法保證未來子不語在美的發展能否依然高歌猛進。
以子不語去年營收6.15億元的合作伙伴亞馬遜為例,目前已經無理由封殺部分中國跨境電商,年銷售在上億、上百億元的大商家紛紛收到了來自亞馬遜的賬號停用風險郵件,第一個被干掉的就是年銷售50多億元的“帕拓遜”,然后是著名的“傲基”、年銷售過百億的“環球易購”慘遭封號,這些都是不可預知的風險。
同時,表面看美國市場消費水平較高,能成功開拓市場,可能意味著更具有發展優勢。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子不語對美國單一市場的過度依賴也造成了一些困擾。
相關數據表明,2016至2020年,平臺賣家的市場規模增速為32.9%,自營網站的市場規模增速為42.8%,同期子不語的增速僅為20%,是落后于行業平均增速的,美國市場滲透程度相對國內和其他國家及地區較高,意味著美國市場的增速更低,子不語目前是否觸及到發展天花板的極限還不得而知。
和眾多IPO前經歷過多輪次融資的公司不同,子不語成立于2011年,十年的發展之中竟然沒有過任何融資,這在同類別公司中并不多見。
天眼查數據清晰顯示,子不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注冊于2011年4月20日,注冊資本2260萬元。
招股書顯示,子不語在上市前的股東架構中,控股股東為華丙如、余風夫婦合計持股55.47%。其中華丙如持股50.14計算,大學期間的淘寶生涯最少讓華丙如賺到了1130萬元。
正在外界困惑的時候,子不語的招股書披露出自己的投資方,原來在IPO之前,子不語已經完成了三輪融資。
其中包括2018年3月,獲得寧波中耀共計3900萬元的投資,2021年5月,連續獲得分別來自CalorCapital、Aloe Tower共計2600萬美元的兩筆投資,和別的公司融資都會披露(即便有些沒有披露金額)不同,子不語的遮遮掩掩,確實讓人生疑。
到底是何原因讓一向以數據真實準確的天眼查都“漏掉”了子不語如此重要的數據,是天眼查的工作不到位,還是子不語所謂的投資方是后來因為要IPO才“冒”出來的?
和眾多服裝公司只生產一種或幾種品牌不同,子不語業務有點“貪多”,目前已培育151個品牌,其中年銷售超過千萬(元)規模的有20個,以毛衣品牌Imily Bela最為暢銷,該品牌在亞馬遜上十分受歡迎,僅2020年銷量就超32萬件,且月復購率高達8.6%。
華丙如的攤子鋪得有點太大,如果針對某一品牌深耕細作,會不會有可以媲美ZARA的品牌產品出現?對此華丙如坦言道海外消費者對品牌認知并不高,并不一定會有很強的品牌忠誠度,因為外國人生性隨性,風格多變,就是買自己想要的。
所以,華丙如的核心邏輯是設計至上,以快速成品,將其打造成為高性價比的產品。這一思維下,子不語每年能夠設計及推出1萬件新服飾,用于跨境電商的銷售。但子不語給外界留下貪多嚼不爛的印象,不過華丙如一直強調快,他認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做服裝也是一樣,從打樣到生產,子不語只需要7天,快時尚品牌巨頭ZARA最快也需14天才可以完成。
但是,時尚潮流瞬息萬變,像Imily Bela毛衣的“爆款”產生并容易。華丙如擔心的是如果未能對時下消費者的偏好做出反應,會導致庫存積壓,進而影響銷售業績。這才是子不語推出多品牌,一旦有爆款再緊急趕制,沒有爆款的話,每一款數量都不多,有足夠的試錯空間,不會導致大面積庫存積壓,因為對快時尚女裝來說,庫存就意味著自身承擔更大的風險。
貪多肯定不好,但這好像是目前唯一能夠適合子不語發展的道路。對未來的前景展望,華丙如充滿信心,甚至開始憧憬子不語像ZARA一樣,牢牢占據美國市場,成為美國市場的NO.1。
如今,子不語擁有在職員工1000多人,在境外網上銷售平臺開設有效店鋪400余個,活躍SKU數量30萬以上,海外自主產權商標240多個,全年平均日發件量達6-8萬件。
讓人意外的是子不語的負債率一直偏高,2019年子不語的資產負債率接近9成,為86%,2020年則由于融資以及業績的增長降至73.2%,仍處于高位,子不語將高負債原因歸結為第三方平臺回款速度相對較慢,資產運營相對較重,子不語想要發展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因此負債率高企。
負債率只是衡量一個企業是否能夠健康成長的標準之一,而增速則是資本比較看重的,子不語的增長速度較為迅速,2018年子不語營收為13.18億元,2019年營收為14.28億元,同比增長8.3%,而2020年營收為18.98億元,同比增長17.98%,在同類服裝類品牌中,增速遠高于行業平均值,從2019年的8.3%的增速到2020年的17.98%的增速,給人一種子不語要沖擊IPO而故意沖刺出來的感覺。
企業的凈利潤也是衡量企業發展前景的重要指標之一,光看毛利率,子不語無疑是非常優秀的,近三年子不語的毛利率分別為66.5%、69.8%、72.6%,屬于芝麻開花節節高的節奏,但再看凈利潤,始終維持在6%左右,過去三年分別為6.1%、5.7%、6%。甚至在2019年凈利率跌至5.7%。子不語給出的解釋為一般及行政開支費用的過快增長,行政成本增加,影響凈利潤,這樣的理由聽著合理,卻并無說服力。
好在子不語經在華丙如的帶領下,經過十年的經驗積累,服裝、鞋履成為子不語最為暢銷的產品。華丙如在逐漸調整產業結構,逐漸降低服裝類在總營收中的占比,近年來逐步向鞋履及電子設備、文具以及體育用品等其他產品發力。
通過一組數據可以明顯看到服裝類占比的不斷下滑,2018年服裝產品、鞋履、其他產品營收占比分別是85.1%、14.5%、0.4%;而2020年,該占比為70.5%、21.1%、8.4%。服裝類占比直線下降,而其他產品增幅最大。
這是華丙如多元化發展目標的具體體現,高企的負債率掩蓋了子不語在增速和多元化方面的優秀表現,如果子不語能降低負債率,必然會受到更多資本的追崇,現在很多人都在觀望之中,畢竟只做外國生意的子不語,在國內市場的知名度也并不高,高企的負債率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跨境電商被很多人看好,認為是一個擁有巨大潛力的領域。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為1.69萬億元,其中出口1.12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在全球所有跨境電商包裹中,從中國發出的包裹占比超過60%,這些都從側面說明了國內跨境電商行業的火熱程度。
如此藍海,國家相關政策也提供了大力支持,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已經明確指出要穩步開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試點工作。在全國適用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直接出口、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監管模式,完善配套政策。該意見明確鼓勵符合條件的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企業通過上市、發行債券等方式進行融資。子不語剛好乘上了這股東風。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中國電商競爭日益白熱化,國內電商紅利逐漸勢微,因為消費者可以選擇的平臺太多,且各大電商平臺為了吸引客源都都拼命壓價,進行價格戰,而價格戰有害市場也是不合理的,短期內消費者貌似占到了便宜,但從長遠來看,損害的必定是消費者的根本利益,尤其國內引流成本日益昂貴,很多商家已經被巨額引流費嚇破了膽,而境外電商的競爭相比國內較弱,且引流成本要低很多。
業內人士同樣指出,資本是逐利的,同樣的事情,國內的成本可能是國外的幾倍。很多電商平臺開始試水海外,連像完美日記、花西子等國潮新貨也在海外開辟了戰場。
境外電商的風口正在形成,中國跨境電商迎來發展迅猛期。眾多資本的進入,讓子不語的競爭對手忽然增多,這對子不語和整個行業來說都是良性競爭,一旦子不語能夠成功上市,將為更多的跨境電商樹立樣本,有助于行業的推動和發展。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