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太空夢圓!
當地時間7月20日,世界首富、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搭乘自家公司“藍色起源”的火箭“新謝潑德號”,越過海拔100千米高度的“卡門線”,首次進入“真正”的太空。與他同行的有3人,包括他的弟弟馬克·貝索斯?(Mark Bezos)、已經82歲的女飛行員沃利·芬克 (Wally Funk),以及年僅18歲的物理系學生奧利佛·戴蒙?(Oliver Daemen)。
此次太空之旅共計近11分鐘。
飛船飛行軌跡模擬圖
當地時間20日上午8點12分,隨著一陣轟鳴聲,藍色起源“新謝潑德號”火箭發射,貝索斯一行開啟了他們的太空之旅。
火箭發射后約2分20秒,火箭助推器在大約7萬米的高度與太空艙分離。升空3分鐘后,4位乘客開始體驗到失重感。
升空4分28秒后,他們抵達本次旅行軌跡的最高點——距離地面100公里的太空邊緣,體驗到了長達3-4分鐘的失重時間。
7分鐘后,“新謝潑德號”火箭助推器著陸,這是這枚火箭第3次成功著陸,此時4位乘客已經開始返程。
9分鐘左右,太空艙重回地球大氣層,打開了三部降落傘向地面降落。
10分20秒,太空艙成功在德克薩斯沙漠著陸,4位乘客順利返回地面,結束太空之旅。
這次太空旅行的成功標志著藍色起源首次載人飛行的成功。不僅如此,這次飛行還刷新了領域內的一些新的紀錄。
據悉,這次旅行是人類旅客搭乘私營航天公司開發的飛行器,首次突破“卡門線”(Kármán Line)。卡門線是地球大氣層和外太空之間的分界高度,目前位于海拔100千米(約62英里)左右。這個高度被普遍認為是“太空的起點”。
此外,這次飛行誕生了太空飛行的最年長和最年幼宇航員,即82歲的沃利·芬克和18歲的奧利佛·戴蒙。
值得注意的是,貝索斯并非第一位搭乘自家飛行器上太空的富豪。此前7月11日,億萬富翁理查德·布蘭森成功登上他的維珍銀河“團結號”太空飛船抵達太空邊緣并返回。
不過,布蘭森的飛船達到的高度僅為53英里(85公里),雖達到美國空軍和NASA對大氣層和外太空的定義(80公里),卻低于國際航空聯合會定義的62英里(100公里)的卡門線。因此,布蘭森的成功試飛招來了藍色起源的“嘲笑”,稱維珍銀河的“太空飛船”其實只是“高空飛機”,并沒有實現真正的太空旅行。
實際上,無論是布蘭森還是貝索斯都只是亞軌道飛行,就是用亞軌道飛行器把游客送到太空邊緣后馬上返回地面,即游客乘坐飛行器做近似于直上直下的飛行。
專家們表示,從乘客體驗上講,藍色起源和維珍銀河的航天器在最高點時帶來的效果并無不同。“人們根本無法分辨身處距離地面80公里和100公里的高空有什么區別,在兩次旅行中,乘客都能體驗幾分鐘失重狀態。”美國德州農工大學航空航天工程教授、前NASA宇航員格雷戈里·查米托夫說道。
但在具體的實現形式上,兩者有一些差別。
從航天器來看,布蘭森的“團結號”采用的是空中發射的火箭飛機,而貝索斯的“新謝潑德號”采用的傳統火箭設計,并且是可重復使用的火箭發射,在發射時頂部會集成圓頂太空艙,有高約18米的助推器發射。
“新謝潑德號”還比“團結號”多出一樣設計——應急逃生裝置。如果發射過程中出現緊急情況,“新謝潑德號”火箭將使用一個小型火箭動力裝置,將太空艙推離火箭助推器。然后,太空艙通過推力矢量控制系統調整飛行狀態。然后打開降落傘,確保乘客安全著陸。
飛船內景
更重要的是,“新謝潑德號”采用了完全自動化運行的火箭和太空艙組合系統,飛船內部沒有駕駛裝置,也就是采用了無人駕駛太空艙的形式。
在上升高度上,二者的差異在于是否突破了所謂的太空邊界“卡門線”。如前文所述,貝索斯搭乘著“新謝潑德號”此次成功抵達100公里的太空邊緣,布蘭森則是僅飛至距離地球85公里高的位置。
兩次飛行的人員構成也有差別。不同于“團結號”飛天的都是專業航天員或者公司管理層,“新謝潑德號”是純“平民”參與。
其實,太空旅游并非新鮮事物了。早在20年前,美國富翁丹尼斯·蒂托就花費2000萬美元搭乘俄羅斯的聯盟飛船,在國際空間站上游玩了8天,成為人類第一位太空游客。此后,又有7位富翁搭乘俄羅斯聯盟飛船進行了太空旅游。
目前,太空旅游主要有4種方式:飛機的拋物線飛行、接近太空的高空飛行、亞軌道飛行和軌道飛行。
其中,拋物線飛行、接近太空的高空飛行,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太空旅游,只是讓游客體驗一下太空失重的感覺、極高空的感覺。
軌道飛行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太空旅游。實現軌道飛行的太空旅游工具目前主要是 “國際空間站”,而目前可供游客到達 “國際空間站” 的天地往返運輸器主要有俄羅斯的 “聯盟” 系列飛船和美國的 “載人龍” 飛船。軌道飛行可以使太空游客盡情享受失重和俯瞰地球等一些新奇體驗,因為太空游客至少能在寬敞的 “國際空間站” 生活一個星期。
而維珍銀河和藍色起源此次進行的亞軌道飛行,是一種全新的太空旅游方式。雖然體驗時間短,但費用比軌道飛行便宜得多,靈活性高。
在維珍銀河與藍色起源之后,馬斯克旗下SpaceX也宣布將在9月中旬送4位“平民”實現太空之游。私人探索太空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這是一個上百億美元的藍海市場。瑞銀(UBS)曾在一份報告中估計,到2030年,包括亞軌道和軌道在內的太空旅游潛在市場價值將達到30億美元。
而航天行業咨詢公司NSR則預計到2028年亞軌道市場價值將達到28億美元,未來十年總收入將達到104億美元。而軌道市場將達到6.1億美元,未來十年總收入將達到36億美元。
不止美國和英國企業踏入這一賽道,中國企業也在籌備中。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總裁曾透露,中國太空旅行三步走時間表,預計2020-2024年實現3-5座商業載人飛行,提供太空觀光、短時間失重體驗和特殊機動飛行服務。
不過,普通民眾要實現太空旅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從成本來看,目前的太空旅游還只能是有錢人的游戲。
就貝索斯的這次太空之旅而言,藍色起源未透露其亞軌道旅游的票價,但據說這次陪同貝索斯兄弟乘坐“新謝潑德號”進行11分鐘旅行的土豪通過拍賣花費了2800萬美元才獲得同行資格,這費用包含了培訓、飛行、住宿等。而不會越過“卡門線”的維珍銀河的船票約20~25萬美元,包括飛行、培訓、太空服等費用。
而且,目前太空旅行依舊無法被認為是一項相對安全的旅游項目,爆炸、失聯事故頻發。
公開資料顯示,維珍銀河在2007年研發太空船二號時曾發生爆炸,導致3死3傷;2014年的某次試飛又發生致命事故,太空船墜毀最終造成1死1傷。馬斯克的SpaceX火箭發生事故更是家常便飯。因此,在7月20日的飛行之前,貝索斯給現場媒體分發食物時,曾有記者調侃他:“這是不是你的最后一餐?”
此外,進入太空實現軌道飛行,甚至較長時間呆在太空,對身體素質有一定要求。
以中國的航天員為例,飛行前經過5年的航天員訓練,其中包括8個大類140多項專業項目,尤其是極端環境訓練對人體考驗極大。而這只是第一步,危險的在飛上太空之后,2003年楊利偉乘坐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進行我國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其中的一次生死時刻就是火箭升空中出現的26秒低頻共振,普通人在地面基本無法想象有多危險。
貝佐斯一行人只要14個小時的訓練,就能體驗太空失重的神奇,其實對于非專業宇航員來說更容易一些。
對于普通民眾要實現軌道太空之旅,相關專家認為,一是需要成本降下來,太空之旅實現航班化,二則是安全性需要提高。
“真正的太空旅游時代還沒有到來。但是伴隨著商業航天或叫新航天的快速發展,新一輪的真正的太空旅游將會很快就會出現在大家面前。從僅僅在太空停留幾分鐘的臨近空間太空旅游開始,到近地軌道的太空旅游和太空旅館,再到月球環繞旅游,直到能夠到達月面的旅游,以及月球旅店。”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理事長,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吳季曾說道。
參考資料:
《首富貝索斯完成人類旅客首次真·太空游,經歷驚心動魄10分鐘》,作者:杜晨,來源:硅星人;
《剛剛!世界首富的首次太空旅行成功!被超級富豪們盯上的亞軌道旅游“錢”景有多大?》,來源:21財聞匯;
《人類壯舉!世界首富帶82歲老人完成太空飛行,全程10分鐘10秒》,作者:?楊暢,來源:智東西;
《又一富豪上太空 世界首富貝索斯圓了5歲的夢想》,作者:御柳,來源:網易科技;
《有錢真的可以上天!世界首富貝索斯完成太空旅行維珍銀河股價大跌》,來源:時代財經。
(鈦媒體App編輯劉萌萌綜合自智東西、硅星人、網易科技、時代財經、21財聞匯等)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