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蘇寧金融研究院,作者 | 陸勝斌
隨著國內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小資、輕奢的懶人經濟日益崛起,消費者對家居生活的舒適化、安全化、智能化的追求也越來越強烈。隨著5G產業、云計算、AIoT、大數據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家居產業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見圖1),孕育出了巨大的投資藍海。從2016年到2020年,中國整個智能家居的市場規模近乎翻番,超過5000億,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增速明顯放緩。隨著疫情的不斷消退,智能家居市場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未來五年全球市場規模的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11.6%,市場潛力大。
與傳統的家居產品不同,智能家居是以住宅建筑為平臺,綜合運用各種先進的技術,構建高效的建筑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并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傳統家居產品成為智能家居多維空間中的一個環節。
近年來,智能家居產業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越來越受投資人關注,從2019年到現在,整個板塊上漲了109%(見圖2)。當前信息技術層出不窮、設備場景不斷細化,智能家居產業的賽道也日益紛繁復雜,本文將一一說明。
目前,我國國內智能家居的市場空間還未完全打開,需求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青年群體,而且整個生態仍處于培育期。截至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的滲透率僅為4.9%,而美國的滲透率高達32%,中國市場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可謂不大。消費升級有望進一步打開場景應用的廣度,而技術進步有望進一步打開產品需求的深度。
目前,智能家居單品種類繁多,可以根據功能的不同分為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控制、智能家電、智能通信、智能影音等等。從細分市場來看,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家電、智能影音占據的市場份額高(見圖3),在不同的細分賽道均有可挖掘的投資空間。
智能家居正在從智能單品逐步邁向更高階的全屋互聯互通,整個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可以說是諸雄紛爭。BAT等傳統互聯網巨頭具有技術優勢進而布局智能家居板塊上游,小米等新興互聯網企業也參與競爭細分賽道,傳統的家居企業追求轉型而升級各自的產品線。較為突出的兩大陣營憑借各自的先發優勢成為當前智能家居產業的頭部企業:具有技術優勢的互聯網龍頭從上游往下游滲透;具有產品優勢的傳統家居龍頭從下游往上游升級。
智能家居在投資領域仍然屬于新興的朝陽行業。雷軍曾經說過:制約智能家居的最大瓶頸是技術通道和商業通道沒有打通。智能家居發展的基石是技術,但像標準化接口和通訊協議等方面不同技術的標準,目前還難以統一。以通訊技術為例,智能家居通訊技術主要分為無線通訊、有線通訊、電力載波技術,無線協議和有線協議之間仍無法實現互聯互通。而在無線通訊中,基于Wi-Fi、藍牙和Zigbee的不同技術之間無法相互替代,這就使得智能家居產品的兼容性較差,從而損害消費者的體驗。
在“十四五”規劃中,對智能家居設備的發展給出了指導性意見,以提升行業運用的標準化水平。華為日前公布了全屋智能解決方案,未來基于鴻蒙系統有望形成相對統一的智能家居生態圈。
智能家居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智能感知、網絡傳輸等軟件服務商和硬件制造商,中游主要包括智能家居單品生產商、解決方案供應商等,下游主要包括銷售渠道等。
智能家居產業的上游主要由元器件和技術供應商構成,智能家居目前的底層協議、通訊芯片等多以歐美廠商占主導,國內尚未形成完整的智能家居芯片產業鏈,也沒有統一的協議標準,特別是在非常需要核心技術的智能感知、網絡傳輸中競爭力較弱。
網絡傳輸
智能家居要實現全屋互聯、智能感知,需要運用通信、傳感器來實現人和物的交互,所需的核心硬件主要是芯片和通信模塊。
無線通信技術目前主要集中在Wi-Fi、藍牙和Zigbee,國內智能家居的無線通信芯片主要由海外大型廠商壟斷。因為在標準和技術上均沒有競爭優勢,本土化自研的芯片占比很低。要想打破海外壟斷的局面,需要充分利用當前智能家居行業在場景不斷豐富、消費需求不斷多樣化的情況下,不斷培植出具有競爭力的芯片制造商。申請科創板上市的炬芯科技值得關注。
通信模塊主要是通過封裝上游采購來的芯片,從而實現接收、傳輸用戶信息的功能。無線通信模塊的封裝技術門檻相對較低,而且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國內的廠家眾多,市場集中度較低。目前上市的公司主要包括:樂鑫科技(小米系)、移遠通信、有方科技、廣和通等。
智能感知
智能感知所需的核心硬件是傳感器。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夠感知到用戶的信息,并轉化為智能系統所能讀取的信息。傳感器的核心技術仍然被海外龍頭占據,目前國內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上市公司包括:歌爾股份、士蘭微、大華股份、瑞聲科技等。
AI計算
智能家居計算功能的實現主要由AI技術提供商提供軟硬件產品及解決方案。而在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方面,國內傳統的互聯網巨頭BAT具有強大的先發優勢。云計算是目前智能家居采取的主要技術,但因為數據交互需要上傳云端,不可避免會出現響應延遲、數據安全不足等缺陷。目前邊緣計算技術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邊緣計算也就是在數據源的旁邊直接進行計算,從而提高運算的速度和安全性。
智能控制器
智能家居控制器是智能家居系統的核心處理模塊。隨著工業自動化和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智能控制器的結構和功能逐步復雜化,產品價格逐步抬升,相關產業鏈也正向國內轉移,國內龍頭企業有望迎來量價齊升的黃金時期。國內上市的智能控制器龍頭企業包括:和而泰、拓邦股份等。
中國的智能家居行業仍處于群雄割據、各自為戰的狀態,面對的終端市場主要分為兩大群體:消費者和房地產開放商。
面對消費者的模式主要是B2C。為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企業通過積極開發智能單品來適應不同的生活場景,解決新房裝修或舊房改造中居住品質感和科技感的提升。傳統的家居行業龍頭通過家電等單品逐步智能化,以滿足市場需求。目前美的集團(美智光電)、海康威視(智能家居板塊)、海爾集團(有屋智能)均在分拆智能家居業務并排隊上市。
面對地產開發商的模式主要是B2B。企業通過開發設計整套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在房地產建設初期就融入整體的房屋設計,最終交付到購房者手中的不僅僅是房屋本身,還有全副武裝的家居環境。目前國內智能家居無線解決方案龍頭企業包括:正在申請上市的歐瑞博、涂鴉智能(中概股)等。
智能家居的銷售渠道主要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線上渠道主要包括阿里、京東、蘇寧等,線下渠道主要包括蘇寧、國美等。
智能家居的投資機會
智能家居產業可以說是機會與風險并存,但總體前景廣闊。風險在于底層協議短期內無法實現統一,設定標準的話語權最終花落誰家難以預測,未來不可避免會對當前的產業鏈進行大洗牌。
但新興的智能家居產業爆炸性發展的未來是可期的。智能家居的發展依賴于技術的突破與創新,目前產品和應用場景細碎而復雜,使得擁有平臺整合、縱向延伸和渠道優勢的企業更容易拓展市場份額。而像歐瑞博、海康威視等細分龍頭在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智能安防等細分領域上頭部優勢顯著。中小企業也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可以從智能家居細分賽道挖掘價值,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智能家居當前的發展有兩大潛力,一是技術進步,二是滲透率提升。智能家居未來具有發展前景的賽道包括:邊緣計算提升智能家居場景的多元化和智能化以及安全性;基于光學、聲學等的語音交互、表情識別等無接觸式人機交互有望成為主流,這些都將更好地迎合市場的需求。
從市場需求來看,B2B和B2C模式都有廣闊的需求增長空間。當前房地產市場由增量轉為存量,而智能家居領域具有巨大的挖掘潛力,可以幫助開發商由生產模式轉向經營模式,在房屋品質上精耕細作。而從消費者來看,智能單品的爆發證明消費者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也越來越融入年輕一代的生活,隨著數據不斷積累、算法不斷迭代,未來產品滲透率的提升將是水到渠成。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