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東耳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作為國內顯示行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龍騰光電(688055.SH)自2020年8月登陸科創板后,股價就一直低迷。
2021年7月13日,龍騰光電收報7.74元/股,較其上市首日8.68元/股的開盤價還要低。
股價低迷,龍騰光電的業績也“不咋地”,雖然在2021年第一季度,龍騰光電給出了一個營收凈利潤大增的季報,凈利潤幾乎趕上2020年凈利潤水平。然而,直到2020年,龍騰光電營收才剛好恢復到2017年水平,但凈利潤還不及2017年的三分之一。
在經歷了2018年的業績下滑后,2021年龍騰光電的凈利潤有機會超過2017年么?
龍騰光電一夜回到三年前
龍騰光電是一家液晶顯示面板制造商,主要從事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面板(TFT-LCD)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筆記本電腦、手機、車載顯示、工控顯示、智慧互聯等顯示終端,2020年8月登陸科創板。
根據龍騰光電的財報和招股書,2017-2020年,龍騰光電分別實現營收43.06億元、37.25億元、38.49億元、43.83億元,2020年營收剛剛恢復至2017年水平。同期,龍騰光電分別實現凈利潤10.28億元、2.89億元、2.45億元、2.62億元,雖然結束了連續兩年下滑的情況,但自2018年業績大幅下滑后,龍騰光電的業績狀況就一直未能恢復至2017年水平。
此外,2017-2020年,龍騰光電分別實現扣非凈利潤10.04億元、1.95億元、1.06億元、2.27億元,扣非凈利潤較2017年也有較大差距。
招股書顯示,龍騰光電2018年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是2018年平板顯示行業受供需狀況影響存在周期性波動,手機面板銷售單價大幅下降,而單位成本整體保持穩定,以及龍騰光電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對產品結構做出調整。
2019年,由于筆電面板的銷售占比上升,手機面板的銷售占比下降,龍騰光電營收同比有所上升。但由于受到中小尺寸LCD面板市場供需關系的影響,2019年上半年中小尺寸LCD面板銷售單價持續下滑,導致龍騰光電凈利潤同比有所下降。
2017-2019年,龍騰光電的筆電面板的銷量分別為10.95萬基板、16.24萬基板、18.12萬基板,分別實現營收7.77億元、15.61億元、20.79億元;
手機面板的銷量分別為73.21萬基板、59.85萬基板、54.02萬基板,分別實現營收24.56億元、13.19億元、9.04億元;
車載和工控面板的銷量分別為8.92萬基板、9.94萬基板、13.87萬基板,分別實現營收5.59萬元、5.52萬元、6.41億元。
龍騰光電雖未公布2020年各產品的營收數據,但整體銷量同比降10.69%。
因此,雖然筆電面板的單價有所上升,但由于手機面板單價銷量下降明顯,龍騰光電營收增長困難。同時,手機面板毛利率的大幅下降對其整體毛利率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并最終影響到其盈利水平。
2017-2019年,龍騰光電的整體毛利率分別為41.46%、24.15%、17.34%。其中手機面板毛利率下降明顯。
2017-2019年,龍騰光電手機面板的毛利率分別為57.08%、35.38%、19.72%,其他面板毛利率也有所下滑。
龍騰光電筆電面板雖然單價較高貢獻的營收逐漸增加,但毛利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2017-2019年,龍騰光電筆電面板的毛利率分別為7.60%、16.97%、16.98%。
2020年,龍騰光電的毛利率雖然上升至21.97%,但主要原因是龍騰光電境內市場毛利率同比增長15.90個百分點至32.84%。同時,2017-2020年,龍騰光電在境外市場分別實現營收10.61億元、18.03億元、22.38億元、28.16億元,呈逐年增長的趨勢,但在境內市場,同期龍騰光電分別實現營收23.28億元、13.17億元、10.80億元、14.45億元,雖然在2020年略有回升,但較2017年仍較低,對毛利率提升的作用有限。
龍騰光電困于營收增長
龍騰光電雖然產品包含了筆記本電腦、手機、車載設備等當前主要下游產品的顯示屏,但當前,龍騰光電的生產線卻只有一條a-Si。雖然這是目前國內單一產能最大的第5代TFT-LCD生產線,但僅靠這一條生產線,龍騰光電的營收規模增長依然有壓力。
據了解,在A股上市的顯示面板企業中,京東方(000725.SZ)擁有9條第4.5-10.5代TFT-LCD生產線,3條第5.5代、6代AMOLED生產線;
TCL科技(000100.SZ)子公司華星光電擁有2條第8.5代a-Si生產線,2條第10.5代a-Si生產線,1條第6代LTPS 生產線,1條第6代AMOLED生產線;
深天馬(000050.SZ)擁有8條第2.5代至6代TFT-LCD生產線,2條第5.5代、6代AMOLED生產線;
維信諾(002387.SZ)擁有2條第5.5代、6代AMOLED生產線;華映科技(000536.SZ)子公司華佳彩擁有1條第6代TFT-LCD生產線。
據上述上市公司的財報,2020年京東方顯示事業實現營收1319.71億元;深天馬顯示屏及顯示模組實現營收290.43億元;維信諾OLED顯示實現營收33.44億元;華映科技面板業務實現營收15.9億元。
龍騰光電雖未在財報中直接披露不同產品的營收數據,但表示以營收計算,2020年筆記本電腦面板營收占比63%,手機面板營收占比23%,車載工控面板營收占比11%,其他面板營收占比3%。依此計算,2020年龍騰光電的筆記本電腦面板實現營收27.61億元,手機面板實現營收10.08億元,車載工控面板實現營收4.82億元。
從顯示業務的營收來看,除去剛剛摘掉*ST的華映科技,龍騰光電與行業龍頭之間的差距還非常大;雖然比諾維信營收高,但主要原因是在產品結構上,二者營收的主要來源不同,諾維信的產品主要用于手機、智能穿戴、車載顯示等方面,并不包含筆記本電腦產品。
生產線不足導致的另一個結果就是產能不足,龍騰光電也在其財報中明確表示,龍騰光電當前的產能供應與客戶需求缺口持續擴大,無法完全滿足客戶的增量需求,若無法擴大產能,可能面臨客戶資源流失風險,導致競爭力及產業地位下降。
為提升產能,龍騰光電擬通過IPO將部分現有a-Si TFT-LCD生產線改造成為金屬氧化物TFT-LCD 生產線,項目總投資15.00億元,項目建設期3年。然而,龍騰光電上市實際募資總額僅為4.07億元,因此,龍騰光電在后續的公告中披露,實際投入募集資金為3.55億元。雖然7月9日,龍騰光電在e互動上表示募投項目正按計劃推進,但募集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募投項目能否達到預期目標還需等待最終結果。
龍騰光電的問題始于內控
雖然龍騰光電進入二級市場還不到1年的時間,但早在12年前,龍騰光電就有過借殼上市的計劃。
2008年4月,*ST太光(000555.SZ)(現為神州信息)發布公告,*ST太光實際控制人已與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資產經營有限公司、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Holdings Limited訂立了重組意向書,正在就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進行商議,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為龍騰光電控股股東國創集團曾用名,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Holdings Limited即龍騰控股,為龍騰光電第二大股東。
然而,當年11月7日,*ST太光發布公告稱,由于重組標的龍騰光電的液晶面板業務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全球市場需求如其他行業一般產生突發性的萎縮,之前所做盈利預測受市場環境突然變化影響已難以完全實現。2008-2009年上半年,龍騰光電分別虧損6.96億元、5.1億元,最終龍騰光電的借殼上市計劃被迫終止。
或許是受巨額虧損的影響,借殼*ST太光失敗后,龍騰光電一直沒有其他上市消息。但龍騰光電的問題并不止這些,據了解,龍騰光電上市前還曾存在控股股東資金占用等財務內控不規范的情形。
2017-2019年末,國創集團向龍騰光電拆借資金余額分別為6.37億元、16.01億元和0元。龍騰光電表示,發生關聯方資金占用的主要原因是國創集團體系內企業資金統籌安排所致,不屬于主觀故意或惡意行為,且已于2019年3月31日之前結清。
龍騰光電還曾與其子公司之間存在開具無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信用證融資情形。
2017-2019年,龍騰光電開具無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金額分別為2.20億元、1.21億元、3.70億元;開具無真實交易背景的信用證金額分別為0元、4.20億元、3.20億元。
對此,龍騰光電表示,開具不具有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信用證主要用于龍騰光電的日常生產經營以及與國創集團之間的資金拆借。
此外,龍騰集團還存在通過關聯方或協助關聯方進行轉貸融資的情形,2017-2019年涉及轉貸融資金額分別為5.75億元、3.87億元、8.67億元。龍騰集團表示,通過關聯方轉貸進行融資所取得資金主要也用于自身的日常經營生產和拆借予國創集團使用。
龍騰光電能否克服自身問題實現持續增長?GPLP犀牛財經將持續保持關注。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