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云網北京】7月15日報道
7月14日,聯想未來CLUB發布會在聯想總部舉行,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賀志強公布了聯想創投成立五年的成績單:投資高科技企業近200家,包括10家IPO公司,其中不乏萬億市值的寧德時代,40家細分領域獨角獸,多家企業正在上市進程中。
在發布會上,賀志強介紹,歷經五年,聯想創投探索出一條獨到的CVC 2.0路徑,依托三級生態聯動體系(成員企業白皮書2.0<動態數據庫版>、聯想賦能平臺、科技產業行),推動生態企業與集團協同聯動,第四范式、安想智慧醫療等多家企業協同金額均超過1000萬美金。
賀志強表示,聯想創投成立之初,定位就非常清晰,以外部投資+內部孵化的方式為聯想集團探索IT未來,構筑智能生態。我們期待今年與集團實現1 Billion Collaboration。同時,在早期投資出偉大企業。
尊敬的各位嘉賓,包括我們聯想的同事,大家下午好。
每年一度的聯想創投周,我們已經做了幾年了,其實聯想創投周的核心定位就是把聯想內部的資源和我們的企業之間連接起來,但這件事也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今天我就借此機會,介紹一下聯想創投是怎么做CVC,怎么去建立聯想生態的。
首先是我們整個聯想集團對整個三級創新體系的定位,聚焦未來1-2年內的產品研發和創新的產品事業部,聚焦未來三到五年核心技術研究的聯想研究院,聚焦未來5到10年的科技產業發展的聯想創投集團。
當初做聯想CVC的最核心的原因,就是要解決大企業的創新問題。聯想內部創新再厲害也是小島,外部創新才是高山大海。
從2016年聯想創投成立的第一天起,我們就用這張圖來講創投的定位。一是以VC投資的方式進行外部投資,主要方向是IT的未來;二是內部孵化,一個企業是會有很多內部創新業務,但可能在聯想內部成長不一定是最好的發展模式,我們會通過給員工激勵的方式孵化創新業務,并將這些創新業務獨立融資。
在成立之初,聯想創投有個最基本的目標——投資未來,構筑生態。同時,也有跟其他投資人一樣的希望,要早期投出萬億市值的企業,我們也比較幸運,投中了一些不錯的企業。
我們在成立之初,畫了非常重要的兩個“圈”,經過內部反復研討后,我們決定要投IT未來,我們和董事會、LEC有一個共識:聯想集團關注的是一個圈,而未來的IT也是一個圈,兩個圈之間有重疊,但不是100%重疊。未來發生的事情,不一定是聯想正在做的事情。我們投資未來高生長、高潛力的IT技術,圍繞這個建立一個雷達。要讓聯想集團所關注的領域與未來IT的發展方向重疊的區域不斷增加。
從2016年成立至今5年的時間,我們發揮聯想集團產業優勢、發揮聯想創投作為CVC的資源優勢,投了200多家企業,其中有10家已經上市,有的是非常有名的企業,比如:蔚來、寒武紀。此外,我們作為早期投資機構,到今天為止大概已經投了40家獨角獸企業。
總的來講,我們覺得還是充分的發揮了聯想創投作為CVC的優勢,堅持科技投資。并且,在我們近200家的被投企業里,有一半與聯想有合作。我們今天創投周的目的,也是推動越來越多、越來越深的生態合作。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管理層進入投資圈,并且和很多非常優秀的投資人成為朋友,這也是非常令我開心的地方。同時,我們還得到了不少機構的認可,過去幾年在科技投資領域,排名也是比較靠前的,另外我們也獲得了很多國內外行業伙伴的支持。
聯想創投一直堅持“研究驅動”,我們每年大概會花2-3個月時間認真的去選我們到底應該做什么,這兩三個月我們一個項目也不投,只做研究,也就是“看未來”。
比如,最近行業里大家都在討論投芯片,芯片投資到底應該怎么投?我們應該怎么去看AI?比如說平臺公司和AI未來。什么樣的平臺能進入公司?所以大家都說要冷靜,堅持自己作為一個研究性的定位,而且愿意把時間花在研究項目上。
2016年我們確定智能互聯網投資賽道,圍繞五個關鍵技術要素物聯網、邊緣計算、云、大數據、人工智能,及其賦能各行各業,帶來的產業效益提升的能力,應該賦能所有真正的產業,也就是智慧交通、智慧工業、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等。現在,我們的投資方向與聯想“端邊云網智”戰略高度一致,我們的投資目標跟聯想的戰略重合度越來越高。
下面我來介紹創投怎么推動生態建設。第一個,我們從創投周開始,就做了一個被投企業白皮書,白皮書的目的就是全員任何時候都能夠了解到這些企業有哪些特點和技術。第二個,聯想的賦能體系;第三個,通過科技產業行做商業落地。
我們展臺有一個打印出來的白皮書,我們市場團隊每個季度都更新企業名單。另外我們今年升級了動態數據庫版白皮書,將被投企業成百上千的產品、方案和專家標簽化,實時更新,讓聯想和我們的客戶可以隨時獲取、查找,聯想6萬員工任何人都可以看。
第二層,我們把聯想產品、市場、渠道和客戶、以及其他平臺資源的全鏈打通。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和我們的被投企業之間是一個雙向賦能的關系,因為聯想作為一個已經有37年歷史的企業,但是大企業有大企業的挑戰,而我們的被投企業從技術創新、戰略發展、企業文化、生態建設等方面為聯想集團下一步發展貢獻非常積極促進作用。
第三塊,從去年開始,我們也和被投企業一起來推動商業落地。如果要說我們3S里邊的最后一個(S)就是智慧賦能這件事情的話,那只靠聯想肯定是不夠的,比如說我們要做智慧城市、智慧公安、智慧交通,那中奧科技、深圳智能交通等企業是最好的合作伙伴,但聯想有很強的大客戶的能力。
我們通過科技產業行的方式,讓聯想主營業務與被投企業方案整合,一起對接行業頂尖客戶。比如去年我們聯合聯想多業務部門與“天澤智云”等走進鞍鋼,最近則帶領芯馳、懂的通信等與大眾集團交流。
另一方面,很多被投企業成為我們的供應鏈企業,助力其商業化。比如說耐德佳與聯想研究院一起開發AR眼鏡為大飛機做檢測,還將承接聯想光機產品1.5億的訂單。
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希望未來與聯想集團、更廣泛的CVC生態,能夠加入聯想未來Club,生態共贏。
聯想創投下一步真正重要的就是推動1 Billion Collaboration,這就是我們的目的,也是我們創投周持續想推動、不斷深入的事情。
謝謝大家!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俞敏洪流露退隱之意?稱自以為是的努力,已成為新東方發展的障礙》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闊別五年重返網約車!周航掌舵曹操出行》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加速布局芯片!小米入股芯片公司尊湃通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