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乘用車領域,還是在商用車領域,自動駕駛技術都正在顛覆汽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商業運營模式。
作為一家在公共交通出行行業有著50多年技術積淀的企業,宇通在大中型客車銷量上一直銷量第一,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達到36%,在全球占有率達到13%。
在新能源、智能網聯領域,這些年,宇通也一直在加大科研投入,到目前為止,新能源客車市場保有量在14萬臺左右,做到了全國第一。
在自動駕駛領域,2015年8月29日,宇通第一代自動駕駛系統客車在鄭開大道開放道路進行公開路試,當時這是全球首臺能在開放道路交通條件下,全程無人工干預的自動駕駛巴士。
今年6月25日,宇通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巴士小宇2.0榮獲2021年紅點獎,成為迄今為止唯一獲得“紅點獎”的中國客車品牌,這也是全球第一個獲得世界工業設計大獎肯定的無人駕駛客車。
紅點獎在國際設計圈的分量舉重若輕,每年紅點獎項報名參與者眾多,很多是來自于各個領域的頂尖品牌和產品,比如蘋果手機、梅賽德斯奔馳汽車S級等,這些獲獎產品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小宇2.0之所以能夠榮獲2021年的紅點獎,在紅點獎副主席Jana看來,小宇自動駕駛巴士的外觀充滿未來感,同時其自動駕駛功能強大且已經有很多實際運營的案例,是一款符合未來出行方式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產品。
小宇的設計靈感,據宇通客車首席設計師于偉介紹,源于宇宙飛船、星際座艙,還有很多科幻電影中,從而形成了非常具有視覺性的八邊形特征元素。
同時,小宇繼續采用了宇通保持了20多年來的產品設計DNA之一——親和力的表情,微笑的面孔,希望向乘客、向城市傳遞處幸福、和諧、友好和快樂。
除了顏值要高,內在也要“美”。“我們不想做一個中看不中用的車,我們不需要做花瓶。”于偉說。
小宇去掉了方向盤,也不再有駕駛艙,這在汽車設計上是一次全新的突破和嘗試,在于偉看來,實際上,這是一場工程與設計的戰爭。
作為公共交通出行工具,小宇需要滿足各類人群的需求,因此在設計上,也需要整體考慮。比如,在上下車這樣的細節上,考慮到老人與小孩上下車的體驗,小宇的踏步高度在260毫米,低于同類車型。
于偉向媒體介紹稱,260毫米的踏步高度,看似簡單,實際上每減少一毫米都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想降低踏步高度,地板上就不能布置任何零部件,只能將電池、電機、電控,以及底盤上所有的零部件全部集中在前后懸架的臺階內。
同時,為了保證車內乘客有很好的視野,這兩個前后臺階的高度不能超過760毫米,在這樣空間里,把所有零部件塞進去非常難,各種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為了同時滿足既有舒適的踏板高度,又有好的視野,宇通不惜成本,重新開發了懸架、轉向及驅動裝置,從而去滿足設計的要求。
小宇內部空間的設計靈感來自于會客廳。那么,問題又來了,如何將客廳搬上車?這不僅要有很平整的地板,還要有足夠的座位數,而這需要加長軸距和前后懸架。
但拉長車的軸距后,就會影響到車的轉彎半徑,尤其是小宇這類針對微循環場景的小巴,長軸距將會非常難轉彎。
為此,宇通決定增大轉向角度來解決問題。通過結構創新,實現了大轉角的設計,完美解決了長軸距和通過性之間的矛盾,于偉表示,小宇現在最小的轉彎半徑能夠做到5.5米,比寶馬X7的轉彎半徑還要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于偉的介紹中,他反復提到“不想做花瓶”,他強調,小宇作為一個無人駕駛車,如果它沒有無人駕駛的功能,那么,它就是一個僅供人觀賞的擺設。
不想做花瓶的小宇,在此次廣州抗疫中運送抗疫物資,充分體現了無人車的價值。另外,除了在鄭州的天健湖、金融島外,小宇已在廣州南沙、海南、長沙等地實現落地運營,其中在長沙機場的運營,小宇2.0也是國內第一個進入到機場停機坪內運行的無人車。
此次獲獎的小宇2.0,實際上是由宇通與自動駕駛公司文遠知行共同開發。去年底,宇通官宣2億美元投資文遠知行,這是宇通首次對外公布的自動駕駛投資。
當是在對外官宣投資之時,雙方就對外披露了已共同研發全無人駕駛小巴,即小宇2.0,采用前裝量產車型,無方向盤、油門和剎車,且專為中國城市開放道路設計,能夠安全高效地處理各種復雜的城市交通路況。
在文遠知行CEO兼聯合創始人韓旭眼中,他認為,小宇早就該來了,未來的自動駕駛車可能就長這樣。小宇就像當年最早看到卡爾·本茨做的第一輛汽車一樣,那輛你看著就像馬車改的車一樣,它其實是把一個馬車去掉前面的馬,后面放了鍋爐。
文遠知行與宇通一起合作開發自動駕駛產品,韓旭表示,希望未來能讓開車這項技術,就像現代人騎馬這項技術一樣,是一種愛好。每個人都可以不用專門去學開車,只需要拿出手機,就能呼叫一輛小宇開到面前,將你從A點送到B點。
更通俗的來說,過去每一個家庭都需要大一口水井,其實并不是因為你喜歡水井,而是你需要水井里面的水。
韓旭將文遠和宇通做的事情比喻成自來水公司,會把自來水通過管道的形式,送到每個人的家里,這樣就不必每一個家都打一口水井才可以喝到水。文遠與宇通今天做的小宇2.0這款車,也是為了將來給大家提供更加簡單、可及的交通服務,而讓你不必再去買一輛車。
隨著小宇2.0不斷實現商業化落地,宇通與文遠知行的合作也在加深。6月26日,文遠知行宣布全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全球商用車總部,正式落戶中原科技城,主要致力于研究微循環巴士、公交車等場景的自動駕駛應用。
此次,文遠知行能落戶中原科技城,這背后少不了宇通的助力。自宇通自動駕駛研究院成立以來,聯合文遠知行,面向城市道路復雜交通流,正向開發了三款自動駕駛產品,12米自動駕駛公交,L4級自動駕駛巴士“小宇”(全球首個獲得世界工業設計大獎自動駕駛巴士),文遠知行開發的Robotaxi;建設了國內首條商業化運營自動駕駛公交線和行業首個無人場站。
最新數據顯示,宇通自動駕駛巴士目前已安全運營天數900+,累計接待市民360000+,開放道路運營里程累計710000+公里。
在6月26日,中原科技城·智能出行生態發布會上,宇通自動駕駛研究院現場發布最新建設成果,自動駕駛巴士和自動駕駛乘用車將分批投放鄭東新區,陸續面向市民開放試乘。
發布會上公布,自7月1日起,自動駕駛巴士和自動駕駛乘用車將分批投放鄭東新區,陸續面向市民開放試乘。
未來,中原科技城還將分批陸續投放100臺宇通自動駕駛巴士小宇2.0和100臺文遠知行自動駕駛乘用車,實現自動駕駛在鄭州東站、智慧島、中原科技城等重點片區的全覆蓋,在東區115平方公里范圍內,通過網約模式為市民提供主動出行服務。
此外,無人環衛系統也將在鄭東新區落地,宇通無人洗掃車將在鄭東新區開展示范應用,圍繞衛情監控系統、無人駕駛環衛、自動作業系統三方面實施,實現快速定位污染源,24小時視情精準作業,10分鐘快速應急響應。
對于未來小宇2.0的落地目標,宇通集團新能源研究院院長李高鵬并未直接回應鈦媒體,他指出,小宇2.0的設計目標是為了實現能夠非常便捷的點對點的公交服務,提供一個新的交通出行方式、新的交通出行工具的選擇。
“小宇2.0數量上有可能會很多,全國公交車保有量有60萬輛左右,如果能隨著產品技術的進步,逐步完善在一些區域的運行,能夠逐步替代傳統的交通工具,或者是給傳統的交通工具提供一些補充,這個數量就會非常可觀,未來的市場發展前景會非常好。”李高鵬說。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宇通自動駕駛巴士的“小目標”了,其看上的可是一個細分領域的大市場。
不難看出,在自動駕駛領域,宇通一直在低調地探索著各種可能性,跨界合作、投資自動駕駛初創公司,但同時也不放棄自研,守住自己的“靈魂”。
在自動駕駛領域,于偉認為,宇通擅長的不僅僅只是造車,更是圍繞著“聰明的車、智慧的路、無人場站、自動充電系統、智能站臺、云控平臺”,提供一體化的智能網聯整體解決方案。
目前,宇通正在規劃更多的應用場景,覆蓋了公交、環衛、物流、礦山、機場,以及出租車等細分市場,據于偉透露,很多產品都即將面世。
接下來,宇通也計劃將應用場景道路由封閉到半開放、開放,車速由低速到高速,駕駛操作由有人向無人等方向完善,最終實現完全的無人駕駛,支持全天候的運行,最終實現產城融合發展,成為5G創新應用和智慧城市建設典范,引領行業數字化轉型。
“今天,我們立個小目標,未來大街上,環衛的清掃車、運貨的卡車、載人的客車都是無人駕駛,其中也必然有宇通的。”于偉說。(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張敏)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