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蘇寧易購告別了張近東時代。
7月12日,蘇寧易購發布公告,創始人張近東辭去公司董事長等職務,被聘為“名譽董事長”,他手下的得力干將孫為民、孟祥勝也都辭去了所有職務。與此同時,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張康陽、黃明端、冼漢迪、曹群等人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
在新董事長任命前,由任峻履行董事長職務。任峻是蘇寧電器歷史上最年輕的副總裁,現任蘇寧易購執行委員會主席、董事。在蘇寧體系內,他的年薪僅次于張近東,與孫為民相當,為180萬元。
這一系列人事變動的導火索,是蘇寧股權的大變局。7月5日,蘇寧易購公告,由江蘇省南京市國資聯合阿里巴巴、海爾、美的、TCL、小米及華泰證券組成的新新零售創新基金二期,從張和他的一致行動人手中接過上市公司16.96%的股權。蘇寧易購進入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狀態。
“零售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未來很遠。”張近東辭任時發布員工信表示,當前所做的每一次調整與改變是為了讓蘇寧易購發展得更好,接下來要堅定地推動智慧零售落地深化。
張近東卸任董事長,意味著蘇寧的張近東時代正式結束。在新的時代浪潮下,蘇寧易購未來誰來掌舵,又將駛向何處?
時間回到1990年冬天,27歲的張近東決定辭職創業,在南京寧海路租了一處約200平米的門面房,開始賣空調。這家名叫“蘇寧交電”的店鋪,便是日后零售領域的一方巨頭蘇寧的雛形。
“蘇寧是從1999年開始準備上市的,2000年開始申報,經歷了各種檢驗和規范,終于在2004年成功登陸中小板,當時心情太激動了。”張近東此前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
隨后,蘇寧迎來黃金年代。
2004年-2011年,連續8年,蘇寧都保持高速增長:公司收入從2002年的35億元增長至2011年的939億元,增長大約26倍;公司歸母凈利潤從大約6000萬元增至48.21億元,增長80多倍;公司股價也一路走高,曾經在2008年1月達到歷史上的高點大約75元,成為深交所中小板“第一股”。
比張近東早3年,黃光裕在北京也開始了電器生意,他所創立的國美,一度成為張近東最大的競爭對手。緊接著,電商時代到來,蘇寧的新對手變成了京東。
同為家電銷售渠道,在線交易已不可逆轉。從2011年后,蘇寧收入增長進入遲緩器,多年收入增速僅有個位數。與此同時,京東收入增速多年保持在50%以上,并在2014年以1458億元總收入力壓蘇寧的1089億元總收入。至2020年,京東總收入已經達到8861億元,是蘇寧易購總收入2523億元的3.5倍,更是國美零售530億元總收入的大約16.7倍。
事實上,進入互聯網時代的張近東,也從未安于現狀。2010年,蘇寧在第三個10年開啟互聯網轉型:7月,上線網上商城;8月,更名蘇寧易購。一年后,蘇寧易購正式上線。2013年,蘇寧首推“線上線下同價”,打破消費者“網上買便宜”的消費習慣。
只是蘇寧起步太晚,轉型線上只是抓住個尾巴。
因此,張近東也曾試圖通過資本運作來彌補劣勢。2012年9月,蘇寧易購以6600萬美元價格收購“紅孩子”;2013年10月,以2.5億美元價格收購PPTV;2017年1月,以29.75億元價格投資天天快遞。阿里巴巴和京東在新零售激戰,線下是重要戰場,于是2019年,蘇寧易購又先后斥資27億元收購萬達百貨、斥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8月,蘇寧和阿里巴巴宣布“聯姻”:阿里以約283億元戰略投資蘇寧易購,占發行后總股本的19.99%,成為蘇寧易購的第二大股東;同時,蘇寧以140億元投資阿里巴巴。
除在資本市場折騰外,過去三年,蘇寧發力業態和渠道變革,布局零售云門店、蘇寧小店,上線拼購、直播,場景全覆蓋……
至此,蘇寧布局的產業涉及零售、地產、金融、物流、科技、體育,打造出“兩大”(蘇寧廣場、蘇寧易購廣場)、“兩小”(蘇寧小店、零售云店)、多專(蘇寧極物、蘇寧體育、蘇鮮生等)的多業態智慧零售格局。
然而,對電商巨頭的反擊,帶來的是蘇寧財務報表里的債務。根據蘇寧易購一季度財報,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蘇寧易購的總資產為2356億元,總負債1570億元,資產負債率66.6%,比2020年末增長了2.86個百分點。
從流動性數據來看,2019年開始,蘇寧易購的短期償債問題就已經浮出水面。在2018年以前,蘇寧易購的流動比率都在1.4左右,但到了2019年,下跌至0.99,到了今年第一季度,直接下降到了0.86的水平。
流動比率是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前,可以變為現金用于償還負債的能力,比率越高,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越強,短期償債能力也就越強。債務大限臨近,蘇寧易購的短期償債能力卻在變弱,自身的造血能力正每況愈下。不久前,蘇寧易購在公告中表示,預計2021上半年將虧損25億元-32億元,而2020年已經虧掉53.6億元。
張近東也適時展開了一系列自救行動。
首先是質押股權。資料顯示,2020年12月,張近東將手中的蘇寧控股股票,全部質押給淘寶中國;截至2021年2月3日,張近東累計質押蘇寧易購4.12億股股票,占總股本的4.42%;截至2月23日,蘇寧電器質押的股票占總股本的9.64%。
此外,“近年來,蘇寧財報數字好看時,外界就知道是又變賣資產了。”據騰訊新聞報道,蘇寧僅靠清空阿里巴巴股票即實現凈利潤141億元,近年來更是賣出多項旗下業務:2016年,蘇寧云商13億元出售北京京朝蘇寧電器有限公司給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同年,蘇寧云商25.88億元出售PPTV給蘇寧文化;2019年,蘇寧打包倉儲業務出售給了物流地產基金。
今年以來,從深圳國資委到青島國資委,再到南京國資委,歷時4個月的時間,蘇寧不斷發公告,披露股份轉讓的最新方案。
根據蘇寧7月12日披露的公告顯示,張近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蘇寧控股集團、股東蘇寧電器集團已完成將上市公司16.96%的股份轉讓給新新零售基金二期。至此,新新零售基金二期持股比例為16.96%,張近東及蘇寧控股共同持有蘇寧易購20.35%的股權,淘寶中國的持股比例為19.99%,蘇寧易購已不存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業務層面,蘇寧正往更加聚焦的方向發展。張近東于今年2月曾提到,蘇寧正在卸下包袱、輕裝上陣,針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將堅持聚焦零售賽道的優勢業務,堅持效益優先的發展導向。2021年蘇寧將進行業務變革,戰線收縮、自上而下聚焦零售主戰場,實現從零售商到零售服務商的升級。
“流螢提燈引路,身后萬馬千軍。”在2020年蘇寧“818”動員大會上,張近東曾頗為激動地說道。但如今,他似乎在一步步失去自己創立的這家公司。
?
那么,在暫時告別“張近東時代”后,蘇寧易購未來將由誰來“掌舵”?
7月12日的董事會改選披露,新新零售基金二期提名冼漢迪(中手游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曹群(女,華泰紫金投資董事長)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股東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提名黃明端作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張近東提名張康陽作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他們分別代表了阿里、蘇寧新任股東及蘇寧原有體系的利益。
不過,并未產生新董事長,新提名進入董事會的張康陽(張近東兒子,90后)、黃明端(高鑫零售董事會主席,阿里系),被認為是蘇寧易購新任董事長的有力競爭人選。
據新浪科技報道,接近蘇寧人士表示,董事會工作細則中明確規定,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由董事長擔任,張近東即長期任該職。因此,此次董事會提名黃明端為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就是一個信號。
黃明端曾一手創立并執掌大潤發23年,1955年出生的他現年66歲,為高鑫零售非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在阿里全資收購高新零售(大潤發母公司)后,黃明端將公司CEO交給阿里巴巴副總裁林小海,目前仍任高新零售董事會主席。他在連鎖零售方面經驗豐富,熟悉線下業務,也有觸網經歷,履歷足以服眾,能為張近東在內的各方接受。
再加上,阿里是蘇寧易購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達19.99%。據財新報道,新新零售二期基金中,阿里出資比例最高,從持股比例上看,阿里實質上已成第一大股東,只是不擁有一票否決權。
不過,黃出生于1955年,今年已是66歲高齡,比張近東還年長8歲,外界對其是否仍有精力整合及調整蘇寧易購抱有疑慮。
張近東在宣布辭任后的員工信中也多次提到年輕干部。他表示,集團25周年時就提出大膽任用85后、90后為代表的年輕干部。“年輕干部已成為企業的中流砥柱。所以今天我選擇了更進一步的放手支持,主動向董事會申請辭去易購董事長職務, 只擔任名譽董事長。”
而張近東之子張康陽,在這之前一直被外界認為是蘇寧的接班人。1991年出生的他自2016年3月加入蘇寧,曾任蘇寧國際業務發展中心總裁、歐洲足球俱樂部協會董事、歐洲足球協會聯盟競技組委員,現任意大利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主席、日本LAOX株式會社董事。
而據鳳凰科技,張近東在蘇寧體系內仍具有較大話語權,他退出的只是上市公司蘇寧易購董事長,仍然掌控著蘇寧其他非上市體系業務,包括蘇寧置業、蘇寧金融、蘇寧小店等業務。張近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蘇寧控股雖然不再是蘇寧易購控股股東,但仍是最大股東。
這樣來看,其子張康陽接任也順理成章。
至于代表新興零售二期基金的冼漢迪與曹群。此二人均是金融背景,參與眾多公司上市或者并購交易,為資本運作高手。但是,分析認為,他們缺乏一線的零售經驗,危難時刻,無力掌控十幾萬人的蘇寧。
而留任董事的任峻,雖然暫時代理董事長,且熟悉內部運營,但是,張系人馬的標簽,很難平衡各色股東的利益。就他的位置而言,更適宜出任執行的CEO。
據北京商報,這在浙江工商大學教授楊軼清看來,張近東卸任對蘇寧來說,既有利好也有利空。從短期來看,蘇寧的資金鏈危機得到緩解,投資企業會攜帶更多優勢資源進入蘇寧。從長期來說,蘇寧將面臨更大的挑戰:企業調整、管理層換血后,是否成功的關鍵在于產業、團隊、文化的磨合。其中,團隊、文化磨合存在一定難度——蘇寧已創建20余年,當前張近東雖不是實際控制人,但他對蘇寧的影響力依舊巨大。
7月29日,蘇寧易購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將產生繼任者,江山屬于誰將塵埃落定。而新任董事長入主蘇寧后,如何平衡管理與“前任”影響力,還有待觀察。
(鈦媒體APP編輯劉萌萌綜合自騰訊新聞深網、證券時報、新浪科技、鳳凰科技等)
堅定信心 奮力前行
——致全體員工的公開信
蘇寧易購各位同仁:
回想創業歷程,30多年前,我從南京寧海路一家200平米的小店開始了創業之路,生逢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隨著一批批志趣相投、有為擔當的年輕人加入,蘇寧從南京到全國,從線下到線上,從小門店到世界500強,個人創業的蘇寧,成長為了員工團隊創業、行業協同創業的社會企業。回看創業路,蘇寧的發展,得益于時代,更得益于一代又一代蘇寧人的風雨同舟、不斷革新。
零售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未來很遠。過去十年里,我一直在考慮這一問題,我認為這離不開持續領先的經營模式,更加現代化的治理機制,以及一批又一批年輕人才的持續涌現,事實上,蘇寧也一直在向著這一目標邁進。面對行業的劇烈變化,我們率先打造了行業領先的智慧零售模式;面對現代化的企業治理機制,隨著近期戰略引資工作的完成,蘇寧易購的治理結構變得更加的開放和多元;面對年輕人才的培養,在集團 25 周年時,我們提出要大膽任用85后、90后為代表的年輕干部,在集團30周年時,我們提出要邁向“全員創業”的新階段,如今一批又一批的年輕干部成長、成熟,已經成為企業的中流砥柱,所以今天我選擇了更進一步的放手支持,主動向董事會申請辭去易購董事長職務,只擔任名譽董事長。
前路浩浩蕩蕩,萬事盡可期待。經過30多年的積淀,蘇寧易購已猶如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滾滾向前。面向未來,蘇寧易購應闊步前行、目光堅毅。要持續堅定發展的信心,當前所做的每一次調整與改變, 都是為了讓蘇寧易購發展得更好,接下來,要堅定地推進智慧零售的落地深化,不斷地將蘇寧易購發揚光大;要持續推動更多精兵良將的涌現, 團隊是蘇寧最大的財富,長江后浪推前浪,蘇寧要走得更遠,必須要有更多的后浪涌現,去走上前線,去發光,去照亮前路,要大膽地吸收引進更多的外部優秀人才,取長補短、兼容并包;要用更加開放的心態去擁抱未來,蘇寧本來就身處高度開放的行業,是一家高度社會化的企業 ,連接著十萬多家合作伙伴,服務著千家萬戶,未來要推動蘇寧易購從開放走向更加開放,持續強化社會化企業的發展定位,持續打造更開放的治理架構,積極支持新管理團隊各項工作的開展。
各位蘇寧易購同仁,大家永遠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我們永遠同行。未來的日子里,作為蘇寧易購的名譽董事長,我將繼續與大家并肩作戰,我相信,隨著更多的產業資本、行業智庫的進駐,蘇寧易購一定會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心之所向,行則必至,蘇寧易購,加油!
張近東
二〇二一年七月十二日
參考資料:
《黃光裕失去的十年,張近東如何賠進去蘇寧易購? | 深網》,騰訊新聞,作者:孫宇;
《重磅突發!那個“把木槌敲裂”的人辭去蘇寧易購董事長職務,轉任“名譽董事長”,蘇寧未來誰掌舵?》,證券時報;
《蘇寧易購,誰來接棒?》,新浪科技,作者:楊雪梅;
《重整蘇寧580億河山,誰來?》,鳳凰科技,作者:薛星星。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