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財健道,作者 | 海若鏡,編輯 | 楊中旭
2017年,黑白色調的電影《大佛普拉斯》一舉拿下金馬獎5個獎項,豆瓣評分8.7;102分鐘里,充滿了富貴貧賤的隱喻。
但最讓人毛骨悚然的場景是:深夜,鑄佛廠老板謀殺情人、拖拽尸體時,在佛象面前忽然抬頭,假發掉了、露出已近全禿的頭頂——白天玉樹臨風的慈善家,瞬間化身陰翳虛偽的惡魔。異曲同工的象征語言,爆紅劇《隱蔽的角落》中也有兩幕,即便是秦昊的顏值,也架不住稀疏的地中海發型。
▲ 左圖為戴立忍在《大佛普拉斯》中的劇照
有意無意地,對“禿頭”的惡意已滲透到了許多文化情境中,由遺傳、生活習慣引發的脫發,不疼不癢不算病,但就是很多人心里跨不過去的坎兒。邁過這個坎,要花多少錢?
很貴。雍禾醫療的招股說明書中,給了準數:2020年植發用戶平均開支27868元/人,醫療養固用戶平均3606元/人。
哪里有焦慮,哪里就會有生意。對衰老的焦慮,支撐起愛美客300倍PE;對齙牙的焦慮,支撐起時代天使2000倍認購;對孩子近視的焦慮,支撐起歐普康視的近千億市值。如今治“脫發焦慮”的來了,雍禾醫療擬IPO,券商、投資者、媒體紛紛摩拳擦掌,準備見證醫美賽道的又一網紅牛股。
的確,中國2.5億脫發人群頭頂稀稀疏疏,當前植發滲透率僅0.21%,潛在市場相當可觀。雍禾醫療年毛利率達75%,但凈利率尚不到10%,與愛爾眼科、通策醫療等醫療服務公司的利潤率相距頗遠。
并不是新技術的植發,除了貴,為何滲透率如此之低?雍禾年開支5個億的廣告費,花在了哪兒?在魚龍混雜的植發行業,還有可能走出新的黑馬嗎?
早在上世紀末,中國就引進了毛發移植技術;但直到2016年前后,借著資本的東風,植發機構和手術才進入推廣階段。2020年中國植發手術僅為51.6萬例,在2.5億脫發人群中滲透率僅為0.21%。
“價格高昂”自然是用戶決策時會考慮的因素,當前每單位毛囊移植的價格為10-20元,雍禾植發普通級服務的收費多在2-3萬元。相比于價格,手術后效果、服務質量是用戶最為關注的兩個因素。伴隨著植發機構鋪天蓋地的廣告,網絡上諸多植發失敗的案例提示著風險。
防治脫發的辦法千千萬,與食補、涂藥、養護、激光等手段相比,從成效與價格上,植發都處于防脫鏈的頂端。但了解植發的人會知道,這不是一次美容美發,而是一場手術。種植的頭發不是從無到有,而是從后枕部區域,取相當單位的長壽毛囊,轉移種植到頭頂或發際線處。
植發流程示意圖
?
說白了,植發不是Ctrl C到Ctrl V,而是Ctrl X到Ctrl V。而且,一旦剪切-復制失敗,移植過去的毛囊存活率低,便再也回不到從前。即便很多植發機構會承諾:植發的存活率低,免費進行二次植發。但對于植發用戶而言,頭發本身就是稀缺資源,經不起再次“剪切”幾百個毛囊、幾千根頭發的風險。
毛囊存活率有多高?植發機構對外講述往往是超過95%,但網絡上植發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蔣文杰教授在答疑時,給出的數據是“65%—98%”,跟醫生技術、所選設備等因素相關。
既然是一場手術,術中、術后的疼痛感也是很多人關注的體驗。多數情況下,植發手術需要4—7小時,提取毛囊、種植前,會對相應的頭皮區域進行局部麻醉。通覽眾多植發親歷者的自白,注射麻醉劑這一步頗為疼痛:“打麻醉時針頭插進頭皮時,滋滋作響耳朵都能聽到,然后就開始脹痛……每一針都是這樣的過程。”注射麻藥的劑量和扎針的次數,往往由植發區域大小決定,不少人表示“扎了十幾針,是真疼!”麻醉劑發揮效用后,患者在植發過程便不再疼痛,但頭皮麻木和身體長時間維持一個動作的體驗也并不好受。
長達數小時的植發手術,也考驗著醫生的技術和耐力。作為操刀者,醫生的熟練度和審美直接決定著植發成果,財健道從行業人士處了解到:外科、皮膚科的醫生都可以轉行做植發,手術質量會隨著熟練度的上升而越來越高,行業沒有人才瓶頸。
盡管如此,醫生成長需要相當的臨床實戰,目前市場上有資質的成熟植發醫生仍是稀缺資源。BOSS直聘上,雍禾招聘植發醫生的價碼開到了3-6萬元/月,要求“有執業醫師以上證書,注冊在臨床外科,注冊滿3年;年齡在28-45歲之間” ,公司提供帶薪培訓。
2020年雍禾、碧蓮盛等國內4家頭部植發機構,注冊醫生數總共僅374人;一些中小植發機構甚至出現“三天培訓上崗”、“影子醫生”的現象,不免令人心驚。面對毛囊存活率低的風險、疼痛感、醫生魚龍混雜等諸多風險,用戶做決策往往會非常慎重。
目前植發的主力軍仍是男性,約7成集中在18-40歲的年齡區間,他們在決定手術前往往會進行大量調研。
一位小型連鎖植發機構的CEO曾表示,他們的客戶里,有些咨詢2年后才去做手術,現在雖然縮短了決策時間,但通常也在半年左右。
在如此長的決策期內,有太多可能導致用戶流失。要盡可能地留住人、實現轉化,免不了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這也導致了雍禾醫療等植發機構的銷售費用居高不下。
2018-2020年,雍禾醫療的銷售費用分別為:4.64億、6.5億、7.8億元,幾乎劃去了營收的半壁江山。其中,營銷和推廣開支是銷售費用的重頭支出,從公司前五大供應商來看,2020年在線上社區、網絡平臺的廣告投入達到1.7億元,搜索引擎廣告1.1億元。
在移動互聯網的營銷中,植發機構會在關注脫發的人群中精準投放,比如搜索防脫洗發水、談論脫發的潛在用戶。根據艾媒咨詢,中國脫發人群主要為中青年男性,這部分用戶也是效果廣告投放的重點。
以頭條系、騰訊系效果廣告為例,當前每條廣告成本約120-150元,行業中到店轉化率接近20%,即花費750元廣告投放,可能會有1位用戶到店。實際能夠產生交易的到店轉化率約為30%,這意味著投入2500-3000元,會有1人到店消費。
除了效果廣告,為了教育市場和用戶,植發機構也不惜重金投入品牌廣告。例如,前年雍禾植發曾在熱播劇《延禧攻略》中植入創可貼廣告,把脫發焦慮與劇情結合起來,“天道有輪回,脫發該找誰”等一系列文案引發熱議,實現品牌曝光。
除了廣告開路,雍禾醫療也披露了“線下客戶教育”的營銷路徑,把字節跳動、愛奇藝等互聯網公司、金融行業大公司作為集中銷售的重點。“禿”然被雍禾Cue之后,金融圈自媒體又進行了“自黑式”的二次創作。
2018年-2020年,雍禾醫療的營銷推廣開支分別是3.28億、4.58億、5.08億元,合計12.94億,這三年間雍禾的植發用戶為12.9萬人。因此,“獲客成本過萬”,也成為雍禾被詬病的一點。
事實上,雍禾的創始人張玉是做廣告營銷出身,營銷也一直是雍禾的長項。結合脫發人群雄性激素分泌旺盛,與運動健身等息息相關的特點,雍禾與虎撲、騰訊體育等建立合作,試圖通過精準營銷降低成本。然而,獲客貴,依然是植發等醫美行業目前難以逾越的共性。
盡管雍禾的醫院、注冊醫生等數據都占據第一,但尚未形成絕對龍頭;碧蓮盛、大麥、新生等群狼環伺,競爭激烈。2020年,在雍禾接受植發服務的患者5.1萬,占全年植發手術人群(51.6萬)的10%;碧蓮盛、大麥等3家則服務了17.7%的人群。
除了全國連鎖機構外,小而散的植發醫院也占據了相當的市場份額。根據雍禾醫療招股說明書披露,2020年其他民營植發機構占據了45.6%的市場。
植發服務同質化、信息不對稱,導致了各家在爭奪用戶的過程中,不得不通過廣告制造賣點、擴大品牌聲量。
盡管植發手術在技術上不存在硬壁壘,但運營一家植發醫院并非易事,主要門檻在于資金及管理能力。在口腔、醫美等行業,大咖醫生往往自帶品牌、流量,常有醫生另起爐灶、成立專科工作室,這種情況在植發領域卻相對少見。
首先,植發手術有取毛囊、分毛囊、麻醉等多個環節,對時間和人力要求高,一臺手術往往需要6-8人同時上臺,這意味著一家植發店至少要有對應的醫護人員配置。
從雍禾醫療的員工構成來看,2020年共有48家在運營的醫療機構、11家新建機構,其中醫生數量189人、護士901人。粗略估計,每家植發醫院需配備醫生4-5人,護士15-20人左右,單店每年僅人力成本就需數百萬元,還要考驗團隊管理能力。另外,植發手術所需的毛囊檢測儀等設備、無菌手術室等,也是一筆不菲的投入。
當前,雍禾植發的機構主要分布在44個二線及以上城市,其中北京、廣州、深圳、成都及上海五院部的營收占比超過1/3。拓展過程中,在新城開新店所需的運營資金,遠超在已有門店的城市,因為此前投入的廣告會形成一定的品牌熟悉度。
在接受券商調研時,一位植發行業人士表示,“植發機構單獨創業必須要做到一定的規模,才能降低成本,否則很難說動資本方,前10個店都會比較慢,后面才是獲利期。”
雍禾植發不同階段門店的年收入情況,也印證著該行業人士的觀點。2020年,雍禾成熟院部單店年營收約5000萬元,發展期院部2000萬元,新建院部為1000萬元;整體成熟院部的收入較2018年翻了一倍。
2017年底,雍禾植發在全國已有22家植發機構,獲得了中信產業基金的戰略投資,這是資本第一次加碼到植發領域;2018年1月,華蓋資本戰略投資碧蓮盛5億元,并實現控股。此后,植發行業再無融資新聞,直至此次雍禾擬赴港上市,才又掀起發友圈之外的波瀾。
相比之下,醫美行業則格外熱鬧,無論是上游的玻尿酸、童顏針產品公司,中游的互聯網醫美營銷平臺,下游的連鎖整形機構都備受關注。從常識而言,若醫美機構拓展植發業務,依托既有品牌和線下機構的獲客能力,是否會是雍禾們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從市場份額來看,2020年醫美機構的植發部門占比15%,確實是不容小覷的力量。且昔日植發行業知名玩家瑞麗詩,便是從醫美品牌伊美爾中分立出來,后由伊美爾佳禾更名為瑞麗詩,在2018年前后開出了十余家門店。但2020年該植發品牌受疫情沖擊嚴重,不得不關店,創始團隊也被限制高消。
事實上,醫美和植發面對的客群和慣用的營銷方式有很大不同。首瑞植發CEO高攀認為,醫美機構“讓女性消費者滿意”的成熟運營體系,與植發機構“如何搞定直男消費者”的運營體系,就像是“手機里的iOS和Android系統,無法兼容”,
很多做法違背既有經驗,因此醫美機構開拓植發也并不順利。
整體而言,城市快節奏生活下的熬夜黨、外賣黨,使得脫發人群就在那里,只增不減。在年輕與美的誘惑下,植發行業的規模會不斷擴大。
作為全國植發連鎖一哥,雍禾確實存在一定的壁壘,但目前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下,其優勢并不穩固;加之線下醫療服務門店輻射半徑有限的特性,很難做到一家獨大。這意味著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各家仍會不斷爭搶份額,行業營銷費用將持續居高不下。
賺吆喝不賺錢的困局,待解。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