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鋅財經,作者丨陳伊婷,編輯丨大風
隨著飛船的一聲轟鳴,商業(yè)太空旅行時代開啟了。
7月11日,維珍銀河創(chuàng)始人理查德·布蘭森乘坐自家公司飛行器進入地球低軌道,在86千米的高空俯視地球和體驗失重狀態(tài),數(shù)分鐘之后順利返回地面。71歲的布蘭森也因此成為商業(yè)太空旅行第一人。
布蘭森的太空之旅比藍色起源創(chuàng)始人貝索斯早了足足9天,貝索斯計劃在7月20日發(fā)射自己的太空飛機,其航天旅行的票價在拍賣中被賣到2800萬美元。
如今,太空旅游已形成Space X、藍色起源、維珍銀河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SpaceX做的是幾千萬美元太空旅行生意,而藍色起源與維珍銀河則瞄準的是亞軌道飛行,一趟旅行的費用相對較低,一般在幾十萬到幾百萬美元之間。
實際上,二者自成立以來就爭鋒相對,2018年,布蘭森就曾表示,在需要載人飛行的商業(yè)太空旅行領域,真正的競爭是在維珍和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公司之間展開,“我們的競爭齊頭并進,就看誰最先把人送入太空。”
布蘭森早有太空夢。21歲買下二手航班,24歲成立維珍航空,在朝著億萬富翁前進的同時,布蘭森對天空的渴望從未停止。終于在2004年9月25日,布蘭森正式成立了太空旅游公司維珍銀河,使命是為任何能夠支付得起機票的人提供便捷且舒適的太空旅游以及配套服務。
貝索斯則是相對低調,藍色起源成立20多年,一直非常神秘。不過,早在2015年11月藍色起源就已成功完成6次著陸測試,New Shepard到達卡門線后可以完好無損地降落到預定地面位置。所謂“卡門線”,就是飛到距離地面約100公里的位置,根據(jù)NASA的說法,在這個高度可以看到明顯的地球弧線。在這一過程中,游客可以享受幾分鐘的失重體驗并欣賞地球美景。
不可否認,藍色起源的技術領先于維珍銀河,今年4月,藍色起源完成了第15次發(fā)射,次數(shù)上是維珍銀河的數(shù)倍,并且飛船的上升高度已經超越了卡門線,相比之下,維珍銀河一直未能超越卡門線。
目前,兩者都已經來到了商業(yè)航天計劃的最后階段,競爭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不得不說,太空旅游是門好生意。
Industry ARC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25年,太空旅游市場預計將達到13億美元,2020-2025年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2.4%。Research and Markets的另一份報告提到,到2027年,航天產業(yè)預計將達到17億美元,2020-2027年期間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5.2%。
或許對于富豪們來說,地球上的娛樂項目已經無法滿足他們了,人們對于太空旅行的需求變得旺盛。
調查顯示,太空亞軌道旅行的潛在市場總人數(shù)約為240萬人,而這些人的人均凈資產超過500萬美元。維珍銀河的招股書中也有提到,超90%門票持有者的個人凈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約70%的持有者個人凈資產少于2000萬美元。商業(yè)航天項目對于富豪們來說有著極高吸引力。
布蘭森此次飛行,從點火到降落,僅僅花了4分鐘時間。在這短短的幾分鐘里,布蘭森和他的機組成員,將經歷從高達3.5G的加速度到零重力,這一快速轉換所帶來的奇妙物理體驗。到達預定極限高度后,團結號完全展開雙翼,再次調整姿態(tài),乘客便可以俯瞰地球美景。
以上就是價值25萬美金的太空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維珍銀河計劃在2022年初開始常規(guī)商業(yè)運營,并計劃每年從其位于新墨西哥州的基地美國太空港進行400次飛行,目前已經吸引了700多名付費乘客。
如今,布蘭森奪得“商業(yè)太空飛行第一人”的美譽,誰會在商業(yè)太空旅行之爭中拔得頭籌,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fā)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