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電商在線,作者 | 王亞琪,編輯|斯問
發現沒,短視頻軟件正在向你展示一個有逼格的生活方式,房車、露營、野炊,一副歲月靜好的樣子。電商平臺也開始向你PUSH上萬元一個的帳篷,上千元一個的手沖咖啡壺。
計算機層面的現代算法概念,固然有千人千面的測試性質,但優先將新奇特和潮流生活推薦給用戶,是平臺保持生命力的方式之一。
你看到的再也不是以往印象中焦頭爛額,滿腳泥巴扎帳篷的狼狽樣。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人與自然、低調奢華的時尚大片。
2020年,疫情讓私密性較強的露營玩法悄然出圈。天幕帳篷、實木桌椅、山系服裝、華麗的燈飾以及手沖咖啡、精釀啤酒、燒烤都是標配。今年天貓618,精致露營同比增長超150%,露營同比增長近30%。戶外手沖壺、復古煤氣燈等成為618最受歡迎的新品。
有人形容露營是現實版“動物森友會”——你能搭配出最符合自己心意的場景,擺拍出各種風格的大片。就像網紅們用清一色加州風的濾鏡,定義了什么是“精致露營”,業內也賦予了它一個專有名詞“Glamping”,是Glamorous(精致的)+Camping(露營)的意思。
你吐槽這是“智商稅”,10萬元的裝備誰會買,卻并不影響掘金者跑步進場,從個人需求,拓展到針對女性市場,家庭用戶,甚至酒店度假區等B端用戶,消費場景也顯得更多元化。
以露營為關鍵字,在“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搜索結果共28961條數據,包括露營地、露營投資機構、露營設備公司。
“去年7月開始,一直都是爆單狀態。”陳慧玲是博庭帳篷酒店的銷售經理,2012年他們的主要訂單還是出口國外,而現在國內的訂單在快速增加。
一家做露營設備的新品牌?Fantasygarden,去年剛開了天貓旗艦店,今年1-5月在線上全渠道賣出了1500萬。
用有逼格的生活方式種草,用顏值和設計打開消費市場,率先命中輕奢、中產、精英的標簽消費群體,但對于國內多數消費者來說,露營滲透率仍舊較低,算上設備、人力、場地的費用支出,有商家向「電商在線」表示,“純利只有6%。”
解決了這是什么的問題,供給和盈利才是證明消費者愿不愿意為這個“待開發的金礦”花錢買單的問題。
消費需求往往會最先影響到上游供應端。上周末,「電商在線」參加了ISPO亞洲(夏季)運動用品與時尚展,露營成為展會上最熱門的一個板塊。
商家們支棱起帳篷,拉開蛋卷桌,擺起折疊椅,無論是不是戶外,都是凹造型拍攝的好背景。這些琳瑯滿目的小商品,價格并不便宜:小到89元一盞的煤油燈、199元一個的折疊椅、398元一張的蛋卷桌,大到幾千元一塊的天幕、上萬元一頂的戶外帳篷。傳統露營最基礎的設備是帳篷、睡袋、氣墊,但精致露營幾乎沒有上限,各種小配件讓你眼花繚亂,如果要往高配算,五萬元的預算還不夠折騰。
展會上吸睛的露營區
一位已有十多年露營經歷的露營愛好者告訴記者,手上目前有的帳篷就有十多頂,“一頂常用的帳篷買來是9000多元,其他的輕奢類帳篷用一段時間可能就會賣掉,折舊大概20%左右。以前花的錢很多,最近幾年克制了,每個月花費在800元,買的多數是各種戶外用的刀。”這位愛好者透露,他在露營上的投入并不算圈子里消費最高的那一批,他的朋友為了囤露營設備,專門租了一個150平方米的倉庫。
露營圈里推崇的一些國外小眾品牌,比如Snow Peak出鏡率很高的一頂白色帳篷,價格要上萬元,限量版的鈦杯賣700元一個,正版的Kermit折疊椅價格1000元以上。
展會上令人眼花繚亂的露營設備
圍繞著精致露營,露營設備的生產商、供應商和營地運營商都是參與其中的掘金者。他們中多數自己就是資深的露營愛好者,也最懂消費者需要什么。
博庭做的是一種特殊的奢華帳篷,這是一家義烏的品牌。你很難想象這個圈子的進階玩法——他們銷售的帳篷占地面積約有50平方米左右,兩室一廳隔斷,水電全供,連你的狗也會擁有一頂寵物帳篷。
賣給個人用戶的露營設備,只是露營生意的一部分,商家們更大的野心是賣一整套露營解決方案。
博庭的銷售經理陳慧玲向記者介紹,他們會從設計、生產到安裝一條龍服務,“像現場搭的這套兩室一廳,價格是138000元。如果是一居室搭配一個衛生間的,價格從10000-40000元不等。這種帳篷主要賣給露營地運營方等B端用戶,或者是自己有農莊的C端消費者。
博庭開發的露營項目
一般來說,這種帳篷從生產到出貨要30-35天,加上施工安裝15天,周期大約50天。這樣的周期并不足以承接消費需求,從去年7月開始博庭一直處于爆單狀態。“發現產能跟不上后,我們又緊急在金華開了兩個2000平方米的工廠,一個負責做五金,一個負責做工科類。”
Fantasygarden是一家露營設備的品牌,聯合創始人Vicky透露,去年她們的營業額是1000萬左右,入駐天貓后,今年1-5月,線上營業額就做到了將近1500萬。
商家們心里很清楚,C端的個人消費者是最龐大的市場,但B端的企業客戶能帶來品牌效應和穩定的收入,在記者現場采訪的多個品牌中,牧高笛也在和一些露營地合作,Fantasygarden則干脆計劃做自己的露營地。
今年3月,B站和天貓聯合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與2019年相比,2020年B站中包含“戶外/露營”的視頻播放量增長率達到160%。1月1日至5月31日,小紅書上露營的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428%。年輕人熱愛的劇本殺和密室逃脫,滿足的無非是社交和娛樂的需求,在這一點上,戶外露營也同樣成立。
如何讓小眾的露營活動,走向更大眾化的消費群體?抓住女性消費者成為統一的解法。
小紅書上的露營攻略
“我們以前做的基本都是個人露營的設備,背包客用的更多,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方便、實用。”nurgaz電商負責人余凱是個90后男生,他告訴「電商在線」,他們的用戶群體年齡段集中在25-50歲,男性占到60%。爭奪女性消費者,意味新的生意增量。“像這次帶來展覽的蛋卷桌、折疊椅,都是我們馬上要推出的新品,更看重顏值和設計。”
國內做露營設備的品牌牧高笛和Line Friends旗下布朗熊聯名開發了戶外產品。牧高笛大牧事業部負責人馮佳俊介紹, “Line Friends主要是一些20-30歲的女性用戶,聯名主要是為了產生不同人群的碰撞。”
少女們喜愛的蛋卷桌和折疊椅
為了吸引更多的女性參與,露營設備的需求正變的越來越細分。
比如nurgaz推出移動廁所帳篷,作為一個非高頻使用的產品,每天能銷售5-6頂已經是不錯的銷量;Fantasygarden的創業團隊全是女生,更容易關注到女性的訴求,“有的女性會帶孩子,所以材料上要用更環保的;產品不僅要耐用、好看,可能也會更注重易搭建、好攜帶的問題,質量不要太重,帳篷更具隱蔽性。”
換句話說,把原本更看重野外求生技能的露營門檻盡可能降低,用顏值和設計打開消費市場,通過內容平臺圈定女性等更廣闊的消費群體,這成了精致露營出圈的策略。
露營設備的生產商、供應商開始收割紅利,這項看似小眾的活動試圖衍生更多的產業,沖鋒衣、軟殼褲、溯溪鞋等戶外運動服裝品牌,面臨的是一個更大的市場。
主做鞋服的戶外運動品牌Merrell就把目標用戶定在了更廣泛的潮流人群,“我們希望帶來一種獨特的時尚體驗,讓穿搭場景更為日常化,兼具科技感和潮流時尚屬性。”特步集團Merrell事業部總經理褚音舉例,比如防曬衣,就可以加入透氣、散熱、抗菌等多個功能,這其實并不僅僅是戶外服飾需要的。
就像日本高端露營品牌Snow Peak,除了戶外設備外,2014年開始也跨界做服飾,提出的 “urban outdoor”(城市戶外)概念,實際上帶動了一種新的穿衣風格。
Snow Peak服裝風格
還有圍繞精致露營興起的“拎包入住”式露營地——比起自己搭帳篷,露營地運營方會幫消費者搭建好場景,像住酒店一樣入住帳篷,輕松省事得多。野嶺花園營地相關負責人金湯告訴「電商在線」,一般一個露營地前期設備投入大概在100萬,后期運營費用在20萬左右,目前野嶺旗下的五個露營地月入住率能達到50%,今年預計會再新增2-3個新營地。記者查閱其收費情況,雙人住一晚的帳篷價格大約在980元。
“以蘇州營地為例,我們的月流水大約在20萬。”金湯透露,做露營地的一般都是開發商、房地產商,對于他們來說,露營地對土地資質的要求不高,使用起來非常靈活——定制團建、旅游項目、婚禮拍攝都能承接。
沒有地塊的商家想要做露營地,則有兩種方式,一是向景區租賃土地,支付租金;二是景區提供土地,參與營地經營分成。“像我們公司本身是做鄉村文旅投資開發的,目前露營地的盈利還沒法覆蓋成本,我們預計回本周期大約會在一年左右。”
露營地的選址要求,一般都會結合當地的風光特色。“比如莫干山的營地,我們主打的是山系文化,西塘那個營地主打稻文化,蘇州那個布置的更有森野格調。”金湯說,他們拓客的渠道非常豐富,小紅書等社交平臺、攜程等旅游平臺,都會以俱樂部等形式去推。“我們的合作伙伴也很多元,像我們的很多露營設備就是和牧高笛合作。也會和一些車展合作,因為車企有顧客資源,說服有車一族開展一次露營,更為容易。”
作為一個“待開發的金礦”,露營整個行業仍然處于市場教育的階段。
“有些消費者露營就是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這只能算是1.0人群。他們對露營本身的認識還比較淺。我們也在試圖通過各種活動,比如讓消費者嘗試搭帳篷、砍柴,讓大家獲得動手露營的樂趣,培育露營文化的2.0人群。”作為一名老手,金湯表示,商家推廣露營文化的初衷,并不希望它只是你的一次性體驗行為。提升復購率,是露營能否被普及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有相關報告預測,2026年戶外露營行業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50億元。有研究者判斷,“若按中國有1.5億人規模的常態露營人口來保守計算,每人年均露營花費1000元,市場規模可達每年1500億元。”
從規模預測來看,目前的玩家數量遠沒有達到市場的承載量。早在2005年,英國就有3500個注冊露營地。到2020年,日本全國露營地總數已經達到2107個。但相關報告顯示,2018年國內的露營地只有1273個,頭部的國產露營品牌數目也并不多。
此外,國內的露營品牌們基本還停留在做產品的階段,缺少品牌影響力。nurgaz的一款燃氣爐價格在60元左右,對外觀設計進行改造后的一款新品燃氣爐,價格能賣到400-500元,但材料和工藝成本也在增加,毛利潤只有20%左右。Fantasygarden的一款帳篷要賣2000元上下,但成本就要1400元,再加上運輸費用、推廣費用、人力成本,“事實上凈利潤只有6%。”Vicky透露。
和日本、歐美的一些國家相比,國內的露營行業才剛起步,但優勢是整個行業的加速度在提升,早入局的商家們快跑一步,率先搶占了消費心智。但問題并沒有解決,要咬下露營這塊蛋糕,前提是玩家共同推動,把整個市場做大。精致露營之外,還有更豐富多元的露營方式,只有當露營不僅僅作為一種體驗,而是成為一種真正的愛好,露營新品牌們才算切實站住了腳跟。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