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牛財經
便利蜂又要上市了?
7月8日,有外媒報道稱便利蜂已經秘密提交了赴美IPO申請,這也是便利蜂從今年六月開始第三次傳出上市消息了。
今年六月初和六月底都有消息稱便利蜂最快于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赴美上市,高盛、摩根士丹利、中信證券將作為主要承銷商安排上市相關事宜。
與前兩次一樣,當這次的傳言流出時,便利蜂相關負責人很快出來辟謠,表示傳言不真實,要以公司正式公告為準,不過面對有關上市計劃的咨詢,未透露更多信息。
短短一個半月傳出了三次上市消息,便利蜂到底有什么魔力?
2016年12月,去哪兒網聯合創始人莊辰超創建了便利蜂,其高管團隊大多來自711、鄰家便利店以及互聯網團隊,2017年2月首批五家店在北京同時開業。
從成立初期開始,便利蜂就沒有一味地模仿日資便利店,而是通過算法優化,打造了一整套信息管理系統,能夠給門店的選品以及貨架陳列等提出意見。除了大數據算法外,便利蜂還打造了一套屬于自己的供應鏈系統。
圖片來自便利蜂微博
2017年2月,前7-ELEVEn北京大區經理、原鄰家便利店董事長王紫加入便利蜂,擔任便利蜂集團高級副總裁、運營CEO。同年,便利蜂投資了北京7-ELEVEN鮮食合作工廠呀咪呀咪,此后又在華北和華東投資了多家鮮食工廠。
靠著這兩手利器,便利店開始了在全國范圍內的飛速擴張。2019年9月,便利蜂宣布全國門店已經突破1000家。到了2020年底時,便利蜂透露將在2021年開啟飛速擴張計劃,年內門店數量將突破4000家,其中一半將位于中國的二、三線城市,計劃到2023年,門店數量將超過10000家,這意味著便利蜂平均每天就要開超過5家門店。
便利蜂的飛速擴張,也難免引起外界對其的擔憂,畢竟擴張不是嘴上說說就行的,得要大把真金白銀投入。從公開信息來看,便利蜂的融資次數并不算多,去年5月時才完成C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到了數百億人民幣,不過這能否支持其萬店野心還是個未知數,畢竟便利蜂到現在還未實現整體盈利。
外界對于便利蜂的擔憂,并不是空穴來風,這是那些已經失敗的選手留下來的經驗。
2017年,擁有300家門店的老牌連鎖便利店“Hi-24好鄰居”賣身,被綠城物業、易果、鮮生活三家以8400萬美元的價格收入囊中。2018年,在北京地區擁有168家門店的鄰家便利店一夜之間全面停業,在業界掀起軒然大波,原因是背后出資方發生事故,導致鄰家便利店沒有新的資金補充,無法繼續運轉下去。在突然停業之前,鄰家便利店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很多人難以想象這樣的店會因為沒錢導致一夜之間關停。
除此之外,還有5個月燒光4000萬導致資金鏈斷裂的131便利店,同樣資金鏈斷裂的全時便利店……
究其原因,這些選手失敗無非是收入無法覆蓋成本,北京等一線城市房租、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不斷蠶食著便利店企業的利潤,或許也是因為這一原因,便利蜂才將重心放在了二三線城市,無論是房租還是人力成本都能大大減少。
圖片來自羅森官網
單家店鋪的成本雖然減少,但是在攤子越鋪越大的情況下,仍然需要巨額投入,而且便利蜂目前的經營模式還是全部直營,沒有加盟商來分擔擴張成本。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中國便利店市場份額主要由石油系便利店占據,兩桶油旗下的易捷和昆侖好客占據了36%的市場份額,從整體來看,易捷、昆侖好客以及美宜佳的門店數量都超過了兩萬家,占據了大約51%的市場份額。而天福、紅旗、全家、羅森、蘇寧小店、十足、7-Eleven等便利店的門店數量都未超過一萬,便利蜂則是以2000家門店勉強觸及第十的位置。
不過石油系占據市場份額大頭,對于便利蜂等后來者來說顯然是個還不錯的消息,畢竟兩桶油旗下的便利店幾乎都快成為加油站的標配了,與其他便利店追求的理想門店位置沖突并不大。
有分析師認為,目前便利店行業仍然處于規模換利潤的階段,所以便利蜂才會瘋狂擴張。與便利蜂相似的是,羅森也提出了萬店計劃,計劃在2025年實現中國地區門店數量超過一萬。
另一方面,在擴張的同時,便利蜂仍然沒有實現全面盈利。雖然便利蜂曾在2020年公開表示在北京地區的門店已經達到盈利水平,但隨著門店網絡的鋪開,以及供應鏈方面的持續投入,便利蜂想要在短時間內實現全面盈利顯然不太現實。
想要持續的運營下去,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開源節流。
得益于技術出身的莊辰超以及團隊中來自眾多互聯網公司的成員,便利蜂從一成立開始便盯上了線上線下融合這一條路,打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私域流量池,這也讓便利蜂開通了零食柜、外賣等業務。
另一方面,便利蜂此前投資鮮食工廠的好處也漸漸顯現出來,便利蜂自有品牌的Sku已經達到400個左右,鮮食和自有品牌的營收占比和三大日系便利店持平,為便利蜂的營收增添了強大的助力。
產品方面的投入逐漸有所回報,但還不能完全幫助便利蜂實現自給自足。
上文提到過,便利蜂目前還處于規模換利潤的階段,而且短期內想要實現全面盈利也不太現實,自己無法造血,那就只能靠外部輸血,那么無非就兩種方式,一是融資、二是上市。
融資方面,在去年5月接受未知投資方的C輪融資后,便利蜂已經有一年沒有融資消息傳出,不過參考便利蜂以往的融資記錄,其A輪融資投資方為莊辰超創辦的斑馬投資,如果在一定時間內尋找不到外部融資時,也有可能是斑馬資本為便利蜂輸血。
上市方面,雖然便利蜂一再辟謠上市消息,但是在接受外部注資的時候,上市就成了必然的事情,說到底就是在哪上市,什么時候上市的問題。
總的來說,便利店是個薄利多銷的行業,資本將成為便利蜂前景的助推器,便利蜂的問題在于該如何為接下來的沖刺尋找到新的助推器以及在擺脫助推器之后該如何自己前進,不過好在便利蜂在北京這種一線城市實現了整體盈利,那么接下來二三線城市的戰場,便利蜂的未來或許更加明晰。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