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被稱為“貨運機器人”的自動駕駛卡車,正在加速向我們駛來。
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嬴徹科技展示了兩款自動駕駛重卡的量產車型。這兩款車型分別是與東風商用車、中國重汽聯(lián)合開發(fā),搭載了嬴徹軒轅自動駕駛系統(tǒng)。
據(jù)嬴徹科技創(chuàng)始人兼CEO馬喆人在接受鈦媒體采訪時透露,這兩款自動駕駛重卡將在今年年底實現(xiàn)量產下線,將會是全球最早實現(xiàn)量產的自動駕駛重卡車型。
這意味著自動駕駛卡車開始走向真正的商業(yè)化落地應用,新一代的貨運機器人網絡也將由此開始。同時,兩款車型的成功量產下線,不僅對嬴徹科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整個自動駕駛商業(yè)化落地應用,以及中國干線物流運輸領域都有著特殊而重要的意義。
早在2019年,嬴徹科技就已啟動與主機廠聯(lián)合開發(fā)自動駕駛重卡,兩年來一直堅持嚴謹?shù)能囕v正向開發(fā)流程。
其中嬴徹與主機廠聯(lián)合開發(fā)的線控底盤,整合了國際和國內Tier1資源設計,在轉向、制動、電源系統(tǒng)均有多重冗余,能夠實現(xiàn)整車級線控底盤的全冗余方案,這在重卡行業(yè)內為首創(chuàng)。
在這次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嬴徹科技也首次對外展示了其全套車規(guī)級硬件套裝,包括長距和補盲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GPS/IMU、計算平臺、網關、T-Box、IVI-Box等。
據(jù)嬴徹科技介紹,所有零部件均經過包括工程、開發(fā)、生產三階段的嚴格認證,以及電氣、機械、環(huán)境和電磁的試驗驗證,滿足重卡150萬公里生命周期的可靠性與耐久性要求。
量產在即,繼完成冬季黑河寒區(qū)測試,嬴徹科技量產樣車目前也已完成加速耐久測試,并即將開展海南高溫耐久測試。且在今年5月,嬴徹科技獲得國內首個重卡自動駕駛領域的最高級別ISO26262 ASIL D功能安全流程認證。
備受業(yè)內關注的嬴徹軒轅自動駕駛系統(tǒng),也在今年3月發(fā)布,這套系統(tǒng)是嬴徹科技全棧自研,其核心算法和軟件都有升級。
其中,嬴徹精準語義分割3D感知技術,通過“非對稱3維神經網絡模塊算法”,能夠實現(xiàn)即使在遮擋或是稀疏點云輸入的情況下,也能準確辨別駕駛場景下的小物體,該技術獲得SemanticKITTI榜單第一。同時,嬴徹科技針對重卡的節(jié)油算法(FEAD)也在更多車型和更多道路上得到驗證。
值得注意的是,嬴徹科技自研的車載計算平臺算力達245TOPS,可提供的CPU 和神經網絡加速的計算能力顯著領先于行業(yè)水平,并且支持更豐富的高階自動駕駛傳感器接入,最高可支持12路 4K高清攝像頭,10路以上1000/100 Base T1以太網,內置GNSS傳感器等。目前樣件已完成電子電氣和電磁兼容測試,達到量產要求。
一切都在為最后的量產做著準備。目前,嬴徹自動駕駛功能性所覆蓋的典型ODD(Operation Design Domain)場景已超過500個,并通過仿真路測、封閉路測、開放路測不斷優(yōu)化算法,性能可滿足高速全場景工況和各種復雜天氣,近期也將完成C樣車的聯(lián)合驗收。?
嬴徹科技執(zhí)行副總裁黃剛在接受鈦媒體采訪時直言,曾多次被問到“多大規(guī)模才算量產”,他解釋稱,嬴徹科技所講的量產,是指按照正向開發(fā)的流程達到一個可量產的標準。這個可量產的標準是指性能、質量、成本、生產和交付的能力。
具體來看,首先自動駕駛的性能要滿足要求,如針對干線物流要達到什么樣的性能,從而可以實現(xiàn)安全、健康、可持續(xù)的服務;
其次質量要足夠好,對自動駕駛卡車來說,評價質量主要以安全、可靠性和耐久性為標準,嬴徹科技以追求功能安全為目標,按照卡車的使用壽命150萬公里為目標來進行測試和驗證;
然后是成本,嬴徹科技不是去開發(fā)一個高成本的東西,其TCO要比普通卡車更有競爭力;
最后就是交付能力,主機廠是每三分鐘一個節(jié)拍,嬴徹科技按照這個目標來開發(fā),實現(xiàn)下訂單一個月可以實現(xiàn)交付。
嬴徹科技的傳感器配置原理,據(jù)黃剛向鈦媒體介紹,采用的是三重傳感器互為冗余,包括3個激光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和7個攝像頭,每一類傳感器覆蓋360度,并且全部為量產車規(guī)級產品。
黃剛指出,傳感器的配置,乘用車和卡車不一樣,自動駕駛重卡的體積不一樣,布局的方案也會不一樣,同時應用場景不同,采用的配置策略也會不同,但會在高性能、成本、質量之間達到合理的平衡。
相比一些剛剛切入進來的新玩家,嬴徹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貨運物流領域的自動駕駛研發(fā)。
對于近年來,一些做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公司開始拓展自己的業(yè)務邊界,切入進自動駕駛卡車領域。
馬喆人在接受鈦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動駕駛卡車領域是一個大產業(yè),而且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卡車市場。從這個角度來看,他認為,目前有實力的參與方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嬴徹科技非常歡迎有實力的自動駕駛公司參與進來,這里有大量共同促進的供應鏈、用戶認知、技術發(fā)展的機會,現(xiàn)在這個賽道太冷清,應該更熱鬧。”馬喆人說。
同時,馬喆人也對鈦媒體坦言,不管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要把自動駕駛技術做好,能夠符合車規(guī)級的量產,以及有成本效益,這幾件事加在一起是很難的。
嬴徹科技CTO?楊睿剛則認為,這恰恰說明了這些新玩家也嗅到了自動駕駛卡車領域的商機。
至于嬴徹科技是否會反過來切入自動駕駛出租車領域,?楊睿剛告訴鈦媒體,首先還是要專注自研核心技術,以量產為導向,深度參與未來貨運機器人網絡的運營。在他看來,自動駕駛出租車與自動駕駛卡車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還存在相當?shù)牟町悺?/p>
楊睿剛指出,從轎車和卡車的剎車距離來看,一輛滿載的重卡在100公里的速度下奔跑,它的剎車距離從100公里到0是100米,轎車只有40米;卡車17米長,它的換道時間要高達10秒,兩倍于轎車。
同時,卡車是一個載重工具,它的載重量從空載16噸到滿載49噸,300%的差別,對于轎車來說,這個差別是2噸到2.5噸,25%的差別。且卡車是一個車身兩節(jié)式的鉸鏈結構。
此外,卡車是一個商用的工具,每天至少要開800公里,耗油300升以上,是整天開出租車的10倍,所以省油也是商用卡車的剛需。
在楊睿剛看來,這些都對自動駕駛的感知、規(guī)劃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自動駕駛出租車與自動駕駛卡車所面臨的技術挑戰(zhàn)是不一樣的,嬴徹科技的軒轅系統(tǒng)根據(jù)卡車的特點,自研了獨特的算法,包括千米感知算法、自適應魯棒控制算法和節(jié)油算法。
有人說自動駕駛已經進入下半場,對此,馬喆人認為,自動駕駛還在萌芽期,還沒有到下半場。他反問,產品還沒有出來,怎么能叫做下半場?在他看來,最起碼是產品達到了一定的量級,才能算是到了下半場。
關于上市,馬喆人表示,作為一家科創(chuàng)公司,上市是必然會走的一步。嬴徹科技是VIE架構的公司,可以在美股、港股、科創(chuàng)板上市,未來會很自然的選擇上市地。但對于上市這件事,嬴徹科技態(tài)度是“穩(wěn)扎穩(wěn)打,順勢而為”。
在馬喆人看來,任何一家沒有基本面的公司,是不可能長期經受資本市場的考驗。對于一家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技術領先、基本面好,有真正的、健康的、可預期的商業(yè)前景,才會得到長線投資人的追捧。
他希望嬴徹科技上市時,不僅有好的股價,而且還可以長期守住,甚至可以給股東和團隊帶來長期溢價。
對于自動駕駛創(chuàng)業(yè)公司而言,現(xiàn)階段,如果能夠上市,當然是越快越好,因為上市對公司發(fā)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不過,馬喆人坦言,“嬴徹科技對于上市并沒有明確的時間表。還是先把自己的事做好,外部有機會就提前上,如果資本市場不好,等一等也可以。”
之所以不是那么著急上市,或許與嬴徹科技有著一定的資金儲備有關。2020年,嬴徹科技先后獲得兩輪融資,共2.2億美元股權融資。最新一輪融資由寧德時代領投,原有股東包括普洛斯、G7、蔚來資本參與跟投。
無資金之憂,嬴徹科技在自動駕駛重卡量產和商業(yè)化運營方面的進程都在加速。以“技術+運營”為核心模式,嬴徹聚焦于中國的干線公路貨運市場,已簽約超百家物流客戶,商業(yè)化進度也全面領先于行業(yè)。
對于嬴徹科技未來的發(fā)展,馬喆人表示,量產才剛剛開始,量產質量的爬坡是以年為基礎的,沒有任何可以投機取巧;下一階段就是積累里程,學習長尾場景,奔向無人。
中國干線物流是萬億級市場,自動駕駛會率先在這個巨大市場實現(xiàn)規(guī)模化商業(yè)運營。正如馬喆人所言,“嬴徹科技在自動駕駛卡車量產和商業(yè)落地上做出了正確的戰(zhàn)略選擇,將會堅定投入自動駕駛全棧技術的自主研發(fā)。”(本文首發(fā)鈦媒體APP,作者/張敏)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fā)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