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正迎來又一輪洗牌。
7月6日,社區團購平臺“同程生活”發布更名公告,即日起,蘇州鮮橙科技原品牌名由“同程生活”更名為“蜜橙生活”,將進一步加大團長私域流量及直播供應鏈端投入,為團長(KOL/KOC)提供優質商品。
盡管同程生活并未明確表態是否放棄社區團購,但其從C端業務轉型小B端已表明極力謀劃新的出路,近乎等同于放棄社區團購。據新京報報道,對于“下單是否還需要選團長、以后是否還做社區團購”等問題,平臺客服回應稱,公司目前業務調整,不需要選擇團長下單,“目前自提業務在調整,暫停了。暫時不招募(團長)了。”
公開資料顯示,同程生活是同程集團生態平臺孵化資本的項目之一,2018年8月正式運營。其以生鮮非標品為切入口,瞄準下沉市場,生鮮品類占比達70%,其他品類涉及居家用品及周邊服務,主要采用“上游規模化源頭直采+下游社區自提”的模式。
成立至今,同程生活共獲得8輪融資,最近一輪發生在去年7月,由襄禾資本領投,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BAI)、元禾資本等跟投,投后估值10億美金。
借助資本的力量,同程生活也先后與千鮮匯、鄰鄰壹、考拉生活等區域品牌合并,在華東、華南珠三角、西南等全國多范圍擴張。2020年,同程生活GMV接近100億元,行業地位僅次于興盛優選;同程生活掌門人何鵬宇放話,2021年平臺GMV達300-500億元,公司實現整體盈利。
現實并不盡如人意,進入2021年,同程生活開始顯露出節節敗退的跡象。今年4月有報道稱,因戰略性調整,作為同程生活最重視的市場之一的湖南區域暫停運營、團點關閉。近日又曝出,同程生活存在單量大幅下滑、現金流緊張、供應商欠款等問題。
有報道稱,在過去一個季度里,同程生活的單量已經大幅下滑,相比高峰期已經跌去60%以上。單量下滑帶來的資金緊張擠壓了同程生活的現金流,由此帶來的供應商欠款問題層出不窮。知情人士透露,過去一個月,赴同程生活蘇州總部討要欠款的供應商每天都有好幾波,“原本給供應商的結款周期是T+3或者T+7,但現在同程生活已經拖延了長達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
僅半年多的時間內,同程生活到底遭遇了什么?
7月6日凌晨,同程生活創始人、董事長、CEO何鵬宇發表內部信,稱公司“目前正面臨著創業以來最困難的時刻”。
信中提到,在2020年年中,同程生活已經開始進入一個良性發展階段,前端履約盈虧打平,但從2020年9月份開始,社區團購行業風云突變,行業從“拼創新”“拼執行”變成“拼資本”“拼補貼”,美團優選、多多買菜和橙心優選的涌入,打亂了創業公司的步伐,依靠巨額補貼,巨頭們搶走了大部分用戶和訂單量。
“基于此,現在我們必須做出戰略上轉型調整。”即啟用新的品牌名“蜜橙生活”,圍繞團長(KOL、KOC)進行供應鏈的創新,包括私域流量運營、直播運營、供應鏈賦能等。何鵬宇認為,今天是屬于個人IP的黃金時代,巨大的流量紅利會讓我們的團長取得更大的成長空間。
何鵬宇還在信中表示,過去的三年里,他帶著團隊從0起步把公司做到了10億美金;未來三年,有信心再次把一個業務做到10億美金。
據悉,今年4月,同程生活開始和抖音戰略合作,通過抖音本地頁的社區團購入口,可以直接進入同程生活,同程生活也鼓勵團長和品牌進行直播帶貨。彼時的同程生活也許就已經有了轉型的打算,并開始嘗試和探索。
此外,據報道,在決定戰略轉型之前,同程生活曾和市面上幾家社區團購企業京東和阿里,甚至字節跳動探討過“收購意向”,但最終因各種原因未能成行。
(鈦媒體APP編輯劉萌萌綜合自南方都市報、三言財經等)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