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溪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在線教育行業最近“烏云壓頂”。
近日,北京教委宣布在暑假期間將組織面向小學一年級至五年級學生的托管服務,該消息一出即引發各方關注。此外,隨著托管政策逐步落地及監管方向愈發明朗,教培行業“山雨欲來風滿樓”,各大教育機構紛紛開始裁員、降薪。
在線K12教育成為“燙手山芋”的同時,主要面向0-6歲學齡前兒童的在線素質教育行業前景也并不明朗。
在此背景下,有一家兒童啟蒙數字內容提供商卻向資本市場發起了沖擊。
為兒子學顏色制作APP 無意中打造早教巨頭
近10年發展最迅猛的莫過于互聯網行業,而GPLP犀牛財經發現,出身于福建的互聯網大佬也不在少數,例如字節跳動的創始人張一鳴、美團創始人王興、美圖創始人吳欣鴻等。
福建企業家以其親身經歷演繹著“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故事。近日,又有一位出身于福建的企業家因其創立企業闖關A股引發關注。
2021年6月29日,深交所官網顯示,寶寶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寶寶巴士”)創業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寶寶巴士申請擬發行數不超過41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4.01億股,計劃籌集資金18.48億元。
寶寶巴士為一家兒童啟蒙數字內容提供商,核心產品包括兒童啟蒙音視頻、APP。而寶寶巴士的創始人唐光宇為福建人,其公司主要生產經營地址也位于福建福州。
招股書顯示,唐光宇本科畢業于福州大學建筑工程專業,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EMBA在讀。而唐光宇有著閩商愛打拼的基因,十分熱衷于創業。
公開資料顯示,1998年9月至2002年2月,唐光宇作為創始人創建東區時空創業團隊;2003年至2009年5月,作為創始人又籌備并就職于信永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2007年至2010年6月,同步作為福州市倉山區信永培訓學校的創始人;2009年6月至2020年12月,任寶寶巴士前身福州智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2020年12月至今,擔任寶寶巴士董事長兼總經理。
GPLP犀牛財經發現,唐光宇創辦寶寶巴士的過程也較為戲劇性,有幾分“天注定”的意味。
2010年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在百度、騰訊、阿里初步形成三足鼎立的互聯網格局的同時,小米、美團、愛奇藝等企業紛紛建立,互聯網浪潮席卷著整個行業。而此時做IT培訓的唐光宇也面臨著轉型,不過向哪個方面轉型還未確認。
在唐光宇毫無頭緒之際,因其兩歲的兒子在分辨顏色上遇到問題,其決定做一個教兒童識別顏色的APP。2011年“寶寶學顏色”APP誕生,這款學顏色的APP也為唐光宇賺了第一桶金,隨后唐光宇又接連開發了一系列早教APP,并逐步建立起一個互聯網“早教帝國”。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1月,剛成立沒多久的寶寶巴士就獲得了順為資本1000萬元的A輪融資,而獲得融資的過程也充滿戲劇性。
據悉,順為資本前副總裁高少星在為堂妹升級iPad時被叮囑將熊貓頭像的一系列APP都裝上,而“熊貓頭像APP”即為寶寶巴士旗下產品。由此,寶寶巴士進入了順為資本的視野,據媒體報道,當月順為資本便與寶寶巴士敲定協議。
天眼查APP顯示,寶寶巴士在2013年獲得順為資本千萬元投資后,其在2015年又分別獲得基因資本及好未來戰略投資部的投資。
想當早教領域的字節跳動 寶寶巴士底氣可足?
2018年至2020年,寶寶巴士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54億元、5.26億元、6.4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11億元、2.67億元、2.61億元。
2019年和2020年,寶寶巴士的營收增速分別為107.04%、23.37%,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41.57%、-2.53%。
雖然寶寶巴士2020年的業績增速有所放緩,但其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仍然可觀。據悉,寶寶巴士的境內可比公司主要為有伴科技和芝蘭玉樹,其主要產品分別為“小伴龍”APP和“貝瓦兒歌”等系列產品。
而在新三板掛牌的芝蘭玉樹2020年報顯示,2020年其營業收入為1823.43萬元,凈利潤為13.24萬元,與寶寶巴士的營收完全不在同一量級。
寶寶巴士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為APP合作推廣收入、音視頻授權分成收入和其他收入。而該公司超七成收入來自APP合作推廣,因此說寶寶巴士為一家“廣告公司”也不足為過。
例如,2020年寶寶巴士來自APP合作推廣收入為4.98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76.76%,而其音視頻授權分成收入僅為1.30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0.04%。
寶寶巴士對自己的表現也很是滿意,其在招股書中寫到,在音視頻方面,截至2021年5月31日,寶寶巴士在YouTube的所有頻道合計訂閱用戶為1.36億,是我國在YouTube上訂閱用戶最多的兒童啟蒙數字內容提供商。
而在APP方面,2021年5月,寶寶巴士全球MAU為9902.28萬。而根據第三方數據平臺APP Annie公布的數據,2020年12月,寶寶巴士旗下應用下載量在App Store 和Google Play的合并渠道中位居全球第十,而全球另一家上榜的中國企業為字節跳動。
敢與字節跳動相媲美的寶寶巴士底氣何在?
首先是市場容量巨大。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早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早教市場規模已達到4891億元,彼時預計2020年我國早教服務收入將達到8100億元。
據易觀千帆數據,截至2021年4月30日,中國在線教育領域活躍用戶規模達到5.19億人,據其測算,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交易規模已超5000億元。
而隨著在互聯網浪潮下長大的90后逐漸成為父母,其對在線早教的接受度較高。
此外,寶寶巴士在國內的競爭對手主要有小伴龍、貝瓦兒歌等,而上述公司在規模及市場占有率方面暫時還無法與寶寶巴士相比。
不過,寶寶巴士也曾有一段迷茫的時期。在寶寶巴士創立初期,由于手機應用市場較為廣闊,手機廠商均會主動尋求合作對寶寶巴士軟件進行預裝,然而隨著手機應用商場市場集中度增加,市面上僅剩下十余家時,企業需要投入資金主動尋求合作。
此時,唐光宇做出了解散市場部門的錯誤決定,該項決定也使得寶寶巴士錯失了一些機會。
唐光宇曾表示,“在沒有市場部的一年,用戶總量減緩得很厲害。我們甚至連商務聯系、檢索優化等基本工作都沒去做,用戶輸入‘寶寶巴士’檢索出來的第一個App還不是寶寶巴士” 。
在內容選材方面,唐光宇也曾經歷過失敗。寶寶巴士在制作視頻時曾將視頻按照動漫教育片的方向進行創作,但教育內容過于生硬,贏得了老師家長的喜愛但是很難對小孩產生吸引力。隨后,寶寶巴士將方向調整為了教育動漫片,增加趣味性強調寓教于樂。
找對方向的寶寶巴士業績逐步增長。
內外夾擊 寶寶巴士面臨“成長的煩惱”
不過,即便建立了一個“早教帝國”,擬登陸創業板的寶寶巴士并非高枕無憂。
雖然寶寶巴士自稱是中國在YouTube上訂閱用戶最多的兒童啟蒙數字內容提供商,其旗下應用下載量在App Store 和Google Play的合并渠道中位居全球第十,但是寶寶巴士的境外收入占比呈下降趨勢的同時,其還正在遭受到海外早教品牌的沖擊。
招股書顯示,2020年寶寶巴士來自境外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由2019年的28.92%下降至28.56%。
而據唐光宇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披露的數據,2012年寶寶巴士超七成的收入來自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而目前上述占比下降至不到三成。
寶寶巴士在國內外市場上均面臨著諸多挑戰。
在國外市場上,寶寶巴士的競爭對手包括Moonbug Entertainment、韓國Smart Study、倍樂生集團等,上述企業擁有巧虎、小豬佩奇、小馬寶莉等諸多知名品牌。
而在國內市場上,美吉姆、金寶貝等線下教育機構已經將觸角延伸至在線教育,寶寶巴士除了需要面對小伴龍、貝瓦兒歌等競爭對手外,還需要面對美吉姆、金寶貝等線下教育機構。
GPLP犀牛財經注意到,除了面臨競爭對手的競爭外,寶寶巴士旗下APP還曾因違規行為被通報。
2020年10月27日,工信部發布信息顯示,寶寶巴士旗下奇妙玩具修理店(9.50.00.00版本)和寶寶動物世界(9.50.00.00版本)APP因存在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行為被通報。
此外,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有消費者投訴稱,2020年1月26日晚,5歲孩子在手機上玩寶寶巴士免費游戲時,手機頁面反復多次彈出付費頁面,在重復關閉過程中手指誤操作觸屏被從微信中扣款258元,但被告知無法退款。
雖然寶寶巴士暫居在線早教類企業前列,但在內憂外患夾擊下,寶寶巴士若想保持住現有地位還需做出更多努力。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