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兔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所有人都知道,吉利汽車折戟科創板。
2020年6月,吉利汽車(00175.HK)向上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直到9月28日通過上市委會議,一切都很順利。彼時,市場都認為吉利汽車將成為“科創板汽車第一股”。
2021年新年伊始,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在新年致辭中表示,吉利汽車登陸科創板后,將重啟與沃爾沃汽車合并重組的討論。
然而,就在離上市僅一步之遙的時候,卻突然打起了“退堂鼓”,2021年6月25日,吉利汽車突然宣布主動撤回科創板IPO申請。
為何“掙扎”近1年后吉利汽車選擇放手呢?
李書福:“請給我一次失敗的機會”
1994年,李書福帶著做摩托車廠賺下的1億元闖入造車賽道。
放牛出身的李書福從國外買來一大堆車開始拆車和研究,并自以為對汽車的基本構造十分了解,“汽車有啥了不起,不過就是四個輪子、兩張沙發、一個鐵殼”。
于是,1998年,一輛有著紅旗的底盤,奔馳的外殼,沒有“屁股”的“吉利豪情”獲得批準,價格在3萬元左右,吉利汽車靠著低價優勢打入市場。
不過,由于彼時的李書福還沒有轎車生產資格,“吉利豪情”也只是披著“輕型客車”的名號進行銷售。
直到1999年,時任國家計委主任的曾培炎視察吉利汽車,李書福對他說:“請國家允許民營企業家做轎車夢。如果失敗,就請給我一次失敗的機會吧。”
2001年11月,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前,“吉利豪情”登上汽車生產企業產品名錄,吉利汽車成為中國首家獲得轎車生產資格的民營企業。
2005年5月,吉利汽車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上市2年后,李書福宣稱,不再造4萬元以下的車,要“讓吉利汽車走遍全世界”,變成“造最安全、最環保、最節能的好車”。
李書福對汽車的認知已不再只是簡單的輪子加鐵殼,而變為“軟件定義汽車這是行業的共識,這是人類科技進步到了一個新高度的時代產物”。
因此,吉利汽車在研發投入上極其舍得。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的研發投入分別為56.49億元、61.79億元、54.51億元、21.84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03%、5.76%、5.55%、5.88%。
盡管如此,市場上仍有一種聲音質疑吉利汽車的“科創屬性”不強。
有業內人士認為,“吉利汽車快速申請上科創板的主要原因,就是想要搶跑道。但是,其本身其實并不太符合科創板的條件。”
2021年初以來,IPO監管政策密集出臺,上交所受理科創板IPO申請的節奏有所放緩。新政策強化了對上市企業“科技含量”的審查,并且實施對擬上市公司的現場檢查,被抽中檢查的企業可主動撤回IPO申請。
有報道認為,雖然吉利汽車研發投入可觀,但在研發費用上仍不滿足科創板的要求。
《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中要求,同時符合下列4項指標的企業申報科創板上市:
1、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
2、研發人員占當年員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3、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5項以上。
4、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20%,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3億元。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5.17億元、19.32億元、30.73億元、17.21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62%、1.80%、3.13%、4.64%,均不滿足5%的比例。此外,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方面也存在不滿足要求的情況。
不過,相比中芯國際46.92億元的研發投入,吉利汽車盡管研發投入也并不低,然而依舊相差甚遠。
此外,GPLP犀牛財經注意到,在吉利汽車申請撤回上市的同時,強調將對旗下智能汽車品牌極氪智能科技尋求不同的外部融資方案。
因此,市場上有另一種猜測是吉利汽車在為旗下智能汽車品牌極氪汽車讓路。
2021年6月28日,標普在一份研報中指出,“取消吉利汽車科創板上市對吉利控股而言是一次重大挫折,因為吉利控股要大幅降低杠桿,只能依靠沃爾沃汽車、電動汽車新品牌‘極氪’等其他子公司的股權融資。”
吉利老矣?尚能新能源否?
原本,吉利汽車擬募集資金200億元,用于新車型產品研發、前瞻技術研發、產業收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新車型產品研發和前瞻技術研發合計擬投入11億元。
吉利汽車表示,通過新車型研發,進一步豐富現有車型產品組合;通過前瞻技術研發,應對汽車行業新能源及智能化轉型趨勢,提前布局未來技術路線。
可以看出,吉利汽車對新能源市場野心勃勃。這或許與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備受資本追捧有關。
自2005年在港股上市以來,吉利汽車就一直處于被低估的狀態,最新市值僅為2500億港元,而2011年才在A股上市的長城汽車總市值也有3852.61億元,此外,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也備受市場青睞。
截至2021年7月4日,蔚來(NIO.NYSE)的市值為825.81億美元;理想汽車(LI.NASDAQ)的市值為295.55億美元;小鵬汽車(XPEV.NYSE)的市值為351.38億美元。
與此同時,吉利汽車的業績也一路下滑,數據顯示,2020年,吉利汽車收入為921億元,同比下滑5.4%;凈利潤為55.7億元,同比下滑33%;股東應占溢利55.3億元,同比下降32%。
而在負債方面,吉利汽車也倍感危機。截至2020年末,吉利汽車賬面現金及等價物余額約190億元、應收帳款及票據約250億元,同時流動負債高達近420億元。
下場廝殺新能源迫在眉睫
2019年,吉利汽車及旗下幾何品牌共有14款在售車型,其中13款為節能及新能源車型。目前,吉利汽車旗下1.6L排量及以下燃油車、新能源及電氣化車型銷量占總銷量的70%以上。
不過,傳統燃油車仍然是吉利汽車的主營業務,吉利汽車新能源車型的銷售占比只有5.2%。
但是,2020年,吉利汽車年銷量約為132萬輛,在新能源領域的幾何A、幾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及電氣化產品,總銷量約為6.8萬輛,同比下滑39.8%。
2021年3月23日,極氪智能科技正式宣布成立,由吉利汽車、吉利控股集團共同投資,其中吉利汽車持股51%,吉利控股集團持股49%。
招商證券在一份研報中指出,“撤回申請并推進極氪單獨上市,有利于進一步加快智能電動車業務發展。長期看,極氪的估值釋放空間巨大,有望帶動吉利汽車上市公司估值水漲船高。”
吉利汽車在極氪汽車上投入極大。李書福親自出任極氪公司董事長,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安聰慧出任極氪公司CEO。
2021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作為極氪首款車型,極氪001已正式發布并開啟預定。
吉利汽車曾表示,7月31日鎖單用戶可享受0.5萬元抵2萬元的優惠。只不過,承諾的優惠在極氪汽車還未面世就不存在了,此前宣傳的“800V電壓系統”也縮減成400V電壓系統。
如此極氪汽車能帶領吉利汽車闖進新能源賽道嗎?
有業內人士表示,新造車企業的競爭格局仍充滿變化,如哪吒汽車就在5月銷量取代理想成為了新造車企業的銷量第三名,進入頭部陣營。
對于新能源汽車賽道的競爭,李書福曾在公開演講時表示,“汽車產業革命已經開始‘暴動’,新的賽道已經開始搭建,一場新的馬拉松賽跑已經出發。最終鹿死誰手還需要時間檢驗。”
吉利汽車下場廝殺新能源賽道能否成功嗎?
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