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市的滴滴出行,突遭安全審查。
據國家網信網7月2日消息,為防范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為配合網絡安全審查工作,防范風險擴大,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戶注冊。
對此,滴滴方面回應稱,將積極配合網絡安全審查。針對網絡安全審查是否為侵犯用戶隱私、“停止新用戶注冊”是指司機還是乘客,滴滴方面均不予回應。
受此消息影響,7月2日,滴滴美股開盤跌幅達10.98%,不過隨后跌幅有所收窄,最后滴滴以15.53美元收盤,跌逾5%。
滴滴出行此前曾多次被監管約談,乘客安全、司機與平臺之間抽成比例等問題令滴滴備受詬病。
5月14日上午,交通運輸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信訪局等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8家成員單位對滴滴出行、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美團出行、T3出行、高德、嘀嗒出行、滿幫、貨拉拉、快狗打車等10家交通運輸新業態平臺公司進行聯合約談。
約談指出,近期社會各界集中反映網約車平臺公司抽成比例高、分配機制不公開透明、隨意調整計價規則,以及互聯網貨運平臺壟斷貨運信息、惡意壓低運價、隨意上漲會員費等問題,涉嫌侵害從業人員合法權益,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3月5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同志對滴滴公司進行了約談。約談指出,滴滴公司近期在部分城市調整經營策略準備工作不充分,溝通評估不到位,涉嫌侵害駕駛員合法權益,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約談要求,滴滴公司要正視存在問題,立即開展整改,保障司乘人員合法權益,為全國“兩會”順利召開營造良好的安全穩定環境。一是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對可能侵害駕駛員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經營行為堅決整改,確保行業安全穩定。二是要科學調整經營策略,依法依規規范自主定價行為,加強與駕駛員的溝通,廣泛征求意見,保護駕駛員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嚴防“店大欺客”。三是要堅決履行社會責任,關心關愛駕駛員群體,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合理調整抽成比例,保障駕駛員合理收入和身體健康。
滴滴公司負責人表示,將深刻反思滴滴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嚴格落實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工作要求,認真做好整改工作,將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到位,保障駕駛員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確保行業安全穩定。
此外,頻發的滴滴司機侵犯乘客事件,使得滴滴順風車業務一度被叫停整改。
就在6月30日,滴滴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 “DIDI”,發行定價為14美元,位于13-14美元/ADS的發行區間上限。當日開盤價為18美元,較發行價上漲28.5%,市值一度超800億美元。
此后滴滴股價一路走低,截至收盤報14.14美元,上漲1%,市值近678億美元。隔日,滴滴大漲15.98%,收于16.4美元。
根據公開資料,滴滴創造了今年以來中國互聯網公司在美募資的最高紀錄,今年上半年共有 29 家中國公司在美 IPO,募資金額為 76 億美元。按44億美元算,這將是史上第二大中國公司在美IPO,僅次于2014年創下250億美元紀錄的阿里巴巴集團。
公開信息顯示,滴滴此次IPO由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華興資本擔任承銷商。對于此次募資的用途,滴滴在招股書中披露計劃將約30%的募資金額用于擴大中國以外國際市場的業務;約30%的募資金額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在內的技術能力;約20%用于推出新產品和拓展現有產品品類以持續提升用戶體驗;剩余部分可能用于營運資金需求和潛在的戰略投資等。
然而和別的巨頭不一樣的是,滴滴對于上市相當的低調。
沒有對外媒體發布會,也沒有上市敲鐘儀式,作為今年互聯網最受關注的 IPO 之一,滴滴依舊選擇了“悄悄”上市。
從招股書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當中,滴滴的總營收分別為1352.88億元、1547.86億元、1417.36億元人民幣,其中2020年之所以未能延續遞增的態勢,主要是因為疫情對人們的出行情況造成了嚴重影響。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總營收為421.63億元,同比增長105.95%。
招股書顯示,滴滴的收入主要來自三大板塊,分別是中國出行業務(中國網約車、出租車、代駕和順風車等業務)、國際業務(國際出行和外賣等業務)和其他業務(共享單車和電單車、車服、貨運、社區團購、自動駕駛和金融服務等業務)。
2020年,滴滴三大業務——中國出行業務、國際業務和其他業務收入分別是1336億元、23億元和58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出行業務和國際化業務的平臺收入從2018年的187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19年的242億元人民幣,并進一步增長到2020年的347億元人民幣,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6%。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平臺收入中,93.4%來自于中國,6.6%來自于國際。
在盈利表現上,2018年、2019年、2020年當中,滴滴的運營虧損分別為124.43億元、162.80億元、137.88億元人民幣。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運營虧損為488.17億元,同比擴大105.18%。
2018年、2019年、2020年當中,滴滴的凈虧損分別為149.73億元、97.33億元、106.08億元人民幣。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凈所得54.83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之所以扭虧為盈,主要靠的是一次性收入,即123.61億元的投資所得,如將旗下橙心優選拆分獨立融資,獲得了大量未兌現利潤。
截至2021年3月,該公司在全球15個國家4000多個城市開展業務,平臺全球年活躍用戶達到4.93億。其國內出行業務和國際化業務平臺銷售額從2018年的187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242億元,并在2020年進一步增加到34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6.0%。
滴滴出行在過去幾年的時間里一直在不斷拓展業務廣度,包括代駕、跑腿、貨運等領域。同時,滴滴的生態體系也更加完善,涵蓋了加油、充電、養車、金融、保險等領域。社區團購、外賣、智能汽車制造等行業,也將為滴滴提供新的增長動力。?
鈦媒體APP編輯武楓葉綜合自IPO頭版、?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