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牛財經
吉利汽車決定終止科創板之路后,沃爾沃也再次透露其在資本市場的動向。
根據媒體報道,6月30日,沃爾沃汽車首席執行官塞繆爾森(Hkan Samuelsson)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沃爾沃上市流程取得良好進展,可能將在今年年底登陸納斯達克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
事實上,沃爾沃汽車曾多次討論可能的上市事宜,在放棄與吉利汽車合并的計劃后,沃爾沃再度踏上了登陸資本市場的道路。
以安全性著稱的沃爾沃汽車成立于1927年的瑞典哥德堡,數十年的發展后,漸漸成為了瑞典著名豪華汽車品牌。沃爾沃的兩位創始人原本都服務于當時的知名滾珠軸承制造廠SKF,一位是工程師,另一位是國際行銷部門經理,他們說服了SKF當時的董事會,從1926年開始研發新車,一年后正式推出了第一款產品。
隨著優秀的銷售表現,沃爾沃的規模越來越大,在1935年正式脫離母公司SKF,獨立為沃爾沃公司繼續運營。1999年,沃爾沃集團將旗下沃爾沃轎車業務出售給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十一年后又被國內的吉利汽車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入囊中。
沃爾沃擁抱吉利汽車后,踏上了發展的高速路。根據沃爾沃汽車公布的數據顯示,其在2019年度的全球汽車銷量70.54萬輛,同比增長9.8%,實現了銷量六年連漲,其中中國仍然是沃爾沃最大的單一市場,累計銷量達到了15.4萬輛。
高速發展的同時,沃爾沃開始規劃起了登陸資本市場的路線。
2017年3月,有媒體報道稱沃爾沃計劃融資5億美元,用來籌備上市。2018年,沃爾沃正式開啟了上市計劃,當時聘請了花旗、高盛、摩根士丹利等頂級投行進行上市輔導,不過因為投行給出的估值不達預期,沃爾沃最終停止了IPO計劃。
在去年2月10日,吉利宣布要與沃爾沃進行合并時,當時有分析師認為這是吉利為了幫助沃爾沃整體上市的行動。興業證券交運設備行業研究首席分析師王冠橋表示:“沃爾沃上市是必然的,只是以什么樣的形式和多少估值的問題。”
不過這一合并僅僅持續了一年左右,今年2月份,吉利汽車表示擱置了先前的合并計劃,雙方將保持獨立運營,不過將在自動駕駛、電氣化、動力總成等領域進行合作。
今年5月中旬,沃爾沃發表聲明宣布正在謀求納斯達克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發起首次公開募股,并且還將首席執行官塞繆爾森的合同延長至2022年底,而塞繆爾森一直希望推進沃爾沃上市。
縱觀整個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在2020年之后,成為了全球汽車行業新一輪競爭的焦點。
根據Canalys的預測,預計2021年,電動汽車的全球銷量將超過500萬輛,占據全球銷量的7%以上,同比增長66%。預計到2030年, 電動汽車的銷量將會達到全球乘用車銷量的48%。
一方面,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自動駕駛、5G等技術的進步,以及全世界范圍內的碳中和目標的建立,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將為汽車制造領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另一方面,國內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據了全球市場的小半部分,而原本在今年就打算退市的國家政策支持因為疫情所延續,還在持續發放,這也給新能源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支持與鼓勵,讓國內的新能源熱度久高不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最近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表示:“目前來看,今年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想要突破200萬輛完全不成問題,尤其是在“碳中和”和“碳達峰”兩個方針政策的倡導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內外部環境還在不斷優化、加速發展。”
以五月份為例,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為21.7萬輛,同比增幅達到了159.7%。而今年1-5月份新能源汽車的累計銷量達到了95萬輛,同比增幅高達224.2%。不過因為去年的疫情原因,這一數據或許并不能很直觀的反應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真實情況,對比2019年全年的120.6萬輛銷量來看,今年開年五個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就已經達到了2019年全年銷量的78%,整體增幅巨大。
另一方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作為沃爾沃大本營的歐洲市場,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球銷量的比例甚至超過了中國地區的40.7%,達到了43.8%,這對主攻歐洲和中國市場的沃爾沃來說,因為有了此前的銷售基礎,或許是個不錯的情況。
面對持續增長的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沃爾沃選擇通過上市來推動公司發展,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對于沃爾沃來說,如果能夠在斯德哥爾摩交易所上市,那么將能夠面向全球的投資者,減少中國投資者對其的影響。而且沃爾沃獨立上市,對于吉利和沃爾沃雙方來說,能夠分開進行估值,這在資本市場上也有一定優勢。
在飛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上市能夠為沃爾沃儲備一部分資金,不管是用來進行后續研發或者是開拓銷售渠道,都能減少不小的資金壓力。不過需要明確的是,沃爾沃實現獨立上市后,吉利汽車仍將是其大股東。
不過新能源汽車這么大的市場,自然也不乏想要從這塊大蛋糕中分一杯羹的選手。
時間進入2021年后,光國內就有百度、小米、360、上汽、北汽、東風等眾多企業加入新能源汽車制造之中,部分企業已經推出智能汽車品牌搶奪市場份額,例如采用了華為多項技術的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還是首個搭載了鴻蒙OS智能座艙的新能源車型。
不僅是國內,作為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最大的歐洲市場,隨著歐盟推出了各項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政策(補貼以及打壓傳統汽車),使得奔馳、寶馬、奧迪等眾多傳統汽車巨頭或主動或被動的投身于這一領域當中。
“當前汽車行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變革,電氣化、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新商業模式如浪潮一樣襲來,行業競爭愈發激烈。我們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吉利在2月10日發表的一封內部信中寫道。
事實上,沃爾沃面臨的壓力,不僅僅是來自其他進場的選手,還有來自吉利的。
一方面,吉利和百度合作,在今年年初成立了一家名為“集度”的新能源車企,集合了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以及吉利的整車制造經驗。
另一方面,早在2016年,沃爾沃與吉利共同成立名為領克的高端品牌,一年后又成立了極星,這對沃爾沃的新能源汽車戰略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例如2019年初極星發布了一款純電動車Polestar 2,而沃爾沃直到10月份才發布了名為XC40 Recharge的車型,這兩款車型在參數上幾乎一致。
不過好在沃爾沃也在嘗試進行改變。
沃爾沃計劃在下一代新車上標配激光雷達,而且為了實現軟件自主,沃爾沃開始從依賴供應商轉為自研軟件。根據沃爾沃透露,目前其正在與英偉達、谷歌等技術公司進行合作,逐漸向全棧式自研以及中央計算平臺轉型,并計劃為以后的車型搭載自主研發的車載系統。
塞繆爾森計劃在2025年實現全面電氣化,達到全球120萬輛的銷量目標,其中50%為純電動車,其余則為混動車型;2030年成為純電豪華車企;2040年力求成為氣候零負荷標桿企業;所有純電車型將通過線上進行銷售。
如果能夠按照這一轉型戰略順風順水的進行下去,有利于沃爾沃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中占據占得一席之地,只是變革之路充滿了風險與未知,面對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對于想要成為豪華純電車企領頭羊的沃爾沃來說,上市是不可多得的儲備彈藥的機會。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