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云網北京】7月2日報道(文/王瀟宵)
隨著三胎政策的放開,以及行業監管的收緊,智慧教育行業的變革也將勢在必行。
智教研究院院長馬鐵鷹感嘆,“就如同重磅炸彈砸到這個行業中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改變,“行業內有人已經開始轉舵,有人還在堅守,而大部分人還是處在茫然狀態,沒有緩過勁來。”
變是為了不變,部分教培機構以及資本催化了教育焦慮下的“雞娃內卷”,這與國家“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馬鐵鷹說,“既然是人民的教育,它就不能只是精英階層的教育,更加不是中產階級的教育。”除了遏制行業內的亂象、釋放內卷壓力,教育更應該正本清源回歸本位,要培養未來社會和國家發展所需要的人才。而人才選拔是要分層的,當下的社會人才結構應根據社會的需要得到更加均衡、科學的調配。
作為專注智慧教育賽道的投資者,馬鐵鷹坦言,政策確實對于資本的投資節奏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幾乎所有的教育投資者都放緩了投資進程,智教資本也不例外,但她告訴獵云網,智教資本的投資方向不會改變,依然看好智慧教育,并將繼續堅持面向未來教育,圍繞構建智慧教育生態進行研究與投資。
那么,站在行業發展的新拐點,從業者們又該何去何從?
作為全球教育發展的新趨勢,智慧教育是我國信息化教育逐漸成熟后的必然走向,尤其是以“三通兩平臺”為主要標志的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前瞻產業研究院在2020年5月發布的報告提到,2018年我國智慧教育行業市場規模約為6590億元,預計2019年,我國智慧教育市場規模約為7594億元。
正如下圖所示,智慧教育行業仍處于成長階段,距離行業的潛力完全被挖掘還有一段路要走。無論是ToB還是ToC,市場空間依然巨大。因此,對于從業者來說,當下或許是厘清思路、重新出發的大好時機。
目前智慧教育行業仍然處于一個“新瓶裝舊酒”的狀態,這已是行業共識。智慧教育在技術驅動以及資本的協同下,為傳統的教學邏輯和教育管理披上了智能化的外衣,但并未改變其教育的效果和效率,這使得我們不得不思考如何面向未來智能化的社會發展趨勢對教育教學以及學習模式進行顛覆式的結構化創新。
在馬鐵鷹看來,面向未來的智慧教育具有三個核心特征——智能化、人本化、社會化。從業者需要思考的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是,面對未來的社會,應該提供哪些適合的教育內容、教育工具、運營方法、學習方法,進而培養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隨著智能化技術在教育各個方面的深入,學習者不再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學生者更加追求學習過程中的自主自發以及探索發現,未來的智慧教育將會打破傳統教育的圍墻,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享有快樂,變“被學”為“樂學”。
在結構化創新的過程中,政策、經濟、技術等宏觀因素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除此之外,馬鐵鷹表示,“具有顛覆性創新思維的人才”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支點”。
“在過去,技術人員用技術的語言詮釋了傳統教育的流程,并對這個過程進行管理,提供相應的內容。想讓老酒散發出新酒的味道,事實上,這在原有的線性邏輯下是根本無法實現的,你再怎么做也是原來的邏輯,比如那么多家企業沖刺在教育信息化領域,但你會發現這些企業提供的服務和產品都極其的相似,因為它本質上都是圍繞著教育局的工作流程、教師的教學流程而設定的,具有相當高的同質化傾向。 ”
“我們可能要重新思考,如何以學生為主體。我個人的理解是,未來智慧教育要淡化教師‘教’的行為,強化學習者的‘學’,不去刻意講述學習的內容,突出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自我發現,即‘去教師化’。一方面解決國內師資匱乏,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另外一方面解決知識教學的標準化和正確性的問題,人生來是具有自學習和自生長的本能能力的,智慧教育的頂級發展必將是一方面對學習者的學習數據分析越來越精準,同時越來越符合學習者的學習特征和學習需求!”
作為聚焦智慧教育行業研究與投資的老馬,馬鐵鷹敏銳地洞察了智慧教育行業的未來走向。她認為弱化和廢棄死記硬背和重復刷題的文化課培訓模式已經成為必然,通過這一方式加快降低學生在考試和學習過程中刷題訓練、超前學習等的焦慮感,藝術類、素質類、職業教育類等將得到更加繁榮發展的機遇。
同時,隨著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VR/AR、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越來越快地進入教育領域,技術發展為教育信息化網絡逐漸形成成熟“閉環”。
馬鐵鷹表示:“未來教育的云端之戰已經拉開序幕。很多頭部企業已經開始在教育云上展開廝殺,人工智能、物聯網也將快速融入教育行業,打通家庭、學校、社會。”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螺旋式迭代的過程中逐漸優化,機會就在這一過程中涌現,因此未來的智慧教育行業大有可為,基于智慧教育的投資也具有更為廣闊的空間。
面對百花齊放的智慧教育市場,智教資本也在持續接洽優秀企業,馬鐵鷹透露智教資本從2020年9月至今已經接觸了近400個項目。
馬鐵鷹認為,未來教育的核心是回歸教育的育人本質,幫助每個人成為最好的自己,把每個人的個性、特長、潛在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讓每個人都能享受最好的教育”。因此智教資本專注于投資那些“單點、極致、小而美”的細分賽道頭部項目,尤其是人工智能以及腦科學、神經科學等科研成果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談及投資標準,馬鐵鷹羅列了四個關鍵詞:早期、團隊、盈利、創新。馬鐵鷹著重強調了“團隊”的重要性,尤其是創始人,她認為創始人需要在教育行業有五年以上的行業積累,在與團隊接洽的過程中,智教資本對于創始人的評估和考察也會占較大比重。
針對項目,C端產品要面向家庭端使用、家長樂于購買,操作簡單、見效快、可視化,學段不限、學科不限、學齡不限;B端項目的投資工作目前也已經啟動。馬鐵鷹告訴獵云網,智慧教育的to B領域仍處于魚龍混雜的狀態,甚至是劣幣驅逐良幣,建議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必須要擦亮雙眼,光看營收總額是不科學的,智教資本將對以軟件開發外包為商業模型的企業不予考慮。
當下,智慧教育行業還面臨著一個現實問題,“數字化時代,智慧教育反而是走到了所有行業智能化的后面,是因為我們不了解人類大腦的黑匣子,教學基本還是建立在過往經驗的基礎上。”馬鐵鷹告訴獵云網,“在智能化的社會里面,所有人的數據都是清清楚楚地放在教育者面前,如何針對學習者的數據進行最有針對性的教育,這也是我們現在正在努力在做的事情。”
近年來,智教資本的研究團隊針對數學、英語、語文等學科進行了深入的圖譜研究,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采訪中,團隊與獵云網分享了近期的研究成果。
智教資本預測,強交互、游戲化的情景教學方式,將成為未來學科教育產品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
在數學學科領域,由于數學的邏輯思維嚴謹,學習者在解題時多以概念性為主,容易被抽象的理論知識、共識所束縛。如果以探究式的方式去研究數學,學習者在這一過程中會獲得更多樂趣,從而真正理解概念,才會真正的運用得體。
研究中發現,受政策、家長重視程度等影響,目前的數學學科教育主要集中于偏小年齡段,也就是數學邏輯思維啟蒙階段,這一階段適合的產品應該是具有強交互性的,并以游戲化的方式去呈現,這樣就可以讓枯燥的數學邏輯更容易被接受,讓學習者更愿意去嘗試。
針對高中或初中,智教資本建議采用項目式或者情景式教學,寓教于樂,以解決問題為主要教學導向,在課程設計上能夠真正的層層遞進,而非階段性學習。智教資本強調,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進行階段性測試,這樣才可以對教學成果進行可視化的呈現,一方面,可以激勵學生堅持學習,同時提高家長的信服度,另一方面,則是為產品的長遠發展構筑壁壘。因此,如何科學的檢測學生的學科學業水平成為未來智慧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期待有專業的機構和企業研發這方面的產品。
針對英語學科產品,智教資本指出,由于家長對于外語學科的重視和強需求,市場上五花八門的學習產品導致了過剩現象,有的用戶可能同時使用多個英語類學習產品,但因其不具有系統化思維,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語言學習的有效性,更加無法真正做到個性化精準學習。
互聯網+教育的新業態下,許多新興技術被應用與英語學習中,例如在K12在線英語教育行業中,隨著5G技術的落地和普及,AI技術的應用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加速了智慧教育的發展進程,優秀的英語聽說產品基本上都離不開AI的支撐。而隨著AR和VR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未來或將推動沉浸式學習的升級,帶來更加立體生動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率。
研究發現,一二線城市,學生和家長更看重英語學習類產品的提分效果,三四線城市的用戶則更在意品牌的知名度;學齡前用戶的價值更注重課程趣味性,尤其是視頻互動,高中用戶更在意性價比,希望高效、精準的學習。當下的家長除了聽從專業人員推薦以外,越來越多的重視孩子的感受和喜好,因此界面友好以及用戶體驗都成為智慧教育產品的競爭要素。
在產品內容方面,目前的線上學習產品較多,但主要集中于直播教學或錄播課,基本上都是“名師講授”,但其實質在內容上缺少突破,學生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反芻咀嚼”,線上學習再次淪為知識記憶工廠。因此,能夠提供更多區域性互動,激發用戶語言習慣養成與熟練程度,內容豐富且具有趣味性的產品將成為語言類產品未來的發展趨勢。智教資本預測,未來將會有以頭部App或硬件為首的行業整合,真正的語言學習必將走出教室、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形成自主化、系統化的未來學習模式。
不同于數學、英語學科的智慧教育產品具有較高的創新性,語文學科的產品則相對保守。近年來,在新高考的背景下,人們對于語文的重視度提高,使得語文培訓的需求得到快速釋放。市場對于語文老師的業務能力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針對老師的培訓、教研也成了新機會。
智教資本在對語文學科進行圖譜分析時發現,市場上語文學科仍以輕量化App為主(包括大量內容類、閱讀類的App),工具查詢類App為輔。智教資本預測,未來閱讀類教材市場的需求會進一步放大,學生閱讀的數據的分類也會進一步明確,例如,主題閱讀很可能會成為語文學科的重點發展方向。
在談話的最后,馬鐵鷹感嘆,我們不用糾結政策的影響,也不要有負面的情緒,更不能為功利心去做教育,而是應該真正把科技在教育應用上的創新作為自己的事業,真正做到服務學習者,回歸初心,去思考什么是不變的,比如閱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社會適應性等。如果你能夠為用戶解決真正的問題,用戶是一定會買單的。智教資本將與創業者一起修煉內功,快速學習,共同進步。
而作為深耕教育行業數十年的教育者,馬鐵鷹也有一個小小的期待:“我希望我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快樂的生活,只要適合自己的沒什么不好。生有涯,學無涯,教育從心,良知為上!”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俞敏洪流露退隱之意?稱自以為是的努力,已成為新東方發展的障礙》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闊別五年重返網約車!周航掌舵曹操出行》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加速布局芯片!小米入股芯片公司尊湃通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