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東耳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作為“十四五”的重要戰略之一,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全國各地紛紛拿出了自己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上海、深圳等地提出力爭2025年實現碳達峰,寧夏、四川等地表示要在2029年之前完成碳達峰目標。
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當前雙碳目標的基本內容。在此戰略的引導下,至少在未來40年的時間里,碳達峰與碳中和都是投資的重點。
據《中國長期低碳發展戰略與轉型路徑研究》的估測,至2050年為止,實現1.5度目標導向轉型路徑需要的累計新增投資額大概是138萬億元。據央廣網報道,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光是能源系統的相關基礎設施投入可能就需要100萬億—138萬億元,總的投資可能需要174萬億元。
在此背景下,二級市場上不少碳中和概念企業成為投資者和投資機構關注的“香餑餑”。
碳中和:長達40年的投資機遇
在全社會都在積極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而努力的當下,一系列相關企業和新興行業應運而生,整個社會經濟都會因此發生大轉型,大量投資機會不言而喻;
中信證券認為,實現碳中和的關鍵,是在于使占85%碳排放的化石能源實現向清潔能源的轉變,這將主要導致四個方面的變革:電力系統完全脫碳、氫能源全面商業化、鋼鐵、建材、交通等能源消費部門將進行大規模的電動化和氫能化改造、強化碳捕捉在實現碳中和中的力度。
如今,眾多能源、環保行業龍頭已經開始受益。
截至2021年6月1日5個月的時間里,A股環保指數上漲6.76%,遠高于上證指數4.37%的漲幅,以及深證成指3.90%的漲幅。
在此期間,不少環保相關企業也在通過大量回購反饋投資者。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環保行業上市公司實際已回購金額14.3億元。在眾多大額回購的環保相關龍頭企業中,清潔供熱龍頭聯美控股(600167.SH)累計回購1.3億元。這些龍頭企業的現金流實力可見一斑。
除了大量回購外,聯美控股2020年度分紅率高達54.30%,同時承諾2020-2022年分紅率不低于50%,這樣的分紅率遠超不少上市公司。
聯美控股有信心作出這樣的業績承諾,其底氣不光是因為趕上了碳中和的東風。
據了解,在其主營業務清潔供熱方面,僅在2021年上半年,聯美控股就先后收購了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能源站冷熱電三聯供項目部分股權,布局南方市場;并簽訂沈陽市蘇家屯區投資建設熱電聯產項目協議書,預計總投資21億元。
隨著南方供熱的呼聲越來越高,這一歷史遺留問題正逐漸被重視并開始解決,聯美控股及時布局南方市場,并且將目標鎖定在夏天供冷、冬天供熱的冷熱電三聯供項目上,有望加速南方供熱的發展,也符合當前碳達峰的要求,業績增長指日可待。
在沈陽地區,聯美控股清潔供暖率已經達到100%,未來隨著聯美控股投資的新熱電聯產項目的投產,再加上沈陽地區核心地位的不斷提升以及老供熱管網淘汰等因素,僅在沈陽一地聯美控股就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
除此之外,聯美控股在工業蒸汽方面也已有所布局,如在江蘇泰州醫藥技術開發區,聯美控股已成為國家級高新醫藥產業園唯一的生物質能工業蒸汽供應商。
報告期內,公司在主營業務清潔供熱領域持續擴張。公司供熱總規劃面積15232萬平方米。2020年實現平均供暖面積約6,815萬平方米,相較去年同期上漲235萬平方米;聯網面積約8,885萬平方米,同比上漲419萬平方米。整體供暖面積還有一倍以上增長空間。
近期相關報道顯示,聯美控股還在新能源和智能供熱方面進行著積極地探索。
聯美控股:成立氫能事業部 加速氫能替代
在尋找替代能源的過程中,氫能被看作是一個重要替代方案。據了解,2020年,我國氫燃料電池及相關領域投資已達1600億元,各級政府發布的氫能政策高達70個,20多個省份在“十四五”規劃中布局氫能產業。
據中國氫能聯盟預測,在2060年碳中和目標下,到2030年,我國氫氣的年需求量將達到3715萬噸,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約為5%。到2060年,我國氫氣的年需求量將增至1.3億噸左右,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約為20%。
據了解,氫能憑借靈活性強的特點,可以成為間歇性工業領域的中高級熱能低碳解決方案。
不過,雖然氫能是清潔能源,但當前的氫能制取需要使用大量的化石能源,與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并不相符,要利用氫能實現碳中和目標,首先就需要解決這一問題,以電解水制氫技術制取的綠氫成為眼下最符合脫碳要求的制氫技術。
聯美控股也在探索氫能的運用,并成立氫能事業部,以綠氫的制取(先進電解水制氫技術)為切入點,積極布局末端加氫站的建設運營等氫能產業鏈。
據了解,電解氫的成本主要為電力成本、電解槽投資成本、運維成本構成,其中電力成本和電解槽投資成本是主要成本來源。以歐洲100MW規模綠氫電解裝置為例,可再生電力成本占據綠氫全生命周期成本的56%,電解槽系統投資成本占據38%。
其中,可再生電力成本雖然目前占比很高,但主要原因是當前可再生電力的生產成本高,這會隨著光伏等行業的發展得到好轉;電解槽投資成本主要包含電解槽電堆成本以及電解槽系統成本,雖然二者都可以通過規模化來實現降本的目的,但對于企業資金實力的要求非常高。
聯美控股年報顯示,2020年度實現貨幣資金60.48億元,資金優勢顯著。依托行業經驗、技術優勢和資本優勢,公司正積極布局生物質能、地熱能、氫能領域以及工業節能技術、儲能產業鏈等業務,并與既有城市集中熱力網絡融合,打造針對多網融合的智慧能源利用和管理系統。
聯手華為升級智慧能源運營
在加強對氫能等清潔能源的研發的同時,聯美控股還在不斷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提高智能供熱能力,對能源生產、輸送、交易、消費及監管等各個環節進行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提高系統運行管理效率,通過按需供能,以需定產等方式節能降耗。
近日,聯美控股與華為在智慧供熱方面達成了合作。
據聯美控股6月25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華為將提供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智慧供熱數字化技術和服務,聯美控股負責智慧供熱平臺建設與運營、供熱設施和供熱運行調節,利用華為原的算法和聯美控股的專業知識及行業經驗,推動供熱智慧化的快速發展,形成以“聯美智慧能源”冠名的行業智慧供熱標準及國家標準。
同時,聯美控股還將與華為開展人才交流、教育培訓、外部觀摩、專業學習、知識轉移等工作,為雙方高級管理干部和技術干部提供培訓,參加雙方各類技術峰會,進行技術研討與交流。
隨著聯美控股與華為合作的深入展開,聯美控股的智慧供熱服務不僅會因云計算、大數據能力而更上一個臺階,還能進一步促進資源優化配置、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物排放,企業管理和服務水平也將提升。
隨著與華為合作的深入,聯美控股在智慧供熱方面也將拿出更多的數智化科研成果,未來更好地發揮科技驅動對減少碳排放以及業績增長的作用。
不難發現,深耕綜合能源智慧運營的聯美控股有望在碳中和的大時代中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