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鉛筆道,作者丨張旋,編輯丨吳晉娜
一則新聞又一次把陳赫和賢合莊,以及他們背后的四川至膳送上了熱搜。
近日有媒體報道,多家賢合莊火鍋店變更企業狀態,由存續變更為注銷。報道發出后,賢和莊一度沖上了微博熱搜首位。盡管之后賢和莊官方聲明辟謠,但是仍然受到網友們關于“割粉絲韭菜”的討伐,也再次引發了輿論對明星火鍋店的探討。
如今,明星們不是在開火鍋店,就是在開火鍋店的路上。近年來,陳赫、鄭愷、黃曉明、包貝爾、賈玲、鄧倫等明星扎堆搞起來了火鍋店生意。大排長龍、明星推薦、粉絲打卡、偶遇愛豆……成為經常出現在社交媒體上的關鍵詞。
與熱鬧開店不相上下的,是一波又一波的“翻車”新聞。在媒體上,關于明星火鍋店食品安全問題、菜品質量的負面新聞不在少數。
成本低、消費者接受度高、易于標準化、利潤空間大,是明星們扎堆進入火鍋行業的主要原因。
但實際上,明星火鍋店的背后操盤者們所瞄準的,卻是加盟這個暴利生意。擁有800家加盟店的賢合莊,公司靠加盟費、保證金等就可以進賬超6億元。
對加盟商而言,高昂的加盟費和裝修費用,再加上超高的抽成比例,一通忙活下來,成了花錢買吆喝,給品牌方打工。除此之外,食品安全問題、加盟資質問題、明星負面新聞影響等……想蹭上明星火鍋店的流量,對加盟創業者而言并沒有那么容易。
餐飲創業是一場馬拉松,對從業者的運營能力和從業經驗都有一定門檻。
從業者需要了解餐飲的內在邏輯,要懂流量、懂獲客、懂復購。
只有在這些基礎上,加盟明星火鍋店才可能是如虎添翼。
明星跨界搞餐飲已是司空見慣的事,開火鍋店的更是數不勝數,“翻車”的新聞也一波接一波。
近日,“好男人”陳赫的火鍋店賢和莊就又雙叒叕“翻車”了。據《新京報》報道,近期國內多家賢合莊火鍋店變更企業狀態,由存續變更為注銷。“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顯示,目前有關賢合莊餐飲店已有30家注銷信息。
報道發出后,一石激起千層浪。賢和莊接連收獲了“多家賢合莊火鍋店倒閉注銷”“國內多家賢合莊倒閉注銷”“賢合莊聲明”“明星為何熱衷于搞餐飲”等多個微博熱搜。
報道稱,賢和莊位于福州倉山萬達店自去年11月初開業,今年5月被爆出閉店。關于閉店原因,該店負責人稱,門店開業后“火爆只持續了一個月”,“利潤率不及很多餐飲企業。但如果提價,消費者就會覺得貴,所以再繼續下去只能是虧本”。
沒過多久,賢合莊官方發布聲明澄清,稱“國內多家賢合莊倒閉注銷”等消息純屬虛假捏造,還表示2019年品牌升級后,福州地區只開了一家賢合莊,全部關張的說法是危言聳聽。
但網友們對辟謠卻并不買賬,沖到熱評前列的都是對賢合莊服務、口味的吐槽。甚至還有大批網友表露出對賢合莊未倒閉的“失望”,“憑什么又貴又難吃,這些專割粉絲韭菜、只顧撈錢的明星火鍋店,怎么還不倒閉?”
從瘋狂的“圍剿”不難看出,網友們對明星火鍋店積怨已久。
明星站臺,網紅店體質加持,讓賢合莊這類明星火鍋店常常能在短期內吸引大批客流。然而,許多沖著明星名氣而去的粉絲,反而成為了明星火鍋店的“冤大頭”。
今年4月,杭州賢合莊某店天花板“塌頂”事件引起公眾廣泛關注和熱議。一對年輕夫妻,慕名來到在杭州開設的賢合莊火鍋分店,沒想到就餐時頭頂上的天花板突然墜落了下來,二人雙雙受傷。
除此之外,明星火鍋店食品安全問題也令人堪憂。賢合莊也曾被曝出使用調制五花肉;薛之謙的上上謙多次檢出大腸桿菌群;包貝爾、賈玲的辣莊火鍋店曾被爆以牛血兌水假冒鴨血……
一夜爆火,卻屢屢“翻車”,關于明星火鍋店的爭議,從來沒停過。
翻車歸翻車,但明星火鍋店卻一家又一家地開,吸引著大批粉絲和加盟商。
排隊打卡是標配。
今年3月,沙溢的火鍋店辣叁成在重慶解放碑開業,陳赫、楊穎、蔡國慶、汪蘇瀧等人到場助威,導致附近道路交通一度癱瘓。當天,#沙溢首家火鍋辣叁成#登上抖音熱榜,話題播放量達6.8億。辣叁成一度成為重慶火鍋店C位,盡管每天上午10:30就開始排號,11:30開始叫號,然而市民需排隊4小時以上才能吃上一頓火鍋。
加盟店的擴張速度也令普通餐飲從業者們望塵莫及。
去年10月,鄭愷的火鳳祥火鍋開出第一家店,娛樂圈不少明星前來站臺捧場,做足了曝光宣傳。在2個月間,加盟店的數量就多達50家。
根據第三方數據統計,明星們的副業里選擇做餐飲美食的有60%。而餐飲行業里又首選火鍋店,娛樂圈中鄭愷、薛之謙、賈玲、包貝爾、黃曉明、黃渤等人都開過火鍋店。鉛筆道根據資料統計,至少有19位明星先后入局過火鍋行業。難怪有網友吐槽:
“明星們不是在開火鍋店,就是在開火鍋店的路上。”
部分明星火鍋店經營狀況,據公開資料整理
成本低、易于標準化、利潤空間大,是明星們扎堆進入火鍋行業主要原因。
據中國飯店業協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餐飲業年度數據報告》顯示,火鍋行業每平米營收為2.63萬元,高于快餐業的2.5萬元、正餐的1.02萬元。在凈利率方面,火鍋達到11.8%,同樣高于其他兩種餐飲類型。
“相較于需要深厚功底的金融投資而言,開火鍋店的門檻似乎更低。”長期關注消費賽道的投資人李容表示,主要是由于火鍋中和了南北口味,在普適性上會更好一些。火鍋不依賴廚師的烹飪能力,損耗低,十分容易規模化運營。
但是對于沒有餐飲管理經驗的明星來說,門檻再低,也處處是坑。在國內,明星在餐飲店中的作用更像是形象代言人,自己不直接參與管理,有些明星甚至都不需要出資,只負責對外宣傳引流。背后的操盤手則是專業的餐飲管理團隊,雙方基于各自的優勢合作運營品牌,對外吸引消費者,對內吸引加盟商,形成產品、品牌、營銷彼此聯動的閉環,實現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比如賢和莊背后的操盤手就是四川至膳品牌有限責任公司,除此之外,黃曉明的燒江南烤肉、關曉彤的天然呆奶茶、孫藝洲的“灶門坎燒烤”、尹正的“黃魚先生”等都出自至膳之手,四川至膳猶如一家孵化明星餐飲品牌的MCN。
早在2015年,陳赫與主持人朱楨、歌手葉一茜共同成立福建省賢合莊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并在福州開了第一家賢合莊。幾年下來,口碑一般。到2019年前后,陳赫與至膳合作,一邊是明星效應,一邊是專業化的運營,賢合莊才開始大步擴張。
據公開報道,2019年至2021年賢合莊火鍋店已突破800家,平均一天一家,遍布了全國300多個城市。
在明星效應的不斷催化之下,賢合莊等餐飲品牌維持一定熱度,消費者頻頻打卡,但他們可能不知道,操盤者瞄準的,并不是消費者本身,而是加盟商。
高昂的加盟費是盈利的大頭。根據《每日經濟新聞》核算的一組數據顯示,以每家近40萬的加盟費計算,就將拿下高達3.2億的加盟費。加上保證金、營業用具、底料等費用,以現有的800家加盟店計算,賢合莊總部公司就能進賬超6億元。
另有媒體報道,沙溢的辣叁成燒菜火鍋店的加盟費更是高達70萬元。而小龍坎這類傳統火鍋餐飲品牌的省級中心店加盟費僅為20萬元,總投資費用為144.15萬元。
如此看來,捆綁明星開火鍋店,確實是一門一本萬利的好生意。
明星和運營商做著穩賺不賠的生意,甚至用“盆滿缽滿”形容也不為過,但加盟商們想要蹭上這波紅利并沒那么容易。
首先,高昂的加盟費和抽成比例就需要加盟商們三思而后行。
公開資料顯示,賢和莊的加盟費在38萬元以上,北京地區加盟費更是高達50萬元,每月還要付給品牌商2%的營業流水抽成。有餐飲行業從業者表示,“很少有品牌光加盟費就50萬元的,而2%的營業流水抽成,相當于5%的利潤抽成了。”
按照賢合莊一家門店200萬元的初始總投資,加盟商直接為品牌買單的加盟金、裝修設計費、設施用具費、廣告營銷費等就占到了50%以上,而每個月按照營業流水2%收取的管理費則可能高達兩三萬元。
其次,開火鍋店賺錢,其實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為了吸引加盟商,招商人員會用“毛利率60%,凈利率20%,9個月回本”等話術包裝。但實際上懂行的人都知道“凈利率有20%”有多難。畢竟火鍋行業前兩名的海底撈和呷哺呷哺的凈利率也只有10%左右。對比海底撈的財務報告,2019年的經營毛利率只有18.6%,凈利率更是僅有8.8%。
再次,很多火鍋加盟生意存在合規風險。
在狂熱追捧明星火鍋店的背后,鮮少有人知道很多明星品牌并不具備開放加盟(特許經營)資質。根據《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第二章的規定,特許人從事特許經營活動應當擁有至少2個直營店,并且經營時間超過一年。特許人應當自首次訂立特許經營合同之日起15日內,向商務部備案。
但通過查詢商務部商業特許經營信息管理平臺,很多明星餐飲品牌均無備案信息。有從業者表示,“這些明星品牌做的是典型的快招模式,對外稱品牌合作,明面上規避加盟的條規。并且由于前期投入的營銷成本非常高,一旦推出投放就需要快速回籠資金,所以幾乎不會開兩家直營店一年以上再去招商。”
最后,明星火鍋店是流量生意,但流量卻并不持久。
“第一個開火鳳祥的人、第一個開賢和莊的人都是能吃到一波紅利。但是往后第10個、第100個,這些人很可能就有虧損的風險了,因為流量都被分走了。”火鍋行業從業者唐浩對鉛筆道表示,隨著明星火鍋店越來越多,明星噱頭的作用也在漸漸被稀釋。
在品牌成立初期,品牌方會砸很多錢做推廣,這些流量便會集中涌到一家店。但隨著開店越來越多,創意無法跟上的時候,流量就會呈現疲軟狀態。并且由于明星與品牌的深度綁定,一旦明星出現負面新聞,對于品牌來說則是致命一擊。
“依托明星的光環,明星餐廳確實能在開業之初有流量。光環褪去后,應該如何保持品牌持續發展,這個要看前端與后端如何匹配新生代需求。品質是前端,品牌是后端,服務體系是綜合的,品質、品牌到服務體系都缺一不可。”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歸根到底,餐飲創業是一場馬拉松,對從業者的運營能力和從業經驗都有一定門檻。正如唐浩所言,“餐飲的操盤手需要懂餐飲行業的內在邏輯,要懂流量、懂獲客、懂復購。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加盟一家明星火鍋店才可能是如虎添翼。”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