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韞匿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2021年6月9日,泉源堂提交招股書,擬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昂博制藥成立于2012年9月12日,是一家以B2C醫藥電子商務為主要發展業務的醫藥零售企業,在線銷售主要涵蓋中西藥品類、營養保健品類、隱形眼鏡類、醫療器械類、成人用品類等數千種醫藥產品。
泉源堂曾于2015年9月9日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后于2018年7月13日從新三板摘牌。泉源堂表示,摘牌的原因是估值未獲得適當反映,且缺乏流動性。
泉源堂招股書顯示,此次募集資金擬用于擴大業務規模、提高技術開發能力、潛在的投資及收購機會以及營運資金和一般企業用途。
連續三年虧損 商譽居高不下
2018-2020年,泉源堂的收益分別為5.76億元、8.58億元、12.49億元;毛利分別為0.77億元、1.66億元、2.59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3.40%、19.40%、20.80%。
值得注意的是,2018-2020年,泉源堂分別錄得凈虧損0.93億元、1.66億元、1.55億元。泉源堂連續三年從未盈利,并且累計虧損超4億元。
(來源:泉源堂招股書)
泉源堂表示,虧損主要是2018-2020年期間產生了大量履約費用、銷售及營銷開支以及行政開支,而這主要是由于泉源堂線下零售藥房網絡的擴張。
隨著泉源堂擴大業務經營,泉源堂零售藥房租賃增加,并維持更大的員工規模,但新零售藥房通常在開始盈利之前會經歷一段虧損期。此外,泉源堂表示,日后將產生與股權激勵計劃有關的股份獎勵開支。泉源堂無法盈利并保持盈利將降低自身價值,并可能削弱籌集資金、擴展業務或繼續運營的能力。
此外,據泉源堂招股書,該公司利用收購進行擴張而持有大量商譽,假如商譽發生減值,泉源堂經營業績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截至2018-2020年,泉源堂的商譽分別為630萬元、8860萬元、8600萬元。
招股書顯示,泉源堂的商譽由2018年的630萬元大幅增至2019年的8860萬元,主要是由于其于2019年收購了若干零售藥房;泉源堂的商譽由2019年的8860萬元減至2020年的8600萬元,主要是由于其2020年出售一間已收購零售藥房。
出售劣質產品 遭消費者投訴
黑貓投訴顯示,泉源堂多次被消費者投訴虛假宣傳、出售劣質產品等行為。
(來源:黑貓投訴)
不僅如此,多名消費者投訴表示,泉源堂大藥房存在購買商品卻不給予發貨,并且不予退款強制消費、在淘寶阿里健康泉源堂連鎖購買的碳酸司維拉姆片包裝盒上的商標與瓶身上的商標不一樣等問題。
(來源:黑貓投訴)
泉源堂也在招股書中表示,可能會因銷售假冒或不合格醫藥產品面臨指控、訴訟及行政處罰,可能有損泉源堂的聲譽并可能對其業務運營、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中國醫藥零售及批發市場上分銷或銷售的部分產品,可能在制造時并無適當的執照、審批,或者錯貼成份或制造商的標簽。這些產品通常被視為假冒或不合格醫藥產品。中國對假冒及不合格產品的監管及執行體系目前尚不完善,不足以完全消除生產及銷售假冒醫藥產品。
假冒或不合格產品的成份未必與正品相同,這可能使得假冒或不合格產品較正品效果差、完全無效或很可能造成嚴重不良副作用。泉源堂表示,可能無法識別泉源堂從供應商采購的假冒或不合格產品。
如果在醫藥分銷或零售業務中不慎或不知情地銷售假冒或不合格產品,或第三方非法使用泉源堂的品牌出售假冒或不合格產品,則可能會令泉源堂受到負面宣傳、遭受罰款及其他行政處罰,甚至面臨有關銷售、營銷及宣傳該等產品的訴訟。
此外,假冒及不合格產品持續存在,可能令消費者對分銷商及零售藥房產生整體負面印象,并可能嚴重損害泉源堂的聲譽及品牌。同樣,消費者如果購買與泉源堂的醫藥零售及供應鏈業務所分銷及銷售的產品存在直接競爭關系的假冒及不合格產品,這可能對泉源堂產品組合中有關產品的銷量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并進一步影響泉源堂的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前景。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