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數據和分析平臺 App Annie 今天發布了的最新指數報告,報告顯示 2021 年第二季度全球移動支出再破紀錄——自 2021 年第一季度以來增加了 20 億美元,達到 340 億美元。數據同時表明盡管在全球范圍內應對疫情的封鎖政策有所放松,但新冠疫情推動的移動應用的支出仍在繼續增長。
在 2021 年第二季度,消費者在移動應用上花費了 340 億美元。打破了第一季度的 320 億美元。2021 年第二季度的消費總額比 2020 年第二季度的總額高出約 70 億美元,比 2021 年第一季度高出 20 億美元。按平臺劃分,App Annie 的數據顯示,2021 年第一季度,蘋果應用商店的支出同比增長 30%,達到 220 億美元,而 Google Play 的支出躍升 20%,達到約 120 億美元。
這些數字再次證明了移動應用經濟的韌性。值得一提的是,應用市場本身已有 13 年歷史。蘋果公司在 2008 年推出了其應用程序商店,當時只有 500 個產品?,F在,iOS 和安卓系統上有 570 萬個應用。
盡管行業觀察者一直在等待季度收入數字的下降,并且有人預測會出現 “ 應用疲勞”,但 App Annie 的數據顯示移動市場仍然在蓬勃發展。
從應用門類來看,2021 年第二季度與 2019 年第四季度相比,游戲在全球范圍內的下載量的增長依然領先,這一增長由熱門的超休閑游戲,如《造橋大作戰》、《頭發挑戰賽》和《高跟我最美》主導。在非游戲類應用中,工具類應用的下載量的增長領先。2021 年第二季度,VPN 應用在突圍榜上名列前茅,逐季增長。這也是在蘋果最新發布的 iOS 14.5 后,用戶優先考慮隱私的佐證。
數據還表明,盡管全球范圍內疫情封鎖政策有所放松,但疫情推動用戶在移動應用程序上的支出仍然存在。“在家隔離” 政策推動消費者在整個 2020 年轉向了基于移動端的娛樂和工作習慣。截至 2021 年中期,全球范圍內,這種習慣仍然沒有下降的跡象。
例如,Tik Tok 繼續保持其主導地位,其人均用戶互動量已經超過了 YouTube 。在美國,用戶平均每月花 24.5 小時在該應用上;在英國,安卓用戶則在這一應用上花費近 26 小時。同時,視頻應用的需求也正在攀升,在美國,HBO Max 在 2021 年 5 月達到 1800 萬月度活躍用戶。此外,用戶在醫療應用的上的花費在 2021 年第二季度達到了 6.73 億美元,諸如 Peloton 和 Fitbit 這樣的應用在本季度位列突破排行榜中。再者,全球醫療應用的下載量在 2021 年第二季度較疫情前增長了 75%。
值得注意的是, 受新冠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正處于強勁的復蘇邊緣,包括體育和旅游在內的類別出現了顯著增長。 2021 年 4 月,用戶在體育類用戶上花費的時間也出現全球范圍內的增長。美國(10%)、德國(10%)、西班牙(10%)、英國(20%)和意大利(55%)。
在 2021 年第二季度,Booking.com 闖入安卓用戶旅游和本地應用門類全球十大突破性應用排行榜,這也表明全球消費者對旅行充滿渴望。在美國和英國等疫苗接種不斷推進的市場,用戶在旅游應用的使用時長也在增加。在仍受新冠疫情嚴重影響的巴西和印度等市場中,旅游應用的使用出現了反彈的跡象– 這是未來趨勢的一個積極信號。
App Annie 營銷洞察主管 Lexi Sydow 表示:“我們的最新數據顯示,新冠疫情深深影響了用戶的移動行為,包括消費和花費在應用上的時間。消費者在全球封鎖期間養成的移動習慣將繼續存在。“
App Annie 洞察表明,在全球范圍內,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更加成熟的移動市場。應用下載量仍然很高,但真正的增長體現在使用和消費者支出方面。App Annie 數據顯示,Google Play 的下載量同比保持穩定,為 250 億,而 iOS 平臺則為本季度貢獻了 80 億下載量。
App Annie 認為成熟移動市場的下載量開始趨于穩定是自然現象,因為許多消費者已經在他們的手機上下載了應用程序。雖然用戶不會停止下載應用,但增長會有所放緩,真正的重點是用戶對移動開發商提供的移動服務的使用情況以及消費情況。
正如 App Annie 的預期,2021 年第二季度排名領先的應用主要由社交、信息和視頻三大門類組成。Tik Tok 保持了其在應用程序領域的顯著主導地位。它在下載量和消費者支出方面都位居第一。
App Annie 同時發布的 《后疫情時代移動應用使用情況》顯示,用戶在疫情期間形成的社交習慣依然在延續,甚至還在加深。在社交世界中,短視頻是王道。在社交和視頻流應用中,YouTube 和 TikTok 擁有最深的用戶參與度– 每個用戶每月高達 40 小時。
在美國和英國,用戶在 Tik Tok 上平均花費時間已經超過了在 YouTube 上的時長。截至 2021 年 5 月,在美國,平均每個用戶每月在 TikTok 花費 24.5 小時,在英國則接近 26 小時。
在美國,安卓手機用戶平均花在 TikTok 的時間比 2019 年 12 月多 50%。在英國,這種增長甚至更加劇烈,增長了 80%。但在韓國和日本,2021 年 5 月,每個用戶平均花費在 YouTube 上的時間依然保持領先,是 TikTok 的 2.5 倍。。在韓國,這相當于超過 40 小時,比 2019 年 12 月增長了 15%。雖然,這一增長與 TikTok 的增長速度相比相形見絀。
在 2021 年第二季度消費者支出排行榜上,仍有一些耐人尋味的變化。排名第 6 的是 HBO Max,同比上升了 6 位。自 Netflix 獲得成功以來,內容生產商都急于推出他們自己的基于訂閱的流媒體產品。HBO/華納在 2020 年 5 月以 HBO Max 進入市場。
截至 2021 年 3 月底,該公司擁有 4420 萬國內用戶和 6390 萬全球用戶。HBO Max 在 5 月播出《老友記:重聚》推動了用戶數的上漲。據報道,該電視特輯在美國的開幕周末推動的新的 Max 注冊用戶,超過了今年迄今為止華納兄弟的任何一部新電影。
2021 年第二季度頂級應用排行榜(按消費者支出)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的存在是 Piccoma。這個由 Kakao Japan(韓國 Kakao 的日本子公司)運營的 “ 網絡漫畫 “ 應用繼續穩步上升,成為全球第七大收入應用。
Piccoma 改變了日本消費者購買漫畫的方式,它將整本書變成了 “連續劇集 “,并提供免費的商業模式,同時,讀者通過付費來解鎖下一集。該公司在 2020 年的收入為 376 億日元(3.4 億美元),擁有 420 萬用戶。
2021 年第二季度,游戲領域保持了去年建立的高增長勢頭。每周平均下載量連續五個季度保持在 10 億左右。這與 2019 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增長了 15%。同時,就支出而言,每周平均數徘徊在 17 億美元左右。這與 2021 年第一季度相同,但比兩年前的數字增長了 35%。
在下載方面,有三個表現突出的應用。超音速的 《造橋大作戰》位居榜首,而 《頭發挑戰賽游戲》位居第二,《頭發挑戰賽游戲》是另一款面向女性的游戲,與排名第四的 《高跟我最美》非常相似。還值得一提的是 Good Job 的 《折紙》,它從排名 12385 位躍居第 8。
游戲消費排行榜上的變化幅度較小,,因為熱門游戲擁有許多忠實的玩家,壽命更長得。2021 年第二季度排行榜再次由 Roblox 領銜,但表現突出的是馬娘: 可愛德比賽馬手游(Uma Musume Pretty Derby),排名第二。這是一款一部電視劇的日本游戲,其中著名的賽馬轉生為 “ 馬女”。它在本季度上升了 24 位。同時基于漫畫開發的游戲二之國:交叉世界(Ni no Kuni: Cross Worlds)和 One Piece Fighting Path,也在本季度取得了不凡表現。
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較早控制好新冠疫情并回歸正常生活。但 App Annie 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疫情催生的移動應用使用習慣將繼續存在。多元工作模式、短視頻、健身和食品配送等應用依然是用戶最常使用的。
多元工作和在家工作模式是全球新常態。當我們進入到在家工作的第六個季度時,用戶花在商業應用上的時間仍在增長。即使在美國(與 2021 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長 55%)和英國(與 2021 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長 15%)等疫苗普及較快的市場,用戶花費在此類應用的時間也在逐季增長。
我們在商業應用程序中花費的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甚至與去年大流行的高峰期相比也是如此。即使在澳大利亞和美國這樣的市場– 員工正在回到辦公室– 消費者仍在大量使用商業應用程序來協調遠程工作。隨著員工和企業接受混合工作模式,甚至完全遠程的工作模式,移動連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手機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核心,是我們最信任的觸手可及的設備。App Annie 的營銷洞察主管 Lexi Sydow 指出,隨著全球范圍內各行業開始從新冠疫情中反彈,移動應用是消費者需求和市場情緒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
隨著各國開始轉向 “新常態”——一個消費者具有新的根深蒂固的習慣、工作方式和喜好的,最終會成為一個移動優先的世界。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區塊鏈安全公司 CertiK 完成 8800 萬美元 B3 輪融資,估值達 20 億美元》的文章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理想汽車回應裁員傳聞:不實消息》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蘋果將 47 億美元綠色債券用于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技術引領未來,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展示電動汽車概念》的文章
2021-12-23 動點科技發布了 《高田生物完成過億元 B 輪融,晨壹投資領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