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com
小學升初中的那年,林少以全鄉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縣里的重點初中。在縣城的三年里,面對新鮮的世界和成長的困惑,林少迷戀上了縣城游戲廳。
“那個時代如果有網吧,我一定是一個網癮少年。”十點讀書創始人、CEO林少告訴鈦媒體,那段時間,腦子里都是游戲和大俠夢。一時間,他從“別人家的孩子”,變成了“別人家的熊孩子”。
后來,中考失敗了。挫敗帶來的迷茫,讓十四、五歲的林少有點頹廢。加上爸爸媽媽也是很生氣,自己就更加覺得人生都暗淡了。
幸運的是,在一個無所事事的下午,在小縣城的書店里,林少遇到了一本書——路遙的《人生》。書的扉頁上有這么一句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
他突然醒悟過來,也許現在的改變,就是人生道路上緊要處。所以我開始拼命努力讀書,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學,也因此愛上了閱讀。
這也成為了林少創辦十點讀書項目的初衷。自2014年成立至今,十點讀書當前業務范圍覆蓋文學、電影、教育、視頻、短視頻、直播、新零售空間等領域,目前總用戶量超過8000萬,定位為以讀書為入口的文化生活的平臺。
可以說,十點讀書的創辦以及后續的飛速成長,是受益于閱讀線上化和數字化轉型的浪潮。然而,就在實體書店被普遍唱衰的大環境下,十點讀書計劃加快線下書店布局的步伐。
林少給鈦媒體的理由是,當年小縣城的書店,給了他很多的閱讀空間,也給他構建了一個非常美好的閱讀世界,培養閱讀習慣。這種閱讀習慣的培養,對他之后的人生軌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人生很多迷茫、艱難的時刻,都是閱讀在給自己指引,我覺得我是因為書店受益,也希望閱讀、希望書店幫助更多人更多人。”林少說。
但這也不僅僅是個人情懷的考量,據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發布的《2020-2021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顯示, 2020年,雖然中國大約有1573家書店關門,但有4061家實體書店新開面世。新開書店數量遠遠超過關門書店數量,全國純新增書店約2488家。
“跟十年前很不一樣,十年前有書店關閉潮,對書店的打擊非常大。所以,文化消費是最具潛力的消費領域之一,隨著科技的發展,更多時間講花在精神領域。”林少告訴鈦媒體。
書店是城市中重要的文化消費場所。大家去書店、去商場,不僅僅是買買買,也可以去消磨、去”浪費“、去放松。書店是一個場,是一個文化場,希望迷茫的人在書中找到心靈的棲息地。
公司總部位于廈門,為了試水實體書店業務,此前,十點讀書在廈門開了兩家書店。今年,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林少團隊決心出走廈門,第一站,來到了長沙。選擇長沙,因為長沙的用戶群體排在平臺前十,這是一座有強閱讀需求的城市。
每座城市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性格,該如何參與和融入本地的精神生活呢?
長沙書店的定位是“新浪潮”。對于長沙城市生活的理解,林少認為,長沙是一個新潮與文化底蘊相融合的城市,長沙人愛學習、愛閱讀的習慣也吸引著十點書店的到來。結合長沙城市濃厚的文娛特質,新新家庭、上班族及新青年群體特征,因而長沙店的主題定位為“閱讀新浪潮”是契合這個城市的文化特征的。
結合長沙城市濃厚的文娛特質,十點書店長沙店在業態組合、空間編輯、新零售模式方面,作了升級與創新。
比如說,在空間設計方面,在長沙的書店,結合長沙岳麓山、湘江山水地貌,把綠植,樹木,瓦片,水紋,山脈的意向,流動的弧線書柜與沖孔板裝飾帶,如蜿蜒的水系、山脈。
十點書店長沙店空間設計
用戶去書店看書,可以添加店長微信。店長會把線上聽書內容推送給用戶免費體驗,繼而成為書店付費會員。除了可以在線上APP內聽1000多本之外書,還可以線下每月一杯咖啡,還有一些會員專屬的福利活動、課程等
即便書店承載了人們對于文化生活的美好向往,但不能回避的一個事實是,當前中國多數書店難以盈利,尤其是在門店租金較貴的商業地產發達的地區。
此前,被視作書店新模式的標桿,開辟的由品牌帶動商場、書店與零售的“復合式經營” 模式的誠品書店,在深圳開業兩年不到的時間,難以為繼的消息,引發行業內外諸多討論。
為何當下城市書店難以盈利?林少認為,除了網絡電商渠道打折、房租成本等因素之外,書店行業的發展,相對來說比較慢,沒有那么的”新“,尤其是在在數字化升級方面。
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十點書店并不單純只想做一家線下書店,他們想做的是中國新零售書店。
何為書店新零售模式?在林少看來,首先,打通線上線下用戶數據和會員體系,創造一個線上線下跨邊界的“美好生活平臺”。 其次,邀請書店用戶進入線上服務社群,享受線上內容服務、觀看文化直播等。此外,用戶可以通過書店線上的小程序,方便地購買咖啡、圖書等。
基于用戶運營的書店信息系統,十點讀書做了很多嘗試。從外部選擇供應商,到內部自己研發優化,從H5到小程序、APP、微信,如何讓用戶進入私域,體驗更好的服務,這中間團隊經歷了非常繁雜的過程。
一開始他們做書店的時候,他們只是將線上的業務線下化,將空間分為讀書、好物、咖啡、課堂四大板塊。后來發現,只是簡單地把線上內容線搬到線下,并不能讓用戶買單。
在線下,用戶更多的會在乎體驗、在乎陪伴,以及這個過程中的“交互”行為。以十點課堂為例,十點讀書App、小程序等有很多音視頻課程,線上非常受歡迎,但到了線下,則需要更長時間的陪伴、服務、解答、互動。
購物亦是如此。用戶來到書店,想要購買文創產品,需要去拿在手里感知,這個物品的擺放位置就非常重要,有時候還需要書店員工協助為用戶推薦、連帶物品推薦等。
只有后端做了很多,前端才能帶來良好的會員體驗、用戶體驗。
不過,他認為,簡單地討論賣書、賣咖啡,是對書店很淺層的理解。每家書店提供什么樣的書、什么樣的服務?要找到自己的風格靈魂,要了解自己的用戶群體是怎樣的一群人,繼而建立起自己的獨特的品牌信任感。
正如蔦屋書店一開始定位在年紀稍長的用戶群體,十點讀書也有很明顯的用戶特征。女性群體占絕大多數,目前占比高達80%,林少稱,這并非刻意而為之,而是平臺自然增長所成。
很早之前,團隊就觀察到后臺數據中有很多女性用戶,而女性用戶相對比較活躍,愛閱讀、愛分享、愛消費。于是他們會根據這些數據不斷去調整、迭代,慢慢女性用戶就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適配。
短期內先把女性用戶服務好,是十點讀書認為的品牌的差異化特性。而媽媽人群和親子人群,是平臺非常活躍非常核心的消費人群。從長遠來看,他們希望以此輻射到希望更多的大眾人群,更多的家庭人群。(本文首發鈦媒體APP,采訪、撰文|李程程)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