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30年,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網絡,截至2020年底,總里程約16萬公里,為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在新基建的浪潮下,高速智慧化建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
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作為交通大國,近幾年來,在交通領域固定資產投資額保持在3萬億左右,增長趨勢穩定。
在新基建的浪潮下,未來30年,騰訊交通平臺產品部總經理蘇奎峰認為,高速公路的發展將以安全、安心為目標,向偏重精細運營管理服務的方向發展。
但在此過程中,也將會面臨很多挑戰和痛點,比如感知手段單一,建設和維護成本高,難以形成大范圍覆蓋,用戶觸達能力弱,無法形成有效的管控誘導閉環。
針對這些痛點和挑戰,在2021世界交通運輸工程技術論壇期間,騰訊首次對外發布“數字安途”智慧高速解決方案,通過全感知、強計算、準決策、泛觸達的技術手段,實現智慧高速全天候通行、全過程數字管控、全方位服務的發展新模式。
據了解,這也是騰訊在去年9月發布WeTransport智慧交通戰略之后,在高速公路賽道又一發布。
對此,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智慧交通和出行總裁鐘翔平表示,“交通發展作為新基建的主力軍,是經濟發展和民生服務的重要基礎。而智慧高速建設,正是這一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騰訊擁有的數字化技術工具,和互聯網用戶服務能力,將有助于高速公路運營管理降本增效,提升運營服務質量,保障用戶出行安全。”
此次騰訊發布的“數字安途”智慧高速解決方案,據蘇奎峰介紹,主要依托于騰訊的云計算、5G、大數據及數字孿生等核心技術,針對當下高速智慧化建設核心痛點問題,構建出全感知、強計算、準決策、泛觸達的智慧高速解決方案,并提出1+N+3的智慧高速總體架構。
其中1就是構建高速的底圖,統一路網的表達,能夠使整個基礎要素以及動態、靜態的要素在統一的路網上進行計算。同時在這個底座上可以實現多元的數據融合,為建立標準的、可伸縮的、廣泛使用的數據模型體系和自動化處理流程提供支撐。
N代表著騰訊的N個基礎的能力,也是服務引擎,具備開放的服務,能夠支持生態,做更大的應用開發。3代表騰訊未來瞄準的三個應用方向,滿足全天候的出行、全過程的數字管控、全方位的服務。
比如,在濃霧、大雨或者黑夜等惡劣交通條件下,利用雷達實時構建車輛周圍動態交通環境,采用孿生技術復現動態交通流,基于精準的車輛位置信息,實現周邊場景的精準推送,為安全駕駛提供安全保障,讓用戶出行更安心。
另外,遇到高速重大交通事故,利用騰訊高速解決方案,一方面采用感知手段實時發現遺撒物,及時發布信息,也可以利用車道級的軌跡異常快速分析實現異常事件的監測,從而實現主動預警。同時,騰訊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實現“線上+線下”聯動模式,為駕乘人員提供伴隨式出行信息服務,有效提升信息服務的觸達率。
“騰訊希望能夠與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新交通、新高速,通過騰訊云端能力、C端能力、數據能力、生態能力,助力智慧高速的蓬勃發展。”蘇奎峰說。
隨著智慧交通的產業興起,高速公路行業的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2020年5月,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與騰訊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按照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智慧高速數字化運營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動交通運輸領域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除加碼智慧高速外,騰訊智慧交通副總裁施雪松在接受鈦媒體等媒體采訪時表示,騰訊在城市交通、智慧機場、智能網聯等領域都有布局。
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騰訊面向城市交通管理、交通運輸、公眾出行等業務方向深度融合交通部門業務數據與騰訊互聯網大數據,構建了新一代交通動態數據底座;同時結合騰訊C端觸達等平臺級開放能力全面助力行業客戶及生態,共同構建豐富的場景化應用。
在智慧機場方面,騰訊憑借其堅實的用戶基礎和多樣化的平臺資源,搭建了完善的旅客服務系統,全流程為乘客提供優質的出行體驗,已經成功助力成都、云南、深圳等地的機場完成智慧升級,與西部機場也達成深度合作,滿足機場多樣化服務需求。
在智能網聯方面,騰訊基于智能網聯能力體系,打通傳統的人、車、路的數據閉環,助力智能網聯先導區的建設和運營。目前騰訊已經深度參與天津西青國家級智能網聯示范區建設項目,同時已經在北京首鋼冬奧園區開展了基于5G邊緣計算和車路協同應用。
另外,此次騰訊還與中國信通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智能網聯研究與應用落地。與此同時,騰訊還發布了全新的“智能網聯開發與測評工具鏈”產品,可支持對自動駕駛等智能網聯汽車系統進行功能評測。
為了支撐“建、管、營、服”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騰訊將其未來交通業務和能力概括為:5大基礎設施、5大核心引擎、3大能力平臺、以及3大泛在生態,實現人、車、路、網、云的融合。
具體來說,騰訊5大基礎設施,包括大數據、AI、騰訊云、5G和GIS。大數據方面,騰訊交通行業已覆蓋到10億網民,軌跡日歷程達19億公里;AI方面,騰訊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AI研究方向上,已經有6500多個全球專利;騰訊云是中國首家服務器總量超過100萬臺,具有EB級海量存儲規模,也是中國第一家寬帶峰值突破100T的互聯網企業;5G方面,騰訊是3GPP5G網絡架構標準的首個互聯網公司報告人,牽頭建立了業界首個基于5G的車路協同開源平臺;在GIS方面,騰訊具有定位、地圖渲染、POI檢索、地理編碼、路線規劃及導航等6大核心能力。
5大核心引擎則包括V2X數據服務引擎、交通大數據引擎、高精差分服務引擎、信息安全引擎、城市級仿真引擎等;三大平臺包括車路協同邊緣計算平臺、交通云控平臺、自動駕駛云平臺;3大泛在生態包括內容生態、社交生態、服務生態。
據施雪松介紹,在創新交通建設方向上,騰訊重點關注智慧公路、智慧高速、自動駕駛測試場、智能網聯先導區、新型載運工具及交通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項目,努力打造交通軟硬件和新型技術設施。
在數字交通管理方向上,騰訊重點提供交通綜合監控和指揮、智能緩堵、交通安全管理與應急管理等服務。
在城市交通運輸方向,騰訊面向高速、園區、交通樞紐等提供運營支撐服務,并助力交通設施的運維和現代物流建設。
其中,關于高速運營,騰訊以車路協同邊緣計算及融合感知兩大能力為支點,支撐向高速公路的云控系統,打造公路能“說話”、人車能“對話”、路網能“思考”的智慧高速系統。借助騰訊在C端體系化的服務能力,實現交通態勢監測實時化、基礎設施數字化、運營管理精細化及出行服務便捷化。
在交通出行服務方向上,騰訊將聚焦在駕車出行服務和MaaS一體化出行服務的應用,致力于讓出行服務更加高效和便捷。
正如騰訊未來交通白皮書前言中提到,“交通是真實世界的連接器,互聯網新科技是虛擬世界的橋梁。今天,隨著感知、通信、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逐步成熟,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將全面交匯融合,為未來交通延伸出無限空間。”
未來交通市場充滿了無限空間,也充滿了無限可能性以及新機遇。站在新基建、智能化的浪潮下,施雪松表示,騰訊希望通過發揮自身技術、數據、場景等優勢,攜手交通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成為智慧交通的“共建者”。
不造車的騰訊,通過加碼布局未來交通這個萬億市場,已經全面滲透進了汽車產業之中。(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張敏)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