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風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中郵消金關停了貸款年化利率最高的產品“郵你花”之后,市場又傳來股東海印股份公開轉讓所持股權的消息,引發多方關注。
屢次陷入風波之中的中郵消金到底怎么了?
中郵消金“被分手”
被甩的滋味并不好受。
不過,被股東拋棄,中郵消金也實在沒有辦法。
2021年6月14日,海印集團(000861.SZ)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所持有的中郵消金公司1.1667%股權,本次股權轉讓的掛牌價格不低于股權對應的經審計凈資產,按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郵消金經審計凈資產38.36億元計算,轉讓價格為不低于4475.46萬元。
轉讓完成后,海印集團將不再持有中郵消金股權。
到底什么原因讓股東海印集團不得不甩掉中郵消金呢?
公開資料顯示,中郵消金于2015年11月成立,總部設在廣州,由郵儲銀行等7家中外企業發起成立,是一家為個人提供消費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成立之初,中郵消金注冊資本為10億元,郵儲銀行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61.5%;星展銀行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2%;其他股東渤海信托、拉卡拉、廣百股份、海印股份、三正集團,持股比例分別為11%、5%、3.5%、3.5%和3.5%。
2018年,中郵消金注冊資本增至30億元,海印股份由于沒有參與增資,持股比例降至1.167%,另外渤海信托和拉卡拉也沒有參與增資,持股比例出現下降。增資后,郵儲銀行持股70.5%,星展銀行持股15%,廣東三正集團持股4.5%,渤海國際信托持股3.666%,廣百股份持股3.5%,拉卡拉持股1.667%。
可見,從當初入股至今,二者已經和平相處了5年多,正常來說已經彼此了解。
那么為何此時的海印股份要全部轉讓,徹底與中郵消金分手呢?
原來,和當初入股時投入3500萬元資金相比,海印股份此次轉讓中郵消金股權能獲利近1000萬元,回報率為28%。
針對此次轉讓股權,海印股份給出的解釋是,優化資源配置和資產結構,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集中優勢發展主業。
從字面上理解,海印集團主要是出于自身業務發展需要,欲將轉讓股權的資金投入主業,以推動主業發展,看似和其對消費金融行業的看法和中郵消金的業績無關。
中郵消金也對此事回應稱,海印股份轉讓為股東方戰略調整展開的正常商業行為,該股東為財務投資者,出資金額為3500萬元,股權占比為1.1667%,不會對該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產生影響。
但實際上,消費金融行業經歷了前幾年的快速發展,行業發展極不平衡。雖然消金平臺收獲了不菲的利潤,但行業亂象叢生。消金平臺常因高利貸、暴力催收等問題被處罰和投訴。在監管日趨嚴格的情況下,行業已告別快速擴張,逐漸走向規范化發展,平臺業績增速也將有所放緩,之前業績快速增長將不復存在。再加上消金平臺增多,競爭更加激烈,消金平臺的利潤也不可避免受到一定影響。
因此,想要在短期內從消金平臺獲取高利潤已經不切實際。
從這一點看,海印集團“拋棄”中郵消金也就不難理解了。一來可以獲利了結,落袋為安,二來可以為“回歸”主業備足資金。
關停高利率“郵你花”
中郵消金可以說充滿了謎團。
比如,近期,中郵消金就關停了貸款年化利率最高的產品“郵你花”。
據了解,中郵消金主要有“郵你貸”“郵你購”“郵你花”三大產品體系。其中,“郵你貸”為無抵押信貸產品,包含循環貸、極速貸、業主貸等產品;“郵你購”為分期商城;“郵你花”為場景消費類貸款產品。
據中郵消金官網《自營貸款業務定價及收費項目公告(2021年版)》,“郵你貸”循環額度類產品年化利率為10.8%-23.76%(按照單利方式計算),非循環(一次性)額度類產品年化利率為14.04%-23.76%;“郵你購”貸款年化利率為14.04%-25.36%;“郵你花”貸款年化利率最高,為14.4%-32.4%,該產品已于2021年3月8日關停。
在這三類產品中,“郵你花”貸款年化利率最高,然而卻被關停,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如今距離關停“郵你花”已經3個多月,根據中郵消金官網公布的信息來看,截至目前,中郵消金并未推出新的場景消費貸款產品。
GPLP犀牛財經就此向中郵消金發送了求證函,但截至發稿時,尚未得到回復。
2021年初業績意外“起飛”
數據顯示,2018-2020年,中郵消金凈利增幅分別為199%、71.92%及15.17%,營收增幅分別為228%、78.23%和30.5%,總資產增幅分別為75.42%、29.5%和10.9%。
2021年來,中郵消金的業績卻是飛起。
從營收來講,從2021年1至4月,中郵消金實現營收16.33億元,凈利潤為5.72億元。截至2021年4月,中郵消金總資產為332.70億元,凈資產為42.88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中郵消金2020年實現營收48.63億元,凈利潤為4.02億元,同比增長15.17%。2020年,中郵消金總資產為340.05億元,凈資產為38.36億元。
對比數據不難發現,中郵消金2021年前4個月凈利潤已經超過2020年凈利潤,和其2020年凈利增速15.17%相比。
中郵消金2020年的訴訟量驚人。
靠大量訴訟催收凸顯風控不嚴 暴力催收等被投訴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以“中郵消金”為關鍵詞進行搜索,顯示27471篇文書。其中,2020年裁判文書高達17656篇,大多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據了解,中郵消金將司法催收作為主要催收方式,一旦借款人逾期,就將逾期借款人批量告上法庭。如果借款人逾期不履行法院判決后,法院可對借款人采取罰款、拘留、限制高消費、納入失信被執行人等信用懲戒手段。
事實上,借款人發生逾期,這和中郵消金貸前審核不嚴,貸后管理水平低有密切關系,同時也表明中郵消金存在風控管理不到位的問題。
因此,為減少訴訟案件數量,降低貸款逾期率,中郵消金需要進一步提高風控水平,加大風控管理力度,將損失降到最低。
此外,中郵消金的產品和服務也不能讓消費者滿意,有關中郵消金的投訴不在少數。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中郵消金的投訴量高達3509條,其中以利息高,暴力催收,亂上征信居多。
某借款人稱,其2019年7月30日從中郵消金借款7000元。由于2020年疫情原因到賬逾期,沒有錢還款,還了幾期,發現中郵消金存在高利貸行為,年化利率23.76%,多次協商不了。從2020年開始一直遭威脅騷擾,每天群發短信,說要起訴,還給其爸媽手機發騷擾威脅短信,明顯把人往死路上逼。
來源:黑貓投訴平臺
據另一借款人描述,其2020年1月在中郵消金借款30000元資金周轉,目前已還款15期25836元,如需提前還款還要還13958元。目前應該還款第16期,由于資金周轉不過來逾期4天,中郵消金電話騷擾家人,暴力催收,目前為止核算中郵消金借款利率已經超過32.5%。
來源:黑貓投訴平臺
還有借款人表示,由于手機這兩天壞了還款晚了兩天,就出現50元的罰息和上征信,要求撤銷罰息和上征信的問題。
而關于中郵消金非法泄露個人隱私、盜取信息的投訴也時有發生。
來源:黑貓投訴平臺
比如,某位客戶表示,其沒有在中郵消金貸過款,但查個人征信報告的時候,發現征信報告顯示,2020年11月8日中郵消金有限公司向其發放17549元其他個人消費貸款,到2022年4月8日到期,截至現在余額10907。其從未在平臺填寫過個人信息,也沒有收到哪張銀行卡有過金額到賬信息,現在卻直接上了征信,希望平臺盡快出面處理,否則會向更高級別部門進行投訴。
來源:黑貓投訴平臺
投訴不斷,訴訟案件增加,問題多多的中郵消金,又遭股東“拋棄”,可謂雪上加霜。
據悉,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將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工作,其中涉及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業務經營等各方面。在監管趨嚴,整治力度加大的情況下,作為頭部平臺之一的中郵消金能否從容應對?其未來發展如何,GPLP犀牛財經將持續關注。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