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競核
視頻流媒體化后,游戲被視為下一個改造的對象。
恰巧全球最大的視頻流媒體平臺Netflix宣布進軍游戲,給游戲流媒體化增添了新故事。5月中下旬,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稱,Netflix正物色一位高管幫助其擴張視頻游戲業務,路透社也從Netflix一位游戲高管知情人士側證實此消息。
Netflix目標之一便是提供類似“Apple Arcade”的游戲訂閱服務。客觀來看,這一服務并沒有多大創新,微軟、索尼、蘋果、EA、谷歌等均有嘗試。
再往前看,基于訂閱制的云游戲服務也早已遍地開發。我們不禁要問,Netflix游戲業務會演化成何種形態?
老實說,大家對Netflix游戲幾乎一無所知。
The Information報道的細節被幾家媒體翻來覆去地炒,鮮有新內容。沒錯,Netflix想進軍游戲行業,正在招募高管。這篇報道中,有提到Netflix游戲產品創新總監職位空缺,但有可能只是他們尋找一個尚未公開的執行總監。
大家可從Polygon報道中獲悉,Netflix制作過游戲《怪奇物語》《紙房子》和《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等。顯然,Netflix并沒有滿足。
筆者認為,迷你版“Apple Arcade”大概率是煙霧彈。
一方面,Netflix進軍游戲行業合情合理。對比Xbox Game Pass和Playstation Now所提供的3A級產品,你會發現對一家缺乏游戲開發經驗的流媒體公司來說,這似乎是一場幾乎不可能的戰斗,無論他們多么有錢。
基于此,Netflix提供基于手機終端的訂閱游戲服務,聽起來似乎更容易被接受。
筆者猜測,Netflix確實想進入游戲領域,也想要雇傭一名高管。不過,迷你版”Apple Arcade”很可能只是發展的方向之一。
大概率“Apple Arcade”是眾多頭腦風暴的點子之一,還有很多無厘頭想法沒被披露。想必大家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筆者認為迷你版“Apple Arcade”是一個被泄密/報道的方向。至于招募的崗位,很可能是要回答:“Netflix Gaming應該是什么?”
總的來說,Netflix游戲未來發展方向有如下可選項,可從中可以進行混合和匹配。
首先是第一方游戲——Netflix可以建立或購買游戲團隊,從頭開始自研游戲。
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大而全的選項。要知道,建立工作室和發行游戲是一個緩慢且昂貴的過程。
隨著新招募員工成本不斷上升,玩家期待值亦會被提高。大概率高管會被綁架,策略及執行亦會變形。
上述例子在市面上被重復演繹,需要優秀組織就在這種壓力下崩潰了。大家得明白,在這種情況下,發行一款好游戲遠遠不夠,現象級產品才能堵住悠悠眾口。
其次是跟第三方發行商合作進行聯合開發。Netflix可以購買一家發行商,資助并發行Netflix旗下游戲。《怪奇物語》游戲就是典型的案例。
采取合作開發模式,Netflix作為發行商只需承擔部分開發成本,以確保他們有更多的控制權和收入。
筆者認為,自建發行商并找到志同道合的CP,要比想象中的更具挑戰性。需要指出的是,真正的挑戰在于簽訂互利互惠的合同。
假設發行一款F2P游戲大獲成功,后續該如何避免失敗呢?
通常情況下,開發者會加班加點地創造內容,但卻看不到任何投資回報。原因在于,收入會被用于投入再生產。
面對這種情況,開發者會開始故意怠工,進而導致兩種結果:要么發行商收購游戲開發商,要么游戲因發行商停止投入從而走下坡路。
換句話說,第三方發行要想成功,第一方投資至關重要。
再次是組建授權團隊。該機構幫助Netflix授權其產品給游戲開發者,比如《彩虹六號:圍攻》《紙牌屋》等。
這一模式具有低風險、低回報等特征。IP持有者能從游戲收益中獲得分成,并獲得最低限度收入。在整個開發流程中,Netflix只需扮演兼修角色。
目前市面上具備上述特質的IP非常稀缺,僅有漫威、哈利波特等。在手游市場,尤其是后IDFA時代,開發者更有意愿采用高知名度、低CPI潛力的IP。
這些游戲可以是主機、PC或手機游戲,也可以是進階游戲,免費游戲,營銷配合的免費游戲,或基于訂閱的游戲。
這些IP改編游戲可以是主機、PC或手游。收費模式上,它可以訂閱,也可以是免費甚至采取廣告變現。
對Netflix而言,哪條路線最合適取決于公司戰略目標。
跟其它上市公司一樣,Netflix進軍游戲領域就是為了賺錢。考慮到Netflix核心業務是流媒體視頻,入局游戲領域合情合理合。
像Prime Gaming每月向亞馬遜Prime客戶提供免費游戲、道具一樣,Netflix Gaming可能是一項增值服服務,目的在于留住用戶。
當Netflix活躍用戶登入時,擺在它們面前的是影視劇+游戲的游樂場。當用戶考慮取消訂閱時,他得考慮會錯過下一部《布里奇頓》及不能玩《永生守衛》。
很明顯,這會增加用戶憂慮。樂觀情況下,用戶會再次訂閱續費。
拿游戲進行營銷?
正如《黑鏡:潘達斯奈基》所展現的那樣,創新互動娛樂能為Netflix大幅提高關注度。Netflix游戲可能只是一個非常花哨的營銷部門,它通過制作創新體驗來推銷其發行游戲。
打個比方,當下一個《周六夜現場》特別節目發布時,同步推出互動電影《周六夜現場之我該講這個笑話嗎?》。屆時,估計會笑聲連連,引發爭議,登上頭條新聞。
提升價格?
目前,Netflix提供類型多種多樣的訂閱服務,價格在8.99美元/月至17.99美元/月。
Netflix游戲服務可升級為Netflix高級版。想想用戶支付17.99美元月費時,也會琢磨超高清視頻服務真值這么多錢嗎?
換個視角來看,一旦增添100多款免費游戲。用戶就會想,這可是玩《 The Snyder Cut 》唯一途徑,多付點錢也無妨。
拓展收入來源?
對Netflix而言,搭建新游戲部門,目的肯定是為賺取更多錢。只有提供游戲服務,用戶才有可能支付內購、高溢價訂閱費。從開發者手中,Netflix也能賺取授權費。
筆者更看好這種模式,它并非形同虛設的業務,而是一塊獨立業務。做不好,自然虧錢,做得好,就會賺得盆滿缽滿。
游戲行業是偉大,熱門游戲能賺取數億甚至數十億美元。
理論上,Netflix游戲公司能夠發行一款年流水數十億美元的爆款。試想一下,當玩家能在F2P《布里奇頓》手游中跟布里奇頓談戀愛,給她買禮物,但她會拒絕你。因為她是一位堅強、獨立的女性,不重視物質財富。
沒錯,你會給她買更多的禮物。這樣Netflix就能賺更多錢。
作為一名游戲開發者和玩家,筆者認為Apple Arcade是一個好產品。
筆者支持付費給值得信賴的游戲開發者。這樣,他們就能制作像《再見狂野之心》、《Cozy Grove》或《逃離地牢》這類游戲。
僅從開發者生態系統角度來看,筆者希望Netflix能夠成立
一個類Apple Arcade平臺,以便雇用更多游戲開發者來制作令人愉快的游戲。
作為一名玩家,老實說每月5美元訂閱費極具吸引力。只是,筆者沒有時間去玩《夢幻西游》、《無路可退》等游戲。
筆者非常理解,Netflix要走游戲訂閱服務這條路。假設,Netflix目標是拓展收入來源,那么與Apple Arcade競爭挑戰性可見一斑。
目前Apple Arcade能提供180多款游戲,月費僅需5美元。到了2022年,假設Apple Arcade能提供大約250款游戲。
如果Netflix明年能推出游戲平臺并與之競爭,這意味著平臺上游戲數至少要有100款以上。
假設Netflix每款游戲投入平均制作成本為200萬美元,制作125款游戲需要花費25億美元。這還不包括營銷及后續迭代開發成本。后續Netflix還得跟開發者、發行商協作調優產品。
產品出來后,Netflix需要跟Apple Arcade、Google Play Pass、Tilting Point、Scopely等公司競爭。
如果Netflix推出游戲數只有Apple Arcade一半,預計初始投資大會在2.5-3億美元之間。
游戲一旦正式上線,Netflix仍需密切跟蹤,以確保用戶訂閱。由于競爭對手,已將游戲訂閱月費固定在每月5美元,且內容庫十分龐大。
這意味著Netflix需要持續不斷推出新游戲,畢竟競爭對手是Apple Arcade、和Google Play Pass。
積極的一面是,Netflix能夠拓展業務范圍,從游戲訂閱市場分一杯羹。筆者預計,Netflix需要每年持續追加投入2.5億美元,以確保跟Apple Arcade/Google Play Pass競爭。
需要面對的難題是,Netflix需要賣出更多訂閱服務,用以支持游戲開發、發行、現場運營和營銷等方面的投入。
筆者預測,Netflix游戲訂閱服務用戶需要達到600萬,這樣才能實現盈虧平衡。
這對任何公司來說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對于一家沒有游戲開發背景的流媒體公司更是如此。
相反,如果把如此龐大的預算與Netflix優勢結合起來,打造一款免費游戲。未來,每年賺取10億美元不是沒有可能。
筆者認為,如果Netflix想在游戲領域大展拳腳,自然能找到適合它們的自有IP去打造免費游戲。
相反,如果受制于訂閱游戲服務,頗有點束手束腳的意味。
缺乏游戲制作經驗,無疑是Netflix一大短板。
如果Netflix愿意為游戲業務進行長期投資,那么它的優勢足以讓任何游戲開發商嫉妒。在此,筆者指的是長達數十年的投入,這是一家公司進軍游戲業務的唯一方式。
老少通吃
筆者本人是Netflix長達十年的老用戶,預計未來十年仍將是。
Netflix訂閱付費非常有粘性。據Antenna數據顯示,Netflix訂閱流失率低到2.5%。更重要的是,Netflix老少通吃,服務于不同世代的用戶。
筆者小孩不看綜藝節目卻沉迷Netflix。他們熱愛的品牌,比如《變形金剛》《我的小馬駒》、《馴龍高手》等。這些產品都有Netflix身影。伴隨著他們成長,用不了多久,筆者小孩就會被Netflix推薦進而了解到《寵物小精靈》《超凡戰隊》《侏羅紀公園》等。
Netflix正在向觀眾推廣那些將伴隨他們一生的IP。筆者喜歡《變形金剛》30多年了,現在仍可以跟3歲的兒子一起享受它。
如果筆者在Netflix,筆者會問自己的首要問題是:"如何確保孩子愛上Netflix機器人節目,而不是孩之寶的機器人節目?"?
當筆者成為祖父時,應該和孫子們一起看最新迭代的Netflix機器人,而不是《變形金剛》。
當你有時間、金錢和眼光進行長期投資并且執行得當時,正是這種“老少通吃”的關系可以讓Netflix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游戲公司。
知道你喜歡什么
Netflix不需要借助Facebook機器學習算法來弄清觀眾中誰是美國的高凈值男性?誰喜歡超級英雄和幻想故事?
Netflix早已洞悉一切。憑借洞察力,Netflix會培育嶄新的IP。像筆者這樣的游戲制作人可能永遠不會想到。
筆者可能會有直覺,猜想做糕點廚師類型的動畫式游戲會大賣。可這些對Netflix而言就像一張透明紙,或者他們至少有工具來弄清楚。
筆者認為Netflix在游戲方面的最大弱點是,高改編度游戲IP不多。
首先,Netflix發行過很多節目和電影,可他們并不清楚真正擁有什么。例如《戰神金剛》是Netflix原創作品,但Netflix是否有權利做《戰神金剛》游戲?有幾個游戲是基于Netflix熱門原創游戲《毒梟》制作?
可《毒梟:卡特爾崛起》片頭沒有并提到Netflix。原因在于,Netflix可能只是分銷商,對IP沒有所有權。
其次,在Netflix原創作品中,部分已成為主流并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消遣。令人遺憾的是,這些作品看上去并非游戲制作的理想選擇。
筆者認為,如果有的話,《布里杰頓家族》是Netflix最具游戲改編潛力的作品。還是那句話,《布里杰頓家族》是由Netflix發行,可能否改編成游戲不得而知,也也不認為不需要支付授權費。
客觀來看,Netflix發行《女王的棋局》很成功。可在這之后,即使是科幻巨制《怪奇物語》也缺乏長壽游戲潛力。
在《行尸走肉》中,英雄們花了很多時間與僵尸和其他人類作戰。《怪奇物語》更多時候是在逃避怪物,而不是面對它們。也許再過幾季后,隨著角色和敵人類型增加會帶來一些改變?
某種程度上,必看電視節目和必玩手游有相當部分的重疊。
Netflix常常腦洞大開,面向成人的作品更適合開辦密室逃脫連鎖店,而非改編成手游。當涉及到兒童和青少年IP時,筆者認為Netflix更適合做授權而不是大包大攬自己做。
如果Netflix只有幾個可改編的游戲IP時,跟其它開發商競爭優勢并不明顯。
在Netflix平臺上,擁有《星球大戰》《X戰警》《復仇者聯盟》等知名IP。這些IP不僅能授權到游戲,還能授權給書籍、漫畫、T恤、玩具、交易卡、牙膏、派對用品、收藏品,以及兩者之間的一切。
筆者認為,Netflix理應廣交朋友,著手搭建長達數十年的、角色豐富的,授權友好的聯盟。游戲,真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如果筆者是Netflix管理層,如何做游戲的答案是建立授權業務。要而言之,即搭建起跨平臺、多元化銷售模式的授權業務,去授權給第一方、第三方開發者。
Netflix可能憑借超強的內容創作力,制作出不同IP類型的處子季。借助平臺營銷能力,打通動畫跟真人影視劇,讓用戶沉浸其中。
不久后,游戲發行商會為獲得Netflix IP授權相互爭奪。就像玩具制造商會為制造Netflix IP玩具爭奪,派對禮品制造商會為在紙盤上印刷Netflix IP爭奪一樣。
Netflix擁有成為下一個迪斯尼所需一切,它所缺少的只是為游戲準備的、為玩具準備的世界,為授權準備的世界。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