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黃天然
6月22日晚間,滿幫集團在紐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日收盤價21.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13.16%,總市值達到230多億美元(約1500多億元人民幣),成為超級獨角獸。
被稱為“貨運版滴滴”的滿幫,與滴滴有著極大的相似性。通過自建平臺的方式,滿幫將卡車司機與貨主聯系起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讓雙方快速匹配、達成交易。

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已有280萬位卡車司機在滿幫平臺獲得了訂單,約占全國1370萬重型和中型卡車司機的20%。
截至2020年12月底,其平臺總交易額達到1738億元,完成訂單量為7170萬單,占中國數字貨運平臺市場的64%,已是“全球最大的數字貨運平臺”。
“只有時代的企業,沒有企業的時代。”滿幫董事長兼CEO張暉在上市時感言,從成立的第一天開始,滿幫就是在無人區探索不曾有人探索過的土壤。未來,公司要把創新的基因延續下去,不忘“讓物流更美好”的使命,給行業帶來溫度,對行業群體充滿善意。
8年奮戰 市值超越1500億元
滿幫被稱為“貨運版滴滴”,而它的誕生更像是滴滴的兄弟平臺。
滿幫CEO張暉曾是阿里巴巴“中供鐵軍”的一員,在阿里期間,他結識了時任支付寶B2C事業部副總經理程維和阿里副總裁王剛,而后三人相繼離職創業。
2012年程維創業滴滴,王剛作為天使投資人投資70萬元,滴滴隨后也迅速獲得了市場的熱捧。受程維的啟發,張暉萌生了“貨運版滴滴”的想法。
張暉
2013年9月,在王剛80萬元的天使投資支持下,張暉帶著幾位阿里老同事在南京新街口附近的華榮大廈租了三間辦公室,主打數字貨運的“運滿滿”就此誕生了。
王剛
與此同時,運滿滿的對手“貨車幫”也在成都起家。2013年貨車幫APP正式推出,創始人為前雷士照明營銷總監的戴文建,創業之初就得到了西南最大物流公司金橋物流董事長劉顯付的1000萬元資金加持,并開始迅速成長。
時至2017年,運滿滿和貨車幫都成為了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日成交運單均增長到數十萬單的體量。經過幾年激烈的市場大戰后,在投資人的“撮合”下,運滿滿和貨車幫聯姻,共同成立新公司——滿幫集團。
對合并起到關鍵作用的王剛,擔任了滿幫集團的第一任董事長兼CEO,張暉與前貨車幫總裁羅鵬任聯席總裁。2019年11月,王剛將接力棒交到張暉手中,由其出任滿幫董事長兼CEO一職,戴文建則逐漸退居幕后。
強強聯合后,滿幫保持了高速發展的勢頭。
根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底,滿幫業務已經覆蓋全國超過300座城市,線路覆蓋超過10萬條,全年平臺總交易額達到1738億元,占全國貨運總量的64%。
2020年,滿幫的總凈收入為25.8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其中貨運匹配服務帶來的營收從2019年的17.7億元進一步增長至19.5億元,同比提升10%。
2021年一季度,滿幫貨主平均月活躍用戶數為122萬,同比增長67%;成交訂單數2210萬單,同比增長170%。
全球貨運邁向數字時代
滿幫的背后集結了一個豪華投資軍團,包括軟銀愿景基金、紅杉中國、全明星投資、光速、高瓴以及天使投資人王剛、云鋒基金、GGV 紀源資本等,其中紅衫中國從2015年初投資運滿滿起,連續 7 輪加注;高瓴自2015年3月投資貨車幫起,迄今共投資五輪。
之所以備受資本青睞,在于滿幫正代表著未來貨運物流的趨勢。
如今在全世界范圍內,類似滿幫的“貨運版滴滴”正在多個國家崛起,形成了數字化改造傳統卡車物流、提升運輸效率的一波浪潮。
2015年誕生于美國西雅圖的Convoy,與滿幫模式如出一轍:通過自建平臺,將卡車司機與貨主聯系起來,通過貨運更高效的匹配,以減少卡車貨運的空載率,為卡車司機增加收入,節約貨主的運輸成本,從而實現更低碳的貨運體系。

Convoy由亞馬遜的前高管創立,同樣獲得豪華的投資者陣容,包括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前星巴克總裁霍華德·比哈爾等,如今已成為“準獨角獸”,估值達到2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5億元)。
在北美擁有最大市場占有率的優步(Uber),同樣不愿放棄這一塊大蛋糕。優步在2016年收購4Front Logistics公司,建立了專注卡車貨運業務分支“優步貨運(Uber Fregiht)”,同樣主打貨運匹配,并正在經歷飛速增長。
在德國、澳大利亞本土,如Forto、Loadsmart等集中化的貨運數字平臺也開始紛紛涌現。而滿幫的發展速度走在了全球數字貨運的前列,依托于中國的道路運輸市場,未來發展前景更加可期。
根據中投公司的報告,按物流支出計算,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公路貨運市場,2020年達6.2萬億元;到2025年,預計將增加到8.2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5.7%。
據滿幫的一位投資者表示,即使未來每輛卡車收取2%的交易費用,也會產生約100億美元的收入。
目前數字貨運平臺的滲透率仍舊是冰山一角。2020年數字貨運平臺僅占整個公路運輸市場的4%,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18%,整個市場的數字化機會巨大。
滿幫的考驗
值得注意的是,營收高速增長、資本看好的滿幫,依然面臨著經營虧損。
一位業內人士曾表示,滿幫屬于撮合型平臺,通過競價的方式達成交易,價格波動較大,當客戶貨源穩定時,需要一個穩定的價格來控制成本,而價格波動則容易導致這些穩定的業務流失,引發市場對其盈利能力的擔憂。
招股書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滿幫集團凈虧損為1.97億元,比去年同期的6360 萬元擴大了211.2%;2019年和2020年,滿幫凈虧損分別為15.24億元和34.7億元,歸屬普通股東的凈虧損分別為15.24億元和35.91億元,合計高達51.15億元。

今年5月,滿幫等10家交通運輸新平臺公司被交通運輸部等8部門聯合約談。
約談指出,滿幫集團等貨運平臺,存在著定價機制不合理、運營規則不公平、生產經營不規范、主體責任不落實等突出問題,平臺部分經營行為涉嫌侵害貨車司機合法權益,并要求其進行整改。
數字貨運平臺的確能減少信息差,并最大程度地減少卡車的空駛率,但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導致了貨運市場的“內部競爭”,卡車司機可能會面臨被壓價的問題,導致其對平臺有怨言。
滿幫的優勢在于臨時運力和零散資源的高效匹配,但當它日益成長為一家獨大的貨運平臺之后,卡車司機在這一運輸鏈條的議價空間可能會因此受到壓縮,如何平衡好卡車司機的獲得感和平臺利潤、實現穩定客流和規模化運力市場,是當下滿幫要面臨的棘手難題。
此外,在招股書的風險提示中,滿幫也提及了卡車司機、貨主在應用平臺時的安全問題。
為了降低風險以及擴張業務版圖,滿幫也在持續進行多元化的業務探索:比如在金融服務、二手車交易、物流基建等領域展開經營;再比如去年8月,滿幫收購同城貨運領域的省省回頭車,進軍同城貨運業務。
成功在紐交所上市之后,滿幫的試煉之路,也許才剛剛開始。
希望如張暉在敲鐘現場所言,上市后的滿幫能恪守初心,通過技術和科技的力量去改善整個行業,做一家有責任、有擔當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