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 于 2021 年 6 月發布《中國 AI 公有云服務市場研究報告-2020》。報告顯示,2020 年中國 AI 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達 24.1 億元人民幣,占比整體 AI 軟件市場 10.4%。預計到 2025 年,中國 AI 軟件市場公有云服務占比將達到 36.1%。
以下為報告主要內容:
部署 AI 為何選擇公有云服務
選擇在公有云上采用 AI 能力帶來的價值明顯:
此外,云服務提供商本身的投入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公有云廠商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推廣層面加大投入;云原生企業的帶動:已經有部分系統上云的企業,會采用 AI 公有云服務;混合云技術的成熟等等,都驅動了 AI 公有云服務的發展。
2020 年 AI 云服務市場整體進展
公有云上 AI 能力開始分成原子能力/基礎能力、應用能力、行業解決方案能力。產品上,各廠商陸續推出各技術領域的自學習平臺,作為不同形式的 AutoML 產品。
從各技術領域來看:
此外,融合應用場景、解決方案不斷加強:領先的 AI 云服務廠商融合多項單點 AI 技術不斷推出新的應用場景、解決方案。
中國 AI 公有云服務市場格局
百度智能云仍然處于 AI 公有云服務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其 AI 應用全面開花、多行業落地。阿里云一方面不斷豐富 AI 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斷將 AI 能力嵌入到解決方案中。在渠道、合作伙伴生態方面也始終保持領先。騰訊云、華為云緊隨其后。華為云綜合智能體營銷概念、公有云、混合云策略,以及政企客戶的青睞,在 AI 云服務市場的競爭優勢越來越明顯。
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從人臉人體識別公有云服務整體收入看,本期百度智能云最為領先。其次是騰訊云、阿里云。從圖像視頻公有云服務整體收入看,百度智能云最為領先,其次是阿里云和華為云。
從語音語義領域來看,百度智能云在自然語言處理相關公有云能力上優勢明顯,商業化收入領先,其次是阿里云。阿里云在智能語音、對話式 AI 相關公有云能力上商業化優勢最為明顯。華為云則選擇差異化競爭路線,以多模態 AI、認知計算切入語音語義領域,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機器學習領域,華為云仍然占據領先優勢。2020 全年華為云機器學習平臺在政企市場增長迅猛,在政府、能源等行業以公有云、混合云的形式積累了豐富的機器學習案例。阿里云在互聯網行業繼續保持優勢,同時在數字政府、金融等行業也取得一定進展。百度智能云、騰訊云位列其后。亞馬遜云科技的云上機器學習能力也值得關注。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市場份額統計中,僅統計并展示了廠商的 AI 公有云收入。事實上,云廠商提供私有化、混合云部署的 AI 案例也非常之多。在整體 AI 軟件市場,云服務廠商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創新力量和市場參與者。
IDC 中國助理研究總監盧言霞表示:“中國 AI 公有云服務市場仍處于早期階段,雖然云上開放 AI 能力的數量在收斂,但應用場景的質量與深度在提升。云服務廠商已成為 AI 技術和應用創新的重要力量。展望未來,云服務廠商要加速 AI 能力規模化增長,仍需加強生態建設,建好 AI 平臺與行業用戶之間的橋梁,加快技術落地。”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區塊鏈安全公司 CertiK 完成 8800 萬美元 B3 輪融資,估值達 20 億美元》的文章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理想汽車回應裁員傳聞:不實消息》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蘋果將 47 億美元綠色債券用于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技術引領未來,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展示電動汽車概念》的文章
2021-12-23 動點科技發布了 《高田生物完成過億元 B 輪融,晨壹投資領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