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奇偶派,作者|田歡子、陸仁,編輯|王十
“感覺今年618熱度特別低,沒什么購買欲,往年還買點耳機什么的,今年完全沒有想法。”這不僅僅是一個用戶的想法,奇偶派從數位用戶和各大社交平臺話題下了解到,今年618,用戶的購物熱情不再有往幾年那么高漲。
不管是“直播”、“新品牌”、“體驗升級”,還是各電商平臺大力宣揚的“簡單實惠”和“拉長的窗口期”,整套組合拳下來,618依然不再有往年的火熱,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表現出的,也是對于活動的漠視與興趣全無。
京東和天貓一如既往為618造勢,但在外界看來,京東在618的聲勢正在被弱化和稀釋,本屬于京東的狂歡節,已成為全行業的狂歡。
而618,到底還和京東有多少聯系?
?“買的東西都是護膚品、小家電、清潔劑、養生類產品,雜七雜八的生活用品。”今年618,王倩買了一些東西,不過都是在淘寶下的。
618在多數人眼中,原來是屬于京東的購物節。但王倩的購物習慣中,京東始終是一個購物體驗的補充項,“我一直都是在淘寶買東西,京東用得比較少,除非比較著急的東西,京東物流比較快,這時候會用京東。”
6月18日前,劉慶在活動大促中下單了50件商品,淘寶33件,拼多多17件,其中沒有一件是京東的下單品。
在一些即時分享社交平臺發起的618購物清單的話題下,奇偶派發現,不少購物者曬出的購物清單截圖中,淘寶的占多數,京東的則要少得多。涉及的京東多為圖書、鍵盤、手機、文具,但涉及淘寶的,除了圖書,彩妝、衣服鞋子、電器、日常生活用品等商品,淘寶都有囊括。
據京東公布的GMV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四年來,京東618近年來GMV增速連年下降。
圖?2017-2020年京東618GMV及同比增速 ??制圖:奇偶派
回顧京東618的發展背景,從當初的獨角戲發展到如今的全行業節日,618似乎正在去京東化。
曾經,618是京東打造的電商促銷節。
2004年,京東開始做降價促銷,當時因為在創業的過程中,受到供應商618打折和補貼的啟發,京東也萌生了在周年慶的時候以降價的方式做促銷的想法。
但在當時,傳統供貨商對此極力反對,京東轉而利用電商平臺24小時營業的優勢,專門在618夜里推出秒殺促銷,以此避開供貨商的反對。
自此,2009年到2012年,618對京東價值和意義凸顯。京東開始把618的單日促銷改成了一個月的大促銷。
但這個大促當時還只是京東自己在玩。
而2012年之后,其他電商開始加入618行列,618也從一家之事變成了一行之事。之后甚至線下企業、商場也開始了618大促,影響力幾何級暴漲。
從2013年開始,“618”已經發展成為上半年的行業性“全民網購節”,與“雙11”遙相呼應。
2016年5月18日,京東召開了2016“618品質狂歡節”啟動儀式,拉開年中大戰序幕。隨后,天貓、蘇寧云商、國美在線、亞馬遜中國、唯品會等電商大佬借勢出擊。“碰瓷營銷”屢見不鮮,一場電商年中大促的博弈自此全面展開,在這場博弈中,京東聲勢逐漸變小。
2019年是京東618的多事之秋。
2019年,京東欲借“618”捍衛主場,重振信心,阿里卻史無前例地加碼投入618,規模堪比自家的“雙十一”,把“618”變成了自己的主場。另一邊,崛起的第三極電商平臺拼多多也不甘落后,鉚足了勁參戰。自此,京東618開始最大程度地弱化和稀釋。
半路黑馬拼多多在2019年表現出超乎尋常的用戶增速。2018年6月底上市的拼多多,還是一個3億人在拼的拼多多,2019年9月底的拼多多,已經是一個5億人在拼的拼多多,15個月新增2億新客。
很快,電商平臺間的風云爭霸,從最初的價格戰,打到了流量戰。活躍用戶數成為電商的源頭活水,“流量在哪里,電商就去哪里布局”。
最終,“618”成了電商們共同的節日,也成了各大電商平臺爭奪下沉市場的重要戰場。
2019年618檔期,拼多多憑借下沉優勢+百億補貼強勢來襲,首戰“618”,既不玩套路,也沒新玩法——聯合品牌方共同補貼100億元現金,直接對商品降價,簡單粗暴。
為了應對,天貓維持傳統的滿減、紅包、購物津貼的同時,祭出了更大的殺手锏——聚劃算。據天貓統計,2018年,參加聚劃算活動的品牌中,平均有80%的成交來自新客,近半數新客來自下沉市場。
對比天貓,京東的反應就顯得有些被動附和。相較百億補貼,京東只用了5億元大紅包砸向下沉市場,在方式上一改往年彈窗領紅包的玩法,稍稍設了“集贊才能瓜分紅包”的瓜分門檻。
2019年的“618”,電商的三股主要力量皆下場,廝殺出大片既視感。
而京東在自己一手打造的這場節日戰爭中,逐漸失聲。
“得下沉者得天下”的邏輯之下,電商巨頭們圍繞著“下沉市場”,開始了新一輪的競逐。
為了跟進拼多多在下沉市場的戰略,阿里在聚劃算之后推出淘特對標拼多多;京東推出針對下沉市場的“京喜”,2020年4月,又上線了京東極速版面向下沉新興市場,但很明顯,京東晚了一步。
到了2020年上半年,疫情帶動社會消費重心進一步向線上轉移,相較去年的“百億補貼,2020年的“618“,直播帶貨成為新的變量,崛起的抖音和快手在電商領域,已經不再只是一個流量池的作用。
數據表明,京東在2020年的618戰役中,再次輸給淘寶的天貓。2020年618,天貓累計下單金額達到6982億元。京東累計下單金額突破2692億元。拼多多在525-618間平臺訂單量同比增長119%,截至6月18日晚19:40,拼多多在618期間訂單數突破10.8億筆,19日0點前訂單數超11億筆,GMV同比增長超過300%。
618關鍵玩法不斷更迭,京東卻在戰局中,模糊了方向,亂了陣腳。
“今年618不太行,看了幾個平臺,結果價格還不如家門口的超市活動”;“今年618好像沒啥好買的,活動周期太長,以至于失去了一半的熱情”,兩位網購用戶告訴奇偶派。
今年618,優惠力度低和戰線拉太長是最直接的感受,這直接削弱了他們本就不多打開軟件的欲望。
為什么購物節的對消費者購買的吸引力正在消失?
從今年的618活動來看,相較于往年的618,2021年618活動預售期提前至5月24日(提前一天)。此外,渠道碎片化更為明顯,單一平臺電商的重要性減弱,這是直接原因之一。
在疫情后線下消費偏弱的情況下,直播、社交、短視頻等電商形式朝著多樣化的趨勢發展,對商家來說,這給細分藍海產品的快速成長提供了空間,同時也給互聯網品牌提供了更多低成本、高效率搶奪市場的機會;但對消費者來說,渠道的多樣化選擇降低了在618購物的欲望。
不少用戶告訴奇偶派,直播購物、小紅書、抖音等購物渠道選擇越來越多樣化,不一定非要參加618。
“既然每天都是購物節,那我干嘛一定要在‘618’,‘雙11’買東西?這些購物節比平時的優惠力度并沒有大太多,不足以讓我沖動”,其中一位21歲大學生江宸如是說。
此外,在優惠力度上,奇偶派對比同一款商品在不同電商平臺的優惠后的價格發現,各家的具體優惠活動的確簡化了不少,但實際好處卻并不太多。
? ? ? 同型號吹風機在不同平臺上的優惠價格對比
“二選一”事件之后,各大電商平臺紛紛給今年618的玩法貼上“簡單”和“用戶體驗”兩個標簽,但消費者的購物熱情依然難以調動。
而參與本次618的除了天貓、京東外,還有快手和抖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618,目前,拼多多與蘇寧方面聲量幾乎沒有。
以下是幾大平臺的今年618的活動力度和布局:
天貓
化繁為簡,摒棄往年復雜的優惠計算,跨店滿減也從去年的“每滿300減40”升級為“每滿200減30”,并推出“天貓榜單”,包括“小二推薦榜”、“銷售數據榜”、“熱搜榜”等,通過專家、達人測評,以短視頻、文字、圖片等方式呈現,降低消費者選品門檻。
京東
作為618東道主,京東從4月份就開始活動籌劃,5月24日預售,6月30日結束。今年,京東把目標鎖定Z世代,集結當下熱門的潮流酷玩、新品尖貨,聯動洛天依等熱門IP,打造個性化、年輕化購物場景。京東通過兩場“直播夜”,6月17日聯合芒果TV打造“京奇探秘夜”,通過跨界混搭、明星集結、綜藝玩法等方式吸引Z世代。
抖音
618好物節從5月25日開啟預熱。抖音重點推出“互動城”和分級直播間玩法,通過互動游戲導流,主推“重點、品牌、主題”三類直播間。抖音想打造更多具有標桿效應的品牌直播間,持續發力品牌直播;針對品牌商家,還設置了“節盟計劃”,互相導流。此外,京東或將開始抖音小店,通過“店播+達人”的方式實現商品銷售,用戶通過抖音購買京東商品不需跳轉,即可享受京東物流、倉配和售后等服務。
快手
616品質購物節,活動時間6月16-20日。本次618期間,快手不僅開放了國貨專場、行家專場、童趣專場、信任專場等活動,還將舉辦首屆快手電商晚會,由江蘇、浙江兩大衛視播出。在快手電商突飛猛進的同時(1Q21 GMV 1186億,同增220%),小店交易額占比提升至85%,閉環逐步形成,也意味著更好的數據優化和服務體驗。6月1日快手正式推出小店信任卡,囊括快手平臺購物保障、平臺優惠券,為消費者提供“退款不退貨”、“退貨補運費”、“假一賠十”等專屬權益保障。
618首期戰報出爐,各家直播數據如下:
但即使在各大電商宣揚的“補貼升級和主播助力”的情況下,今年,卻是不少年輕人選擇放棄購物的一年。
互聯網風云變幻,電商江湖則從“三國殺”進入戰國時代,阿里、京東、拼多多、美團、抖音、快手、騰訊七雄爭天下。
東道主京東逆風翻盤的機會,似乎越來越小。
槍響之后沒有輸家。來到直播帶貨和新零售時代,大促節點早已不再是某個電商平臺的專利,而面對無法估量的的未來和年輕人疲于參戰618的情況,京東618,還有未來嗎?
其實,從一開始,京東618的弱化和稀釋是可預見的。
早在2012年,電商企業打得最火熱的時候,就有業內人士預言,電商企業不健康的價格戰方式短期看是消費者獲益,但長期看必然會導致市場的不健康發展。
促銷形式難創新,尤其是“先漲價再打折”的假促銷行為,使得電商行業內的各種“價格戰”都吸引力漸失,目前電商促銷受到冷落其實就是在為過去的不理智還債。
“其實從2013年開始,京東‘618’大促的情況就已經不是太好。目前除了 ‘雙十一’還能引發搶購外,大多數網友對于電商網站的促銷行為已經沒有什么感覺。”電商行業業內人士還表示,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為大家的審美疲勞。
“每次促銷,形式都差不多,各家都在說自己價格最低,也不知道誰是真正降價了,促銷的形式也沒有太多的突破,就連說得最多的劉強東親自上門送快遞此前也有過了,于是大家不關心也就很正常了”。
而讓公眾對于電商價格戰徹底喪失興趣的,其實正是京東集團創始人兼CEO劉強東在當年發起的一場比價大戰。
當時劉強東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上與競爭對手之間發出各種“豪言壯語”,稱自己的價格永遠比競爭對手低,無論對方降多少京東都會降更多,最低價格降到零元等等,引來眾多網友關注。
“對于商業企業而言,促銷是正常的手段,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整個市場環境還并不健康”,2014年,業內人士就曾預見,對于電商企業而言,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服務等方面,或許會更有實際意義。
而時隔多年,一直被傳統電商平臺忽略的用戶服務和體驗,卻倒回來成為了2021年618的關鍵詞。
同時不可否認,不管是京東還是阿里的618,都正在面臨一場新零售帶來的消費升級浪潮,由這場浪潮所導致的供需兩端的變化正在發生著相當深刻的變化,而外在的表現正是用戶對于活動的漠視與興趣全無。
電商紅利退卻,簡單的運營顯然已經難以在新零售時代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新零售時代來臨,對于一個主要以傳統商家和傳統用戶為切入點的消費節日來講,顯然已經無法真正摸準市場脈搏,冷清在所難免,如何做到精細化服務,將成為618之類的傳統電商購物節的新突破點。
未來,購物節的發展或許應該摒棄五花八門的促銷套路,各大電商平臺在提高GMV的同時,讓購物節回歸優惠的本質,真正讓利消費者,讓消費者切實體會到實惠和折扣。
具體來看,若想打贏購物節的突圍之戰,京東應該朝著更精細化的方向運作“618 ”,做好“正品行貨,精致服務”。發揮平臺重金打造的倉儲,物流,線上線下結合的供應鏈優勢的同時,將618聚焦于自身優勢品類數碼3C等類目的運營上,給予這些垂直品類更大的折扣優惠,把“618”從一個電商平臺的行業狂歡轉變成京東自身優勢類目的優惠大促。
讓“618”為核心用戶服務,做好精準運營,以此增加用戶黏性,從而增加復購率,或許才是京東618在購物節內卷之戰中的守成之路。
回顧618的發展歷史,從初創的價格戰打到流量戰,從“三國廝殺”來到“戰國七雄爭天下”,從當初的獨角戲發展到如今的全行業的狂歡,京東自創的618,正在不可避免地去京東化。
受到“二選一”事件,以及往年各種復雜促銷套路帶給用戶的糟糕體驗的影響,今年618,在購物渠道更加多樣化的前提下,即使各大電商平臺推出“簡單、實惠、不套路”的賣點標簽之后,消費者在618下單的熱情依然不再。
如果摒棄各種五花八門的促銷套路,讓購物節回歸優惠的本質。各大電商平臺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讓購物成為一種“精細化服務”,真正讓利消費者,傳統電商節在新零售時代,京東618又能找到未來嗎?
“長江滾滾東逝水”,或許這種貨架式電商時代的消費節日模式,終究不過是電商歷史進程中的一個小插曲。
參考文獻: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