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Gamewower
5月25日,A股游戲公司*ST富控公告稱,公司被上交所終止上市,6月2日進入退市整理期。,這也被外界稱作A股游戲退市第一股。就在同一天,天神娛樂正式撤銷退市風險警告,證券簡稱由“*ST天娛”變更為“天神娛樂”,實現“摘星脫帽”。
6月15日,天神娛樂發布公告,為優化公司資產結構和業務布局,公司擬按總計約9.03億元的對價轉讓持有的綠洲游戲(北京幻想悅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93.5417%股權。在本次交易結束之后,天神娛樂不再持有幻想悅游股權,幻想悅游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而在2016年,天神娛樂以34.17億元的重金收購綠洲游戲,一來一去等于是三折清倉大甩賣。
跨界重金并購進軍游戲,連續N個漲停,幾年后賤價出售……這個頗具時代特色的資本運作手發隨著國內手游市場持續發展逐漸走向死胡同。另一方面,2020年游戲內各種投資又火了起來,除了頭騰之外,包括B站、三七、愷英以及更多對小團隊的投資接連不斷。
究其原因,單純的財務性投資,除了幫助創始人和股東實現財富自由外,對被收購游戲公司的長遠發展沒有帶來有效的幫助,甚至還會背上類似對賭的業績包袱。而
在行業通過投資爭奪優質產品和團隊的大環境下,除了資金,投資方能在業務上提供的幫助也會成為立志于長期發展的團隊考量的重要指標。
合作與競爭是游戲行業階段性的主旋律,依托投資關系建立的合作紐帶,對于中小團隊而言,產品經驗、發行、IP等等都是重要的幫助。
大幅溢價收購,在2015-2017年手游野蠻生長的時期屢見不鮮,堪稱造富神話,這也是當時整體狂熱環境的寫照。
2015年3月,天神娛樂連續高溢價收購了妙趣橫生、雷尚科技、Avazu Inc以及上海麥橙4家游戲公司,估值溢價為8~27倍。而從2015年7月至12月,幻想悅游估值經歷了3次上漲,估值從24億元飆到39億元。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根據游戲陀螺統計的數據,2019年被戴帽的游戲公司共有7家,分別為ST天潤、ST游久、ST聚力、ST富控、ST天娛、ST大晟和ST晨鑫,都是在上述時期實施過溢價收購并購,并產生了大量商譽,給后續業績埋下了隱患。
在賤賣綠洲游戲之前,2019年天神娛樂已經對妙趣橫生進行了人員優化,而*ST富控同樣選擇轉讓所持Jagex 的股權來賣血(收入一度占據富控互動總收入的99.5%)。而元力股份之前花了3.96億元收購了廣州創娛和冰鳥,后以3.3億出售。
以資本運作為主,對游戲行業和產品不夠了解,除了讓創始人和股東實現財富自由外,被收購的游戲公司還要普遍背上三年的對賭協議,而在對賭完成之后業績一瀉千里的例子比比皆是。
手游行業躺著掙錢的時代過去,注定了這些跨界并購公司的結局,區別在于有的人跑得早,有的找到了甩手對象。
業績遇雷是否意味著被并購的團隊不行?
從其履歷來看,2011年成立,專注游戲發行特別是海外市場的綠洲游戲確實有所斬獲,自成立以來,幻想悅游專注于中東、南美、歐洲地區的市場,截至2016年6月30日幻想悅游已代理了總計45款網頁游戲及移動網絡游戲。
資料顯示,由Facebook和畢馬威咨詢公司(KPMG)聯合推出的“中國出海人本營銷領先品牌排行榜2017”中,綠洲游戲 OasisGames 獲得“2017 中國出海人本營銷領先品牌”大獎,與包括阿里巴巴、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華為、CHINA DAILY、中國銀聯和騰訊等在內,一同進入了被評選的中國著名海外品牌50強行列。在App Annie的發布2018年6月份中國App發行商出海收入排行榜中進入了Top 30,位列25。
另一方面,綠洲游戲與索尼合作,先后在PS4上發行了國產獨立游戲《鯉》以及《西游記大圣歸來》。
從業務范圍來看,其發行業務既有賺錢的頁游和手游,也關注獨立游戲,兼顧收入和口碑。
然而作為出海的老前輩,在國產手游開辟海外市場的白熱化階段卻掉隊了。據天神娛樂2018年財報表示,幻想悅游主要運營的游戲包括《火影忍者》《無敵艦隊》以及《神曲》等,其中《火影忍者》《神曲》為頁游,《無敵艦隊》為手游,這些都是上線許久的老產品,已經遭遇生命周期收入下滑的問題。
沒有強力新品能夠接棒,推廣成本急劇上升的市場環境,同時對賭的壓力也意味著綠洲游戲需要選擇賺快錢來填補業績窟窿,數據顯示,幻想悅游自2019年開始虧損,虧損3.61億元,2020年虧損1.31億元,今年Q1實現扭虧為盈,盈利525萬元。
公司發展出現問題,自顧不暇、對游戲行業缺乏理解的天神娛樂除了給予業績壓力,并不能提供有效的幫助。
游戲價值論之前提到,合作與競爭是當下無論游戲大廠還是初創團隊共同面臨的選擇。既然選擇接受投資,資金之外,也需要更多的資源合作來為公司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而不是撈一票就走。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跨界并購的模式已經完全消失,去年8月名臣健康收購海南華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和杭州雷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作價1.32億元和1.29億元。
但對于想要通過被投資建立合作關系、立志于長期發展的游戲團隊而言,并跨界的公司并購不是最優的選擇。
時下火熱的游戲公司投資與跨界并購的思路是截然不同的,后者強調溢價和造勢,前者主要集中于垂直品類頭部企業和明星游戲制作人參與的初創公司。
除了股東想換錢抽身走人的情況,頭部優質的公司并不急缺錢,而初創團隊對于產品打磨需要更多的是時間和經驗磨合(對賭協議成了緊箍咒)。
現在大家選擇接受投資合作,就是看中在資金緩解壓力,爭取更多產品打磨時間和團隊組建外,投資方能在業務上提供更多資源的幫助,包括但不限于產品優化、發行渠道、IP相關等,為團隊長期成長保駕護航。
舉個例子,之前極光計劃的看法就是一些創新產品對于細分品類的探索雖然在商業上不算成功,但這與產品完成度有關,需要更多產品不斷迭代來驗證。通過投資等合作的方式,來幫助團隊提升產品完成度;而前不久字節收購沐瞳,后者也是看重其在海外市場強有力的資源支持,來幫助旗下產品的市場開拓;圍繞IP,愷英之前明確表示會通過自身資源,為投資的初創團隊提供IP支持。
合作與競爭的趨勢不可逆,人口紅利消失,國外同樣如此,收購與投資接連不斷,傳統大廠下場揮舞著經典IP尋求合作。投資合作是建立緊密關系的契機,那么對于被投資方,投資者所能提供的資源的幫助成為衡量是否接受選擇的重要砝碼。而對于旨在戰略投資、而并非炒作造勢的大廠,被投團隊能夠在資源支持下更好的打磨產品和長線發展,也符合自身發展的利益需要。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