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空間秘探,作者 | 席以新
前段時間,法國奢牌Dior在美國南加州的豪華度假村Rosewood Miramar Beach推出了持續到9月的快閃店。向來以優雅著稱的瑰麗酒店,在Dioriviera度假系列的服飾、包袋、涼鞋、沖浪板等產品中,化身粉色海洋。此外,日前法國奢牌Louis Vuitton還發布了《游記》(《Travel Book》)系列的全新3本作品:《澳大利亞》、《布魯塞爾》和《上?!?。
近年來,奢侈品跨界酒店的案例并不罕見,于品牌而言,發展到一定階段,尋找超出所處領域,前往“方外之地”,已成為一種必然。日益成為一種特有生活方式的旅游業,恰恰是最易于發揮的自由形態,而如今,奢侈品的旅游業跨界,也早已不止于酒店。
奢侈品與旅游業的淵源,最早或許可以追溯到1854年創立的Louis Vuitton(LV)品牌。167年前,木匠出身的Louis Vuitton以適合火車旅行的行李箱,開啟了創業之路,直至今日,“旅行”依然是這個高級時裝品牌的核心價值。
隨著旅行業的發展,奢侈品正與之產生著更為深刻的緊密聯系,以通過與大眾距離的拉近,詮釋出品牌背后紛繁的故事、生活方式背后的精神。空間秘探遴選以下幾個與旅游業產生出不同糾纏的奢侈品,與大家一起“窺視”這一種獨特而神秘的奢華旅行方式。
作為在旅行領域涉獵頗深的奢侈品品牌,LV與旅行結緣甚早,涵蓋也相對而言極為廣泛。早在2018年,LVMH集團收購了奢華酒店Belmond(貝爾蒙德)集團,在整個酒店業中投下了一顆巨石,其旗下的白馬酒店,也堪稱奢華酒店的教科書。
不過,除了酒店跨界外,基于品牌情懷,LV對于旅行出版物上的認真與著迷,則使其成為諸多奢侈品中的一朵“奇葩”。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LV 開始涉足出版,邀請當地的媒體人、作家等創意者,為旅行者帶來居住視角的目的地推薦。
LV旗下的旅行出版物,分為城市指南(City Guide)、時尚之眼(Fashion Eye)和游記(Travel Book)三個系列,極具各自的旅行態度。
作為LV最早創立、也是最有影響力的一個系列,城市指南(City Guide)如今已拓展到全球三十一座城市,容納了那些由當地地道城市達人所推薦的城市最核心的看點,帶旅行者發現城市的另一面。而指南中的推薦,也絕非“奢侈至上”,從奢華酒店、高級餐廳,到獨特街區、街頭小吃、古董商店,甚至還有青年旅社。
如果沒有買到實體刊物,LV還貼心地準備了Louis Vuitton City Guide 的手機應用,且每年更新以保持信息的時效性與準確性。而在APP上,由于可確定用戶地理坐標,LV還能為旅行者提供導航與當下時間的推薦目的地。譬如LV巴黎的指南中,上午11點,推薦去Marin Montagut巴黎精品店購買紀念品,晚上7點,去樂洛克酒店酒店的酒吧喝餐前酒。還給出了6條不同的城市徒步漫游線路,滿足藝術、攝影、時尚、訪古等多重需求。
時尚之眼(Fashion Eye)系列則是由時尚攝影師創作的影集,每一本都有攝影師私人的視角,去解讀城市、地區的魅力??餂]有規定的范式,全由攝影師按自己想法填充內容。
譬如由知名攝影師 Slim Aarons 傾力打造的FRENCH RIVIERA,便一如既往地呈現著里維耶拉蔚藍海岸邊,海水沙灘與人物濃烈的服飾顏色所構成色彩張力,以及人們的舒適狀態構成情緒張力。
文章開頭提到的游記(Travel Book)系列,則更像是一本本速寫本,該系列邀請多位繪畫藝術家用畫筆記錄旅行,激發著藝術家們旅途中的靈感。譬如剛發布的《澳大利亞》,就是由意大利藝術家 Gabriella Giandelli 創作,她用寫實的風格搭配大膽豐富的色彩,展現澳大利亞色彩斑斕的自然世界。
LV的風格不同的旅行刊物,或許正描繪著Louis Vuitton本人曾經的思想——精神和情感上的旅行造就了每一個人。
若我們追溯最早跨界到酒店業的奢侈品牌,則無法越過來自意大利的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早在1995年,菲拉格慕家族創立了酒店管理公司Lungarno Alberghi S.r.l.,1997年,旗下首家酒店——倫卡諾酒店(Lungarno Hotel)在佛羅倫薩開張,盡管酒店并不標榜菲拉格慕血統,卻有著獨特的典雅藝術。
酒店選址于羅倫薩的舊橋(Ponte Vecchio),旅行者可以在酒店俯瞰亞諾(Arno)河畔風光,遠眺當地古跡。酒店的客房均以溫馨的黃色和象牙色調裝飾,低調奢華,又融入意大利風土人情,足以讓旅行者享受到菲拉格慕對待時裝一般精心細致的態度。
2011年,酒店管理公司被重新打造為Lungarno Collection,并陸續開啟了擴張的道路。目前,根據官網信息,Lungarno Collection旗下囊括了佛羅倫薩的5家酒店以及羅馬的1家酒店。
而這些酒店都有著來自當地城市文化、歷史與風格的獨特特質與強烈個性,正如Lungarno Collection以佛羅倫薩紅百合為靈感的六瓣花朵標志,酒店邀請著旅行者去共同發現盛開的意大利之美。
在菲拉格慕之后,越來越多的奢侈品跨界酒店,其發展方式也不盡相同,譬如極盡奢華,不遺余力宣揚Versace品牌概念的Palazzo Versace酒店,被收入LVMH集團麾下開啟全球擴張的寶格麗酒店,入駐迪拜塔的阿瑪尼酒店等。
作為權威男士的奢侈品牌,自誕生之初,登喜路(Dunhill)就不是傳統而老派的,而是意圖展現西裝革履之下,男人行走世界的探索野心。品牌在過去創立的Motorities?和 Avorities?系列,都被視作無畏的冒險精神、倡導奢華旅行的代表。
黑番茄(Black Tomato)則是英國高端旅游運營公司,專注于提供個性化度假服務,作為定制游中的佼佼者,黑番茄對于旅客極為“寵愛”。如果旅行者選擇了一個未經開發的目的地,黑番茄甚至會為旅行者建造一座快閃酒店,并提供工作人員、提供餐飲和游覽服務。國內不少旅行者對于黑番茄的了解,或許來自于其為美劇《西部世界》制定的為期10晚的奢華行程。
2011年,登喜路與黑番茄推出了Dunhill Discoveries活動,以四座落地城市巴黎、莫斯科、蒙古和東京為中心,設計Dunhill days、Dunhill moments和Dunhill journey等一系列行程。而這一次活動的歷史淵源,則來自于1930年,Alfred Dunhill巴黎店的主理人未來尋找品牌理想中日本漆器,從巴黎出發,最終到達日本的品牌歷史。
在黑番茄打造的行程中,旅行者能夠以那位主理人的視角,再次發現與定義旅行的另一重意義——浪漫的城市探險家、西伯利亞雪原上的探險者……
Gucci于2017年推出的古馳勝地(Gucci Places),是獻給追尋意想不到的旅行和體驗的人們的全新項目,而其也確實為旅行者們的旅行清單上,添上了不少全新地名,也實現了GUCCI的一次聲勢浩大的旅行跨界。
不過,古馳勝地并非簡單的旅行攻略書,而是一份曾帶給Gucci無限靈感以及文化淵源的目的地,是一張包攬古典藝術與潮流地標的世界地圖,如英國德文郡查茨沃斯莊園、意大利羅馬安吉莉卡圖書館、意大利蒙泰斯佩爾托利 Castello Sonnino 雄獅城堡……如今,古馳勝地的名單,已增加至13處。
古馳勝地的第一站,是富有歷史意義的英式莊園——查茨沃斯莊園(Chatsworth),這里同樣也是首個Gucci廣告大片取景地。在成為古馳勝地之前,作為《傲慢與偏見》中達西先生莊園的原型查茨沃斯莊園便已聞名已久,而在古馳勝地中,則帶入了更多設計師對于此地的理解和癡迷。
古馳勝地的APP中,有著對于這些藝術勝地的詳盡描述,當用戶攜帶移動終端到達一處“ Gucci 景點”時,就會收到推送提醒;到達景點后,用戶可以通過打卡獲得相應標記。
除了文章開頭在瑰麗的快閃店,Dior雖不做酒店,但與酒店的合作,早已有之。
2016年,Dior在紐約瑞吉留下了一間Dior套房,堪稱珍貴的藝術地標。在靈感來自于巴黎工作室的套房中,Dior套房盡顯法式風情。招牌的“whispering gray”色調被用在了地毯與窗簾上,入口處放置入口燭臺上的弓,以及路易斯十六時期精致的白色家具,木框架和金箔,在復古與摩登中,成為那些品味高雅、始終尋求獨一無二設計的現代行家始終夢寐以求的靈感之地。
除Dior之外,瑞吉酒店還與多個奢侈品牌,如蒂芙尼、葆蝶家、賓利等,合作推出主題套房,以成就高定的最高境界——高定套房。
不難發現,奢侈品對于旅游業有著特有的鐘情。這背后,除了特有的品牌歷史淵源之外,還有不可忽視的變革力。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奢侈品的發展可以簡單劃分為三個時期:小眾上層人的社交產品;大眾消費者的炫耀工具;彰顯消費者個性的符號。很顯然,如今的奢侈品消費,已經進入了新紀元,單純依靠產品的功能性價值以及品牌所附帶的“炫耀”價值,已越來越難打動當下的消費者。
根據TMI騰訊營銷觀察與BCG聯合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奢侈品消費者數字行為洞察報告》顯示,奢侈品消費者年輕化趨勢持續,30歲以下消費者從48%增長到50%,支出貢獻從42%到47%。因此,這一群年輕消費者,成為奢侈品所必須“拉攏”的對象,而這群用戶,又恰恰是追求個性,尋求情感價值的全新一代。
因此,奢侈品光輸出產品還遠遠不夠,而是要依賴情感價值,而最能體現情感性價值的,就是品牌所代表的生活態度。Prada 第三代掌門人 Miuccia Prada 就曾經說過:“奢侈品對于現代人,最重要的不再只是商品,而是生活態度?!鄙莩奁穫円叱鲩T店,走向更多場景,而旅行,是承載生活、講好故事的絕佳載體。
除了人群的契合需求外,奢侈品牌的頻頻跨界,本身也符合其多元化品牌延伸戰略的需求。時至今日,幾乎所有的奢侈品牌已將觸角伸出傳統領域之外,闖入生活中的角落、跨界打造時尚酒店帝國,旅游業無疑是品牌延伸的重要目標領域。
有業內人士指出,奢侈品牌的“跨界”驅動于“80/20法則”。奢侈品市場很符合80/20法則,發展一個新客戶比留住一個老客戶要多花幾倍的精力。那些購買奢侈品的用戶,往往也是奢侈酒店的???,為了將他們發展成忠誠客戶,奢侈品牌就要給消費者提供覆蓋顧客生活方式的全方位的產品。此外,對于不少奢侈品牌而言,旅游業中,包括諸多空間場景,而這些場景,足以嫁接自身品牌故事,更好地傳達品牌理念。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奢侈游市場也在不斷重塑壯大,與奢侈品的有著相似的客群,最終實現一拍即合。尤其是疫情后,原打算出境游的高凈值人群的出游需求傳導到國內游市場,本土高端度假需求增多。攜程發布數據顯示,“五一”旅游市場,選擇高端旅行或精選小團產品已開始顯著增長。
而奢侈游市場的壯大,早已有所暗示。根據奧美2018年發布的《亞洲奢侈旅游行業趨勢報告》顯示,?超奢、輕奢、大眾旅游這三類市場之間的界線,已經越難越難劃分。例如,很多消費者可能樂意乘坐廉價的航空公司,但卻希望住在五星級酒店的套間里。同樣,很多超奢旅行者也會進入一些低價但卻獨特的場所。此外,就亞太地區而言,中國消費者依然占據著 50% 左右的奢侈游市場份額,而來自印度和東南亞的消費者的奢侈游花費也在以 12% 增長速度迅速上升。
這也意味著,除了持續增加的高端旅游人群之外,還有更多普通旅行者會為了獲取難忘、獨特的體驗、成為社交媒體的談資,而選擇奢侈游。增長重心的轉移,正是奢侈品牌入局旅游業的好時機。
未來,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奢侈品,以各種各樣的形態跨界至旅游業。但也需清晰地認知到,旅行者對這些旅行產品的選擇,同樣也是依托于“奢侈”背后所涵蓋的尊崇感。如何滿足旅游的“奢侈之心”,需要關注以下3點。
奢侈品牌深知,其所吸引的受眾,往往更注重私密,但同樣也樂于挖掘小眾目的地,價格則是其次。因而,在目標客群的需求之下,如何實現“此處獨有”,則更能彰顯奢侈品的私藏調性。
譬如LV推出的City Guide中,從杏仁牛角面包到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跳蚤市場,從塞納河畔的舊書攤,再到蒙馬特高地的葡萄酒,都是城市中的“獨一無二”,且極為深刻的城市印記。
再譬如Gucci的古馳勝地中,其推薦的景點,或許不是城市中最為知名的,但卻一定有著最具靈感的小眾角落,足以激起旅行者的打卡欲望。
如果說過去的奢侈品跨界是高冷的,更傾向于與藝術等領域跨界,那么如今的奢侈品跨界,則是試圖與消費者親密接觸,以立體化的體驗帶動品牌理念的傳遞。
LVMH通過整個產業鏈的全方位布局,為消費者準備好了一切——從早餐到酒店,再到晚宴服裝,除此之外,還為旅客設計了真正的個性化體驗活動,如參觀法國葡萄酒莊園和蘇格蘭釀酒廠,在馬爾代夫的海島上日光浴,乘坐東方快車開啟一趟傳奇之旅……這些被精心打造的體驗,則成為了“奢侈”得以釋放的途徑。
香奈兒有這樣一句名言,“華麗的反面不是貧窮,而是庸俗”,奢侈品跨界,要連著文化一起跨,為旅行“噴上”香水,而不能隨俗而舞。
前文所提及的奢侈品牌跨界,往往比在原領域,更強調其文化歷史與故事,以實現品牌文化的滲透——菲拉格慕的“佛羅倫薩精神”,LV的旅行溯源,登喜路的重走歷史之路,古馳勝地的靈感之地等。不難發現,奢侈品牌正著力于打造“有顏值、有故事、有特色”的旅行產品,以貼合年輕旅行者的新情懷。
Gucci設計師AlessandroMichele曾說:“每次,您構筑起新的傳奇,重復并不意味著一成不變,重復意味著精致典雅、與眾不同、翻天覆地。正如愛一樣。”奢侈品的旅行跨界,其實并未跨出其原本深層的內涵,而是換了一個領域,重復其內涵,而至于內涵的載體,無論是酒店、旅行指南還是手機應用,從無局限。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