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有牛財經
根據媒體報道, 中國醫療大數據公司零氪科技已經提交美股IPO申請,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代碼“LDOC”。摩根士丹利、美銀證券和中金公司擔任零氪科技本次IPO的承銷商。
值得注意的是淡馬錫和阿里健康都持有零氪科技的股份,其中淡馬錫持股11.7%,是最大的機構投資方,在資本的加持下,零氪科技又能講出什么故事?
零氪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數據驅動、Ai賦能的醫療科技公司,為患者和產業各方(制藥企業、醫療機構、保險機構、行政監管部門)提供大數據一站式解決方案。零氪科技目前打造的醫療數據平臺分為三大產品,包括AI數據治理系統(LinkData)、精準生命科學解決方案(LinkSolutions)以及數字化重疾患者健康管理平臺(LinkCare)。
LinkCare平臺主要是面向患者與醫師,其中包含互聯網醫院、線下服務中心照護和創新保險支付等設施,能夠通過平臺讓醫師在線為患者診療、為患者尋找急需的藥品并提供配送服務以及為患者提供專家資源。根據零氪科技官網的介紹,后續還將提供線上學術交流,臨床研究招募,公益活動開展、AI輔助診斷等特色服務項目。
Link solutions則是面向醫療機構以及藥企提供服務,能夠為醫院以及科室提供LinkPen? /Dig? / LinkCohort? / Hubble? / LinkHealth?/ LinkCare?等醫療軟件系統,讓醫院實現患者院外行為管理以及數據集成處理。藥企方面,零氪科技能夠提供Ai開發以及患者長期隨訪報告,還能為藥企快速招募臨床試驗患者。
圖片來自“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
“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數據顯示,零氪科技從成立至今起碼獲得了六輪融資,包括阿里健康、中金資本、匯僑資本、淡馬錫等投資機構。其中阿里健康是在今年三月進行的戰略投資,根據財報,零氪科技截至今年3月31日時,賬面上的現金超過8億元,零氪科技在資金方面暫時應該沒有大的問題,不過零氪科技的經營仍然需要持續投入。
從營收來看,零氪科技2019年、2020年營收分別為4.99億元、9.42億元(約1.44億美元);零氪科技2021年第一季度營收為2.23億元(約3407萬美元),去年同期營收為1.59億元,同比增長28%。
不過,在營收飛速增長的同時,零氪科技仍處于虧損當中。
零氪科技2019年、2020年凈虧損分別為4.34億元、4.88億元。今年第一季凈虧1.38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15%,去年同期凈虧損為6415萬元。從營收增速以及虧損擴大的速度來看,零氪科技去年全年在營收大幅增長的同時,很好地控制了虧損的擴大,不過今年一季度的同比虧損擴大幅度遠超營收增速。
至于虧損原因,從財報的數據來看,零氪科技去年控制虧損增速主要是實現了“節流”。除了隨著營收增長而增長的收入成本,零氪科技去年的銷售和營銷費用、行政開支以及經營虧損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經營虧損從2019年的4.07億元降低至2020年的2.5億元,而研發費用從2019年的1.8億元降低至2020年的8692萬元。
圖片來自零氪科技財報
從收入構成來看,零氪科技的收入主要來源于LinkCare和LinkSolutions。其中,LinkCare平臺2019年和2020年付費患者數量分別為3.73萬人和5.49萬人,2021年第一季度則從2020年同期的1.42萬人增至2.01萬人;每位患者產生的收入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別為9500元和13900元。
值得注意的是,零氪科技目前絕大部分的收入還是來自藥品和保健產品的銷售。藥品和保健品銷售收入分別占公司2019年和2020年總收入的75%和85.5%,占2021年第一季度總收入80.2%。
零氪科技在招股書中稱,中國醫療大數據解決方案的市場總規模,正以43.9%的年復合增長率,從2015年的10億美元快速增長至2019年41億美元,預計在2030年將達到2154億美元。
從市場規模來看,我國醫療大數據市場還有相當大的增長空間,但零氪科技又能否實現增長?
據Frost&Sullivan的報告,零氪科技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以患者為中心的腫瘤持續護理平臺。截至2021年3月31日,零氪科技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34個患者護理中心,范圍覆蓋全國28個省份。在培育高質量醫療數據資產方面,零氪科技已經為精準醫學建立了中國最大的數據驅動的數字基礎設施。
不過,上文也提到過,目前零氪科技的研發投入并不高,今年一季度的研發投入相比去年同期,增幅幾乎沒有,但是占總營收的比例卻從去年一季度的14.5%降低至10.4%。目前零氪科技的投入方面正在“原地踏步”。
從招股書來看,零氪科技或許是想通過IPO獲取更多外部資金支持后,再實現業務的擴張。
對于這次募集資金的用處,根據零氪科技招股書顯示,其中約45%用于加強研發能力以及技術基礎設施,并計劃召集更多腫瘤學家、數據科學家等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約15%用來擴展患者護理中心網絡等方面的支出,剩下大約40%用于一般公司用途以及尋求潛在的戰略投資和收購。
至于市場預期,或許可以參考醫療領域其他上市公司。
以今年年初上市的“醫療大數據第一股”醫渡科技來看,其股價在經歷發行時的暴漲以及快速的下跌后,開始慢慢回升,截至6月15日收盤時股價為每股43.95港元。不過,無論是零氪科技還是醫渡科技,雖然都有不少的用戶,但還是面臨變現以及市場的問題,畢竟醫渡科技目前也還處于虧損當中,去年全年凈虧損高達15.11億元。
圖片來自百度截圖
聚焦醫療創投的青桐資本方面認為,醫療大數據的商業變現分為B端、C端兩個部分。其中B端使用者主要包括醫院、藥企和保險公司,目前這塊需求旺盛。而在C端的變現路徑并不通暢,主要原因是用戶對病癥描述普遍不準確。
B端方面,醫療大數據企業也面臨數據安全的問題。
目前絕大多數醫院的信息化系統建設會由外部公司承接,但各類信息數據均會留在本地服務器上,不會外傳到第三方機構或平臺。有業內人士表示,“第三方公司把醫院的內部數據傳到外面(外網),醫院通常會很敏感,除非是傳到政府主管單位等。”
在這種情況下,零氪科技想要通過上市來獲得資金支持,或許也有為以后早做打算的考量,畢竟還處于虧損當中的零氪科技還沒有穩定的利潤來源。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