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中央網信辦發布《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明確了未來5年和10年區塊鏈產業發展目標,指明區塊鏈產業發展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意味著國家對區塊鏈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基本完成,將引領區塊鏈產業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同時,預示著區塊鏈發展的“政策紅利期”即將到來。
對此,歐科云鏈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海峰表示,《意見》的意義在于對中國區塊鏈產業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提出了明確規劃,為國內從事區塊鏈技術創新研發的公司指明了大致方向,企業在布局相關業務時目標和任務也會更加清晰;另外,在該指導意見的規范下,整個行業未來的發展也會更加有序和健康,這也有利于吸引資金、人才進入,壯大中國區塊鏈技術應用探索隊伍的力量。
但我國區塊鏈也面臨著核心技術亟待突破、融合應用尚不成熟、產業生態有待完善、人才儲備明顯短缺等問題。尤其在,新基建浪潮之下,全國各地正在上演區塊鏈人才爭奪戰。
2020年以來,北京、湖南、貴州、海南、江蘇、河北等多個省級行政區分別出臺區塊鏈專項發展政策,一方面拓展區塊鏈在金融、政務、制造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各類區塊鏈人才引進計劃。
據歐科云鏈集團介紹,自創辦以來,一直致力于區塊鏈技術的研發和商用,為全球用戶提供優質的區塊鏈服務,同時,堅持在全球范圍內挖掘人才和優秀團隊。
誠然,隨著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的趨勢加快,企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突出。例如當前應用最廣泛的“區塊鏈+金融”這個應用場景,除了需要掌握區塊鏈的技術原理,還需要通曉金融業務的運轉邏輯。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全維度推動社會建立對產業更清晰的認知,助力為數字經濟及區塊鏈產業本身健康發展,歐科云鏈集團繼推出產業人才培養的“鯤鵬計劃”后,又啟動了區塊鏈科普行動——“星途計劃”,力圖通過區塊鏈主題系列沙龍、區塊鏈科普進機關、進國企、進校園,以及公益短視頻欄目《秒懂區塊鏈》等在人才培養的基礎上,夯實區塊鏈“人才”和“產業認知”兩大基礎,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現階段國內有諸如清華、浙大等高校陸續開設了區塊鏈課程,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信號。在歐科云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看來,區塊鏈教育的“產+學”模式勢在必行。產業界許多企業多年專研區塊鏈底層技術,在實踐方面積累了許多經驗,這是未來區塊鏈專業學科建設最真實的案例,企業可以在學科體系構建、專業教材編寫、教學實踐設計等各個方面提供服務支持。“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理論知識的培養,而產業界則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發揮所學的‘練兵場’,進一步增強人才培養的科學性和方向感,讓理論知識在實踐中不斷深化。”
在區塊鏈人才培養和引進方面,歐科云鏈集團經過多年來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實踐得出經驗,政府、專業機構、企業的聯合是整合優化人才培養“供給側”與“需求側”的有效方法。為儲備更多的區塊鏈專業人才,歐科云鏈集團還將設立專項資金,專門投入區塊鏈潛在人才培養,并將持續強化與院校、科研機構等合作,實現人才更精準對接,探索中國區塊鏈人才培養與技術應用落地的更多可能。
2021-12-03 中國財經發布了 《區塊鏈技術助力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歐科云鏈持續研發輸出創新成果》的文章
2021-11-18 中國財經發布了 《歐科云鏈:元宇宙的吸引力在于可以帶來新發展機會和希望》的文章
2021-11-15 中國財經發布了 《火鏈科技CEO袁煜明:用區塊鏈助力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