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博弈
誰說年輕人只愛喝奶茶、可樂,不愛喝酒?
繼貝瑞甜心5月28日獲得A+輪融資后,6月1日,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首次推出含酒精飲料——托帕客硬蘇打氣泡酒。
從貝瑞甜心獲得融資到可口可樂推出低度酒,種種跡象均表明低度酒市場再度迎來火熱,據新博弈不完全統計,2020年至今,低度酒賽道已完成21輪融資。
低度酒市場迎來火熱,品牌的市場培育功不可沒。當下,低度酒一方面借助健康和口味等關鍵詞精準定位年輕消費者,搶占消費者心智,一方面借助種草、直播、廣告等關鍵詞,進一步培育市場。今年4月底,網易數讀發布的《當代年輕人輕飲酒調查報告》顯示,輕飲酒是當代年輕人鐘愛的飲酒狀態,占比超過8成,其中,超過59%的人喜歡朦朧、慵懶的微醺狀態。
誠然,當下,國內的低度酒市場培育迎來長足的進步,不過,必須指出的是,相較于美國日本等國低度酒的市場占有率,國內低度酒的市場培育受限于低復購率以及線下渠道不足等影響,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低度酒是指酒精度數相對較低,一般不超過20度的酒,主要包括果酒、梅子酒、米酒、預調酒、蘇打酒等。早在2017年,茅臺便推出低度雞尾酒“悠蜜”,隨后,2019年,瀘州老窖成立果酒公司,推出“青語”、“花間酌”、“拾光”三款低度果酒;2018年,RIO推出微醺系列。
除了這些傳統白酒品牌之外,當下已經有數十家新品牌誕生,例如主打純果汁發酵酒的貝瑞甜心、含有茶果酒三重口味的落飲等。此外,亦有跨界入局的新興品牌成為年輕消費者心中的網紅小酒,去年8月,江湖乖乖與老酒廠古越龍山合作,以“口袋果酒倡導者”的定位殺入低度酒市場,推出了青梅、荔枝、柚子三種口味的袋裝果酒,主要在天貓平臺銷售。
如果說2019年低度酒賽道逐漸進入爆發期,那么到了2021年,這個賽道已經在資本的密切布局下如日中天。據新博弈不完全統計,2020年至今,低度酒賽道已完成21輪融資,其中,貝瑞甜心、十點一刻、賦比興酒業、走豈清釀、空卡、馬力噸噸等品牌均完成了2-3輪融資。
自古煙酒不分家,贏得資本市場關注的低度酒賽道,也吸引了不少連續創業者的加入。當下,至少已有六位電子煙公司的創始人或高管啟動低度酒創業項目。比如,雪加電子煙聯合創始人陳一誠、雪加電子煙前全國管道銷售負責人劉碩、福祿電子煙前高管劉喆、原YOOZ電子煙產品合伙人鄭博瀚等,他們分別創辦了低度酒品牌馬力噸噸、走豈清釀、十點一刻、蘭舟,并全部獲得了融資。
據統計,2021年第一季度天貓、淘寶銷售管道上,銷售額增速在100%及以上的酒類品牌有2449家,其中低度酒品牌多達1415家,占到57.8%。低度酒能受到資本的廣泛關注,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其與年輕消費者對于酒的消費需求高度契合。
一方面,低度酒不僅能做到酒精與甜味平衡,還擁有青梅、桃子、薄荷、桑葚、柚子味、咖啡威士忌等不同的口味,能為用戶帶來豐富的口感;另一方面,隨著大健康意識的崛起,低度酒的酒精度低的屬性被放大,消費者認為低度酒可以傳遞健康感,能減少對人體健康影響,低度酒也逐漸受到年輕一代的喜愛。
今年4月底,網易數讀發布的《當代年輕人輕飲酒調查報告》顯示,輕飲酒是當代年輕人鐘愛的飲酒狀態,占比超過8成,其中,超過59%的人喜歡朦朧、慵懶的微醺狀態。
由于低度酒是一個新鮮事物,需要時不時地在消費者眼前“刷臉”,方能不斷地占領消費者心智,因而,對于眾多低度酒品牌而言,如果想把低度酒推向更前的位置,還需要花費大量功夫去說服消費者關于它的價值。
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在品牌定位和口味包裝上,低度酒均不約而同地將自身定位為“低卡、低糖、低酒精、口味多變、設計個性”,以期通過文化和生活方式等內容的植入,占領新一代消費者心智。
而在具體的營銷打法上,低度酒品牌均離不開種草、直播、代言三個關鍵詞。貝瑞甜心、落飲、梅見、十七光年、萬木枝這類新銳低度酒品牌,大都通過微博、抖音、小紅書、B站等社交平臺種草用戶積累人氣,為后續的“廣撒網”鋪路。
直播實際上算是視頻形式的種草,只是它相較于圖文種草,離最終的購買又近了一步。落飲在抖音等平臺已經做了數十場直播帶貨,邀請汪涵、謝娜、李湘、胡兵、胡可、雪梨等一眾明星為其背書;2020年,在李佳琦的直播間,貝瑞甜心曾創下一晚5萬多瓶銷量的紀錄,相當于在線下鋪設渠道的傳統酒類品牌一個月的銷量。
此外,低度酒品牌還通過明星代言、廣告中插等方式提升品牌聲量,銳澳雞尾酒之所以能在年輕人的圈層中快速傳開,就是品牌在高熱度的綜藝、影視劇中頻頻現身,在受眾面前混了個臉熟,才成為火極一時的網紅酒;貝瑞甜心則先后邀請男團R1SE成員翟瀟聞、《創造營2021》C位出道的劉宇為品牌代言人,精準定位“少女心”。
雖然在營銷打法上存在共性,但在選定細分賽道和差異化塑造上,不同的低度酒品牌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具體來看,低度酒的消費場景主要分為聚會佐餐場景、宴請場景、KTV、酒吧場景、獨酌場景。
比如,米酒品牌米客、果酒品牌冰青選擇攻占火鍋店等餐飲場景,以此形成吃火鍋就要配米/梅酒的消費心智;而銳澳在2018年選擇請周冬雨代言,將RIO微醺系列打造成為“一個人的小酒”,明確了“獨酌”的消費場景。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別小眾的場景,比如繁醉花亭從酒館做起,主打中國風,與各地漢服社合作,消費者在酒館中可以穿漢服拍照、參加投壺等游戲,這些不同的消費場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助力品牌形象的塑造。
電商、直播等在線渠道的興起,為低度酒品牌提供了繞過傳統酒類品牌去觸達年輕人,實現“彎道超車”的可能性。不過,根據Euromonitor統計,2019 年日本、澳大利亞、美國的低度潮飲酒占酒飲料銷量比重已分別達到 16.6%、8.1%和 4.5%,相比之下,中國低度潮飲酒銷量占比僅為0.3%左右,市場滲透率較低。
換句話說,低度酒屬于新興品類,市場認知度較淺,使用場景也還沒打透,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仍有待進一步培養。
低度酒市場培育仍處在初級階段,一方面是因為嘗嘗鮮并不等于復購率。由于年輕消費者往往是出于好奇的原因消費,且低度酒產品的生產門檻較低,更新迭代太快,因而,短暫的嘗鮮性消費場景并不能帶來復購率,不能為后續的擴張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方面是因為酒水原本是非常依賴線下銷售管道、代理管道來促進銷量,而線下管道需要長周期的建設與經營,如何針對不同的目標場景匹配好渠道,在近乎飽和的線下渠道中突圍,是每個低度酒新品牌后續擴張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顯然,當下,眾多低度酒品牌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更為關鍵的是,盡管低度酒擁有更為豐富的口感,但是從古至今,中國人一直致力于將酒的度數提高,無論是從銷量還是市場份額來看,當下,仍然是高度酒占據主導地位。《近十年酒類賽道投融資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酒類市場約有1.1萬億規模,其中白酒、啤酒和葡萄酒的份額占據近9成。
此前,以預調酒為代表的酒就曾在市場刮起一陣旋風,然而群雄廝殺之后,各大資本卻紛紛退場,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市場飽和、銷售困難、庫存積壓。對于低度酒而言,其最核心的商業邏輯是"喝更少,買更多",要實現這一邏輯,仍需要花不少功夫做好市場教育。
要想進一步搶占消費者心智,低度酒除了通過內容加大營銷力度之外,還需要在供應鏈、線下渠道方面加大布局,只有創新的產品、更合適的場景、更年輕化的情感共鳴、更純粹消費體驗,與傳統白酒截然不同的產品路徑,低度酒品牌方能借助資本的力量,真正培育出千億規模的新市場。彼時,低度酒行業或許能生長出1-2家10-20億收入規模體量的公司,從而讓低度酒真正成為長久陪伴新一代消費群體的消費品類。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